导致十字军东征谣言:圣城基督教妇女被 ...

Apr19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导致十字军东征谣言:圣城基督教妇女被 ...

  在中世纪,有一种风气逐渐流行起来—去耶路撒冷朝圣。

  那个时候,西方人对宇宙的看法很奇特,他们认为耶路撒冷是宇宙的中心,亚洲、非洲和欧洲像三片叶子,从这个中心伸展开去。耶稣在那里受难,以后他也将在那里降临,审判全世界。耶路撒冷的一切都神奇得不可思议,单单这个名字就能让人激动万分。他们渴望亲赴耶路撒冷,沾濡它的光辉。

  耶路撒冷处死了耶稣,却因此获得了不朽荣耀,这真是一种讽刺。

  有些人朝圣,是出于宗教情感,他们希望能亲赴圣地,朝拜耶稣的圣墓,亲吻客西马尼的土地,凭吊各各他山的夕阳。还有一些人则是被罪恶感纠缠,希望用朝圣来洗清罪孽。

  有一个传说,也许能帮我们理解这种情感。

  据说诺曼底公爵“魔鬼罗伯特”投毒害死了自己的兄弟,从此,他就被负罪感纠缠着。终于有一天,他双足 ... ,披着忏悔服,走向耶路撒冷。在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为罗伯特提供了许多享乐,都被他拒绝。路过一个城堡的时候,守卫用皮鞭抽他,罗伯特喜悦地接受了,觉得这是赎罪的一部分。等他终于到达圣地时,发现许多穷人簇拥在耶路撒冷门前,却无法进入。因为 ... ... 向每位朝圣者征收一枚金币,否则不许他们进城,这些穷人无力支付。于是,罗伯特为他们支付了所有的入城税。

  进入耶路撒冷后,他跪拜在圣地上,涕泗滂沱:为了自己沾血的灵魂,为了自己脆弱的人性。朝拜圣地后,罗伯特患了重病。他对一位返乡的农民说:“回去后,说出你的亲眼所见,你们的魔鬼伯爵是如何被带上天堂的。”

  他死了,怀着一颗平静的心。

  无论出于何等目的,朝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成群结队涌向东方。

  从西欧到巴勒斯坦,有几千里的路程。在当时,那是一段极其危险的旅程。许多人注定再也无法还乡。朝圣者要穿越巍巍高山、茫茫丛林,还有充满盗匪的国度。饥饿、野兽、土匪、疾病,随时会夺取他们的生命。谁也不知道有多少无名尸骨埋在陌生土地里。但让人惊奇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不畏死亡。

  所有这些危险,所有这些艰辛,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耶路撒冷。

  可即使他们克服一切障碍,到达耶路撒冷,痛苦也没有终结—因为耶路撒冷在 ... 手中。

  于是,朝圣者不断带回来可怕的消息:

  基督教妇女被公开 ... ,孩子们还被迫在旁边跳舞助兴,教士被成批屠 ... ,朝圣者则被活活鞭打至死。

  这些话确实骇人听闻,但难以核实。有些是添油加醋的夸大,有些则纯粹是臆造。

  一种呼声开始兴起:教堂被摧毁了!朝圣者被 ... 了!东方的兄弟在遭受折磨!圣地上飘扬的是 ... 的弯月旗!我们还要忍耐到几时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冲向东方,光复耶路撒冷?!有人在高喊:耶稣为我们而死,为什么我们不能为他而死?

  人们的怒火在膨胀,如同黑夜里的隐隐雷声。

  在雷声背后,是一个复兴的欧洲,是一个膨胀的欧洲。

  在雷声背后,是一个刚刚爬出屈辱深渊、再也不愿承受屈辱的欧洲。它刚刚焕发出了生机,体内的力量正在蓬勃生长。它渴望把这力量化成利剑,劈向对手。

  如果没有一道霹雳把雷声转化成真正的暴雨,它终会慢慢沉寂。但是,这一次真的有炸开的霹雳,把欧洲的大地照耀得亮如白昼,一场浩大无比的暴风雨就要来临。

  投掷这个霹雳的是欧洲一个最为显赫的人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

  罗马帝国崩溃后,教皇逐渐爬上了权力的巅峰。据教廷宣称,耶稣的大弟子彼得是首位罗马教皇。基督对彼得说过:“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于是教皇们自称继承了彼得的权力,成为全世界的最高权威,而且教皇凌驾于一切帝王之上,永不犯错。他可以赦免任何人的罪过,也可以废黜任何一个帝王。从瑞典到意大利,从英国到匈牙利,所有帝王诸侯都应匍匐在他脚下。

  这本是教皇的一相情愿,没事的时候说来高兴一下而已,但后来教皇居然真的发挥起威力来。罗马教皇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民众间享有极高的权威。教皇和德国皇帝发生过一次冲突,教皇宣布废黜皇帝。皇帝居然披着毛毡,赤脚站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乞求教皇的宽恕。教皇成了全欧洲的统治者。

  但是教皇有一个软肋:没有军队。

  他的权力建立在信仰上,但只有信仰没有暴力,权力就不完满。乌尔班二世非常了解这一点,可教皇怎么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大军呢?

  乌尔班有狮子的抱负,有狐狸的狡诈,同时又有磐石般坚定的信仰。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提高教会的权威,到了晚年依旧不灭万丈雄心。他敏锐地听到了那隐隐作响的雷声:这是绝佳的机会!

