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传全文

Jun18

释迦牟尼佛传全文

时间:2018/06/18 17:21 | 分类:佛教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释迦牟尼佛传(一)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喜玛拉雅雪山脚下一座美丽富饶的城中,有一位国王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位王子,王子在尊贵豪华的环境之中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至二十九岁时,这位曾经历了幼失慈怙的王子,现在又看清了人世间浮华背后的虚幻,老病死苦的逼迫,他毅然放下了将要承继的王位和贤妻幼子,舍弃了世间一切的荣华富贵,显赫权力,离开了崇山峻岭的故乡,步往波澜壮的恒河平原,在这片曾经孕育过许多贤哲的古老广大地上,开始了心灵的探索,和誓要超越精神上种种束缚的锻历程,经过了六年的精勤努力,他曾经虚心地受教于名师,享受过不受物质束缚的精神愉悦,也曾经极其残虐地折磨自己的身体,验证那难以忍受的身心苦痛。最后,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坚毅,在身心皆处于正常平稳的境况之中,他终于体证了再无老病死苦,再无恐怖愁忧的大智慧,他的生命里再无迷惑困扰,心里一片澄净宁悦,生与死,得与失,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不能再束缚这位大觉智者。出于悲悯之情,大觉智者希望能将自己所体悟的真理,完全无私地奉献,与愿意接受的人分享。此后他就踏遍了印度这片古老的广袤大地,不论富贵贫贱,平等教化人民,终身不渝。这个人就是佛陀,他的名字叫悉达多‧瞿昙弥,以下就是的他生平故事。

  根据佛经的传说,过去久远世时,有一位贤者叫善慧,曾发大誓愿,愿自身舍弃世间一切的名利、地位,去找寻能够贡献社会、利益人民的 ... ,建立真善美的大同世界。于是贤者善慧历多生修习种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德行圆满,转生至兜率天上。这时众多诸天就劝请道︰“菩萨啊!你是求一切智为救度全世界的们,现在你已修行圆满种种德行,正是求大智慧的时机了,正是要到人间成佛的时候了。”于是菩萨就观察自己应降生的国土、家世、父母,作适当的安排,知道自己应当降生在阎浮提洲、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父亲为净饭王,母亲为大摩耶王后。相传这时迦毗罗卫城正在举行秋祭盛典,全城的人民都浸润在一片欢腾喜庆之中。祭典一连举行了六天,到了最后的第七天,正是月圆之日。这一天,大摩耶王后一早就起身,以香水澡浴,并预备了花环、香料和各种供物,准备作大布施及守八齐戒。入夜后,侍女在宫廷中燃起了油灯,点上了熏香。经过了多天的庆典,疲累的王后回到庄严华丽的寝殿,靠在榻上休息一会。蒙胧之间,王后造起梦来,梦见四大天王连王后卧榻抬到雪山一片仙境之中的一棵大沙罗树下,然后退立,天王们的妃子就拥护王后,劝请王后到阿耨达池澡浴,除去人间的垢秽,替她着上天衣,饰以天华,并在附近雪山的黄金宫殿为王后铺好了天人的卧榻,请王后卧于床上。这时菩萨化身为美丽的白象,银色的鼻子卷着白色的莲花,轻轻吼叫了一声,进入了黄金宫殿,右绕王后卧榻三遍,就从王后的右胁进入王后的身体,住在胎内了。菩萨入母胎后,王后内心安乐,身不疲乏,这时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光明,现出种种的吉祥瑞兆。

  大摩耶王后怀胎至满十月,按照当时的习俗,准备回娘家天臂城分娩,净饭王立即吩咐侍将从迦毗罗卫城至天臂城的道路铺平,沿途以鲜花及五彩旗帜装饰,并派了大批随从护送王后回娘家。

  在这两座城的中途,有一座美丽的园林,名叫蓝毗尼园,王后经过时见到园中鲜花盛开,香气扑鼻,蜜蜂和彩鸟在林中歌唱,和风吹过,悦人耳目。于是王后吩咐轿夫停步,下轿走到园中一棵娑罗树下休息一会,这时娑罗树正开满了艳丽芳香的花朵,王后在树下休息的时候伸手去攀捉一支下垂的枝条,当她的手触到树枝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感觉,知道临盆的时候到了。侍从们立即用布幔围起了一个帐幕,王后就在蓝毗尼园中,右手攀捉娑罗树枝,立着从右胁生下了她的孩子。

  相传太子出生之时,大地震动,放大光明,地上自然涌出二股清泉,一冷一暖,令王后可以随意取用洗涤,虚空中有九龙喷出香水,汇成一泠一暖二股,洗浴刚诞生的太子,而太子洗浴净后,不须人扶即行四方各各七步,步步举足之下出大莲花,承托尊贵的太子,使他双足不落地面。环顾四方,举右手而说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

  在这个时候,雪山边有一个修行圣人,叫阿私陀仙,当太子在蓝毗尼园出世的时候,阿私陀仙看见天空出现了许多吉祥的征兆,他知道净饭王的宫中有了一个王子,就急急地到王宫中去,在特设的座上坐下,向净饭王道︰“大王,听说你有了王子,我想看看他。”国王就叫人把太子抱来给圣人看。对于相术和神都深有研究的阿私陀仙仔细地端详了太子的相貌,看见太子具足转轮圣王所有的祥瑞特征︰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好。就从座走下来向太子合掌礼拜,很慎重地对国王说︰“如果太子住在家中,就会成为一个统理世界的贤王,如果他离开家庭,走出世之道,就会成为一位觉行圆满的佛陀。”然后就因为自已年纪老了,不能亲眼看见太子成佛,不能听闻佛法而悲伤哭泣起来。净饭王就想到,要请宫中最有学问的婆罗门相师来占观解释,并为太子行命名典礼。八位相师占观相好后就对国王说︰“如果太子将来看见四种景象,他就会离世出家,这四种景象就是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人。如果他看不见这四种景象就不会出家,将来会成为统理天下的伟大君王。”并为太子命名叫“悉达多”,意思是太子生下来就具足了所有瑞相,一切成就。

  净饭王心中就想︰我的儿子决不能出家去修苦行。于是吩咐禁卫严守宫门,不许太子看见四种景象或任何苦痛愁忧,只许太子看见快乐和幸福的事。悉达多太子诞生七日后,大摩耶王后就逝世了。净饭王将太子交付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闍波提王妃抚养,王妃养育太子视如己出,如母无异,呵护太子无微不至;为了让太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时时带领太子到占地广的皇家花园游玩,又命工匠制造了适合儿童的玩具供给太子玩耍。天人们亦为维护这位将来要成为圣者的太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赞叹,欢欣鼓舞,有的执持伞盖,有的洒下了天上才有的金花,有的献上了天上才有的熏香,种种天香弥漫整个园林,天人们并为太子献上天衣,以示将来成佛之吉兆

  悉达多太子到了八岁的时候,净饭王知道,必须让太子学习一切将来治理国家的种种知识和技艺了。于是召集了宫中最好的老师,首先教授太子文治方面的知识,世间种种工巧、学问、理论,文字、文法、算数、 ... 文章、辩论 ... ,等等。又召集了释迦族中众多大臣的儿子共五百童子,和太子一齐入学堂学习,以便将来可以辅助太子治理国政。太子聪明智慧,于四年内就学成了文治方面所有的知识。跟着下来四年的时间里,宫中最好的将军和武士就来教授太子种种 ... 武术方面怎样用兵和各种战术的知识了。太子与释种王族的同辈少年,学习驾御和指挥四兵,分别是象兵、马兵、车兵和步兵;又学习使用各种兵器,如刀、剑、矛、戟,进攻防守。在所有释迦族的少年之中,太子的武艺最出色。有一次,在学习徒手搏击角力的时候,太子的王族堂兄弟中,有年少气盛不肯服输的难陀和提婆达多,都想挫败太子,但始终不能战胜太子。又有一次,在比试射箭项目的时候,堂弟阿难陀可以一箭射过二个铁鼓,提婆达多更射过四个铁鼓,轮到太子的时候,他笑着说︰“请给我「千人弓」使用吧。「千人弓」一向珍藏在王宫里,需要一千个人才能把弓弦扣上,相传谁能独自扣弦射箭,就不仅可以成为释迦族的君王,而且也可以统治全世界,但是从来都未曾有人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把弦扣上去。净饭王就派人把千人弓取来,只见太子手中拿着弓,用足趾踏着弓弦,迅速有力地就把弓弦扣上去了,然后就用这把弓来射箭,一时间就把前面所有的铁鼓全部射过,箭入于地,因而成井,以后众人就称为箭井。

