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庭中妻与妾的关系

Oct14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代家庭的妻子
  探讨中国古代的男女关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家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周代的封建制,整个世界由三个组织阶层组成,天下,国和家。天下由天子主管,国由诸侯主管,家由大夫主管。这时候家是特指大夫的封地。所以我们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后来这一宗法制度被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取代,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分成国和家两级,这时候家不在是指一种封地,而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家庭。
  在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当然是夫妻关系。用现代的说法,成家就是要讨个老婆,古代也一样,成家就是要娶一个妻子。我们中国人讲究人伦大礼,整个社会关系基本的就是五种,即君臣,父子,夫妻,长幼,朋友。按照传统的伦理要求,一个人立身处世应该做到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面夫妻关系处于当中,其重要性也是按这个顺序排序,即夫妻关系是除了君臣和父子之外的最重要的关系。因而妻子在一个家庭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和大家说说古代家庭的妻子。
  一妻的地位
  我们常常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和妾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古人很喜欢事物之间的对应。如有阴就要有阳,有君也就有臣,有主也就有仆。所以有夫必定有妻。因而能与夫相提并论的只有妻,所以我们的词汇只有夫妻这个词,没有夫妾的说法。
  妻,从字体来看,就是在女人的头上插一个簪子。这在古代表示成年了。就像夫这个字也是在人的头上插簪子表示束发成年一样,两个成年人束发结合,就成为夫妻。妻的地位在一个家庭里相对丈夫的其他女人是高高在上的。从礼法上讲,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成家立业,这与纳妾只是为了生理 ... 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娶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多的是一个家族必须关心的事情。妻的地位也通过这种种的不同来表现。
  首先,娶妻需要经过严格的手续。我们常常说的明媒正娶就是这个意思。明媒正娶的对象只能是妻,而不会是妾。这在古代是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具体来说大致需要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大步骤,俗称:六礼。这种严谨繁琐的礼仪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标准,不能乱来,对礼仪的尊重也是对妻家的尊重。而纳妾的手续相对则简单很多,双方的父母都不用出面,几乎完全是个人决定的事情。
  其次,妻子能够进入家谱,而妾则不行。妻子从宗法上讲,已经是这个夫家的一分子,可以名列家谱,享受后代的香火祭祀,而妾则没有这个待遇,妻子在死后可以入祖坟和丈夫同穴,妾也没有这个待遇。也就是说,夫家承认这个女子已经位列门堂。不论丈夫的宠爱程度如何,这种关系是由妻子的地位直接决定的。小妾再受宠,也没有这等荣耀,不享受后代的祭奠。
  再次。妻子和丈夫其他女人的关系。虽然封建制度规定夫为妻纲,丈夫对于妻子是高高在上的,但妻子对于丈夫的女人却也是高高在上的。这种不平等连丈夫也不能改变。根据宗法制度的规定,妻妾关系的实质是一种主仆关系。妾对妻必须恭敬有加,不得逾矩。每天还要请安问好,决不可与妻平起平坐。实际上根据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妻子在日常的家庭事务中享有法定保护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连丈夫也无能为力。因而小妾的很多行为规范,社交活动都需要得到妻子的批准。对于同样的罪行,妻妾的惩处也不一样,比如辱 ... 殴打丈夫,妻子的惩罚最多打板子,但妾的惩罚往往是流放,因为夫妻相对夫妾这种本质的主仆关系还是要平等许多。
