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疆域变迁考

Aug22

战国时期魏国疆域变迁考

时间:2014/08/22 10:06 | 分类:春秋战国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 问题的提出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在西方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在我国,政治地理学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其分支的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几乎是鲜有人涉猎。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在理论方面,周振鹤先生率先著文,对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理论与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不过对具体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的断代研究,则尚未出现。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频仍,其各自之间疆域变动之剧烈,在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很少有能与其匹敌者。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政治、 ... 、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无疑给我们探讨历史政治地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而欲进行战国时期政治地理的研究,理清其时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动的轨迹,应是首要进行的基础性工作。
  关于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疆域,迄今为止仅有钟凤年 、顾颉刚与史念海 、杨宽 、雁侠 、陈伟 、徐少华 等不多的几位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在上述这些研究中,除去陈伟、徐少华先生对战国时期楚国北疆的变迁考证较为详实之外,其余的研究都是比较初步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审视。本文拟在此即对战国时期三晋之一的魏国疆域变迁做一全面的考证 ,以期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所推动。
  现存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可作为疆域研究的资料极其有限,且已被以往的学者几乎利用殆尽,因此想要对前人的研究有所突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依靠地下新的出土资料。前些年出土的一些先秦时期文字资料,其中主要有秦简《编年记》、曾侯乙墓中的简册、《包山楚简》及大量的秦封泥等,恰好都为考订这一时期的诸侯国疆域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在进行战国诸侯国疆域变动的考证中,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是战国史料的编年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考证的结论,因为依据不同的年代,就会复原出不同的历史面貌。以往从事这段历史研究的学者,在运用这些材料时都会感到一个很大的不便,即很多事件发生的年代,由于文献记载的矛盾,很难判断确切的时间。仅有的可作为年代参考依据的《史记·六国年表》,又包含有大量无法理顺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解答。日本学者平势隆郎经过潜心的研究考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编纂了一部《新編史記東周年表——中國古代紀年の硏究序章》 ,该书将纷繁矛盾的先秦史料做了梳理,可谓目前最为完善的一部先秦历史纪年表。这一年表不仅将战国时期的事件做了统一的排序,而且也相应地澄清了一些史实 。不过,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该书的编纂是将《史记》所载之事完全做为信史而进行的,而对《史记》所记之事的真伪并未做进一步的考订,这是此书略显不足之处。
