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May0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2014/05/06 11:15 | 分类:初中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知识线索】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 ... 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

  三国和两晋。东汉末年,各 ... 集团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国家分裂,这种局面实质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赤壁战败,统一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孙、刘势力发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经济。西晋曾一度统一,但因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又迅速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与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对峙。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并想进而统一中国,但淝水战败,统一愿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东晋之后,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南朝时,由于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但政治上,则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极端腐朽。而此时的北方,继前秦统一失败后,北魏又曾一度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开发,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就,出现了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与此同时,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基础知识】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1、江南经济的开发

  (1)江南农业的开发:

  地域:江东——长江流域——岭南——闽江流域

  三吴地区(吴兴、吴郡、会稽)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

  原因:

  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表现:①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曹魏时的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也传到南方。

  ②兴修水利工程。曹魏兴复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③开发边疆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取得可喜成就。

  (3)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曹魏的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设专门的织造机构。

  孙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刘蜀所产蜀锦闻名遐迩,行销吴魏。

  冶炼业: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

  制瓷业:南方青瓷、北方白瓷。

  造纸业: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4)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2、均田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魏晋数学家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 ... ;

  南朝祖冲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著《缀术》。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道教、佛教

  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

  萧梁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名僧法显著《佛国记》,这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南朝齐梁之际的范缜著《神灭论》,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存神存,形亡神亡。

  3、文学

  建安文学: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

  田园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南朝骈文,北方民歌

  4、艺术

  书法:东汉蔡邕;曹魏钟繇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王献之于其父合称“二王”。

  绘画:三国曹不兴,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云冈佛像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保存较多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

  少数民族和外国的音乐、舞蹈传入中国。

  【重点知识讲解】

  1。怎样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东汉以来世家豪族势力的膨胀,使政治分裂倾向日益加剧,其次是南方得到开发,孙刘两集团的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而北方生产遭到破坏,曹魏时虽有恢复,也未超过两方的水平,因而在全国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为分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是魏、蜀、吴之间也形成 ... 实力的某种均衡,彼此都无力消灭对方。因而导致三国鼎立。

  这种局面虽然仍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2.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这种现象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士族的兴衰:魏晋以来,形成士族制度;东晋时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士族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②士族的特殊地位:经济上占有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的官职;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③士族的腐朽性: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不学无术,生活腐化。

  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①魏晋以来形成。②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③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④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到唐末农民起义时消亡。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问题

  ①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 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③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南北朝时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这一现象,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佛教盛行的原因: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其原因有: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支持。

  ②佛教兴盛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③佛教的影响: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5.如何理解和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为: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④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试题解析】

  1。三至五世纪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最明显的特征是

  A、民族融合通过封建化渗透、认可

  B、黄河、长江流域均保持长期的统一

  C、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D、南北朝的政治制度趋同

  [解析]题干的题眼是“特征”,题项列出类似“特征”,经分析可知:B项应是时而统一,时而分裂,而不是“长期统一”;C项应知这时正是经济南迁之时,江南正值开发,南北经济还不是趋于平衡;D项应知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政治制度还不完全趋同;最明显的特征应是A项“民族融合通过封建化渗透、认可”。

  2。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答案是A。选项B、选项C和选项D都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汉化”政策内容,其中“采用汉族的封建生产方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人民逐渐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先进的农耕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均田制改革顺应了这一历史变化。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均田制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它的实行,极大地推动了内迁各族人民向封建农民的转化。”

  【在线测试】

  1.东汉末年出现 ... 集团割据的原因是①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②黄巾起义的影响③东汉后期宦官势力的影响④自然经济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中国古代史上说的江东是指

  A。长江中下游地区B。长江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D。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3.下列哪些是西晋时期的重要特点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③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④南北对峙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4.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是

  A。边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B。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C。中原文化先进D。西晋政策开明

  5.祖逖北伐时,北方地区正处于

  A。十六国时期B。北魏统治时期

  C。苻坚统治时期D。东魏和西魏并立

  6.以下关于淝水之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83年,前秦苻坚军队与谢安、谢玄率领的东晋军队之间发生的战役