  最后。妻子和子女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这是最不平等的关系。妻子所生的儿子是嫡子,相对小妾所生的庶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也迥然不同,嫡子在财产继承权,宗庙祭祀权,家族代表权上是庶子无可比拟的。更关键的是,妻生的儿子和小妾没有任何关系,绝不是母子关系。但妾生的庶子却是妻宗法意义上的孩子,是法定的母子关系,也就是说,妾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妻产下后代。妾与自己的后代只是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不是宗法认可的母子关系。所以红楼梦里探春并不认赵姨娘的兄弟为舅舅,而认可王夫人的兄弟为舅舅就是这个道理。
  由上面可以看出,妻子在中国古代家庭的地位相对丈夫的其他女人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地位的获得甚至不需要得到丈夫的认可。这是由于妻子的特殊性决定的,实际上古代的夫妻关系和现在的夫妻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的夫妻关系来源于情爱的升华,而古代的夫妻关系则完全不同。
  二 夫妻关系
  按理说,既然妻子是相对丈夫的唯一合法伴侣,一个男子在古代只能娶一个妻,却可以纳很多妾,应该说丈夫对娶妻具有决定作用吧。但其实不然,因为夫妻关系既然位列五伦,与君臣,父子相提并论,那这种关系必然夹杂家族社会的关注,而不仅仅只是两人自由结合的关系。
  首先,夫妻关系是的首要目的是成家立业。中国古代的男子,其人生目标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建功立业首先就得成家,所以我们古代的王侯将相很少是独身的。这是一个社会的标准,所以按照传统的惯性,一个男子到20岁就束发成年,这时候就需要找一个女子与之成家。大家千万不要低估这种“成家”的作用。这在古代可不是小事,也不只是小两口之间的事。我们常常说国家国家,家国天下。国以家为本,因而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成家,按时成家,则本人一般不再出来闹事,社会放心,天下太平。现在不还有娶个媳妇拴住浪子的腿的说法吗。可见成家就是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可是全社会都关注的大事啊。
  因而夫妻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社会需要,阴阳调和则百业可兴。所以我们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夫妻关系是传宗接代的需要。上一部分说明了夫妻关系对于社会稳定的需要,这一部分说说对家族的关系。我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娶妻接下来的工作当然是生子了。这也是关系家族传承的大事。因为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嫡妻所生的嫡子才能上事宗庙,下继香火,有嫡子的情况下,妾生的庶子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当然如果妻无出,那庶子也是可以主持这些宗法活动的,但是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总体而言,家族还是希望又妻子所生的嫡子来承担这一重任。所以夫妻关系对家族而言表明这个男子已经成年,可以告慰祖宗,让宗族血脉延续下去。否则迟迟不娶妻或者娶不了妻,则是辱没先人,对不起列祖列宗的。
  再次,夫妻关系是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上面的两部分说明了娶妻成家对社会,家族的重要。但是随意找个看中的女子成家也能满足上面两个部分的需要啊。为什么古代娶妻又有诸多的限制呢?我们常说,娶妻就是成亲,但这个成亲成的是什么亲,实际上娶一个妻子就是让夫家和妻家结为姻亲,俗称就是成了亲家。这是宗法制度保护的一种合法姻亲关系,而小妾的娘家和夫家就没有这种关系。我们常说亲戚亲戚,亲的本义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家属,现在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由于这种夫妻关系成了亲家,这就将两方面的人脉关系大大拓展了。我们的传统习惯是帮亲不帮理。各种人际关系,说话办事都跟亲疏有很大关系。所以成亲就是结二性之好。意义重大,既然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照应的家族与家族的关系,因而必定讲求地位的平等性。至少不能相差太多,否则就是一面倒的帮忙了。所以才有我们传统婚姻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门当户对。