  有一次,城中闯来了一只发狂的大象,到处捣乱,太子和同伴们见到了,提婆达多和阿难都试着看可不可以驯服这只大象,但都不能成功。于是太子就使出他的臂力,用手执着大象,掷出城门,迅速地跑出城门外以手接持,不令堕地损伤,化解了一场祸害。

  悉达多太子到了十六岁的时候,净饭王就想,太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了,于是就和他的大臣们商议太子的婚事。有人提议说,释迦族的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美丽纯洁如湖中白莲,品性温柔贤淑,善觉王将要举行竞技大会,让有意求婚的贵族青年来比赛武术,耶输陀罗可以在竞技大赛中选择丈夫,悉达多太子文武双全,参加竞技一定可以赢取美人的芳心。

  到了竞技大赛的这一天,善觉王宫前的广场上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周围盖起了宽大的凉棚给参观的人们休息观看,耶输陀罗坐在一座特别建造的凉亭中,周围以丝幔,花环围绕,让她可以看见外面的人而外面则不能看到她。竞技大赛开始了,悉达多太子骑着他心爱的白马「犍陟」在众多的参赛者中,特别出色,引人注目,结果,无论是马上比武,剑击、骑射、长矛、角力,所有竞技项目之中,悉达多太子都一一击败了对手,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喝釆。当晚霞染红了天边的时候,广场上的欢呼声逐渐沉静下来,所有来求婚的贵族青年都骑在马上,排列在广场中间,大家都屏息注视着凉亭,只见慢慢地拉开了丝幔,耶输陀罗就好象下凡的仙女般,手中拿着花环,端庄地走到广场中间,来到悉达多太子的白马旁边,悉达多太子从马上下来,礼貌地向耶输陀罗鞠躬,耶输陀罗就把花环载到太子颈上表示已经选择了她的意中人。这时广场上又再次向起了欢呼声,人们为多才多艺的太子和美丽温婉的公主庆贺,佳偶天成。

  过了一段甜蜜的新婚生活之后,这一天,太子想到要看看宫庭外面,他将来要统治的人民怎样生活,就与众多侍卫,走出了王宫来到城东门,要到城外郊游。这时候,路上走来了一个老年人,头发灰白,牙齿脱落,腰躬背驼,手中扶着一枝手扙,一面走一面颤抖。悉达多太子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以前从没有见过这种情景,就问侍从︰“这是一个什么人呀﹖为什么走路会发抖呢﹖”侍从只好回答︰“太子,这是一个老年人,因为年纪老了,所以衰弱不堪。”“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变老的呢﹖”“是的,太子。无论男女都是会变老的。太子听了这话,心中感到非常不安和不愉快,又想到自己现在虽然年青,但时光流逝,老至如电,岂能独免。于是吩咐车匿驾车回宫。

  过了几天之后,太子又要到宫外出游,这一次,他与众多侍卫来到了城的南门,当马车出城的时候,路边坐着一个生病的人,皮黄骨瘦,发烧腹肿,喘息 ... ,不能站立,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恐惧。太子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生病的人。就问侍从︰“这是一个什么人呀﹖为什么他身体发肿, ... 喘息呢?侍从只好回答︰“这是一个病人,他因为身体生病才会如此。”当时太子心中就产生了慈悲心,哀悯着这个病人;又想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生病的痛苦,我们这个身体,实在盛载着许多痛苦,只是老、病未至,世人不知觉悟罢了。之后就吩咐车匿驾车回宫,独坐深思他所见到的景象,愁忧不乐。

  过了几天之后,太子又想乘车到宫外游玩,这一次他与侍卫走出了城的西门,刚巧郊野之外,路边躺着一具尸体,被走狗飞鸟啄食。太子看见了,心怀惨恻,就叫车匿停车,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车匿告诉太子︰“这是死尸,已经停止了呼吸,没有了生命,僵硬如同木石,从今以后,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生死别离,永不再见。”太子又问︰“每个人都会死吗﹖”“是的,太子。有生命的都会死亡,这是大家共同的命运。”太子听了这话,心中很痛苦地想到︰原来人们经过了疾病、衰老,最后还会死亡。那么我的父母和我自己将来也会如此。难道就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些痛苦吗﹖回宫之后,他深深地在思考着,希望找到解除人间疾苦的 ... 。

  他思考着这些问题,但是找不出一个答案。过了几天之后,他决定再到城市中去看看他的人民怎样生活。这一次,太子叫车匿驾着马车专门观看城市中人民的生活。渐渐来到了城的北门,这时,他们遇见了一位出家人,穿着袈裟,手拿着食砵。这位出家人引起了太子的注意,就下车来问他是做什么的人。“我是出家人,弃舍了世间的欲乐,过乞士的生活。我要克服在生命中遇到的烦恼,不被痛苦愁忧所恐怖。一心寻求永恒的真理和真正的快乐。”太子听了这些说话,知道出家有许多的功德和好处,觉得轻松了很多,心中想到︰“这正是我要寻求的道路。”他就下了决心要舍弃世间生活去追求真理。

  净饭王知道太子出游四门,见到了会令他生起出家念头的四种情景,心中焦虑起来,很害怕阿私陀仙的预言会实现,就想到要给太子更舒适享乐的生活。于是下令他的大臣为太子建造更豪华美丽的宫殿,园中的水池养殖了最珍贵的莲花,夏宫有凉水的浴池,冬宫有暖水的浴池,每日都供应美酒佳肴,又挑选了全国最美丽的少女来陪伴太子游乐,歌唱、跳舞,种种娱乐,希望令太子忘记了他所看到的四种景象。又下令释迦族的眷属,严密守护太子,使他不能离开王宫。

  悉达多太子虽然在豪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但是每当他独自坐在花园中沉思的时候,有时会想起自己那早逝的慈母,或是当他看见那些美丽的舞姬的时候,他心中都想到︰“这些美丽的身体也会遭受疾病的折磨,现在年青快乐的美少女将来也有一天会变得衰老,头发花白,牙齿脱落。当美好的东西消失了的时候,我们就感到痛苦不安了。只有消灭了贪欲、瞋恚,愚痴这些烦恼之火的时候,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清凉和快乐。”这时太子的心已脱离了对种种欲乐的追求,在无比的尊严与华美之中回到宫殿。许多盛装美如天仙般的舞姬,手执种种乐器围绕着太子歌舞起来,但是太子已经对这些歌舞不感兴趣了,回到寝殿卧下。舞姬们疲累了也纷纷各自睡去,只有芳香的油灯寂寞地在寝殿内燃着。

  过了一会,太子醒了,就在床上观看女子们的睡相,但见乐器乱丢在各处,日间美如天仙的眷属,现在有的发出鼻鼾,有的口中流涎,衣钗零乱,丑态毕露。更加衬托出这浮华生活背后的空虚。太子觉得这一副副的臭皮囊,实在是乐少苦多,他感到要舍离的心更加迫切了,而且觉得再不能将宝贵的时光消磨在追寻无聊的娱乐上面,要趁年青的时候实践自己的理想,追求那自由自在的心灵和可以带给更多世人利益的崇高承担。第二天,太子就去见净饭王,对父王说︰“恩爱 ... ,必有别离,请求父王准许我出家,找寻那不怕老、病、死、没有恩爱别离的无忧之城,将来我找到了,再回来带大家到那永恒快乐的地方。”但是净饭王又怎么会答应太子的请求呢,只是劝太子赶快打消出家的念头,除了结婚生子,将来还要帮助父王治理国家。

