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Feb25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时间:2014/02/25 02:10 | 分类:春秋战国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代替了耒耜的翻土工具)、,铲土、耘苗、松碎表土的铲,除草、间苗的锄,平地、起肥用的耙,开沟、做垄的锸,收割谷物的镰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系列,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逐步推广是耕作技术的巨大进步。在此之前,人们用耒耜翻掘耕地,或一人操作,足踏下部短横木,一踏一掘;或两人合作,一人掘土,一人以绳索牵拉,都因人力有限,工作效率很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不断改进耒耜的形制,一方面发现可用畜力替代人力牵拉农具。这样,犁逐渐代替了耒耜,牛耕逐渐代替了人耕。牛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解放了劳动人手,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应该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不少还只是在木工具上镶铁刃,由铁刃农具到全铁农具还需相当的发展过程。这时的铁农具由于冶炼技术水平所限,多为白口铁,铁中的碳以极脆硬的碳化铁形式存在,农具易断裂。后来,随着铸铁柔化技术的出现,白口铁可退火处理成韧性铸铁,农具强度逐渐提高。当然,韧性、耐磨性更好的灰口铁,则要到汉代才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很注意水利工程的兴修,或修筑堤防,或开凿运河,或兴建灌溉、排涝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交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济水的中下游地区已陆续筑起不少坚固的堤防。如战国时期,地势较低的齐国沿黄河修筑长堤,以防雨季河水泛滥。堤成后,齐国境内得保无虞。对岸的赵、魏两国由于面临洪水的威胁,也筑长堤以防洪水,这就使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在长江至淮河间开凿运河邗沟,这是我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运河。邗沟便利了农业灌溉和南北交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史记·河渠书》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足见当时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影响。下面分别介绍几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水利工程。

  芍陂(què bēi),淮河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约六十余里,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执政官名,其位相当于相)孙叔敖兴建。芍陂一带是楚国的农业区,当地地形较低,夏秋山洪暴发,常出现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易干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洼地引水(今淠河)、肥水(今东淝河)汇聚成湖,涝时蓄洪,旱时灌溉,成为一个古老的水库,因陂在白芍亭以东,故名。另一说认为,芍陂约建于战国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商城一带,而杜佑的《通典》误以为期思陂即芍陂。教材取前说。东汉时,王景曾对芍陂加以疏浚。曹魏又派人“兴治芍陂”“以溉稻田”。宋元以后逐渐堙废。今安丰塘是古代芍陂的残存部分。

  西门豹渠,战国初期魏国邺县令西门豹兴建的引漳水灌邺工程(今河北省临漳县)。在西门豹的指挥下,当地人民开渠12条,引漳河水灌田,使含盐碱成份过高的土地成为良田。一百多年后,魏襄王任命史起为邺县令,再次开渠引漳水灌溉,经魏国的长期治理,当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不仅兴修了众多水利工程,还普遍采用较省力的提水工具,使水浇地的面积大大增加。这时使用较多的工具有桔槔等。桔槔可能始于商代初期,此时在中原地区普遍使用,使其灌溉可“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