这就是因为夫妻关系的本质是两个家族的联盟关系所以我们常常有一句话说娶妻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中媒妁之言是具体的礼仪规范,而父母之命才是夫妻关系的实质。因为如上所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家族联姻的关系。当然要由两个家族的主事人物决定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夫妻关系是一种关系社会稳定,家族传承,家族联姻的关系。这三大作用完全将个人的感受排斥在外,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对社会和家族的责任义务。这种以责任义务为基础的夫妻关系和现代以情爱为基础的夫妻关系当然有本质的不同,当然我们现代人情感不合就可以平等的离婚。那在古代,没有离婚一说,只有休妻的概念。由于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夫妻关系对社会和家族的重要性,因而休妻也是被宗法制度所严格限制的
  三休妻
  由于夫妻关系的稳定某种程度代表社会的稳定,即使现代社会离婚率过高也是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古代,宗法制度严格规定了人们对于夫妻婚姻关系的离弃条件要求。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休妻的具体条件标准:即著名的“七出”和“三不出”。
  七出是根据“大戴礼记”发展而来的一套丈夫可以休妻的所谓七条正当理由。即:不事公婆,无子,淫佚,口舌, ... ,妒忌,恶疾。仔细来看这些标准,实在是要为古代的女同胞们感到悲哀。第一条不事公婆,这个不事,不是说不侍奉,而是侍奉得不能让公婆满意。这种完全主观的标准实在是让一个妻子无法适从。因为做得再好,公婆也可能认为不满意,完全缺乏公证性。第二条,无子。这也是一个运气的问题,完全无法由妻子自己掌控。第三条,淫佚,分为两个含义,即不和丈夫以外的男子 ... ,以及丈夫房事的时候的表现。前一部分可以客观衡量,但后一部分又完全是丈夫的主观感受问题。第四条,口舌。这个主要是指不能在家庭内部搬弄是非,包括不能在公婆面前多嘴,不能在丈夫面前不恭,不能在妯娌之间挑拨,这些也可以说是一种主观感受决定。反正都是夫家的人说了算。再来看第六条,偷盗。这个大概是指不能偷取夫家的财物到自己娘家。第七条,恶疾。这个大概是最最不人道和没有人性的规定了。就是说一个妻子患了重病,夫家有权利休妻。可以想想,一个女人得了重病,正是需要被照顾的时候,却被夫家扫地出门,这种灭绝人性的规定实在是古今罕见。所以说,我们古代对休妻的具体规定,大多是夫家的主观意愿来决定,妻子在整个婚姻关系的中绝对的处于劣势,而夫家则能相对主动的决定夫妻关系的延续。
  当然这种非常不平等的休妻制度也引发了很多道德上的争议,因此后来又有了对七出条件的一个限制,即三不出: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这三不出就是丈夫在三种条件下不能休妻的一个约束。第一个条件是指一个女子出嫁以后,如果娘家已经败亡,不复存在(比如被灭族),这种情况下,如果休妻,则这个女子将无家可归,因此这种情况不能休。第二个条件是指妻子已经为公婆守了三年之丧,这种情况下妻子应当完全被视为家庭的一员,也不应该被休。第三种情况大概是最得人心的规定,即娶妻的时候夫家贫贱,则在夫家富贵以后不能休妻,这和我们常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伦理关系是吻合的。所以这三不出是对七出的一个反制。
  其实不论七出还是三不出,总体来说,古代妻子在夫妻关系中都是处于绝对下风的。这些条例都是针对丈夫设置的,没有妻子可以主动离婚的规定。而以上所说的这些条款,以现代标准来看无疑很多是不人道的。但是这种具体的规定也限制了夫家休妻的随意性,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稳固了这种夫妻关系,实际上看看历史就知道,在我们古代,休妻的事情毕竟是少数,即使对妻子有所不满,丈夫也大可从其他方面来弥补,比如纳妾, ... 。所以总体来说,古代的夫妻关系相对现在的夫妻关系无疑更具有稳定性。
  四贤妻
  当一个妻子不容易,要做到封建伦理要求的贤妻更不容易。因为贤妻是良母的前提,只有做好了贤妻,这个女人日后教育子女才可能成为一个良母。根据前面所说,娶妻的重要原因是传宗接代,是对于夫家香火的继承。因此传统伦理对妻子的贤惠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小妾则相对自由很多。