  在此书出版之后,又有一位日本学者藤田勝久刊布了其研究成果——《史記戦国史料の研究》 。此书主要对《史记》的《本纪》及主要《世家》中所涉及的战国史料的编年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其大部分结论与《新編史記東周年表》相同。因此本文在下面所从事的具体疆域考证的系年,基本上即以《新編史記東周年表》(后文简称平势《表》)为准。
  另外,缪文远又有《战国史系年辑证》 问世,但因此书仍主要是以《史记·六国年表》及《资治通鉴》的《周纪》与《秦纪》为线索,并未跳出传统的战国纪年的窠臼,故本文不采缪氏之说。
  魏,本为西周封国,公元前661年为晋国所灭,封大夫毕万于此地。《左传·闵公元年》载:"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魏世家》所载略同:"献公之十六年(前661),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魏城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后来毕万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从其国名而称为魏氏。战国时期的魏国即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晋文公即位,令毕万子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据《魏世家》,魏武子之子悼子时,又徙治霍(今山西霍州西南)。晋悼公之十二年(前562),魏绛又由霍徙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公元前451年,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伐灭知伯,分其地。随后,魏又与韩、赵两国三分晋国 ,正式确定了魏国的领土范围。由于战国前中期韩国北疆与赵国南境接壤,这种形势便将魏国河东与河内地区隔断,使魏国疆域分为东、西两个地理区域,因此本文拟分别考证这两个区域四至的变动情况。
  二、魏国西部区域边界的变化
  战国时期,魏国西部区域主要指魏河西、河东地区。在这一区域魏主要与秦国、赵、韩三国接壤。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讨论一下魏这一部分疆域的变化情况。
  (一) 西境
  魏西境的变化是魏、秦两国相互争夺土地的结果。魏、秦之间的领土争夺先从西河地区展开。
  魏文侯执政后,任用李悝,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改革措施,使魏国的实力大为增强。二十一年(前422),魏为防范秦国的侵袭,在少梁(今陕西韩城市西南)筑城 。少梁在西河以西,加之《秦本纪》说在魏筑少梁后,"秦击之",所以可推知该地其时与秦地相接,为魏西境上地。魏国此时西境已有西河的部分土地。
  二十二年,魏国再次向位于自己领土西境外的秦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渭水南岸的郑(今陕西华县)地才收兵,并在雒(洛)阴(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洛河南岸)、合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筑城 。
  二十三年,魏复城少梁 。此年复城少梁,当是此地邻秦,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之故。
  二十八年,魏派太子击围攻秦之庞(今陕西韩城市东南),"出其民",将庞地占为己有 。
  三十一年,魏将吴起率军伐秦,夺取了秦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与元里(今陕西澄城南)等地,并在该二地筑城 。临晋、元里亦在西 河地区,加上前此魏所据有的少梁、洛阴、合阳、庞等地,魏将河西地区大部分土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春秋时期,河西之地本为晋地,公元前645年,晋将河西地献给了秦国 。现在魏又占领了该地。于是魏置西河郡,以吴起为郡守,以抵御秦、韩等国的进攻 。
  四十六年,秦又侵位于渭水之南的魏之阴晋(今陕西华阴市东) 。魏、秦两国在渭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四十八年,秦伐魏,再败魏于渭南的武下(今陕西华县东),并俘虏了守将识 。魏国渭水以南领土缩减了不少。
  惠成王五年(前366),魏为了巩固其在渭南的疆土,于是在武堵(都)(今陕西华县东) 筑城,但仍被秦国所败。因此时秦为献公执政,通过一些改革,秦国力已由弱转强。同年,秦又败韩、魏联军于洛阴,该地也当为秦所得 。自此,秦开始了逐步重新夺取魏河西之地的行动。
