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次出境作战:没占领别国一寸领土

Jul1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七次出境作战:没占领别国一寸领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 ...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 ... ,先后7次跨出国境线作战。

  7次出境作战,人民 ... 完成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 ... 的任务后,全部撤回,没有占领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有留下一兵一卒。尽管有些领土原本属于中国的,但中国 ... 还是作出了重大让步,撤回了胜利之师,在世界上赢得了盛誉。

  第一次:援越抗法

  1950年8月,中国 ... 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线。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

  1858年,法国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与法国签订和约,把越南南部给法国。1882年,法国得寸进尺,进攻越南北部,越南王室投降,于1884年与法国签订投降新约,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从此,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从未间断。

  1930年,胡志明创立了越南劳动党,接着创建了越南人民军,开创了抗法斗争的新纪元。

  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越南劳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8月19日,越南人民在胡志明的领导下,胜利地举行了“八月革命”。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发布《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时宣布与法国脱离殖民关系,完全废除越南与法国签订的旧条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全部特权。同年9月23日,法国殖民主义者在美国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在越南南方发动了殖民战争,1946年12月,又进一步发动了对越南的全面武装进攻。越南抗法救国战争由此开始。

  1950年1月,胡志明秘密访华,代表越共中央向 ... 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4月17日,中央 ... 下达指示,从二野、三野、四野各选一个师,包括师、团、营三级的顾问,又从四野挑选了顾问团团部人员和教员,组成了赴越 ... 顾问团。7月下旬, ... 顾问团正式成立,有参谋、政治、后勤等顾问组织。8月12日,韦国清团长率领329名 ... 顾问团成员到达越共总部广渊。针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自卫队、游击队和人民军装备低劣的状况, ... 明确指示,以韦国清为首的 ... 顾问团的任务是帮助越南建设军队和传授作战经验,帮助越南308、312、316、304等主力师团和其他兵种。在中国 ... 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南建成了拥有几个野战师的主力部队,成为抵抗法军的中坚力量。

  1950年底,中国 ... 顾问团协助越南军队准备进行边界战役,在中国境内装备和训练了一大批越南主力部队,为越军提供各种枪11。6万支(挺),火炮420门,以及大量的弹药、通信、工程、后勤器材和被服、粮食等物资。

  边界战役举行前,越共中央又要求中国派一位高级 ... 指挥员,协助整个战役的组织指挥。陈赓以 ... 中央代表的身份,赶到越南,经过战场调查,很快拟订出边界战役作战方针,得到了武元甲等越军前线指挥部高级指挥员的一致同意。随后,中国师、团、营三级 ... 顾问团成员,分别深入到越南参战部队,协助战前准备和指挥作战。

  战役发起前,胡志明看望陈赓顾问团领导。胡志明对陈赓说:“部队交给你指挥了,但有一条,只许打胜,不许打败。”

  陈赓回答:“打胜仗主要靠越南军民,但我一定尽力协助指挥打好这一仗,不辜负 ... 期望。”

  按照陈赓拟订的作战方针和中国 ... 顾问团的精心指挥及越南军民的奋勇作战,经过7昼夜连续激战,越军全歼法军两个精锐兵团3000余人,解放了高平,并乘胜攻占了七溪、同登、谅山、亭立、安州等地,法军望风而逃。

  当时美国合众社报道:“法国在中越边境3500人的精锐部队,遭受在新中国受训和武装越盟军队的强大进攻,法军大部分被消灭,在与中国接壤的约250英里地区,法军已完全没有防卫力量。这是法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 ... 失败。”

  边界战役后,陈赓回国。后来,越南与法军的红河战役、东北战役、宁平战役、西北战役、上寮战役等,都是由韦国清带领的 ... 顾问团协助越军相继展开的。特别是奠边府战役,宣告了法国侵略战争的彻底失败。1954年1月,越南人民军主力3。5万人,在韦国清为首的中国 ... 顾问团的直接组织和帮助下,对奠边府的1。6万名法军形成了包围,5月1日越军发起总攻,法军大败。战后,法国 ... 决定改变在印度之那地区的殖民政策,从这一地区撤出法国军队。

  完成援越抗法充当 ... 顾问的历史使命后,1956年3月,中国 ... 顾问团全部撤回国内。

  第二次: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 ... 出国作战时间最长、出动兵力最多、歼敌最多的一次跨境作战。