  根据传统伦理的要求,成为一个贤妻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漂亮温柔,知书达理,顺从丈夫,孝敬公婆。贤妻的前提是贤媳妇,就是孝敬公婆为第一准则。这个婆媳关系直到现在都是很让中国人头疼的问题,能够侍奉好公婆的女人实在是太少,所以才有“苦命的媳妇熬成婆”的说法,可见要事事顺从公婆的心意并且能坚持到公婆离世,这是一个多艰难多需要毅力的事。不过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孝敬公婆的重要,陆游的妻子唐婉和他本人才子佳人相得益彰,侍奉公婆也尽心尽力,但是就是不得婆婆的欢心,一段美好的姻缘就被迫中止,反之,很多不得丈夫宠爱却讨婆婆欢心的妻子却能在家中颐指气使,地位稳固,如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所以做贤妻,先得做好贤媳妇,说穿了,就是夹起尾巴,当好公婆得好奴才。在这之后,才轮到要顺从丈夫,这也不是一个容易活。按理说,一个女人若是嫁给一个男人,心里总还是希望能够和丈夫相亲相爱的。但是若这个女人要想当一个贤妻良母,那她就会发现爱自己的丈夫绝对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顺从丈夫,主要的标准是要“不妒”。就是不妒忌丈夫的纳妾,甚至有些时候还得帮着丈夫去张罗,这显然和爱情中嫉妒的天性是相违背的。所以做好贤妻不妒忌,那就要舍弃掉自己的爱情。当然这里的爱情是指单纯的男女之爱,而不是长久生活以后亲情化的爱情。这是情感上对贤妻的考验。这还没完,我觉得最 ... 是生理上的,就是要“不淫”。不淫的第一条要求比较好理解,就是不能和丈夫以外的男性 ... ,虽然相对于丈夫的性自由这一条显得很不平等,但是长久以来这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共识,直到现在婚后男子出轨的代价和社会反响往往不如女子出轨来得激烈,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更不公平的在“不淫”的第二条要求,就是和丈夫发生性关系的表现。首先是性生活次数不能索取过多,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性当成不洁的事,至少是不太正当的事,所以常常需要规劝丈夫去做其他的正事(例如读书科考之类的),二是如果丈夫有了小妾,这种独霸丈夫的事也是冒犯了不妒忌的原则。其次是性生活过程中不能显得放荡,这真是荒谬绝伦,男人现在有句口头禅“出门是贵妇,床上是 ... ”。虽然粗俗,但是表明 ... 本身就是一件不愿意受约束尽情尽兴的事情,如果还要用礼法的标准来规范,那这种 ... 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中国古代变态的性伦理决定了一个贤妻绝对不是理想的 ... ,当然男人寻找性的快乐通常就只有从小妾甚至婢女身上获得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要成为一个标准的贤妻,实在是坎坷波折,所以能完全按要求做好的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总结起来就是要革除生理欲望,曲意奉承公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妻子更多是对整个夫家的作用而不是对丈夫本人。所以更多需要在意的是整个夫家的好恶而不是丈夫的宠爱与否。
  从上面四个大的分块来看,古代家庭的夫妻关系实在是古代男女关系中很让人玩味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伦理标准很多流传到今天也仍然存在,比如门当户对这个概念对婚姻的影响在时下的 ... 还是存在。婚姻也绝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简单关系,而是家庭与家庭,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关系。
  中国古代家庭的妾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妾并不是一个家庭所必须的,贫穷人家哪里来什么小妾,只有一个老妻相伴终身,这叫匹夫匹妇。所以,妻妾成群从来都是上层人物的一种特权,这里讨论的妾也是宗法制度下一个上层家庭里面的妾,大家可以以红楼梦里的贾家作为一个实例参考。
  一纳妾的缘由
  妾的最初缘由是妻子的不能生育。古代 ... 讲求香火传承,这是由有血缘关系的子嗣来完成的。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我们的血缘是从父系的血缘,就是说一个人的血统是由父亲的血统决定的,在血缘这一层次上,并不考虑女方的因素。但是不能生育,却有单方面的怪罪到女方的头上,所以纳妾的最初原因是由于妻子的不能生育而需要另一个女子来为夫家传承后代。
  这种理由在宗法制度上是可以找到证据的,古代对于妾的数量根据等级是有具体指标要求的,否则大家都纳妾又要妻妾不出轨,整个社会一定严重的男女比例不平衡了。所以妾的数量是有要求的,对于庶民来说,在妻子不能生育的情况下,可以纳一房妾。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对于平常人家,妾不过是妻子不能生育时候的替代品。但是很多富贵家庭却纳妾无数,这就是纳妾的第二个也是主要的原因,满足丈夫感情生活和性愉悦的需要。
