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郭嘉的 ... 才能

Feb25

诸葛亮与郭嘉的 ... 才能

时间:2014/02/25 23:15 | 分类:历史军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诸葛亮与郭嘉的 ... 才能

  不论是《辞海》还是《大英百科全书》或其他权威辞书,提到三国时代的 ... 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一是诸葛亮。对郭嘉只说他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样的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

  诸葛亮的政治外交才能无人能够撼动,这里我们只比较郭嘉与诸葛亮的 ... 才能:

  首先:郭嘉有过举世公认的 ... 理论著述吗?除了分析胜负大势外,他给曹操献过具体的作战方略吗?马谡给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发百中,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称为“天生的 ... 奇才、其 ... 能力超过诸葛亮”?如果仅仅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就可算 ... 奇才,那赵括可称“天下第一 ... 奇才”了。如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尚不被称为 ... 家,也没有人称其为“ ... 奇才”。一没有 ... 理论著述。二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便称之为“ ... 奇才”,实在是“ ... 奇谈”;

  郭嘉从未领过兵,谋士与主帅不同,有主意就说,没有主意就不说,也不用考虑万一失误如何善后。主帅则要对方方面面都清楚,考虑周到,事事作出决断。主帅日理万机,谋士日理一机,日理万机与日理一机质量是不一样的。

  而诸葛亮不仅有《南征》、《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 ... 理论著述,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弓箭等武器器材,更以书生身份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五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如此伟业居然被认为“ ... 才能平平”,真岂有此理;

  郭嘉常赢得精彩,这就象下棋,精彩的 ... 法往往是对手“配合得好”。“虚国远征”乌丸,就是刘表、乌丸首领“配合得好”。郭嘉多胜在险招,若遇高手识破计谋,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而有人动不动就拿诸葛亮六次北伐未果来说事儿,这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北伐果真无功吗?第一次北伐夺得三郡,虽然得而复失但迁徙人口入汉中扩充了国力;第二次北伐进退有度,因故退兵时斩敌大将王双,令魏军望而却步不敢进逼;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二郡扩展了蜀汉的版图;第四次曹魏强势攻蜀,诸葛亮以弱抗强,举重若轻潇洒御敌,轻松击退司马懿入寇;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 ... 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点评:“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如果不是诸葛亮中途去世,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诸葛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 ... 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

  纵观曹操,尽管有众多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但一生也打了不少败仗,特别是平吕布、灭袁绍、收荆州之后,其实力已是天下第一,尽管如此,还是遭遇了赤壁惨败,以后又在征汉中的作战中折损了大将夏侯渊,失利于刘备。却没人因此否认曹操 ... 家的地位。而诸葛亮完全凭着自己个人的智慧,统帅千军万马东征西讨,更多的时候都处于以弱敌强之势,却依然能攻城略地斩将夺隘进退自如,怎么就“ ... 才能平平”呢?这也太双重标准了吧;

  另外,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阻止了他。其实,袁绍阵营中的田丰、沮授甚至吕布手下的陈宫,都不比郭嘉差,他们遇事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议也都准确、很好,但无奈袁绍、吕布均非明主,所以这几个谋臣的才能被后人忽略了。

  曹操身边谋士众多,郭嘉等人有主意他们就可以向曹操献计献策,没有主意他们就可以缄口不言,自有他人出谋划策,何况曹操本人也是足智多谋。诸葛亮则不同,刘备大事小情都要问计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则须每求必应。孰优孰劣,还不一目了然吗?

  陈寿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评价说:“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庞统当与荀彧并驾齐驱。法正可和程昱、郭嘉相提并论——连庞统和荀彧都在郭嘉之上呢!

  有人动不动就说诸葛亮的声誉是被《三国演义》捧起来的,这更是荒唐之极:“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给诸葛亮如此评价的人是谁,诗圣杜甫。难道唐朝的杜甫也会受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游过成都《 ... 》的人都知道它门前有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诸葛 ... 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时期功绩卓著的名宰相;书写者柳公绰是柳公权的哥哥,也是位大书法家,刻碑者鲁建是当时碑刻者中的绝顶高手。因文、书、刻历来为人们称绝,所以此碑被称为“三绝碑”。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异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与其说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如说罗贯中、毛宗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响、受历史真实的影响更确切。毕竟,人家生活的年代比我们更接近于三国时期。

 

  如果我们真的不满足于读《三国演义》而要探究所谓的“历史真相”,就应该去读更多的原著,不仅要看晋臣陈寿的《三国志》,还应该读读《裴松之注*三国志》、看《后汉书》、看《汉晋春秋》、看《世说新语》、看《资治通鉴》等等所有涉及三国的典籍。否则,如果仅满足于听人家的讲座,那得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能获得一点鹦鹉学舌的所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