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后四十三年:中国军队再击日舰

Jul0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甲午之后四十三年:中国军队再击日舰

  来自空中的首次打击

  1894年至1895年初的甲午战争中,在丰岛、大东沟、威海卫,中国海军以及部分守卫炮台的陆军与入侵的日本海军展开了多轮激战,虽最后作战失利,但予以了日本军舰以打击,击毙了数以百计的日本海军官兵。

  此后的四十三年里,陆地上中日两军多次交战,日本海军的陆战队也曾在侵略行动之中有颇大损失。但是在长达四十三年的时期里,日本海军舰艇却得以横行在中国的领海和江河内水。虽也偶有过来自中方的火力攻击,日军舰艇本身却一直没有受到真正有效的打击。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终于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拉开帷幕。次日,在甲午海战四十三年以来,中国军队又再一次打击了日本的军舰。完成这一次攻击的,是甲午战争时还没出现的军种——空军。

  8月13日的下午14时,国民 ... 航空 ... 会在南京发初《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宣布“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

  十二个小时之后,8月14日凌晨2时,国民 ... 航空 ... 会又在南京发出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第二号作战命令首先传达给空军的军令:“本军奉命:……(二)轰炸向我射击及游弋海面之敌舰”。接着,在给各大队分派任务时,向第五大队下令:“第五大队(欠28队),先集中扬州,携带500磅炸弹于本(14)日午前7时准备完毕,向长江口外敌舰轰炸之,以午前9时到达目标为准,其出发时间、高度、队形、航线,由于大队长(笔者注:指第五大队长丁纪徐)定之”。正是这一条命令,促成了上午打击日舰的行动。《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里还做了进一步的指示:“14日开始轰炸后,应迅速准备连续轰炸,至敌舰毁灭为止”。

  当天上午的轰炸,加载了中国抗战史的史册:“9时20分,中国空军第三批攻击机群——霍克机8架,各携带250公斤炸弹一枚,在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领下,自扬州出发,沿长江至上海,轰炸江口日本军舰。当机群途经南通附近,发现敌驱逐舰一艘,当即俯冲投弹,重伤该舰”(《中国空军抗战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8月14日这一天,“炸伤敌驱逐舰1艘”是袭击日本舰艇唯一记录在案的战绩:“这一天,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76架次,分9批集中轰炸上海敌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重要 ... 目标,以及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敌舰。炸伤敌驱逐舰1艘,炸死炸伤敌军无数,予敌以沉重打击”(前注,第93——94页)。

  有的战史里还进行了更详细的叙述:“日本海军驱逐舰在南通附近也遭到了由丁纪徐率领的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的8架新“霍克”战机的袭击。他们从扬州起飞,各机都携带1枚250千克重的炸弹。日军驱逐舰以蛇行机动来躲避轰炸,只有副中队长梁鸿云驾驶的二四一零号战机命中了一艘舰的舰尾。被击中的日舰左舷倾斜40度,但仍试图逃跑,11时35分,由于大雾越来越浓,第二十四中队只好放弃目标返航”(《中国的天空:中国空中抗日实录》,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甚至衍生出了击沉日军驱逐舰的记录,例如:“14日下令各大队主动出击:……炸沉日1300吨驱逐舰l艘,炸伤其他军舰2艘”(《中国抗日战争实录》,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1年版,第155页)。

  日军 ... 档案的记录

  长期以来,抗战史研究对于战绩统计,存在严重不实的现象。就与日本海军作战的战绩而言,此前数十年一直错误评判攻击“出云”号取得的战果,是研究界一个深刻的教训。

  验证我军战绩最好的办法,是查询敌军内部档案里的作战记录和损失记录。

  根据日军的档案记录,8月14日被中国空军轰炸的是驱逐舰“栂”号(图2)。该舰1919年3月5日开工,1920年4月17日下水,同年7月20日完工,属于枞级驱逐舰。“栂”号8月12日从上海出发,在吴淞上游的七丫口(日方记录为“七了口”)和通州之间的江面上担任“哨戒”(警戒)任务。这艘舰长83。82米,标准排水量770吨的驱逐舰,其吃水只有2。44米,适宜在沿海和内河作战。此时被调动到长江口,也是发挥“栂”号优势的表现。1937年8月14日,该舰的位置在吴淞上游40海里处。

  日军的内部记录里,8月4日上午11时10分左右,中国空军八机编队出现。日军记录的中国战机“八机编队”,与中方战史的记录完全一致,

  “栂”号的武器设置里有3门120毫米口径单装炮和2挺6。5毫米单装机枪,面对中国军队的空袭,日军立即以机枪对空扫射,同时组织舰上水兵持 ... 进行防空射击。慌乱中,日舰还以120毫米炮对空进行炮击。据日军记录,中国飞机是以25度的角度俯冲投弹的,日舰120毫米炮的最大仰角超过30度,于是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中国战机冲破重重火力网,连续朝着日舰投弹16枚。11时15分,一枚炸弹落在了后甲板正右侧15米距离处,日军描述为“舰尾至近的距离”。巨响声中落弹的弹片飞溅到机枪台上,正在对空射击的机枪射手、海军二等兵曹黑木昌喜(图3)遭弹片击中腹部。这一战斗记录显示,中方战史里“命中了一艘舰的舰尾”、“重伤该舰””都是不准确的。投弹确实有一枚落在了“栂”号驱逐舰的舰尾附近,但未能直接命中。