  在我分析古代家庭妻子的文章中,曾经特别强调了妻子对于丈夫更多的是责任和礼法的规定,两者之间感情上的因素在夫妻关系中从来是不重要的。而且妻子由于礼法的要求,往往在和丈夫的交往中束手束脚,一切按制度办事,行同木偶。这种妻子当然很适合相夫教子,但却难以得到丈夫的欢心。而且娶妻更多是为父母找一个好媳妇,为子女找一个好母亲,为家族找一个好亲家,基本不由丈夫好恶来决定。所以这个妻子可以说是家族强制安排,而非本人中意的。因此,男人必定从身心两方面都想寻求一个自己中意的女子,对于有条件的男子来说,纳妾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既然纳了妾,妾也就成了家庭的一员,其地位和家庭的关系总总之类在礼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二妾的地位
  很多影视作品中,大家都看到丈夫的宠妾欺压元配的桥段,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大的误解。妻和妾毫不夸张的说,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这个可以从下面妾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看出来。
  首先是妾与夫的关系。妻子是由夫家的父母之命决定的,而妾则完全是丈夫的喜好决定,家族通常不干涉。因此丈夫对于妾在家庭的一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常说,一个人只需要对掌握他命运的人物负责,对妻子而言,丈夫不是决定妻子的最重要因素,妻子的地位也不是由丈夫给予的,娶妻休妻都有严格的宗法制度要求,由不得丈夫胡来,因此妻子对于丈夫可以不邀宠,甚至基本不理睬。我们常常看到影视作品里面丈夫对于妻子恨得牙痒痒却又毫无办法就是这个道理,说到底,丈夫不是妻子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但妾却不同,妾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丈夫赐予的,对于妾来说,丈夫就是她在这个家庭的一切,所以小妾对丈夫无一不是使出千般手法,百般讨好,曲意奉承,总之对于妾而言,让丈夫高兴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丈夫是决定妾生活好坏,地位高低,甚至生死存亡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绝非夸张,历史上杖毙小妾的大有人在,但杖毙妻子的却寥寥可数。再说,丈夫纳妾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愉悦,所以在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当然会选让自己中意的女子为妾了。所以我们常说“妻不如妾”决不是指地位的差距,而是在丈夫心中的宠爱程度。偏爱小妾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妻不是自己选的,而妾一定是自己中意的。
  再来看妾与妻的关系。再强调一次,宠妾压主的事情,如果严格的按照宗法制度和法律的规定,这个妾是可能被杖毙的。因为妻和妾实质上是一种主仆关系。妾压妻就是以下犯上,不仅仅是家庭矛盾的问题,而是奴才冒犯主子的问题,这个在古代伦理中绝对是大事,因而通常情况下只有虚构的影视作品里才能存在。具体来说,妻子是可以和丈夫相提并论的,夫妻是一种配偶伴侣的关系,根据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丈夫是家庭在外部事务中的主事者,妻子就是家庭内部事务的决定人。因此妾的一切妻子都可以插手,因为这些都属于内务问题,是宗法保障的妻子的权力范围,放大了来看,连皇帝宠幸妃子(实质是妾)也必须得到皇后(实质是妻)的许可,这就可想而知妻子在家庭内部事务的话语权有多重了。其实想想道理也很简单,妻子的作用某种程度是维护家族与家族姻亲的纽带,妻子地位的动摇往往是会影响家族外部势利的消长,而妾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物,对于家族可有可无,这种地位两者又如何能平等呢。当然这里也要说明一下,这些都是指按照宗法制度的标准,实际上很多男人因为枕头风的关系无视礼法,宠信小妾,冷落妻子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妾对妻子却绝不能这种逾制的行为,不仅如此,对于两者之间的具体相处也有明确的规定,如小妾必须每天向妻子请安,妻坐下时,妾只能站着,即使妻赐座,也只能做半边 ... 之类的,这里就不累述了。
