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是因为嫖妓得了梅毒死的吗?

Dec27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清王朝建立后的第八代皇帝。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年仅六岁的载淳登基称帝,次年改元同治。11年后,也就是公元1873年,17岁的载淳亲政。但是未及两年,这位少年皇帝便撒手人寰,时年仅19岁。  

02.jpg

有关于同治皇帝的英年早逝,广为流传的是说他因行为不检,染梅毒而死。如《清史演义》第七十九回云:“同治帝一意寻花问柳……受了淫毒”,《清宫历史演义》卷十二第九十六回亦称:“穆宗(同治帝)一向在外胡闹不已,早就沾染了淫毒”。  

那么,同治皇帝为什么一意寻花问柳,以至于身染梅毒,英年早逝呢?究其主要原因,这和她的生母慈禧太后喜欢看偷情戏不无关系。  

慈禧寡居后,闲暇时倍感寂寞,便有了喜欢看戏的习惯,而且最后发展到喜欢看偷情戏成瘾的地步。纵观慈禧的一生,特别爱看杨雄之妻潘巧云偷情的《翠屏山》,以及男欢女爱纵情寻乐的《思凡》、《捉奸》、《合欢图》、《狐狸缘》等。慈禧太后太爱看淫戏,已经长大成人的同治皇帝,感到十分羞愧,也深以为耻,可是,同治又无法阻止母后听看淫戏。怎么办?有一次,慈禧太后又要看戏,点的又是淫戏《翠屏山》。同治得知之后,无计可施的年轻的皇帝,借这次宫中演戏之机,自己亲自粉墨登场,将石秀的戏草草结束,戏词减去一大半, ... 潘巧云的戏也不得不草草结束。  

01.jpg

慈禧太后是位性情中人,也是一位好美色的女人,一生爱看偷情戏,听偷情剧,敢爱敢恨。她大权在握,把个女皇大大的朕字写到了天上,把她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这种性情,快活了自己,愉悦了自己,却把痛苦之剑插在了别人的心上: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她的儿子同治皇帝和儿媳妇阿鲁特皇后。  

同治大婚前夕,清宫进行了复杂的选后活动,最后于同治十年冬天,选中了两位: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和凤秀之女富察氏。此时崇绮的女儿十九岁,因为她是咸丰皇帝遗命八大辅臣之一、后被处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慈禧不想让她做皇后,拟选十四岁的凤秀做皇后。  

然而,让慈禧没有想到的是,慈安太后却认为:崇绮之女阿鲁特氏端庄,为人谨慎沉默,德性最好,很配中宫。慈禧心里不乐意,但表面说:凤女虽然年轻,却很贤淑。东太后一点也不让步地说:凤女太轻佻,不宜选为皇后,只能当个贵人。结果,崇绮女阿鲁特氏册立为皇后,凤女富察氏册立为慧妃。  

皇帝大婚,意味着长大成人,可以亲政了。在慈安太后建议下,两宫太后撒帘,归政于皇帝。而皇后知书达礼,气度非凡,为人端庄,从无轻浮之态,皇帝很敬重她,也很爱她,两人十分恩爱。  

慈禧太后虽十分恼恨,但也无可奈何,只是想等待时机,修理一下这个儿媳妇。慈禧爱听戏,经常把外城戏班,召进宫里。婆婆看戏,照例儿媳妇要陪同。谁承想,身为婆婆的慈禧皇太后,偏偏爱看偷情戏,听偷情剧。  

每当看到舞台上演出这样的戏剧时,熟读诗书的儿媳妇阿鲁特皇后,每次都是弄得面红耳赤,实在看不下去就低下头。而津津有味的慈禧反而看着皇后旁敲侧击地问道:这戏演得好,这么好看的戏,你怎么不看?  

皇后红着脸,小声地说:这样的戏淫秽到这种地步,怎么看?慈禧听了只是冷冷地看着她,并不说话。这让皇后心中十分恐惧,便低下了头。这时,坐在一旁的同治看到了这一切,也不说话,也低下了头。  

一次,慈禧太后点偷情戏《双摇会》,同治忍无可忍又一次登台演出,扮一个劝架的邻居,自己现编戏词,一字一顿地说:你我两家邻居,相处多年,你家大爷,年纪也不小了,家庭里若是这样常常闹笑话,闹个不了,非但不成体统,也未免太不给年轻人留地步了!即便如此,也没有消退慈禧看偷情戏的兴致。  