  八年,秦又向北攻打魏河西的少梁,赵再次出兵相救 ,才得以抵挡秦军的攻势。
  九年,魏继续与秦在少梁作战,结果被秦庶长国所率的军队击败,魏将公孙痤等被俘,位于少梁东北的庞为秦所取。庞原本属秦,故此次秦当是收回之。
  十七年,魏与秦战于元里,秦攻占了魏的少梁。
  十九年,魏在河西筑长城,南起于渭水南岸的阴晋,向北越过渭水、洛水,经大荔、澄城、合阳诸县,最后止于少梁。
  三十年,魏在西境与卫鞅所率的秦军交战,结果魏军败北。
  至迟三十三年,合阳属秦 。三十三年,秦攻魏,败魏于岸门(今山西河津县南),俘虏了守将魏错 。
  惠成王更元三年(前332),魏将阴晋(今陕西华阴市东)献给了秦国,以求和好。秦得该地后,更名为宁秦。
  更元五年,秦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南)大败魏将龙贾所率之军,斩首四万五千。与此同时,迫于秦的压力,魏将河西之地献给了秦国 。这样,魏与秦当以黄河为界。
  更元六年,秦攻取了魏的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东)、焦。
  至迟于哀王十二年(前307),皮氏复由秦归魏。
  十三年,魏又在皮氏筑城。
  昭王六年(前290),魏又将河东四百里之地送给了秦国 。同年,皮氏又为秦攻取。
  (二) 北境
  武侯九年(前387),翟败魏于浍水。
  二十五年,魏败赵于蔺(今山西离石县西)。
  惠成王十年(前361),赵与魏又易地。魏将榆次(今山西榆次)、阳邑(今山西太谷东北)二地给了赵国。
  惠成王更元七年(前328),秦夺得魏蒲阳(今山西隰县),同时魏将上郡全境十五县之地献给了秦国 。魏至迟在魏文侯卒位的公元前395年已置有上郡。上郡之领域,杨宽以为有今陕西省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 。在魏上郡属秦之时,原为魏十五县的肤施、漆垣、广衍等地亦当同时属秦。
  更元十三年,秦攻取了魏的平周(今山西介休县西)。
  (三)东境
  武侯十四年(前382),魏城王垣(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
  惠成王九年(前362),魏与韩、赵发生利害冲突,魏相公孙痤大败韩、赵联军于浍水。擒赵将乐祚,伐取了赵的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
  惠成王更元十三年(前322),秦攻取了魏的曲沃(山西闻喜县东北)。
  昭王四年(前292),秦大良造白起率军攻魏,夺取了魏之垣邑,旋秦又将该地归还给魏国。
  六年,垣又为秦攻取。
  至迟九年,魏绛(今山西省侯马市西)地属秦。绛本春秋晋国之都,战国时期,绛入于魏。
  (四)南境
  文侯三十九年时,秦对魏发动攻击,一直打到魏国的阳狐(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此时两国当以此地为界。
  武侯十四年(前382),魏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惠成王二年(前369),魏与韩、赵联军战于浊泽。结果,魏军大败 。其地应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西。
  七年,秦向东进军,越过黄河,攻打魏的河东之地。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秦军大败魏军,斩首六万。赵派兵急救魏,方解秦之围。
  十九年,秦大良造卫鞅率军围攻魏旧都安邑,迫使安邑降秦 。后安邑又还属魏(见下文)。
  更元五年(前330),围魏在黄河南岸的焦(今河南三门峡以西)、曲沃(今河南三门峡西南)二地。
  更元八年,秦复将焦、曲沃归还魏国。
  哀王五年(前314),秦将樗里子攻取魏的曲沃、岸门(今山西河津县南)、焦。
  十六年,秦攻取魏蒲阪(反)(今山西永济西)、阳晋(山西永济县虞乡西)、封陵(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三地 。此三地都位于魏河东地区。
  十七年,魏秦又将蒲阪(反)归还魏国。
  二十三年,魏、韩、齐三国联合攻秦,攻入函谷关,迫使秦求和。秦复将河外之地与封陵还给魏国,以示和好。
  昭王六年(前290),蒲阪又为秦攻取。
  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打魏之河内,魏将安邑献给属秦。
  安釐王二十三年(前254),秦取魏之吴城(今山西平陆县北)。至此,魏在河东之地尽失于秦。
  三、魏国东部区域疆界的变动
  魏国疆域的东部区域是指魏河内及黄河以南的地区。
  (一) 西境
  魏国河内及中原地区西侧为韩国疆土,魏这一段疆界的变化,涉及到战国前期的魏与韩和后期的魏与秦之间的领土变化与争夺。
  魏文侯四十二年(前401),魏在酸枣(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筑城。