  再说妾家与夫家的关系。我们知道妻家和夫家是一种姻亲关系,这种在古代实际上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古代屠灭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因而某种程度,妻家和夫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战略盟友关系。而妾家和夫家完全没有这种关系,正如前面所说,娶妻是一种家族行为,所以娶妻要由家族来决定,而纳妾基本就是出于丈夫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这是一种个人行为,因此家族也不会对此负责,也不会认同与妾的家族有什么联系,所以古代的连坐制度从来不包含妾族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夫家是不认妾家这门亲戚的。
  最后说说妾和丈夫子女的关系。首先说明的是,妾和丈夫其他女人所生子女之间基本可以认为是没有任何关系,妾没有照顾抚养这些子女的义务,这些子女也没有赡养父亲小妾的责任。两者就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陌路人。最重要的是妾和自己所生子女的关系,按照宗法制度的要求,这只是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不是宗法认可的母子关系,宗法上的母子关系是所有子女(无论妾生还是妻生)与丈夫嫡妻之间的关系。任何子女不论是否妾所生都与妾没有宗法意义上的母子关系,这在我们现在看来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制度就是如此,连皇帝也得遵循,一个不太准确的例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朝大礼仪事件,不能认生身母亲为母亲,这连皇帝都无法改变,可见古代宗法制度的严苛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妾与妻实在是相差甚远,这就是为什么诸多小妾总想扶正的原因了。这一步如果成功,实在是一步登天。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很少有妾能够成功上位,这跟我们前面分析妻和妾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作用太过相关。大家看大宅门,里面白老七最后娶香秀的时候,杨九红抱怨说自己从来都没有要求扶正就是这个道理,不是不想,而是困难太大。后来这件事也遭到全族人的反对,就是因为这是娶妻,跟家族相关,而纳妾则无所谓。当然也只有七爷这种不受礼法约束的人才能这么荒唐,通常情况下,娶“太太”和娶“姨太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妾的来源和称谓
  这部分就简单说说把,妾这个字是会意字,“立女”本意就是站着的女人,是指夫妻在座时旁边服侍的奴仆。所以妾的一大来源是家庭里面的女仆,婢女。就像红楼梦里面老色狼贾赦要纳鸳鸯一样,这种家庭的婢女是小妾的一个主要来源,这种纳妾又叫收房。第二种大概就是来源于普通的穷苦人家,这是生活所逼迫,穷人女子不能当富家的正妻,为了一个好的物质生活,曲居小妾的地位也是很正常的。这跟我们现在很多女人也选择当富人的二奶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太值得谴责的,因为古以有之,实在是一个传统啊。妾的第三个来源是青楼的小姐赎身,古代娼妓属于贱民,比穷人所属的自由民还要低等,是可以正常买卖的,当然对于这些小姐来说,能当上一房小妾也是不错的出路了。
  大概妾的来源主要就是以上三类。下面随意和大家聊聊妾的称谓,一般俗称妾为姨太太、陪房、偏房、侧室以及如夫人等。其实这些称呼也很是有趣,说说如夫人把,夫人我们知道是妻子的称谓,所以如夫人就是相当于夫人的意思,这当然是对小妾一种很拍马屁的称谓了,这种称呼也最能让小妾受用,这算是一种尊称把。而陪房,偏房,侧室之类的称呼大家明显感觉到带有一点点的蔑视。好像在时刻提醒小妾在家中低下的地位,这当然是比较不客气的称呼了。再说姨太太,这个大概是古代对妾最普遍的称呼了,其原因当然是由于妻子称作太太,则姨太太的称呼表明小妾与妻子之间是姐妹关系。这当然也是小妾们梦寐以求的,前面说过,妻妾关系实质是主仆关系,能够从主仆升级为姐妹,小妾们当然很开心了,再加上从男人的角度也希望自己所有的女人都能以姐妹相处,所以姨太太的称呼是八面讨好,大家都欢喜的常用称谓,看看我们的这些称谓折射的出的心态和门道,各位想走老板小蜜偏门的人可要注意这种称呼啊,古今皆然嘛。
  总体来说妾是家庭里面居于奴仆和主人之间的一个阶层,对于丈夫和嫡妻而言,妾仍然是奴仆,但对于家族底层奴仆而言,妾又有一定的主子地位,算是半个主子。处于这种可上可下的地位,再加上我门前面分析的妾的来源,地位以及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大家对于很多影视中古代小妾的行为和心理应该会有更多的了解了。当然古代家庭的妻妾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只是就我的了解和大家简单的评说了一番,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