  净饭王由于害怕太子离宫出走,加更派了众多侍卫守护太子。悉达多只好等待机会。这一天,众多歌姬舞姬陪伴着太子作乐到了深夜,大家都疲倦极了,横七八的倒卧在殿廷之中。深夜时分,太子从卧榻上醒来,只见所有的侍卫和宫女都在沉沉大睡,太子知道不能失去这个宝贵的机会,就下了决心趁所有人都熟睡了赶快离开王宫,实践出家的理想。于是就回到寝宫,只见美丽的耶输陀罗怀抱着他们刚满月的儿子罗睺罗,在闪烁的油灯下熟睡,太子在心中向他们道了别,就悄悄地从寝宫走到门口,叫醒正枕卧在台阶的车匿,对他说︰“我现在要出家去了。给我备马。”车匿答应︰“是”,携了马鞍到馬廄去。太子的爱驹犍陟,这时正立在馬廄;傍边一棵树下,旁边燃着芳香的油灯。车匿就为犍陟套上马鞍。犍陟觉得︰“今日马鞍上得特别坚牢,与平日太子游园的时候有异,大概我们的王子今日要出家了吧。”心中喜悦,发出了嘶呜。太子这时从宫殿来到马旁,轻轻拍着犍陟说︰“犍陟啊,请你赶快载我出城,这样,我可因了你的帮助成佛,且要去救度一切的众生。”说着便骑上马背去,同车匿一同离开了王宫。

  于夜半时分,他们到了都城大门,原来净饭王为了令太子不易随时出城,把城门造得很牢固,而且派了许多卫兵看守。太子和车匿都想着要靠力大善驰的犍陟负载跳过城墙了,这时住在城门旁的天人悄悄地把城门开放了让他们通过。到了城外,太子不禁回头去对故都作最后之一望,并发大愿︰“我要追求不老、不病、不死、不忧、不污的无上安稳─涅槃,达到目的我再回来见我的父王和眷属。”相传在这时候,天人们在太子的周围燃起了无数的火炬,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光明,天上洒下了芳香的鲜花,末香和薰香,天上发出了悠扬的音乐和歌声,赞叹着太子的宏大誓愿和决心。

  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犍陟载着太子已经到了他的国家领土边缘,就要离开自己的国土,进入苦行林去修行了。这时太子就从马上下来,叫车匿到面前吩咐道︰“车匿啊,你可拿了我的随身饰物珍宝,带着犍陟回王宫,告诉父王,请他不用愁忧,我是为了追求纯善的真理而出家,将来达成了心愿再回去见父王,愿父王平安。”车匿却说︰“太子啊,我也要跟你出家去。”太子道︰“你不能出家,回去吧。”太子把自己装饰发髻的宝珠取下交给车匿,车匿只好向太子礼拜,向右绕行作礼后带着犍陟回王宫去。犍陟听了太子与车匿的谈话,知道以后不能再见到太子了,也流着泪跪下作礼而别。行至再也看不见太子的影子,悲伤不堪的犍陟就生了重病而死去。因了载负太子的功德,死后转生于天上。

  车匿与太子离别,本己悲伤,因了犍陟之死,更加难堪,抱着两层的悲哀,啜泣进城。

  释迦牟尼佛传(二)

  当车匿带着疲乏的身体回到王宫的时候,正好见到焦急的太子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和太子妃耶输陀罗,她们一见车匿就不禁追问太子到何处去了﹖车匿奉上太子的珍宝饰物,告诉她们︰“太子已经出家,到了苦行林修行,叫我回来禀告大王”。二人听了不禁哭了起来,责备车匿怎么竟然知道太子离宫而不阻止,耶输陀罗更由于悲伤过度晕倒了,车匿只好依着太子早前教他安慰的说话,不断劝慰哭泣的姨母和王妃。

  宫中的哭声早已惊动了净饭王,与众多侍从过来看看发生了何事?惊恐的车匿马上跪拜下来,奉上太子的随身衣饰,禀告太子出家的经过。净饭王见到太子的衣饰,睹物思人,不禁亦悲从中来,听到太子嘱咐的恩慈话语,更是泣不成声。一方面又迁怒车匿怎么竟让太子离宫,左思右想之下,还是不放心让太子独自在外面受苦,就选派了五位释迦族的青年,叫车匿带他们去找寻太子,陪同太子一齐修行。

  当车匿带着犍陟走了之后,太子就渡过恒河,来到已经离家五百多公里外,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外的山林之处,这裹是许多修行人专门修行的地方。太子觉得这裹环境幽静,很适合自己在这裹修行,于是就用随身佩带的刀切断发髻和剃去须发,并立志要断除一切的烦恼,誓要成佛。这时感动了的大梵天就想到,太子为了利益众生而牺牲了所有的一切出家了,我应该送上修行人应备的用具去吧,就准备了三衣一砵和剃刀来献赠。

  舍弃了尊贵地位和豪华亨乐生活的王子,剃除了须发,被上了袈裟,赤托砵,沿途乞食,为的是找寻心灵的解放,探索宇宙和人生纯真善美的道理,带领世人到那清凉自在的涅槃城,所以在这大悲大愿的精神推动之下,他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俗子了,具有这种伟大胸怀的人,我们就尊称他为菩萨.

  菩萨在这山林中住了七日之后,就开始步向王舍城乞食,城中的人们看见了威仪尊胜的菩萨,马上报告了给他们的国王瓶沙王,瓶沙王知道了菩萨未出家之前是悉多太子,就派人送上最好的食物和种种用具,邀请太子来到王宫,并劝太子还俗协助他一同治理国政。菩萨对国王说︰“大王,对于物质的享受我已无所希求,也没有想过要统理国政,我是为求最上菩提,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出家的”。瓶沙王虽然再三请求而终不能打动菩萨坚定的决心,于是就对菩萨说︰“你这样坚定,将来必定成佛。当你找到了灭除烦恼和苦痛的真理以后,请先降临到我的国土来,并请首先为我说法吧”。当时摩揭陀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都相当发达的国家,很多贤哲在这里传授各自的见解和知识,菩萨得到国王的许可,就在摩揭陀国寻访名师,希望能找到解脱自在的 ... 。在这裹,菩萨曾经遇到过二位姓罗摩子的修行仙人,菩萨向他们学习了二种修习禅定的 ... ,并得到了二位仙人的赞赏,但是经过了实践这 ... 之后,菩萨知道这些 ... 并不能达至智慧开悟之道,必须以自已的智慧和努力作大精进,才能解脱生老病死、不断轮回的枷锁。于是就离开了王舍城,一路向南方步行,直至来到了一个山青水秀,叫优楼频罗村的地方,在这里有一批以苦行方式修行的人,他们有的只食饭汁,或食麻米,或食树叶果实,有的甚至只食牛粪,鹿粪,有的长时间不坐不,单站立,有的就于荆棘之上,各以不同的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于是菩萨也精进勇猛地刻苦学习,甚至极端到一日间只食一粒胡麻或一粒米,有时竟至七日间才食一粒胡麻或一粒米,这种情形维持了六年之久,逐渐,菩萨的身体奴变得极度消瘦和虚弱,他血肉枯萎,眼窝深陷,肋骨凸露,再无多余的气力,甚至连走路都开始觉得有困难.有一次在修行禅观的时侯,身体产生了极大的痛苦,以至晕倒了。不知过了多久,菩萨慢慢恢复了知觉,就从颤抖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再继续修行。感动了林中的猿猴和鹿为了环护菩萨都不禁衔来了鲜花和水果作为供养。

