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

May05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

时间:2014/05/05 22:50 | 分类:初中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

  快乐小子的博客 本博客为物理教育博客 日志

  学 ... 四个层次

  2006——04——18 23:52:00| 分类: |字号

  二、学 ... 四个层次

  要实现以上目的,学习过程中就要解决好四个层次的问题。这就是: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还有什么。

  知识分两类。一类叫陈述性知识,一类叫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例如,我们常用的词典,就给予我们大量“是什么”的知识。英语,“very good”,学英语记单词,就能知道“very good”是什么意思。物理、化学大量的概念,温度是什么,热量是什么,盐是什么,分子是什么。数学,平行四边形是什么,负数是什么,正弦是什么。政治,商品是什么,货币是什么,民主是什么,权利是什么。还有,各个学科所讲的规律,物体运动的规律,酸碱盐相互变化的规律,汉语、英语的语法规则,数学的运算法则,也首先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内容,等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关于 ... 的知识。数学上,有理数四则运算怎么算,x2·x——3怎么算,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怎么用在图形中证明求解;物理、化学的实验怎么做,浮力问题怎么分析求解,化学方程式怎么写、怎么配平;英语,各种问候语,怎么用,各种动词时态,怎么用;体育,乒乓球怎么打,游泳怎么游;美术,素描怎么表现立体感,音乐,五线谱怎么读,主旋律怎么体会,等等。怎么做,比“是什么”要复杂一些。“是什么”,可以是记忆式的学习,“怎么做”,仅仅靠记忆不行。给你讲游泳怎么游,怎么划水,怎么呼吸,你没有下过水,没有亲身经历,条文背得再熟也没有用,下了水还是游不起来。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形成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 ,光靠听讲不行,必须自己去分析、思考才能真正掌握。

  当然,“是什么”的问题单靠记忆也还不行。“是什么”,也要依靠亲身经历形成理解。没有见过大海的人,无法感受到大海的气息,即使在电视画面上看过也不行,没有那种真切的感受,体会不到大海开阔的胸怀。不少女同学学物理困难比较大,不及男同学接受、理解起来那么轻松,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同学小时候太乖,太听话,很少玩,一天到晚只晓得埋头功课,做作业,争取考出好成绩。活动太少,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太少,对各种自然现象很少注意,从来没有思考,物理概念就不容易建立,物理规律也不容易接受。同样地,出去跑得少,到的地方少,地理概念不容易建立。看的历史片少,听过的历史故事少,没有进过博物馆,许多历史概念不容易形成。这说明,学习,即使是什么的知识,也不能单纯靠看看课本,做做试题来接受和掌握。 ... 说过,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单靠课本,解决不好“是什么”的问题。至于“怎么做”,就更要靠实践了。

  这里特别要剖析一下考试、练习中的解题。解题,也存在“是什么”与“怎么做”的区别。

  试题、练习也分两类。一类涉及“是什么”,即所谓的概念题,侧重于对知识理解的训练与考查。另一类涉及“怎么做”,即所谓的应用题,侧重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考查。应用常常要以概念为基础,但是应用题比概念题难。让你灵活运用这几个判定定理证明或求解某个问题要比让你说出三角形相似的几个判定定理难得多。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与知识是否丰富、理解是否透彻有极大关系,但是,仅仅概念知识丰富、理解透彻还不行,还需要分析求解的 ... 、技巧、思路、策略。这些,不仅仅需要借鉴前人,还需要亲身探索、实践,形成自己的经验。自己做不出的题目,看看人家怎么做的是借鉴前人。但是,仅仅看到人家怎么做,还只是在“是什么”这一个层次,只是知道了这道题是这样做,而不能形成灵活的 ... 、技巧、思路、策略。

  许多同学上了高中,发了新书,就立即跑书店买许许多多的参考资料,然后就拼命地做题。做得出的做,做不出的,就看人家提供的解题过程。多数同学希望做遍天下的题目,做不出的就看,以为看懂了也行。为着一个心愿,希望考试的时候遇到的全部是熟题,没有生题,得心应手,稳拿高分。其实不然。如果考试的时候遇到的全部是熟题,没有生题,拿到的高分,决不意味作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创造能力强,而是所谓的高分低能。因为,这是把“怎么做”的问题,降低到了“是什么”的水平。本来是给一个新颖的问题,看看你通过什么样的 ... 、技巧、思路、策略,怎么做。而你做的是熟题,只是处理这道题目“是这样做”的水平。

  有位老师曾经生动地概括过同学们的这种心态。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系,探索总结思路 ... ,而是热衷于做题目呢?他们出于这样一种心态,他们希望在考场上不要动脑筋,只要看到题目的前三个字,就能写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这是典型的应试心理,也确实是许多学生的一种心态。这是把“怎么做”的问题,降格为“是什么”的问题。他们不希望动脑筋,特别不希望在考场上动脑筋。正因为如此,中考、高考试卷中那些考查同学们应用能力的题目,总是尽量回避陈题,不让考生有模子直接可套,要保持试题考查你“怎么做”的水平。国家考试中心的专家有这样一句话,要通过高考命题,把那些考试机器压在分数线下。这就是目前的高考。因此,相当一批同学,平时学得很苦,看遍了遇到过的所有练习、作业、试题,最终高考分数还是差人家一大截。今年高考,是江苏省独立命题,试卷总体上并不难,但是仍然有许多学生考不好。他们做的题目并不比别人少,问题就出在平时动脑筋的程度上。

  试题、练习中的应用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际问题,而是经过编者简化、抽象以后的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放在哪一部分知识后面提出的问题,往往意味着用这一部分知识来解答,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也往往明显地给出。例如,在讲过熔点以后,提出“为什么在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季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这个问题要同学们解答,其暗示性就很明显。如果讲熔点时不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冬天带你去哈尔滨旅游,突然问你这个问题,许多同学就会不知如何下手。这意味着,解决实际问题,仅靠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仅仅靠课本中的练习也不够。

 

  作为一种训练,练习、试题可以起到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但它必竟还不是真正的现实的问题。现实问题,没有人为加工的痕迹,没有知识、条件的暗示,要比练习、试题复杂得多,难得多。例如,要你自己寻找材料 ... 一个载人飞行器,这就是一个实际问题,要比课本上的题目困难得多。现在叫你做,还可以查阅许许多多参考资料,看看别人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加工、怎么能起飞的,这些知识,程序性知识,对自己解决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