  1950年爆发的 ... 战争,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中美国、英国、法国又一次与中国人民为敌,特别是美国拼凑了16国部队组成了“联合国军”,加上南 ... 军队共17国部队与中朝人民为敌。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由于清朝 ... 的 ... 无能,仅万余人的八国联军就把中国打得支离破碎,而 ... 战争17国部队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惨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第一次赢得打败多国部队的胜利。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美国和苏联出兵 ... ,在 ... 以北纬38度为界线划分了两个受降区,由美苏分别接受侵朝日军的投降。后来,这条受降的临时分界线,就成为 ... 南北分裂的“国界”。南 ... 归美国扶植的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 ... 统治;北 ... 为苏联支持的金日成为首的劳动党领导。1948年底和1949年6月,苏联和美国先后从 ... 撤军。

  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急需将 ... 半岛营造成遏止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1948年5月,李承晚通过南 ... 单方面非法选举上台后,在美国的唆使下,狂妄地叫嚣:“要解决南北分裂,就必须用战争来解决。”并提出“北进统一”的口号。在李承晚的挑衅下,1949年1月至10月,南 ... 军警在“三八线”上向北 ... 发动进攻432次。

  1950年6月25日, ... 内战爆发。 ... 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开始统一祖国。美国总统杜鲁门6月27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从 ... 上支持南 ... 军队作战,同时派美国第7舰队开赴台湾省海峡,以阻止人民 ... ... 省。公开侵略 ... ,干涉中国内政,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由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为南 ... 提供 ... 援助,可以使用联合国的旗帜。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部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联合国已被美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当时美国助理国务卿鲁斯克叫嚣:“我们就是联合国”。至此, ... 人民为争取独立、统一的国内战争,演变成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国作战部队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 ... 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南 ... 部队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万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 ... 内战爆发之初,人民军所向披靡,1950年8月中旬,南 ... 军队仅剩下几万人,连同前来增援的10万美军被围困在 ... 最南端釜山的狭小地域。

  然而,美军利用人民军后方兵力的空虚,9月15日,由麦克阿瑟指挥7万多美军,在500架飞机、260多艘军舰的配合下,实施了仁川登陆,将人民军拦腰斩断,使人民军腹背受敌, ... 战局发生逆转。美军和南 ... 军队利用装备和兵力的绝对优势,举行全面大反攻,并不顾中国 ... 的警告,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边境城市,北 ... 面临亡国之危,中国领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10月1日,金日成给 ... 发来了加急求援电报。

  因此,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武装侵略 ... 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省、 ...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由金日成代表 ... ... 求援,我国被迫进行的正义之举。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走出国境线作战,先后出动27个野战军135万大军到 ... 轮战。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从而揭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历时两年零9个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这一阶段,志愿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属于实施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这一阶段,主要作战形式是阵地战,反击敌人的反攻。通过两个阶段的作战,将“联合国军”和南 ... 军队从鸭绿江边赶过了“三八线”,并占领了汉城,最后将阵线稳固在“三八线”上,迫使“联合国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同我军签订停战协定。

   ... 战争,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军109万余人,其中“联合国军”死亡、负伤、失踪、被俘16。27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战胜了世界头号强敌美国。这是美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没有获胜的战争,使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华民族的力量,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洗雪了百年来帝国主义列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

  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

  中缅联合作战:第三次跨出国境

  1960年11月和1961年1月,人民 ... 两次出国与缅军共同围剿 ... 残余部队,历史上称之为“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1950年初, ... 军第八军、二十六军残部和云南边疆地区部分地主武装,在人民 ... 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逃往缅甸北部山区。

  9月,台湾省 ... 当局派遣原第八军军长李弥到缅北统领1。85万人的 ... 残余部队和地主武装,对云南边境和祖国内地进行窜扰与破坏活动。人民 ... 云南部队和民兵对外逃的 ... 军与地主武装的入窜,给予了多次沉重打击,但由于不能出境作战,难以进行合围,大都成为击溃战。

  1960年11月,在缅甸的 ... 残余军队还有9400余人,改由柳元麟统领,盘踞在缅甸北部东西宽200余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的地区。

  当年10月,中缅两国签署了边界条约。由于逃往缅甸的 ... 残余武装的破坏,勘界和竖立界桩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为此,两国 ... 达成协议,规定中国人民 ... 可进入缅甸境内,与缅甸国防军联合歼灭 ... 残余部队。

  11月22日至1961年2月9日,人民 ... 云南部队5个团21个营的兵力,两次奉命出境作战。

  第一次出国作战历时28天,重点打击了 ... 第一、四军军部,第二、三、五、六师师部及其所属部队,共22个据点。

  第二次出国作战历时15天,打击重点是柳元麟总部和第一、二、四军的30余个据点。

  两次出国作战共歼灭 ... 军741人,协同缅甸国防军解放了 ... 军盘踞十多年的3万多平方公里、30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保证了中缅联合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中,大多数 ... 军逃往距中国边境百余公里的缅甸与老挝、泰国接壤的地区,一部分撤往台湾省。