  惠成王十三年(前358),魏将龙贾率军在魏大梁西侧修筑了一条长城。这条长城北起黄河南岸的卷(今河南原阳西),东南经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再折向西南,最后至密(今河南密县东北)。魏筑此长城主要为了防备秦国越过崤关向东的侵袭。
  十四年,魏又从韩国手中取得了穿越太行山的要道轵道,并将鹿(今河南浚县东南)给了韩国。
  昭王七年,秦攻取魏河内六十一城。
  九年(前287),秦取得魏新垣、曲阳(河南济源市西)二城。
  十三年(前283),秦得魏安城(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
  安釐王元年(前276),秦将白起伐魏,又攻取魏二城 。依据当时的形势推断,此二城应在魏大梁附近。
  二年,秦再攻取魏二城,并兵临魏都大梁城下,韩派暴鸢率兵前来救魏,结果被秦击败,暴鸢退走启封(今河南开封西南),秦军追至该地 。魏最终将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割给了秦国,才求得议和局面。
  三年,秦客卿胡阳攻魏,又得魏卷、蔡(阳)(今河南上蔡西南)、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及中阳(今河南郑州东)四城。
  四年,秦将白起攻华阳(今河南新郑县北),败三晋军,斩首十五万,魏将芒卯被迫逃走,魏献南阳以求和。
  九年,秦夺取了魏的怀地(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至迟十一年,韩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平皋东北隅)属魏,十一年该地又属秦。
  二十九年,秦拔魏高都(今山西晋城市)及汲(今河南汲县西南)。《秦本纪》:"(庄襄王)二年(据平势《表》,当三年 (前248)),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
  三十二年,秦麃公将军攻卷,斩首三万,复取魏卷 。卷本在安釐王三年已属秦,此年秦又攻之,当是得而复失,故再次攻取之。
  景湣王十二年(前231),魏献地于秦 。从当时的形势来推测,魏所献之地当在魏都大梁附近。
  王假三年(前225),秦将王贲率军攻魏,将魏都大梁包围,引河水及大沟水灌大梁,结果大梁城坏,魏王假被俘,于是魏亡于秦。
  (二)北境
  魏文侯三十五年(前408),魏越赵界伐中山,至三十七年(前406)而拔中山 。因魏与中山之间有赵国相隔,所以魏对中山当是遥领之。魏文侯为守中山,将太子击封于中山,乐羊封于灵寿(《乐毅列传》),并任命李克为中山相。
  四十年(前403),魏文侯令西门豹守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至迟此时魏已有邺地 。以该地所处位置来看,当在魏、赵两国交界处。
  武侯六年 (前390),赵进攻魏的河北地区,攻取魏的棘蒲(今河北魏县南)。
  二年之后(八年),赵复取魏黄城(河南内黄县西北)。
  至迟十年,因魏不能越过赵国而对中山实行强有力的管辖,因此中山趁机复国,魏不再控有中山。
  惠成王元年(前370),魏在怀(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大败赵军,怀当属魏。
  九年,魏伐赵,攻取了赵列人(今河北肥乡县东北)与肥(今河北肥乡西)二地 。列人、肥两邑地近赵都邯郸,魏占据之后,对赵十分不利。
  十年,魏攻取了赵的泫氏(今山西省高平市)。亦在此年,赵与魏又易地。赵将其旧都中牟县送给了魏国。而此时魏亦将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浮水一带给了赵国 。两国易地,使魏北界与赵南界发生了变化,因此《水经·渠水注》曰:"自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匪直专漳也。"
  十八年,魏伐赵,攻占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于是向齐求救,齐便派田忌、孙膑率兵求赵。齐军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赵世家》、《魏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孙膑列传》)。《孙膑兵法》中所记载的智擒庞涓的"围魏救赵"著名战例,即指的此次战役。
  二年之后(二十年),魏又将邯郸归还赵国。
  三十年,魏与赵在魏之北境交战。
  至迟惠王更元元年(前334年),黄城复由赵属魏。
  昭王八年(前288),魏河阳之地为赵所得 。此河阳,即河雍,在今河南孟县西。
  十四年,乐毅率领赵国的军队攻取魏伯阳(今河南安阳县西北)。
  十六年,赵与魏伯阳。
  安釐王元年(前276),赵国大将廉颇又领兵攻取了魏国东北境的几(今河北大名东南)。