  B。前秦军队民族成分复杂,士气低落,战线过长,结果失败

  C。前秦军队80万,东晋只有8万,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D。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分裂,东晋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失地

  7.南朝与北朝的明显不同是

  A。南朝农业发达,北朝农业落后

  B。南朝是汉族政权,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

  C。南朝以农业为主,北朝以畜牧业为主

  D。南朝盛于道教,北朝盛行佛教

  8.士族制度消亡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B。极端的 ... 堕落

  C。政治地位的日趋下降D。任何事务都会消亡

  9.下列哪些事件客观上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①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②西汉前期的“七国之乱”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④唐朝“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③④

  10.王充和范缜都是唯物主义思想家,其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自然界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人定胜天

  B。批判道教的神仙方术

  C。人的肉体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D。揭露佛教对人民的欺骗

  【答案与解析】

  答案:1.D2.C3.B4.C5.A6.A7.A8.B9.B10.C

  解析:

  1.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这是一道因果关系的选择题。①是军阀割据的阶级根源。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削弱了其政权,使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造成地方割据势力。③宦官专权既使东汉后期统治异常 ... ,激化了矛盾导致黄巾起义;又削弱了中央集权,助长了地方 ... 集团势力的发展。④是割据的经济根源。四项都是其原因。故正确答案为D。

  2.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能力。因长江中下游江水往北行,故有此称。教材也有明确介绍江东的概念。

  3.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掌握好西晋和东晋的特征。士族制度在魏晋形成,东晋得到充分发展。故有③的不能选。答案就是B。

  4.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古代边疆各族内迁的主要原因是对中原先进文化的向往,这一规律要记住。

  5.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祖逖北伐是东晋十六国对峙时期,祖逖是南渡的人民思念故土,要求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

  6.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A项人物弄错。谢安是东晋宰相,领兵打仗的是谢石、谢玄。

  7.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农业发达;北方战乱,经济受到影响,特别是农业。故最明显的不同是A。

  8.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根本原因即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自然是内因,所以是B项。

  9.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结论的能力。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的过程,争霸战争促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可选;“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都是中原政权内部的叛乱,这些变乱不但不能促进各族之间的联系,反而阻碍了各族间的联系,不能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统一政权下,相互影响,加强了联系。故①③入选。

  10.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和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王充和范缜也都是无神论者。其共同之处是C。

  【课外拓展】

  1、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有以下四个特点:

  (1)团结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2)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中心内容。(3)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的大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

  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分阶段:先秦,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阶段。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经历夏、商、周、春秋战国,中原的华夏族与生活在边区的少数民族羌、夷、戎、狄、蛮等民族间的交流,使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这为以后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秦汉、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 ... 加强对边界地区的统治,使得边界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归入汉的统治之下。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 。

  以北魏孝文帝改革最为典型、突出。这一次民族的大融合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也为隋唐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第四阶段:辽宋夏金元,中国又一次出现大规模民族融合 ... 。

  此时,民族间的战争、通商、和亲、通贡、迁徙、会盟,导致民族间的经济、 ... 、政治联系的加强,促使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成熟。表现在:在元朝的时候, ... 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省、澎湖列岛;中国的边境地区都在元 ... 的有效管辖之下。

  第五阶段:明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们,致力于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设置统治机构,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清朝前期,中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其意义重大。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重要时期。

  【高考题萃】

  1、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B.摊丁入亩C.一条鞭法D.两税法

  解析:A。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均田制在北魏时期出现,与之相应的是租调制。B是在承认耕种者土地所有权的背景下出现的;C是在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D是在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调制无法实施的背景下出现的。

  2、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 ... 技术日臻成熟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A、B、D三项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江南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教材有具体叙述。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在隋唐时期。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很明显D不是原因。

  4、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趋势B. ... 与宗主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形势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解析:B。均田制与租调制是北魏政权制定的重要经济制度。当时北魏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财政困难,解决困难的主要 ... 是增加 ... 的财政收入。封建政权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向自耕农民征收的地租和户调(即人头税),所以一定数量的自耕农的存在是 ... 稳定的财政收入的基础。但北魏统一北方地区之前,长期战乱或者使农民四散流亡,或者使农民不得不依托大地主,导致 ... 实际控制的农户大为减少,要增加收入,就要首先增加 ... 实际控制的农户,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得把地主控制的农户争取过来,同时收揽流民。北魏采取均田制,通过分配给农民一定的土地的做法,吸引农民,增加了自耕农,也就增加了 ... 的收入。 ... 与宗主(大地主)争夺农户成为了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齐文宣布)高欢问杜弼:“治国当用何人?”弼对:“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洋以为“此方讥我。”又斩高德政,谓:“德政常言宜用 ... ,除鲜卑,此即合死。”