  经过这次与死神的接触,菩萨继续沉思着,回忆起以往有一次在家乡坐在一棵榕树下面入定的情况,那一次是在愉悦的心境中,精神得到高度的集中和统一,可以清晰的思考问题,菩萨知道了自己并不能从绝食和折磨身体中得到智慧,一定要在宁静的环境中,身体和精神都在健康正常的情况之下才能具足理智和观察,才能获得定境和智慧,找到解决生死大事的 ... 和答案。于是他决定中止绝食,要恢复正常的生活和食物,于是就向河边的地方行去,来到了尼连禅河边,菩萨看见这里林木青幽,河水清流盈岸,地势平坦,距离附近的村落亦不太远,能便于乞食,于是就决定在这里以不苦不乐的中道 ... 来思考问题,并走到尼连禅河去,用清彻的河水洗净身体的污垢,由于太羸弱的缘故,以至洗浴完了须要攀扶着树枝才能慢慢地走回岸上。

  却说住在附近舍那尼村中的善生女,由于祈求神的庇佑而生了一个儿子,这天清晨,带着叫做满的侍女要到林中供奉树神。她们用金碗装着特别丰美的乳粥来到树林,看见菩萨坐在树下,太阳从东方升起,照着菩萨身上发出大光明,连林中的树木都染成金色,善生女和满都非常欢喜,觉得在这里遇到了菩萨非常吉祥,就赶快向菩萨礼拜着说︰“请接受我们供献的东西,金碗和乳粥”。菩萨也喜悦地为善生女和满祝福,并且为了将来利益一切众生故,接受了食物。这时,陪伴菩萨一齐出家修行的五位青年,本为佩服菩萨的苦行而追随他,等待他觉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然后教导他们。现在看见菩萨又食饭了,就用轻蔑的态度说︰“我们原以为这个人能克苦求道,可是他现在不肯克苦和精进了,又接受了食物,过起舒适的生活来了,像他这样永远也不能成道的”。于是他们五人就离开了菩萨,继续用自己的 ... 去修行了。

  菩萨既已洗净了身体的污垢,食了乳粥又补充了体力,整个人都觉得身心轻快起来。这一天,他在娑罗树林中 ... 了一天,到了黄昏的时候,走向尼连禅河畔的一株菩提树那裹去,路上遇见了一个叫做吉祥的农夫,吉祥在田野中工作了一整天,割了一大草正挑着草回家去,看见了菩萨就知道是非凡的人,送了八束草给菩萨。菩萨携了吉祥草,来到菩提树下,敷设了座位,面向东而坐,作了坚固如金刚般的决心,对自己说道︰“即使我的皮肤血肉筋骨都干枯销毁,如果我不证得无上佛果,决不离开此座”。

  正在这个时候,自从菩萨在六年多前离开王宫以来就一直紧追不放的魔王又出现在菩萨面前,还带同爱欲、爱念、爱乐三个魔女一齐来劝菩萨回心转意,试图阻挠菩萨的决心。魔女化作千娇百媚、冶艳无比的玉女,在菩萨面前百般挑逗,又施展美妙歌喉,歌唱着劝阻的话语,恶魔波旬对菩萨说︰“你的身体这么羸弱,如果你坐在这里不起身地努力求证佛果,你一定会死的,正如你过去六年的苦行一样对你毫无好处。你不如就放弃了这种出家的生活,再回去王宫过从前享乐的生活吧,我的三个美丽女儿会陪伴着你,侍奉你。回去享乐吧,不要在这裹悲惨地死去了!”但是菩萨深知魔王的诡诈,对魔王和他的三个女儿说道︰“我知道你,魔王,你是懦夫的主人,我不会被你们欺骗和吓退;我知道你们还有一支庞大的魔军,包括贪婪、憎恨、愚痴、饥渴、懈怠、懒惰、懦弱、恐惧、疑惑、伪善,虚荣,权势、自我称赞,这就是你征服懦夫的一支魔军。但是我已经准备要和你的队伍进行战斗了,因为在与你们战斗中死去要比在败中偷生强些。我要在各处训练弟子和你们的军队作战。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答覆”。恶魔波旬和他的三个女儿,看见用甜言蜜语和恐吓都不能动摇菩萨的决心,只得垂头丧气,苦恼地走了。

  最后,菩萨在宁谧的情况之下,使自己的心获得了清净,既坚定又柔和,能够集中思力考虑问题,即于初夜获得了第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令他清楚地看见了他过去世中的一切情景。然后,他继续获得了第二种、第三种以至第四种的智慧,了解到世界怎样生起、变化以至坏灭的种种原因。看见和感受了痛苦,知道了产生痛苦的原因,看见和感觉了烦恼,也清楚地了解到产生烦恼的原因.在这个时候,菩萨思考到破除贪欲、瞋恚和无明烦恼的智慧,认识到痛苦是什么,如何解除痛苦,同样地也认识到烦恼是什么,以及如何解除烦恼,他发现了这个道理以后,就破除了这些烦恼,使自己完全彻底地解除了烦恼的束缚。他心中的愚昧被智慧赶走了,正如 ... 被智慧的光明所赶走了。这时他获得了觉悟,证得了无上佛果。天边也开始现出了曙光.菩萨以他久远世以来所修集的福德和智慧都圆满成熟了,他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大功德大觉悟,具有大能力作教导世人的尊师,所以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一位觉悟了宇宙人生至高真理的圣者,或被尊称为世尊,意思是世人之中最尊贵的圣者.

  天人们看见菩萨战胜了魔王,成为了世间无比尊贵的佛陀,都齐集到菩提场来,赞扬着︰“这是祥瑞者佛的胜利,恶魔波旬逃了,快献胜利的供品吧!”一齐欢呼佛陀的胜利,天上发出大光明,遍照整个世界,地上涌出七宝莲花和许多祥瑞的景象,以赞叹佛陀的成道。由于这个地方附近的山叫做伽耶山,以后在佛陀成道的这个地方就叫做“菩提伽耶”。

  佛陀获得了大智慧之后,身心都在解脱自在的安乐中,继续在座上凝坐了七日,于是有些天人们忧虑起来,以为佛陀只顾自己解脱了而不再救度其他有需要的人,大梵天王就邀约了众多其他的天子一同来到菩提场劝请道︰“尊师世尊,请说法!尊师世尊,请说法!”佛陀应允了天子的请求,就从座上起来,走到一个叫文怜陀的地方,这里的河中住了一个盲眼的龙王,佛陀来到这里坐下,身上发出的光明照亮了水中世界,这种光明什至医治好了龙王的眼晴,又再重新看见了光明。当时适值这里天下大雨,文怜陀龙王恐怕风雨令佛陀受寒,就以身体为佛陀遮挡风雨,保护佛陀。待雨过天晴了,龙王化身作一青年,礼拜佛足,皈依做佛陀的弟子。之后,佛陀来到一棵叫王处树的树荫下坐着休息,这时有兄弟二个商人,名字叫做帝梨富沙和跋梨迦,领着五百辆车队商人向城里经商,途中看见了佛陀坐在树下,知非凡人,应该供养,就把面和蜜丸捧到佛陀面前说道︰“世尊,请垂慈悲,接受我们的供养”。佛陀在受乳粥之后已经把金砵投到河里去,现在已没有砵了,就想︰“如来不应以手接受食物”。四天王知道了佛陀的心念,于是各以青色宝玉所制之砵从四方送来,佛陀都不接受这些贵重的物品,既而又送来了四个菜豆色的石砵,佛以平等心把四个石砵都收下了,叠在一处,令合为一砵,接取了食物。饭食完了,兄弟二商人与其余的商主,都向佛请求道︰“尊师,请接受我们皈依”。佛陀应允了他们的请求,为他们说了应该守五戒和布施的教导,并让他们皈依了佛和法,他们都成为了佛陀的俗家弟子。