  二年,赵攻取魏的防陵、安阳 。防陵与安阳都在今河南安阳西南。
  二十年,魏宁新中(今河南安阳市西)属秦。
  景湣王元年(前242),秦拔魏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虚(今河南延津东)、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等二十城,随后即建立了东郡。
  景湣王二年(前241),魏朝歌(今河南淇县)为秦所取。
  三年,魏汲被秦国所攻取。安釐王二十九年(前248),秦已从魏国手中夺取了汲,此时又复取,当是汲在公元前248年后又复属魏之故。
  四年,魏将邺给了赵国 。
  五年,秦将杨端和攻魏,夺取了魏的三城:垣(今河南 ... 垣县东北)、蒲阳(今河南长垣西)、衍(今河南郑州北)。随后,秦军又先后攻占据了魏的仁(当近平丘)、平丘(今河南长垣西南)、小黄(今河南开封东北)、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甄城(今山东甄城北)等地。
  (三)东境
  魏文侯四十五年(前398),襄陵(今河南睢县)为齐所攻取 。襄陵地处魏东南境上,其时当与齐为邻。而由《汉志》陈留郡襄邑下颜师古注引圈称所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乡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秦始皇以承匡卑湿,(春秋战国 www.lishixinzhi.com)故徙县于襄陵,谓之襄邑,县西三十里有承匡城"之文又知襄陵为承匡之襄陵乡,是至迟此时魏已有宋之承匡地。承匡,亦作承筐,本春秋宋邑,其地在今河南省睢县西南匡城。战国初期承匡属魏,《齐策二》载"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可证。
  武侯九年(前387),魏又使吴起伐齐,至灵丘(今山东高唐县南,一说在今山东滕州市东) 。
  十四年,魏再次伐齐,至齐桑丘(今山东平原县西)。
  惠成王三年(前367),齐败魏于观(今河南清丰县南) ,观当属齐。观位于河水东岸,于此说明其时魏与齐在此处以河水为界。
  十四年,韩派使者许息至魏,将韩伸入到魏国境内的平丘(今河南封丘东)、户牖(今河南兰考北)、首垣(今河南长垣东北)等地送给魏国。
  至迟十九年,襄陵由齐还属魏国,该年诸侯围魏襄陵。
  二十九年,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派田忌、田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结果在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齐军设下埋伏,大败魏军。魏太子申被俘,魏将庞涓 ... 。
  三十年,齐国大将田朌与宋人一起联合攻魏东境,围魏平阳(今河南滑县南)。
  三十一年,魏在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筑城。
  更元十二年(前323),楚伐魏,魏襄陵属楚。
  哀王二年(前316),魏与齐战,齐败魏于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
  八年,魏攻卫,得卫二城。
  安釐王十二年(前265),魏据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至迟三十四年,秦陶郡之地为魏所取。陶春秋时期为宋国属地,战国时期齐灭宋后,为齐所据。后来燕等五国联合破齐,秦又占有该地,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又益封穰侯魏冄于此。魏冄死后,方又设郡。陶郡乃因陶邑而得名,陶邑即定陶,该郡当有今山东省宁阳至定陶县一带。三十四年,秦将蒙骜率兵夺取魏畼、有诡二地。
  (四)南
  魏文侯四十二年(前401),魏向南进攻郑国。
  武侯二十年(前376),魏伐楚,得楚之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 。魏得鲁阳后,使魏在黄河以南有了较为广阔的领土。
  惠成王元年(前370),魏在马陵(今河南新郑东南)大败韩军,马陵当属魏。
  六年,魏伐宋,取仪台(今河南虞城县西南)。
  十年,魏为了使地处河东的国都安邑免遭秦国的侵扰,决定将都城由安邑徙都中原地带的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魏国的政治中心也因此由西部转到了东部。
  十六年,魏侵宋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不久,宋复取之。
  至迟在惠成王更元六年(前329),楚上蔡属魏。
  哀王二十三年(前296),魏趁楚怀王新立,政权不稳,出兵伐楚,攻取了楚陉山。