  材料二(北齐)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国给为之不充,王用因此取乏。

  材料三(北周)建德三年,(周武帝)下敕:“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悉令还俗。”“三宝浮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及建德六年周灭齐,武帝入邺城,召僧人赴殿,帝谓:“……佛教费财,悖逆不孝,并宜罢之。”(以上摘自《国史大纲》)

  材料四北齐统治者与关东 ... 士族豪强进行了长期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北齐将相大臣中,十之七八为鲜卑贵族和鲜卑化的 ... , ... 士族受到排挤。……为更方便的统治汉族人民,北齐也曾几度起用 ... 士族作宰相。这些被起用的士族利用暂时的权势提拔衣冠子弟,扶植自己的势力,结果往往受到疑忌而以自己被逐被 ... 告终。(摘自《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四所提供的资料,评述北齐的民族关系。

  (2)材料二描写的是北齐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给北齐 ... 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为什么北周能灭北齐。

  解析:本题材料是关于北齐和北周两个政权的情况的。从课本知识看,只简单提到北齐“统治不稳定”,后来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北方。因此,这道材料题的主要资料来自于材料本身。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仔细审题作答即可。

  第一问要求通过材料一、材料四作答。材料四是现代文,没有阅读障碍。材料一中只要理解“中国人”指的是中原地区的人,也没有什么文字障碍。答好这一问的关键在于审题。题目要求是“评述”北齐的民族关系。所谓“评述”,就是在叙述后还要加以评论。同学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叙述很清楚,“评”却没有。怎么“评”呢?那就要说明北齐的这种民族关系对北齐政权产生的影响。民族矛盾归根结底是阶级矛盾,从材料四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最终造成了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同时,材料四还提到“为更方便的统治汉族人民”,可见这种排斥态度对北齐的统治不利,它最终造成的影响是北齐的衰落以至于灭亡。这样层层分析,就能把这个问题答好了。

  第二问主要是要理解材料。“缁衣”、“黄服”均指僧人,“平俗”指普通百姓,“正户”指国家户籍,把这几个词弄懂了,这一问就好答了。在回答“这种现象给北齐 ... 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时,材料中明确提到对国家财政的影响。而从“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中也可推断崇佛使国家劳动力减少,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三问在前两问的基础上,是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材料三中北周武帝的态度十分明显。正是北周的灭佛运动使其增加了财富和劳动力,最终强大,灭北齐,统一北方,为后来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答案要点:

  (1)北齐鲜卑族和 ... 士族之间矛盾尖锐。北齐统治者鲜卑化很深,对 ... 及汉族的统治 ... 持排斥态度。这种比较紧张的民族关系,造成:①使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不能团结,削弱统治力量;②对 ... 的排斥态度,不利于北齐对境内的汉族百姓进行统治;③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北齐统治者对汉族统治 ... 的排斥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2)材料二描写的是北齐崇尚佛教的现象。北齐崇尚佛教,一方面大量财富流入寺院,使国家财政紧张;另一方面,大批人出家,减少了劳动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北周经过周武帝灭佛运动,增加了国家财富和劳动力,国力强盛。相反,北齐国内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争权夺利,民间崇佛成风,削弱了统治基础,最终为北周所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关于三国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曹操统一了北方B.曹魏推行了屯田制C.水利的兴修和灌溉工具的发明D.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2.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①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完成统一;②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A.①②均正确B.①②均不正确C.①不正确②正确D.①正确②不正确

  3.三至五世纪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最明显的特征是

  A.民族融合通过封建化渗透、认同B.黄河、长江流域均保持长期的统一

  C.南北经济的发展开始趋向平稳D.南北朝的政治制度逐渐趋同

  4.公元三世纪,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

  ①封建国家的统一②民族融合的 ... ③封建割据的局面④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A.①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5.以下制度之间有明确依存关系的一组是