  .佛陀心中想,首先应当去教化谁呢?他想起了以前的两位姓罗摩的老师,阿逻罗和郁陀迦,但是他们都已经去世了,于是他又想起了那五位曾经与他一齐修苦行的出家人,知道他们离开了自己后去了波罗奈城一个叫做鹿野苑的地方。于是佛陀就离开在这里住了很久的优楼频罗林,动身向波罗奈城出发。可是从菩提伽耶到波罗奈城有将近二百里的路程,佛陀经过了很多的乡村,沿途都受到了长者、居士们的奉献饮食。不久,他来到了恒河的旁边,但那时河水大涨,甚至涨到岸边来了。佛陀想要渡过河去,就对船夫说︰“可以载我过河到对岸去吗?”但船夫却说︰“如果你能给钱我作为船费,就载你过河去”。佛陀说︰“我没有钱呀”﹗船夫回答说︰“没有钱那就不能送你过河”﹗佛陀没有其它的办法,只好施展神通,飞腾虚空而渡过河去。这时船夫知道佛陀是圣人而自责财迷心窍,有眼不识泰山,错失了一个大好的积福机会,只得跪拜下来请求佛陀的原谅。

  渡过了恒河后,佛陀继续向波罗奈城进发。那五个出家人当时正住在城外的鹿野苑,远远看见佛陀来了,就互相说道︰“那个放弃修苦行的人来了,我们都不要理他”。可是当佛陀向他们走近来了的时候,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迎向了招呼佛陀,一个人接过了佛陀的衣砵,一个人为佛陀铺设了座位,一个人打了水来为佛陀洗脚。然后佛陀就对他们说︰“我已经得到了大智慧,解决了生老病死、忧愁恐惧的烦恼,我要到各地去,用我的 ... 来教导别人。你们也应该学会了然后教导别人”。于是佛陀就开教导他们。那五个出家人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才知道他真证得了至高无上的大智慧,心中充满了敬佩,就非常精勤努力地接受佛陀的教诲,学会了佛陀的教义,认识到只有通过佛陀的教法,才能获得真正的安稳和快乐。

  佛陀在鹿野苑对五个出家人初次的教法,叫做“初转 ... ”,所教导的内容叫做“四圣谛”,实践的修行 ... 叫做“八正道”。从此,佛陀的教义就开始流传世上,佛教也开始有了教团,叫做三宝具足了。三宝是佛陀─佛宝,佛陀的教法─法宝,以佛陀为榜样,实践佛陀的教法的弟子─僧宝。

  当时波罗奈城裹有一个富商的儿子叫做耶舍,每天都有很多美丽的侍女围绕着他,过着欢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当他清晨首先醒来的时候,看到侍女们还在熟睡之中头发散乱,张口流涎,种种不雅的姿态,就省悟到世间美与丑、苦与乐的变幻无常,对自己过着的奢华欲乐生活起了厌倦,想找寻一个没有困厄、没有灾祸的地方。就独自离开了家门,向鹿野苑走去,想到那裹去静静地思考一下。当他去到鹿野苑的时候,在那裹遇到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就向佛陀诉说了自己的困惑。慈悲的佛陀很了解取舍的苦闷,安慰了这个青年一番,为耶舍说明了布施、持戒、生天的种种法门,再教导耶舍断灭贪婪,憎恨、愚痴的 ... 。耶舍觉得在这裹很安心,就请求佛陀收他做弟子。第二天早上耶舍的父亲知道他的儿子离家出走了,便出门去找寻他,要把他带回家来。耶舍的父亲找呀找的,慢慢地也找到鹿野苑来了,耶舍就告诉佛陀,自己先躲藏起来。耶舍的父亲见到了佛陀后也向佛陀敬礼了坐下来,请求佛陀的指点。佛陀向耶舍的父亲说了一番应该行善、守戒,避凶趋吉的教导。这个富商听了佛陀的教诲,知道佛陀是真正的圣者,也领悟了佛法的真理,这时佛陀便唤耶舍出来和他的父亲见面,并且告诉这个富商,他的儿子决心要求解脱,就一定可以得到真正的安稳自在。耶舍的父亲这时也放心让儿子成为了佛陀的出家弟子,而他自己就请求成为了佛陀的在家弟子。耶舍的母亲和妻子听说丈夫都到鹿野苑去礼见佛陀了,她们二人也赶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她们知道了整件事情之后,也请求皈依了三宝,成为了佛陀最初的两位在家女弟子。这件事情传到了波罗奈城去了之后,耶舍的五十四个朋友知道耶舍已经找到了真正安稳和快乐的地方,也跟着离开了家庭来到鹿苑,做了佛陀的出家弟子。耶舍和他们也像五比丘一样,学会了佛陀的教义,得到了真正的大智慧。这时,佛陀就对他们说︰“比丘们啊!你们都已经证得了大智慧了,应该到各处去宣扬我的教法吧,这个教法从始至终都是利益人的,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不久之后就有许多人接受了佛陀的教法,皈依三宝,成了佛陀的信徒。佛陀的信徒包括有两种人︰一种是在家信徒,在日常生活之中守持五戒,行十善和八正道。另一种是舍弃家庭和世俗生活的出家信徒,他们身着袈裟,过简朴的生活,专心一致地修学佛陀的教法,守持更严格的戒律。开始的时候,佛袉只许女子作在家信徒,后来佛陀也许可了女子作出家的信徒。这样,佛陀的信徒也就有了四众弟子︰出家的男弟子、女弟子,称作丘、比丘尼,在家的男弟子、女弟子称作优婆塞、优婆夷。

  这一年的雨季三个月裹,佛陀和他的六十个贤圣弟子在鹿野苑渡过了雨安居期后,就各自到各方去,宣传佛陀的教法。待所有的弟子走了之后,佛陀自己就离开了鹿野苑,准备回摩揭陀国的优楼频罗林去,那裹是佛陀成道的地方,从鹿野苑走路回去需要十天左右的路程。有一天,佛陀来到了一座蜜地方,在一棵大树之下 ... 着。那时有三十个富家子弟伴着他们的妻子在林中游玩嬉戏,其中有一人尚未娶妻,于是便带同了一个青楼女子陪他一同游乐。当众人游兴正浓的时候,那个青楼女子趁着无人注意时偷偷取走了他们的财物私自逃走了。这一枇贵族青年人大生气,誓要找到那个青楼女子回来惩罚一番。于是就一齐在树林中搜寻,看看这个青楼女子躲藏在那裹。当他们来到佛陀坐着的地方时,就告诉了佛陀这件事情,还问佛陀有没有看见这样的一个女子。于是佛陀就问他们了︰“青年朋友们呀!你们认为是寻找这样一个女子重要,还是寻找我们自己更重要些呢?”青年们听了佛陀的说话,都想了一下,然后有点惭愧地回答说︰“我们想,还是寻找我们自己比较重要些”。于是佛陀就请他们坐下,并且为他们说法,像对耶舍所说的法一样。这批贵族青年人虽然没有找到那个青楼女子和他们的财物,但是他们却找到了佛陀法。听了佛陀的教诲之后,他们知道自己经找到了真正的皈依,也像耶舍一样成为了佛陀的出家弟子。

