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法师简介

Aug15

慧远法师简介

时间:2018/08/15 16:26 | 分类:佛教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慧远法师简介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的仕宦之家,卒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宣宗(公元810年-公元859年)追谥「辨觉大师」、南唐李先主(公元888年-公元943年)追谥「正觉大师」、宋太宗(公元939年-公元997年)追谥「圆悟大师」、宋孝宗追谥「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其后期隐居庐山东林寺,首创与信众百人组织念佛团体,史称「白莲社」,专弘净土法门,被后世尊为莲宗初祖。又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法师,后世以「庐山慧远」尊称之。

  慧远自幼聪明颖灵,喜读诗书,承袭儒风。十三岁,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等地,博览六经群书,尤善老庄哲思,二十一岁,适逢名僧道安法师(公元314年-公元386年)在太恒山(今河北阜平北)立寺传教,便同弟弟一同前往,听其说法讲经后,始觉儒道的诸子百家之说,皆为毫无价值的言论(「儒道九流,皆糠秕耳」),唯有精深的佛理才是最高的真谛,于是与其弟从道安法师出家,学习佛教般若学。

  由于慧远具有儒学与老庄玄学的深厚学养,加上他对般若学说的精确理解,得到道安的高度评价,二十四岁,即登教席,开讲《般若经》。晋穆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慧远二十六岁,因旱灾蝗祸,贼寇兴乱,便随道安南下到襄阳潭溪寺,十五年期间,慧远朝夕承受道安教诲,佛学日益精进。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将领苻丕(354年―386年)攻陷襄阳,道安遭到拘禁,为续佛慧命,弘传佛法,道安遂遣散弟子。于是,慧远与弟慧持(公元337年-412年)、同学昙徽(公元323年——395年),率领弟子数十人南下,先至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今广东东江北岸),太元六年(公元381年),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庐山清幽宁静,适合习心养性,便决定停留此地,始住龙泉精舍。由于求道者日增,精舍过狭,江州刺史桓伊(?——公元391年),应当时驻锡庐山西北麓香炉峰下的西林寺的慧永(道安的另一弟子)之请,在该寺的东侧另建寺院,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建成,号东林寺,四面环山,门临虎溪,尽得山水之美。慧远自此定居该寺,高居庐山,主持译经,修道弘法,率众行道,直至寿终。在慧远的言传身教下,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庐山僧团,成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著名弟子有慧观(公元366年-公元436年)、僧济(生卒年不详)、法安(生卒年不详)、昙邕(生卒年不详)、道祖(公元347年-公元419年)等人,足以与当时北方规模宏大的罗什僧团(以鸠罗摩什大师为首)遥相呼应。

  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的渊博学识,以及持 ... 谨,不趋炎附势的德风道骨,使得当时的名儒贤达之士,莫不深敬摄服。他虽三十年未曾下过山,却与东晋上层社会与王侯士宦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积极从事各项弘法活动,将当时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法的名僧(佛驮跋陀罗、僧伽提婆)组织起来,翻译经典,使得毗昙学(即「阿毗昙」论典,梵语作abhidharma,译作「对法的说明」,尤指佛所说的内容,特别是《阿含》 )曾在中土盛行一时,《十诵律》得以在汉地相传;并遣弟子法净、法领远赴印度求取经典,更主动与当时北方著名的鸠摩罗什大师通信请益讨论佛学问题,促进了南北佛教的学术交流,二人的书信往来集录成《大乘大义章》。在足不出山的护法传教的庐山岁月中,虽帝王下诏也不迎见,送客也以虎溪为界的慧远,写下了大量的佛教著作,着有《庐山集》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大乘大义章》)三卷、《明报应论》、《释三报论》、《辩心识论》、《沙门袒服论》各一卷及《大智度论抄序》等。

  慧远善于运用自己广博的儒道知识,他先以世典、再老庄,后以佛理为归趣的思想历程。主张宇宙万物真实的本性和本体,是永恒不变的法性的「法性论」,并以此根据进一步提出身形虽尽但神识不灭的「神不灭论」和「三报论」,强调报应有三种:即今生作业,今生受报的「现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报的「生报」;今生作业,经二生、三生乃至百千生才受报的「后报」,圆满说明为何现实生活中存在善人得祸,恶人得福的不公正现象,令众人信服。「沙门不敬王者论」,则阐论出家人对王权并无屈服之必要,沙门无需跪拜礼敬国主等学说,为中国传统儒道文化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的相互契合,做出不可抹灭的居中调节作用,从而建构起适合 ... 的佛教伦理学说,为佛教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他所倡导的三世因果报应和人死精神不灭的轮回转生说几乎家喻户晓,强化伦理价值与因果报应的统一性,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最深的佛教理论,并使得佛教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对日后中国佛教的教义礼制和政治原则都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他的净土思想是以《般舟三昧经》的念佛三昧为主,般舟意为佛立、出现,三昧即定,就是依念佛观佛(之相好圆满)而诸佛现前的三昧,是一种在定中见佛的念佛观,属于「观想念佛」。虽与后世净土宗大力提倡的「称名念佛」(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有所不同,但他以《般舟三昧经》的禅观修行方式,与刘遗民(公元352年-公元410年)、雷次宗(公元386年-公元448年)、周续之(公元357年-公元423年)等僧俗一百二十三人在佛前立誓,共结白莲社,昼夜念佛,是禅净共修的创始者,更开启中国结社念佛风气之先,故被后世尊为中国净土宗初祖。后经昙鸾(公元476年-公元542年)、善导(公元613年-公元681年)、少康(?-公元805年)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至今仍盛行北传佛教各个国家。他所提倡的立誓念佛,具有后期中国佛教净土宗发展的源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