  A.分封制与郡县制B.均田制与租庸调制C.两税法与均田制D.士族制与科举制

  6.三国经济得以恢复的共同因素是

  A.统治者致力恢复发展经济B.生产工具进一步改革

  C.水利的兴修D.民族融合的加强

  7.江南经济的开发主要在

  A.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三国时期D.南朝时期

  8.下列选项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耕农负担的是

  A.屯田制B.代田法C.均田制D.井田制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10.世界现代科学界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将月球的一处环形地带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位科学家应是

  A.张衡B.蔡伦C.华佗D.祖冲之

  11.《齐民要术》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D.民族对立明显

  12.范缜用“神之于质,尤利之于刃”比喻,意在说明

  A.精神和肉体是两回事B.精神和肉体不能分开

  C.精神决定肉体D.精神像刀刃

  13.南北朝时期的优美民歌《敕勒歌》出自

  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羌族

  14.南北朝时宗教广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有直接反映

  ①建筑②雕刻③绘画④哲学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15.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成于

  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两晋时期D.东晋末年

  16.北朝周武帝时,“自废(指毁佛寺)以来,民役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北齐)……岂非有益。”材料表明周武帝采取"灭佛"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崇信佛教威胁皇权B.佛教兴盛削弱儒学的正统地位

  C.寺院经济与国家争夺人力,财力D.扩大兵源,为歼灭北齐做准备

  17.荀况、王充、范缜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人的精神随肉体消亡而灭亡B.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

  C.雷雨是正常的自然现象D.揭露佛教对人民的欺骗作用

  18.“耕锄不以水旱息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请判断上文选自

  A.《齐民要术》B.《缀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9.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独创一家,关键是由于他

  A.擅长多种书体,多才多艺B.创作《兰亭序》闻名天下

  C.注重吸收前人书法的精华D.具有书法艺术的天赋

  20.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出现表明①当时佛教兴盛②北魏统治者重视佛教,利用宗教欺骗人民③北方劳动人民有高超的雕刻艺术④石窟是当时南北朝宣扬佛教的最主要的建筑形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485年,北魏推行一种“均田制”,原则上规定所有的成年劳动力均可平均分得土地。其中有一小部分土地为世业桑田,不必还官,其余的在死后或超过规定年限后必须还给 ... 。“均田制”虽未规定剥夺豪门贵族的所有土地,但它有助于防止土地和农民流入私人手中,同时也有助于中央 ... 财政基础的稳定。

  材料二推行这种复杂的土地制度,首先必须进行全国范围内严格的人口普查和土地登记,这种土地测量制度被后世奉为楷模,它所反映的是,每块土地均按其等级类别直接分配给纳税者个人。这种复杂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曾经)几乎到处可见,它……有效地支持 ... 。

  材料三、理论上讲,“均田制”依靠的是耕地在纳税农民之间的定期再分配,但实际究竟有多少耕地进行了再分配,这一点非常可疑。国内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人口的增长尤为迅速,与土地资源的增长不相适应,其结果可想而知,多数农民从祖父辈继承的田地数量出现严重不足,这些土地大部分登记为永业田(永业田:均田制中不必归还给 ... 的那部分土地)。与此同时,……皇帝封地日益增多,这样,可供分配给纳税农民的土地总量便相对减少了。到8世纪的上半叶,整个均田制度明显地陷于崩溃。

  以上材料选自《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第101页,102页,103页

  回答:①从性质、地位、实行时间、内容规定及实施前提条件等角度概括指出均田制的基本特点。

  ②分析说明均田制的历史作用和崩溃的具体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材料二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论衡》

  材料三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神灭论》

  材料四天下遍修佛寺、佛塔,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地狱)之苦……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情游,货殚于土木,所以奸宄不胜,颂声尚拥,惟此之故也。其流无已,其病无垠,苦天下万民也。——《神灭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是何时何人所论?分别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2)作者阐述的观点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四说佛教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三国时期正是南北对峙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而不是南北方经济的交流,因此D符合题意。