  昭王元年(前295),秦取魏南部的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
  四、小结
  以上我们对战国时期魏国的疆域变动情况,按地理方位分别进行了考察。为了使魏国疆域的整体变化更易了解,下面再按时间顺序选取一些主要时段做一综述。
  在安釐王二十三年(前254)之前,魏国的疆域主要分为以安邑为中心的西部区域及以大梁为中心的东部区域。前一区域主要包括魏河西与河东地区。后一区域主要是魏河内及黄河南岸的中原地区。在这两大区域之间是韩国的疆土。
  文侯三十七年(前406)时,魏国疆域的大致范围是:1)西部区域:西境在渭水以南有武都、武下、阴晋,渭水北岸洛水及黄河以西有洛阴、临晋、元里、合阳、少梁、庞、皮氏、雕阴、肤施、漆垣、广衍等地与秦为界,北境有榆次、阳邑、平周、蒲阳与赵相接。东境有绛、曲沃、垣等地与韩接壤。南境大体以黄河为界,有黄河北岸的阳晋、封陵、焦、阳狐等地。2)东部区域:西境有曲阳、温、怀、卷、酸枣、衍、密、华阳等地与韩为界。北境有棘浦、黄城、宁新中、朝歌、汲、山阳等地与赵为邻。另外,魏向越过赵界还控制有中山国领土。东境有观津、观、平阳、济阳等地。东南境有襄城等地。
  武侯二十年(前376):1)西部区域:西境无武下。2)东部区域:北境无棘浦、黄城,但增加了邺,且中山国地亦不再控制。东境又增灵丘、桑丘二地,但东南已有襄陵。南境拓展至鲁阳。
  惠成王十四年(前357):1)西部区域:西境无武都、洛阴、庞。北境无榆次、阳邑。东境增皮牢、安邑。2)东部区域:西境增轵道,无鹿。北境无繁阳,增列人、肥、泫氏、中牟。东境无观、增平丘、户牖、首垣。南境增马陵、仪台。且此时魏都已由河东的安邑迁到黄河以南的大梁。
  哀王二十三年(前296):1)西部区域:西境无少梁、合阳、阴晋、雕阴、肤施、漆垣、广衍等河西及上郡之地,亦无汾阴。魏、秦接壤处已从河西东移至河东。北境无蒲阳、平周。东境无曲沃(山西闻喜县东北),南境无曲沃(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岸门、焦。2)东部区域:东境无观津,得卫二城。南境增陉山,北境增黄城,无河阳。
  昭王十三年(前283):1)西部区域:无垣、蒲阪、皮氏、绛、安邑。2)东部区域:西境失河内六十一城、新垣、曲阳、安城。南境无襄城,北境无几、防陵、安阳。
  安釐王二十三年(前254),魏西部区域尽为秦所得,魏疆与其时的东部区域重合。西境无温、怀、高都、汲、卷、蔡阳、长社、中阳、华阳,北境无宁新中,东境增单父。
  景湣王五年(前238),北境无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朝歌、邺、垣、蒲阳、衍、仁、平丘、小黄、济阳、甄,东境增陶。
  王假三年(前225),秦破魏都大梁,魏亡。
  战国时期魏国疆域的沿革主要情况,已如上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战国时期的疆域还不具备后世那样的封闭性,在没有修筑长城的地方,往往会有城邑交错。在有象太行山险的地方,韩、魏二国城邑的错综复杂更是可以想见。本文在此所勾画的魏国疆域只是一个理想的疆界,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定的出入。
  另外,在此尚有一个问题需要提出,即魏国东、西两大区域是通过哪条路线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的?对此问题已有学者做过一定的探讨。钟凤年推测其时魏可能是通过借道于韩来保持两区域间的往来的 。史念海先生则指出:"在魏国更为重要的却是新旧两都间的道路,也就是由河东经过河内通向河外的道路。尤其是河东和河内间的道路在较早的时期就更为重要。梁惠王就曾经说过:“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条河东河内间的道路当是由安邑,经过晋国旧都绛,再东南行达到河内。由河内东南行,前往大梁,是要渡过黄河的。渡河之处当在卷。" 其论可备一说。另外,在《淮南子·说林篇》所载"秦通崤塞而魏筑城也"及高诱所注"魏徙都大梁,闻秦通治崤关,知欲来东兼之,故筑城设守备也"之文中,似亦可窥出一些消息。这段文字虽然是讲述魏所筑的中原长城之事,然从中可推知,秦从崤关攻魏当是沿黄河进兵的。如此,则不知是否魏还可通过黄河沿岸的道路来沟通魏河内与河东地区?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杨宽先生所认为的魏通过上党山区一线来联系河东与河内的结论 ,则是不可靠的。这不仅因为魏当时绕行赵、韩上党地区于理不合,更因为这一区域在战国时期始终为赵、韩的领地,魏从未有过据有赵、韩上党之地的记载 。总之,在魏国的东西两大区域之间一定存有沟通的道路,只是由于史料的不足,目前尚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要准确复原这种情形,还有赖于新的相关文献的发现及对太行通道以及南阳诸邑归属的详尽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