  佛陀回到了优楼频罗林的时候,那时候林中住着一个年老的出家苦外道,叫做优楼频罗迦叶,满身涂着白色火灰,头发长到打成结子,带着五百个弟子在林中修祀火苦行,知道佛陀回来了很不高兴,要佛陀到附近象头山一间无人敢住的石室去度宿。原来石室裹居住了一条极凶恶的毒龙。这天晚上,毒龙现身想吓走佛陀,但是佛陀并不害怕,毒龙更怒而喷出火焰,要焚石室加害佛陀。但是佛陀以更加慈悲心用火光三昧的神变 ... 来熄灭它的瞋恨心。毒龙见连石室都被火烧融了而竟然不能伤佛陀一丝一毫,心下又敬畏又惭愧,自己知道不应该再以恶毒心去伤害别人了,只好向佛陀忏悔,请求皈依三宝,不再害人。第二天早上,优楼频罗迦叶以为佛陀一定已经遇害了,带着五百个弟子来到石室,眼见佛陀丝毫无损,神态安祥地坐着,心下很不服气,就向佛陀排战地说︰“难道你的知识和本领比我更高强吗?我倒想见识一下。”佛陀知道他的傲慢心很重,只好再用示现神变的 ... 来度化他。这时有五彩缤纷的火光来环绕着佛陀,跟着又有清彻的泉水涌出来环绕着佛陀,令迦叶和他弟子不能接近佛陀,看见了这些景象,优楼频罗迦叶和他的弟子都知道佛陀的变实在是不可思议,于是就请佛陀住下来,为他们说法。佛陀知道他们是崇拜火的婆罗门,就以火为譬喻,教导他们说,当我们的心起贪婪、憎恨、愚痴的时候,这些贪婪、憎恨、愚痴就象毒火一样燃烧我们的身体,燃烧我们思想,令我们焦虑,烦燥不安,当我们的欲望达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增加了这些毒火的炽盛,能烧毁我们的福德、智慧,只有熄灭了这贪、瞋、痴三毒火,才能增长我们的福德和智慧。优楼频罗迦叶和五百个弟子这时都非常敬佩佛陀慈悲智慧,以德报怨的伟大胸怀,都向佛陀顶礼,请求做佛弟子,还把打了结的头发都剃下来,连同他们的祭神祀火用具通扔到河裹去了。当他们的头发和祀火用具漂流到河下游的时候,住在那裹的迦叶的二个弟弟,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看见了都大吃一惊,以为大哥哥遭到了什么不幸,就各自带领自己的三百个弟子和二百个子赶到象头山来了,当他们知道了事实真相之后,也同样地接受了佛陀的教法,成为了佛陀的弟子。

  这时佛陀想起了曾经与摩揭陀国王瓶抄王约定,成道之后首先为他说法,于是带领了三位迦叶兄弟和新皈依的弟子一千,向首都王舍城去。还未到王舍城就已经有人向瓶沙王通报了。瓶沙王急忙率领群臣往城外迎接佛陀。到了城外,瓶沙王解下佩剑、王冠、屣履,亲自下车步往见佛,三称三拜,并迎请佛陀回到王宫,为大众说法。瓶沙王和摩揭陀国的人民,本来已经对三位迦叶兄弟的本领和修行十分敬佩的了,如今看见他们都心悦诚服地成为了佛陀的弟子,再加上听了佛陀的教诲以后,更觉得从此以后,没有谁比佛陀更伟大,更可尊敬和信仰了,于是瓶沙王带领了为数一万二千的摩揭陀国人,一齐皈依二宝,成为了佛陀的在家弟子。瓶沙王又希望能留住佛陀在摩揭陀国教导国民,于是将王舍城门外不远的竹林园精舍,献给佛陀和他的弟子作短暂安居的地方,因为这裹距离都城不太远也不太接近,很方便来这裹接受佛陀教化的人民,白天远离喧嚣的闹市,晚间更是寂静,最适合于 ... 的地方。瓶沙王更下令国内八万条村的长都应该来接佛陀的教法。

  那时候,王舍城中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做散若夷,他有两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一个叫做舍利弗,一个叫做目犍连,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一齐拜散若夷为师,和散若夷住在一起,一齐学习。散若夷逝世了之后他们二人就带领其他二百五十个同学一齐修行。还约定了如果其中一人先获得了究竟真理,就要立刻通知另外的一个人。这一天早上,舍利弗看见佛陀的弟子马胜比丘,手中托着砵在城中乞食,只见马胜比丘且光宁静,态度安详,舍利弗不禁上前问道︰“朋友,你这样安详宁静,请问你的老师是谁?教导你的是什么道理呀?”马胜比丘告诉他说︰“我的老师是释迦族的圣人,觉行圆满的释迦牟尼佛陀。佛陀教导我们的教法要点是明白到事物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条件息灭的道理;明白到痛苦的原因就是贪欲、憎恨和愚痴,要解除痛苦的 ... 就是息灭贪欲、憎恨和愚痴。”舍利弗听了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含义,知道佛陀才是他真正要找寻的老师,就急忙地去告诉目犍连自己的想法。当目犍连看见他的时候就觉得他与平日有点不同,就问他︰“朋友,你的态与以往有点不同了,难道你已经找到了究竟的真理了吗?”“是呀!我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老师了。”就告诉目犍连自己要去皈依佛陀的决定。目犍连和其他二百多个同学听了舍利弗讲马胜比丘的事情后,也很快领悟了佛陀的教法,也要一同去皈依佛陀。于是他们大家一起去见佛陀,成为了佛陀的弟子。

  这一年的冬季,佛陀带着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住在竹林精舍。净饭王听说他的儿子修了六年苦行,如今已经成就了最上萻提,在王舍城转妙 ... ,为众生说法,于是就派了一个大臣带着侍从到王舍城去,要请佛陀回国,以解多年以来的悬念。但是这个大臣和他的侍从到竹林精舍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也都出家做了佛陀的弟子,就没有提到净饭王要请佛陀回家的事情了。如此这般,派了几批人去都是这样。最后净饭王想到了优陀夷,他与王子同日诞生,是王子幼时一齐学习、游戏、一起生活的小伙伴,现在宫中服务,是一个很忠心的人,净饭王就叫优陀夷前去请佛回家,会晤年老的父亲。优陀夷带了王的书信到了王舍城,见到佛陀正在说法,就与随从站到听众之后恭听,听完法后与随从也同样地成了佛陀的弟子,证了阿罗汉果。这样,他们都留在佛陀的身边。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优陀夷就把王的书信交给了佛陀,并对佛陀劝请道︰“寒季已经过去了,现在不寒不热,大地长满了绿草,万物都欣欣向荣,行路便利,便于托砵。大雄世尊啊!现在是回乡为释迦族人说法的时候了。父王净饭大王希望与你相会,请对亲族人民表示好意。”佛陀接受了这个邀请,带着两万个阿罗汉弟子动身到迦毗罗卫国去。由于路途遥远加上人数众多的关系,佛陀估计如果他们从容地前进的话,预算需时两个月的时间。优陀夷就自己动身先回去报告净饭王,好让迦毗罗卫国的人民准备迎接佛陀。佛陀回到故乡的这一天,所有释迦族的人民都来到城门外列队欢迎佛陀的到来,还把位于离城不远的一座美婇园林,叫做尼拘律园赠送给佛陀和他的弟子作为休憩的居所。就在园中准备好了一切,手捧香华排队出迎,第一排是盛装的幼童 ... ,第二排是王家的子女,再后面是释族人们,各献香华,引接佛陀到尼拘律园。佛陀在众多上座弟子围绕之中,在特设的华美之座上就坐。净饭王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儿子,欣喜万分,但是这时候的佛陀已经不单只是王的儿子了,他已经是世问人民所尊崇的圣者了,净饭王知道自己也应该为这个儿子而顶礼下去,于是就恭敬地向佛礼拜,全体释族的人民也不禁都向佛陀礼拜下去。佛陀就座后,亲族 ... 愈众,盛况达于极点,都把心念倾注于一处,大家都屏息静聆佛陀的法音。于是佛陀就这样为他的父亲和释迦族人说了清净的法语。

  释迦牟尼佛传(三)

  佛陀回国的第三日,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弟难陀十六岁的生日,因为佛陀已经出家了,难陀就成为王位的承继人,当时决定了在同一日为他举行婚礼和灌顶即王位的大典。之前的一天,佛陀在新宫殿中祝福了之后,就顺手把自己的砵交给难陀拿着,然后就自己起身向尼拘律园走回去了,这时候难陀手中拿着佛陀的砵,不知怎样办才好,只好也跟着佛陀一同走到尼拘律园,这时佛陀就转身向他说︰“你来这裹,是想出家吗?”难陀见到有许多释迦族的青年已经出家成了佛陀弟子,而且在听了佛陀的说法之后也有了出家的念头,于是就回答佛陀说︰“是的,我是来出家的。”这样,难陀也放弃了王位参加了僧团,成了佛陀的弟了。