  答案:D。

  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辨析选择能力。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应该是在五代至两宋间。

  答案:D。

  3.解析:三至五世纪时期黄河、长江流域是时而分裂,时而统一,所以B错误;此时正值经济南迁之时,江南正值开发,南北经济还不是趋于平衡,因此C错误;南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政治制度还不完全趋同,因此D错误。

  答案:A。

  4.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民族融合的 ... 出现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在东汉末年。

  答案:C。

  5.解析:分封制与郡县制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两税法与均田制是税制与田制的关系,士族制与科举制是不同的选士制度,前者凭门第,后者凭才学。

  答案:B。

  6.解析:生产工具进一步改革出现在魏国,水利的兴修在蜀国,A与D相比,A是原因。

  答案:A。

  7.解析:江南经济的开发主要在南朝时期。

  答案:D。

  8.解析:均田制是 ... 把地主以外的土地,按一定数量分配给成年男子,保证了农民有地耕种。

  答案:C。

  9.解析:一般来说,找根本措施应该从经济方面入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答案:A。

  10.解析:符合题意的是D项。

  答案:D。

  11.解析:《齐民要术》反映了北方民族积累的生产经验,后又逐步传到中原内地和南方,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

  答案:C。

  12.解析:C、D两项违反了物质第一性,题干意在说明的应是“精神和肉体不能分开”。

  答案:B。

  13.解析:《敕勒歌》是鲜卑族的民歌。

  答案:B。

  14.解析:建筑雕刻反映在寺庙建设上,绘画出现了专门的宗教画,哲学出现了反佛教的无神论。

  答案:C。

  15.解析:A项是配项,D项产生书圣王羲之,C项西晋只是一个发展过程,书法成为艺术始于东汉。

  答案:B。

  16.解析:A、B是其原因之一,但题干要求回答主要原因,从“东平齐国(北齐)……岂非有益”可以看得出来。

  答案:C。

  17.解析:荀况是战国时期的,王充是东汉时期的,范缜是南北朝时期的,这三位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古代唯物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到了王充开始对迷信鬼神的思想进行批判,南北朝时佛教盛行,范缜对佛教的神不灭理论进行了批判。这道题问三位的共同点,虽然教材中没有具体谈到范缜对雷雨风的看法,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包含了对雷雨风这种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而在荀况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在王充的时候,佛教尚未盛行,因此,三人的共同点,不可能包含范缜对佛教的批判。也就是问题中的A、B项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到对鬼神的认识,是荀况那个时代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该项也不是三人的共同之处。故选C。

  答案:C。

  18.解析:《缀术》是数学典籍,《天工开物》是以手工业为主的书籍,《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是农书,但只有《齐民要术》符合题意。

  答案:A。

  19.解析:A、B、C、D都是王羲之成功的原因,但只有C是关键点。

  答案:C。

  20.解析:④与史实不符,应该排除。

  答案:A。

  二、材料解析题:

  21.参考答案:

  ①性质地位: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重要形式之一。

  时间:从北魏开始延续到唐朝中叶(8世纪晚期)。

  内容: ... 把地主以外的土地,按一定数量分配给成年男子,其中一部分归私人所有,另一部分在户主死后归还 ... 。受田农民必须租调服役。该制度不触动贵族的利益。

  条件:国家必须掌握足够数量的土地和人口,土地必须再分配。

  ②作用:防止土地和农民成为地主私有,有利于稳定中央财政收入,巩固统治。

  原因:人口过快增长造成人多地少,土地不够分配,大量土地日益成为永业田归私人所有,加上皇帝封地增多,使得 ... 可供分配的土地总量减少。

  22.参考答案:

  (1)战国:荀子。东汉:王充。南朝:范缜。

  观点:①荀子: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它,造福人类(人定胜天)。②王充:反对有鬼论,认为有鬼论是人们因生病导致恐惧产生的错误认识。③范缜: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反佛思想。

  (2)背景:①荀子: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变革,不同的思想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②王充:神学盛行。③范缜: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影响:①荀子: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奠定基础)。

  ②王充:对神学批判,具唯物思想。

  ③范缜:批判佛教危害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3)指出佛教“惑以茫昧之言,……苦天下万民也”。实质上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