  一个伟大的场景浮现在他眼前:浩浩荡荡的基督大军开往圣地,将耶稣的旗帜插在东方的大地上!让十字架的光辉照耀世界。

  这样的想法让他激动不已。

  但是在信仰的下面,是不是有涌动着的黑色潜流?

  在虔诚的献身里,有没有欲望与野心?在欲望与野心里,又有没有虔诚的献身?这个问题,乌尔班也许回答不出。所有卷入这个故事的人,恐怕也都回答不出。

  这个计划过于庞大,乌尔班也需要力量来推动它。1095年,有两个人拜访了教廷,这使他再无犹疑。

  一位访客来自拜占庭。

  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当年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东部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却幸存了下来。它日渐衰弱,但屹立不倒。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城市。一个城市分割开两个大洲(亚洲和欧洲),两座海洋(地中海和黑海),这在整个地球上都绝无仅有。无数的财富会聚于此。靠着这些财富,帝国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灾难。

  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极端重要。它夹在基督教和 ... 两个世界之间,既是西方的桥头堡,也是 ... 进入欧洲的通道。在当时,可以这么说:只要君士坦丁堡不陷落,基督教世界就不会被征服。

  但是帝国在走向衰落。

   ... 人从沙漠兴起,从它手里夺走了半壁江山。 ... 帝国瓦解后,拜占庭本可稍事修整。但很不幸,土耳其人继之崛起。他们更加凶暴好战,帝国的土地被不断蚕食。最大的一次灾难发生在1071年,帝国精锐部队被彻底歼灭,皇帝被活捉。整个小亚细亚几乎彻底沦陷。从此,帝国几乎退出了亚洲。

  本篇故事开始的时候,帝国皇帝是亚历克修斯一世,他做梦都想收复亚洲故土。但他明白仅仅靠着自己腐烂掉的军队,是无法战胜土耳其人的。这次皇帝的目光转向了西方—他要向自己的基督教兄弟求援。西方人贫穷无知,但却骁勇善战,足以和土耳其人一决雌雄。不过帝国和西方虽然都信奉基督,但却存在严重的宗教分歧。西方人信仰天主教,而拜占庭信奉东正教,拒绝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然而在此时,亚历克修斯一世已顾不上宗教纷争,他愿意向教皇低头。

  1095年,一个特使从君士坦丁堡出发,来到意大利。他站在乌尔班教皇面前,献上一个烈火般的词:战争!

  “如今东方正处在转折的关头,土耳其的苏丹驾崩已经三年, ... 也已经分裂了三年!一旦它再次统一,那将是最可怕的噩梦。如果我们此时不去光复圣地,那永远不会再有机会了。帝国向西方兄弟敞开怀抱,恳求你们派遣大军前往君士坦丁堡。

  “所有基督徒并肩战斗—不是为了帝国,而是为了所有基督徒兄弟,为了耶稣的荣耀!”

  教皇怀着狂喜的心情倾听着。

  君士坦丁堡既是 ... 进攻欧洲的跳板,也是欧洲骑士攻入亚洲的大门。如今这个大门敞开了,圣战第一次具备了战略上的可能性。

  特使点燃了圣战的第一道闪电。

  除了帝国特使外,这一年乌尔班还接待了另一位访客。

  这位访客的名字叫彼得。

  彼得在整个故事中相当重要,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彼得生在法国,早年曾投身军旅,但在军队里没混出什么名堂。他根本就不喜欢那些打打 ... ... 的事儿,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宗教。后来,他解甲归田,娶了个丑陋的女人。据说彼得太太除丑陋之外,还集穷、老于一身,这使彼得对红尘俗世更加厌倦。这位不幸的女人终于去世了,彼得爽快地遗弃了三个孩子,摇身一变,成了隐士。隐休期间,据说他几乎不吃面包和肉,但嗜爱鱼类和酒。隐居了几年后,他也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他并没有到达圣地,中途就返回欧洲了。果真如此的话,后面的事就不免有些奇怪了。因为他居然带回一封来自圣地的书信!据说这信是耶路撒冷大主教亲笔所写,托他交给教皇。彼得还补充说,他在耶路撒冷大教堂做了一个梦:耶稣本人出现在他梦里,光芒四射。耶稣还用一口流利的法语敦促他尽快返回欧洲,发动基督徒光复圣地。

  乌尔班热心地阅读了这封信。耶路撒冷的主教在向西方呼救!圣地的主教!这个信件如果展示给基督徒们,那将激发何等的热情啊!

  教皇仔细打量着彼得。

  这个人身材矮小,容貌猥琐,但双眼炯炯有神,如同燃烧的火球。彼得有一种本能的力量:一旦他心中燃起一团火,那他就能把这火焰带到听众的心中,让他们随自己一起哭泣,一起兴奋,一起燃烧。这种才能非常罕见,只会出现在极少数人身上,这些人在历史上往往会成为革命者或煽动家。

  乌尔班意识到:这封信和这个人,可以融合成圣战的第二道闪电。

  乌尔班亲切地接待了彼得,还给他特许,让他巡回布道,鼓动基督的圣战。

  最后,乌尔班许诺他接受主教的求援。一次盛大的 ... 就要召开,圣战的旗帜马上要在欧洲上空飘扬。

  彼得兴高采烈地离开了教廷:平凡的生活已经结束,伟大的征程就要开始。

  乌尔班的许诺几个月后就要兑现。无边的乌云已堆积在天边,只等一道霹雳撕裂天空。

 

  那时,整个欧洲都将屏住呼吸,倾听雷霆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