  弹片击中日舰之后,另有一个受重伤的水兵是电信员、海军一等水兵上田金次郎(图4),此时参加了舰上的防空“枪队”。落弹的时候,他正在后甲板附近持枪对空射击。一块弹片贯穿了军舰机枪台的防弹板,击中了他的腹部。

  中国空军的战机在俯冲的时候,还以机枪朝“栂”号猛烈扫射。120毫米口径单装炮的炮手、海军三等水兵野村传雄(图5,笔者注:日军内部记录将其名字也写成野村传夫)正在操纵大炮,后脑部被中国战机的一发机枪弹击中,当场毙命在炮位上。

  空中打击初见成效,但日军的驱逐舰不甘心坐以待毙,开始释放烟幕。日军的记录里,11时27分的时候“烟幕展张”。这也与中方战史里的“11时35分,由于大雾越来越浓,第二十四中队只好放弃目标返航”记录形成了对应。但中方在记录里,误以为日舰释放的烟幕是越来越浓的大雾。

  “栂”号看中国飞机远去之后仍惊魂未定,于11时42分把航速提升到全速,脱离了这一片江面返回了黄浦江。下午14时之后,就在“栂”号下锚停泊的前后,受重伤的黑木昌喜和上田金次郎毙命。连同之前被击毙的野村传雄,此次空袭击毙日军驱逐舰舰上三人。据日军内部记录,海军一等水兵川崎正志、通译(翻译)矶田卯羊也受了重伤,另有四人轻伤。根据前述统计,日舰合计伤亡为九人。该舰的舰员有一百零七人,伤亡人数只占8。4%。从这一数据来看,因炸弹没有直接击中舰身,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但这毕竟是甲午海战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有效打击了日本的军舰。“栂”号的尾舷留下了26个弹片击中的小孔,上甲板以上部位则被97发机枪弹打中,这显然让骄狂的日本海军吃惊不小。

  历史的概叹和感动

  1937年8月14日对日舰的轰炸首开记录,在甲午海战四十三年之后,再次给日本侵略军的军舰以打击。但是,很可惜的是,《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里“14日开始轰炸后,应迅速准备连续轰炸,至敌舰毁灭为止”的指示并没有实现。此后至年底的轰炸中,中国空军未曾击沉过一艘日舰。甚至,这也是1937年里中国空军唯一一次击毙日军军舰人员的轰炸行动。此后直至年底的轰炸虽有持续,却没有再消灭过日军军舰上的人员。

  更让人禁不住叹惋的是,根据日本海军的阵亡统计,中国海军在1937年的抗战之中,仅有布设的水雷在12月9日炸沉了日军特设扫海艇(用其它船只改装的)“雄基丸”号(笔者注:雄基是 ... 东北部濒临日本海的港口)时,造成过两名日本水兵毙命。除此在1937年的四个多月海军抗战记录里,再没有击毙日本水兵的战绩。

  日本海军的内部统计显示,在1937年的“海战”之中合计毙命了四十二人。其中,9月3日,巡洋舰“夕张”号的小艇搭载人员登陆东沙岛,被巨浪掀翻,事故之中死亡十二人;8月14日中国空军空袭“栂”号时,战死三人;12月9日中国海军的水雷炸沉“雄基丸”号时,战死两人。统计中余下的二十五名日本舰艇上的水兵,有二十四人都是被来自于陆地上的火力,也就是中国陆军发出的炮弹和 ... 击毙的。陆军朝民族仇敌发出的炮弹和 ... ,虽无法彻底击沉日寇的军舰,却也让侵略者的舰上海军水兵付出了代价。

  日军统计里还有一人,即拙作《南京1937:血光之中的不屈瞬间》里写到的“海风”号驱逐舰水兵杉本宗五郎,他是被南京大屠 ... 之中死里逃生、扎木筏撤至江面的中国陆军军人以复仇一枪击毙的。而且,来自木筏上的这毙敌一枪,是1937年里中国军队以来自水面上的直接火力,唯一击毙日军舰上水兵的战例。此前,1937年9月14日,中日虎门海战里,中国海军巡洋舰“肇和”号与日本海军巡洋舰“夕张”号展开海战,但根据日军记录,“肇和”舰的炮击也未能造成日舰任何伤亡。

  在甲午海战过去四十三年之后,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武器上的间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不得不更多依靠陆军来打击日军的军舰。在今天翻开尘封的史册,会发觉这是一段多么值得概叹的历史。

  更让人心潮难平的是中国陆军军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奋不顾身。笔者刚刚从网友这看到一张历史照片,又是记录了中国陆军军人攻击日军军舰的史实,这位网友介绍“日军画报说明大意:1938年,扬子江溯航战,中国勇士抱着竹筒浮江来炸军舰,被俘”。这位网友给笔者留言说:“总是让我默然间热泪盈眶”。

 

  笔者想,让我们都热泪盈眶的,是这个民族在苦难时曾有的英勇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