  佛陀回国后的第七日,耶输陀罗就想带了儿子罗睺罗去见佛陀,罗睺罗已经六岁了,耶输陀罗想他们应该是父子重逢的时候了。这一天耶输陀罗替罗睺罗穿上盛装,趁着佛陀到王宫中来吃午饭的时间,就领着罗睺罗来到宫中,对罗睺罗说︰“王子啊,你看见那个被许多修行人围绕着在中国,穿黄色衣,像大梵天一样威仪,有金色面容的人吗?他就是你的父亲。他本来有很多宝物的,但是出家以后就不顾那些宝物了。你去对他说︰父亲,我是王子罗睺罗,将来我要灌顶承继王位的,我要承继你的宝物。”王子走到佛陀身边的时候,天生的父子之情感动了罗睺罗,不禁对佛陀生起了种种喜悦,对佛陀说︰“修行者啊,我因了你的福荫,觉得很快乐。”并且很得体地站在一边静候佛陀进膳。佛陀饭食完毕之后向王宫中人道过了谢,也没有说什么话,就向尼拘律园走回去了。罗睺罗和他的侍从也跟着佛陀,随着佛陀一路到了园中。佛陀心中想到︰“这孩子是要想得到父亲的财宝,但那些都是会耗尽、坏灭的东西,我要给他一些比世间财宝更有价值的东西,我要把我在菩提场所证得的真理传授给他,让他永远享用不尽。”于是就对罗睺罗说︰“来吧,孩子,我会给你比世间财宝更珍贵的东西。”然后就吩咐舍利弗,请他收罗睺罗为弟子,教导他出家修行。净饭王听见了这个消息之后,感到非常悲伤苦恼,终于忍不住了,向佛陀说道︰“我的儿孙都离开了我,但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会退减的,所以我现在请求你制定一条戒律,凡是未能得父母同意的人,不能准许他出家为僧。”佛陀觉得净饭王的要求很合情合理,就接受了他的请求。

  佛陀在迦毗罗卫国为释迦族人传授了教法圆满之后,就带领他的比丘弟子仍还至王舍城去。

  当佛陀在王舍城的时候,有一天城裹来了一个叫做给孤独长者的人,这个人本来住在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是一个很富有的商人,现在以五百辆车满载了财贷到了王舍城来经商,居住在他的贸易伙伴家裹。闻说佛陀在这裹为大众说法,就亲自来到佛陀居住的地方,礼拜佛陀并细心聆听佛陀的教诲,然后也皈依了三宝,成为佛陀的弟子。当他办完了事要回国去的时候,就来向佛陀告辞了、并且邀请佛陀到舍卫城去度过雨季,佛陀接受了给孤独长者的邀请。

  给孤独长者回到舍卫城后就马上觅地建筑精舍,当他在舍卫城附近一带都看见了以后,最后觉得祗陀太子的花园是一个最合适的地方,这裹离城不太远,而且地方非常阔大,可以让佛陀和他的弟子安静地修行和适合于为大众说法。于是就向祗陀太子询问,可否出让他的园林。祗陀太子本来并不打算出售这座园林,但是又不好拒绝长者的美意,于是就说,除非用黄金铺满这个园地,否则他是不会出售的,以为这样就可以难倒长者了。然而长者听了这话之后就立刻开始办这件事了,命人运来了一车又一车的黄金,把整个园地都铺满了。祗陀太子看见这个情形,被长者对佛陀的虔敬心所感动了,只好把土地售给了长者,但是要求长者保留了有需要的林木,作为自己对佛陀的奉献。以后这个精舍就被称为“祗树给孤独园。”到了第二年雨季之前,精舍落成了,中央是佛陀的香室,周围是八十个大长老们的各别住所,此外还有坐卧处、莲池、经行处、夜间住室、日间住室等等,建好了这所境地优美、适于居住的精舍,长者筹备好了精舍的落成典礼,就派遣使者到王舍城去邀请佛陀前来安居。于是佛陀就率领了比丘众从王舍城出发到舍卫城去。佛陀到达精舍的这一天,给孤独长者带同了所有的眷属和仆役,连同自己的亲戚,朋友和他们的眷属、仆役,盛大仪式欢迎佛陀的到来,长者亲自在前导引,佛陀在众比丘围绕之中,以无限的威力、无比的祥瑞,入祗园精舍去,佛身金光所照,林园都映照了黄金之色。于是长者问佛陀道︰“导师,这精舍如何处置呢?”佛道︰“居士,请把这精舍布施给现在与未来的比丘众吧。”长者道︰“是的,尊师,我把这精舍奉献给佛与现在未来的四方比丘众。”佛陀接受了精舍,向长者道了谢,又称赞了布施精舍的功德。这以后,佛陀和他的弟子在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就有了雨安居的精舍,也可以在这裹为拘萨罗国的人民宣示佛陀了。

  佛陀到了晚年,已经八十岁的时候,这一年他准备离开摩揭陀国,渡过恒河往北方一个叫做拘尸那竭的小国去,作最后的一次传法旅程。当他临离开摩揭陀国之前,召集了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所有比丘尽集讲堂,为他们宣示种种令僧团和合兴盛的教法。之后就动身往恒河方向出发。当他来到恒河边一条叫巴陵弗的村庄时,摩揭陀国的两位大臣正在该处,筹划兴建一座新的城市,并命名为巴陵弗城。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了该地之后,预言这座新的城市将来必成为繁荣而重要的首都,并为这座新的城市祝福。

  渡过恒河后来到了毗舍离国,佛陀和弟子们就住在属于庵婆婆利的一座芒果树林中。庵婆婆利是毗舍离城一个非常美丽而富有的歌女,是许多权贵公子的追逐对象。听说佛陀来了毗舍离国,住在城外她的芒果林中,就准备了许多辆精美车乘,带同她的侍从一齐来觐见佛陀。当庵婆婆利听完了佛陀的教法之后,就恭敬地启请道︰“世尊,您明天可以和你的弟子们到我家裹吃午饭吗?”佛陀没有说什么,表示接受了她的邀请。庵婆婆利佑道佛陀默许了她的请求,非常欢喜,告辞后就赶快驾车回城去作准备。由于父忙的缘故,在回城的途中路上与一批正在驾车去礼见佛陀的贵族青年车轴相接,发生了轻微的碰撞。这批贵族青年很生气地向庵婆婆利大声质问,庵婆婆利只好委婉地解释道,因为要赶着回家备办斋饭的缘故。这些青年来到礼见佛陀,听了佛陀的教诲之后就说道︰“请世尊和你的弟子明日到我们家裹去午饭好吗?”佛陀回答道︰“我已经接受了庵婆婆利的邀请了。”于是他们只好懊恼地后悔来迟了一步,竟被一个歌女抢先夺去了供养佛陀的光荣。

  第二天,当佛陀在庵婆婆利家中吃完午饭以后,庵婆婆利就低着头恭敬地问佛陀说︰“世尊,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行善业吗?”“是呀,庵婆婆利,你当然可以行善业了。”“那未,我就把现在世尊所住的芒果林奉献给世尊和你的弟子们吧。”佛陀接受了这个奉献,并为庵婆婆利宣示了教法,然后就回到了芒果林。这时有些弟子们就埋怨着说,世尊实在不应该到庵婆婆利这个 ... 种姓的青楼女子家中去吃饭。佛陀知道了就对大众说︰“人并不因为出身的阶级而有高贵 ... 之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道德行为,就是一个高贵的人。无论什么人,只要接受我的教法,行持八正道,都能证得真理,没有贵贱之分。”

