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成语故事

Aug12

焚膏继晷成语故事

时间:2018/08/12 15:49 | 分类:历史典故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焚膏继晷成语故事_成语“焚膏继晷”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焚膏继晷

  【原文】

  焚①膏油②以继③晷④,恒⑤兀兀⑥以穷年⑦。

  ——韩愈《进学解》

  【注释】

  ①焚:烧,焚烧;②膏油:油脂,指灯烛;③继:前后相续,接连不断;④晷:日影,指白天;⑤恒:经常;⑥兀兀:辛勤不懈的样子;⑦穷年:终年。

  【导读】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整句话的大意是:点上油灯接替太阳,一年到头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这里讲的是韩愈勤奋治学的事。

  韩愈,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他和同时代的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官至吏部侍郎。祖籍昌黎,所以后人称他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治学,以勤奋著称。他三岁丧父,自幼就由哥哥韩会抚养。在哥哥死后,改由嫂嫂郑氏抚养。郑氏待他犹如亲生,韩愈自己也很争气,从小立志刻苦自学。他坚持每天熟读几千字的儒家经典著作和其他诸子百家的书籍,并认真钻研文章的脉络和大义,同时还要求自己抽时间练习作文。他不仅白天读,晚上还要点上油灯继续苦读,就这样一年又‘年地坚持不懈。

  到了壮年的时候,他已精通儒家经典,也很熟悉诸子百家学说。在写作上,他摒弃了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在继承先秦和两汉占文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风格朴实、语言流畅、气势雄健的散文新形式。

  韩愈治学,不仅勤奋,而且十分讲究 ... 。他在《进学解》里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大意是,读叙事性的书和文章,必须提出纲要;读理论性的书和文章,必须勾出精义。他主张读书要提纲挈领,抓住主旨,而且还要勤于作笔记,读不同性质的书,要有不同的笔记法。这样做,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后来,人们用“焚膏继晷”这个词形容勤奋读书或努力工作。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因曾十载之间,浮沉于国子博士之职)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韩愈借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焚膏继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夜以继日地勤读不怠。后亦用来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动。亦作“继晷焚膏”、“ 燃膏继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