慈禧经常干预儿子和儿媳妇的平日生活,同治无法与心爱的皇后恩爱,也无法在一起过上平静的生活。同治无法与皇后亲热,也绝不与母后喜爱的慧妃同房,更是拒绝与其她的嫔妃们欢爱。于是,痛苦不堪的同治,就在太监周道英的陪同下,由载澄、王庆祺这两位风月高手带领着出宫寻欢作乐,到南城喝花酒嫖妓去了。  

载澄是恭亲王奕的儿子,曾在弘德殿陪伴同治读书。他既是一位纨裤子弟,更是一位 ... ,一生把性命看得很轻,喜欢纵酒寻乐:常寻好酒,有酒必醉,醉后发兴,到处寻找 ... 寻欢作乐。王庆祺是翰林院侍读,不侍读圣贤书,专与皇帝切磋风月,共赏春宫图。  

就这样,同治经常悄悄出宫寻花问柳,结果,得了梅毒病。同治死后,慈禧便嘲笑皇后阿鲁特氏说:皇帝去了,你还想当太后吗?皇后深感绝望,就想吞金自尽,但被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但是,不久皇后却绝食而死在慈禧发迹的储秀宫,时年只有22岁。  

同治皇帝因梅毒而死,死前的样子有多惨?  

同治帝的放浪形骸很快受到惩处,他有轻微的淋巴结肿大和 ... 红肿现象,可他不以为意,也羞于启齿,照样行为诡异地周旋于皇宫和花街柳巷,大约三周左右,病毒已经侵入他的五脏六腑。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帝驾幸西苑时受凉,刚开始只是身体有些不适,一两天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太医们全体出动,集体会诊,可大家各执一词,难有定论,由于病情恶化较快,御医们必须轮流值守,以备不时之需。十天后的一个午后,同治帝的病情突然加重,四肢无力,浑身酸软,发热头眩,皮肤上出现没有凸起的疹形红点。  

慈禧大惊失色,难道是天花?顺治帝因天花而英年早逝,康熙帝因得过天花而被选为皇嗣,大清朝对天花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恐慌心理。太医不敢言明,其实他们早已明白,这是比天花更可怕的病——梅毒。这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而且死相凄惨。慈禧下令施以治天花的药物,气急败坏的同治帝对着母亲吼道:“朕根本没得天花,你存心置朕于死地!”御医们满腹狐疑,却不敢多言,只是照慈禧之命行事。  

十一月初八上午,两宫太后在同治帝御榻前召见了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慈禧持烛让大臣们瞻仰圣颜:同治帝容颜憔悴,目光微露,身上布满红色斑点。所有大臣都明白了一个事实:同治帝的病是短期内治愈不了的。从同治帝寝宫出来,两宫太后请大臣们就政事裁决拿个妥当主意。大臣们立即心领神会,一齐请求太后以天下事为重,再度垂帘听政。  

十一月二十日,同治帝的病情似乎得到了缓解,红疹逐渐消失,溃烂处也开始结痂脱落,但太医称“余毒未尽”,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自明。同治帝依然动弹不得,全身剧痛,腰腹部红肿,不久病情来得更加凶猛,肿处溃烂,溃烂处越来越多,脓血流出体外,恶臭渐渐散布整个宫殿。太医们用“外用拔毒膏”反复擦拭,脓肿处不断增多,不断扩大,从腰腹到四肢,到头部……毒性蔓延全身,脓肿也随着蔓延全身。太医们还在用天花的药物,当然这是慈禧吩咐的。慈禧依然对外宣称同治帝得的是天花,只是病情渐重的消息,她都会直言不讳地通报群臣。同治帝渐渐精神不济,连坐起来都困难了,大臣们也渐渐失去了信心。  

自从同治帝病倒以来,失去了保护伞的皇后处境更加凶险,慈禧指责皇后不贤德,将皇帝的病和荒废政务全归罪于她,宣布未经她的允许不准皇后靠近皇帝一步。  

皇后委屈,但无处可诉。听说平日相敬如宾的同治帝病毒已侵占五脏六腑,因余毒的蔓延,同治帝连牙龈都呈黑褐色,皇后担心同治帝熬不过这场劫难,可咫尺之遥却无缘见面。皇后费了千辛万苦,买通了太监,终于得到一次偷偷探望的机会。皇后走向同治帝的寝宫,当她见到病榻上的丈夫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可她还是吓了一跳,同治帝就像一只烂透了的桃子,满目疮痍。  

夫妻四目相望,泪湿双颊,双手相握却一时相对无言。同治帝怨恨母亲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次生病,母亲的态度更让他伤心透顶,他还期盼自己有康复的那一天。他试图拭去皇后脸上的泪珠,可他举手无力,只是用力握住皇后的手,劝慰皇后:“你暂时忍耐,总有出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