  这一年的雨季就要来临了,佛陀吩咐其他的弟子们留在毗舍离城附近安居,自己就和阿难到竹芳村去安居度过雨季。在雨季中佛陀患了很严重的痢疾,病况非常危险,但佛陀想到这时不是舍离世寿的时候,因为四众弟子还未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接受佛陀要离开他们的事实。于是以坚强的意去屈伏了病魔,并留住应享寿命,不久其病亦渐痊愈。阿难看见佛陀生病了,就很焦急地问佛陀道︰“世尊,难道你不留下任何遗教与比丘僧众就入涅槃吗?”“阿难,我一生说法四十五年,要说的都已经说了,并无任何秘蜜吝而不传,而且我从来没有以「教主」身份自居,以后的僧伽中也不应有教主。因此,阿难,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无论现在或我去世后,应精勤修习四念住。”

  雨季过去了之后,佛陀和阿难回到毗舍离城外的大林重阁讲堂,吩咐阿难召集毗舍离城附近的所有弟子到讲堂来,佛陀对他的弟子说道︰“假如能以我所说的教法而实践修行者,则世问必有阿罗汉及能令佛法久住于世,就是必须实践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若能了解及证悟四种法︰圣戒、圣定,圣慧及圣解脱,则能从轮回流转中解脱,永不再受苦。我的年龄已经够大了,不久的将来就要离开这个世问,三个月之后将入涅槃,所以,修行的人呀,你们要勉励精进。”第二天清晨,入毗舍离城乞食以后,佛陀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和他的弟子往拘尸那竭国方向继续行程。当他们向毗舍离的居民告别时,人们都知道以后或许不能再见到佛陀了,都依依不舍地跟在佛陀身后不忍离去,直到佛陀渡过了干达河他们才悲伤地挥手道别。

  渡过了干达河就来到了未罗国的领地,佛陀和弟子们一路行来,到了波婆村,就净住在铁匠周陀的芒果园中。周陀知道佛陀来了,非常欢喜,就赶忙到来礼请佛陀领大比丘众明天到他家中午膳,佛陀默许了周陀的邀请。第二天佛陀领比丘众依约到达周陀家中应供。周陀准备了素粥和其他餐点,其中有珍贵的野生磨菇─栴檀树耳。佛陀食用后,知道这是很难消化的食物,于是就告诉周陀︰“周陀,凡是你所备办的栴檀树耳尽奉献与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则分给比丘僧众。”为了避免有别的人因食用这道菜式而生病,佛陀又吩咐周陀将所有剩余的栴檀树耳埋到地下。用过了午膳之后,为周陀开示了法要,令他欢喜愉悦,佛陀就从座起离去。这时佛陀已经开始觉得腹部剧痛,并且引起了严重的血液,于清泻后稍事休息,并对阿难说︰“不要以为周陀的斋供没有福利,有两次的斋供有同样的果报,同样利益,比其他的更大,一次是当初善生女供养的乳粥,如来进餐后成无上正等正觉,一次是周陀的供养,如来进餐后入无余涅槃。他们都是出自至诚至善的心,都是至尊贵的供养。”仍摄心自持,忍着剧痛向拘尸那竭前进。从波婆村到拘尸那竭国有数十公里的路程,一路行来,渡过希连河来到了拘尸那竭国境娑罗树林,这时佛陀已经疲倦极了,于是吩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铺好了卧具,然后佛陀便将僧衣叠作枕头,头朝北方,右胁而卧,两脚相叠,心境安稳,如狮子般入睡了。暮色四起,夜幕开始低垂,微风轻轻抚过娑罗树林,叶子发出沙沙向声,偶尔一两声虫呜打破寂静的夜空,这时阿难实在再忍不住心中的悲痛而啜泣起来,深明阿难此时心情的佛陀便召唤阿难前来,慈祥和蔼地对阿难说︰“阿难啊!不要悲伤,也不用哭泣。我以往不是经常教导你们,万物都是生灭无常吗,与我们最亲近的人终究亦必将分开离别。你且别哭,先去拘尸那竭通知那裹未罗族人,佛陀今晚半夜将辞别世间了,假如对佛法有任何疑问,可往咨问,佛为解答。”

  释迦牟尼佛传(四)

  阿难与另一比丘作伴,去通知未罗族人。当拘尸那竭的未罗族人知道佛陀今夜将入涅槃的消息,马上扶老携幼地前来参见这位光辉圣洁的导师,哀愁伤痛的情绪弥漫着娑罗树林,他们一齐顶礼佛陀后就不再打扰,哭着回去准备葬礼所需的物品。

  这时有一位年老婆罗门修行者叫须跋陀罗,也来到拘尸那竭,心中寻思道︰“曾经听师父和同门修行的许多人都说过,正等正觉阿罗汉如来之出世是什为希罕,但在今夜如来将入涅槃,我心中仍有疑难,但我对如来有信心,知道一定能为我揭示真理。”于是须跋陀罗便来到娑罗树林,请求阿难引见佛陀。但是阿难不忍再有人打扰佛陀而告诉须跋说︰“请你不要劳烦扰如来了,他已经疲乏极了。”这样须跋请求了三次,阿难拒绝了他三次。然而佛陀已经听见了他们二人的对话,就叫阿难不要阻拦须跋,请他过来,自己用了最后的精神与体力,详细地为须跋解答他所有的疑难,并告诉须跋,必须修行八正道才能通往真正的涅槃。听了佛陀一番开示后,须跋陀罗当下大彻大悟,并请求马上皈依佛法僧,在佛前出家受具足戒。这样,须跋陀罗就成为了佛陀最后所收的一位弟子,并且坚定精勤,很快地体证了佛陀为他宣示的真理,成为一位阿罗汉。

  为须跋陀罗示教之后,佛陀知道要离去的时刻越来越接近了,慈蔼地叮嘱弟子说︰“不要以为我离去了以后就再没有可依靠的导师了,阿难,我为你们所建立的法与戒,在我去世后即是你们的导师。比丘们啊!假如你们之中有人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疑惑,现在就提出来吧,不要以后自责没有亲自向如来咨询,或许有人为了尊重导师而不便发问的话,可以告诉其友前来转达问我吧。”如是再三,僧众皆默然,然后佛陀放心地对阿难说道︰“我深信在此大众中所有人都对我的教法与戒律完全明白和了解,无有疑惑,在这裹所有的弟子将不会堕恶趣而正向于解脱涅槃。”至此,伟大的导师一生对世人的悲愍与对弟子的关怀教导已功德圆满,仍尽最后的余辉勉励他们︰“比丘们啊!现在我劝告你们︰诸因缘法合则有生、灭,大家应自精勤,向目标努力。这就是如来的遗教。深深中夜,万赖俱寂,佛陀在禅定中安详地离开了世间。然后,佛陀的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陀就带领大家议论佛法以度残夜。当黎明的曙光展露的时候,阿难就与另一比丘作件,去通知拘尸那竭的未罗族人筹备葬礼。

  于是拘尸那竭城的未罗族人携带了花环、香科、各种音乐来向如来的遗体致哀,连续举行了六天哀礼,在第七天,以新净棉和新细布包裹好如来的遗体,置全棺内,由未罗族的八名首领抬到城东的宝冠寺举行火葬典礼,那裹已经堆放好了香木。这时佛陀弟子中的尊者大迦叶正率领了五百弟子连日赶路来到,向佛陀足顶礼,煞后香木竟自己燃烧起来。佛陀遗体火化以后,未罗族人将佛陀的遗骨收集起来,置于城内议事厅中,以弓作壁垒来环绕佛骨,花环、名香、歌舞、音乐恭敬供养了七日。

  摩揭陀国的阿闍世王听说佛陀已于拘尸那竭城入涅槃,于是派人来到向未罗族人索取佛陀的遗骨回去建塔供养,跟着毗舍离国的离车族人、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等一共有七个国家都派遣使者来索取佛陀的遗骨回去建塔供养,连同拘尸那遏在内一共八个国家,一致推举一位名叫东那的婆罗门将佛陀的遗骨平均分作八份,各自回国建塔供奉。自此以后,人民就以兴建佛塔来纪念佛陀,佛陀的教法也逐渐传遍了全世界,就好象太阳的光辉,遍照大地,也燃亮了许许多多人心中的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