  两次出国作战任务完成后,中国人民 ... 全部撤回中国边境线以内。

  中印之战:第四次跨出“国境”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人民 ... 第四次跨出“国境线”。

  这次“越境”作战有三大特点:一是中国人民 ... 跨出的是当年英印殖民者强加给中国的“麦克马洪线”,而不是“西姆拉边界谈判”前的中国边境线——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二是中国人民 ... 在收复英印殖民主义者霸占的中国领土后,(历史 ... www.lishixinzhi.com)又主动撤回到实际控制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一方,并且从这条线再后撤20公里,没有通过武力改变中印边境现状,没有侵占印度一寸土地;三是将缴获的印军武器装备和战俘无条件交给印方。

  1757年,英国入侵印度,从此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印殖民当局多次发动侵略中国 ... 的战争,1912年,英印殖民 ... 强迫中国北洋 ... 和 ... 地方当局在印度西姆拉举行边界谈判,英印殖民 ... 背着中国代表团,私下和 ... 地方当局秘密换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麦克马洪线”,把中印边境地区中、西、东3段约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了英印版图。中国 ... 公开反对,中国代表团也未签字,西姆拉会议流产。

  1947年印度独立。印度 ... 利用 ... 崩溃之机,抵进“麦克马洪线”东段,赶走 ... 地方 ... ,侵占了中国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多次谈判,但印方无理坚持“麦克马洪线”。

  50年代末,印度得寸进尺,又制定了蚕食中国领土的“前进政策”,企图侵占中印边境中、西、东段约12万平方公里领土。

  1956年至1960年印度越过“麦克马洪线”强占中国领土450多平方公里,在中国领土上建卡设防,刺探军情,破坏中国边民生产,为所欲为。为了顾全中印两国关系的大局,中国采取退让态度,主动在中国边境内侧20公里地区停止巡逻。

  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写信给周恩来 ... ,正式向中国 ... 提出要求,不仅把已经占领的中印边界东段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版图,而且要把从来没有被印度占领过的新疆阿克赛钦地区也划入印度版图。这些领土的总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相当1个福建省或3个荷兰或4个比利时。更为可恶的是印度当局竟干涉中国内政,鼓动 ... 分子在 ... 搞民族分裂。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 ... 和外交 ... 陈毅亲往印度首都新德里,与印度 ... 尼赫鲁进行仁至义尽、苦口婆心的交涉。然而,周恩来的和平祈求落空了。

  尼赫鲁仍执迷不悟,他指使印军先后制造了“继朗久事件”、“空喀山口事件”、“择绕桥事件”,不仅占领中国大量领土,而且开枪打死、打伤百余名中国边防军人。1962年10月初,他又批准了大举侵略中国的“里窝那”进攻计划,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侵略。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对印自卫反击作战。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历时1个月,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作战,主要在东线的克节朗方向。中国人民 ... 迅速突破了枪等、卡龙、扯冬和沙则、仲昆桥等地,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部分中国领土。

  第二阶段作战,主要在东线的邦迪拉方向和西线的班公洛方向。中国人民 ... 经过顽强战斗,攻占了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等地,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拔掉了印军设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据点。

  11月21日,中国 ... 在自卫反击作战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决定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并立即付诸行动。

  在中印之战中,印军先后投入13个旅约5万余人。中国人民 ... 共投入5个师、3个军分区共13个团的兵力和部分炮兵部队。

  中印之战,中国人民 ... 共歼灭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3个旅;另歼灭印军4个旅各一部,共消灭印军8853人,其中击毙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虏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我军伤亡2419人,其中牺牲722人,负伤1697人。印军伤亡人数是我军的3倍多。

  1965年印度国防部公布了中印之战印军陆军损失数字:死亡1383人,失踪1696人,被俘3968人。如果中国推迟停火,那么印军损失人数将增加近1倍。因为中国宣布停火后,至少有近7000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印度士兵从原始森林中走出,得以生还,包括饿得半死的印军“王牌师”——第4师师长帕塔尼亚少将。

  在我军乘胜追击,横扫印度如席卷的大好战局下,1962年11月22日零时, ... 主席命令我军单方面全线停火。战胜国不提任何条件,主动单方面停火,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

  11月30日,我军将缴获印军的163门火炮,289挺轻重机枪,2687支冲锋枪、半自动 ... ,2。24万发各种炮弹,213。9万余发 ... 和5架飞机、9辆坦克、400多台车辆全部无条件交给印方,这在国际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并且从这条线再后撤20公里。战胜国没有要回战败国历史上强占的领土,反而主动后撤,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

  1963年4月10日开始,中国将印军被俘人员3942名(其中含因病和伤重抢救无效死亡的26名人员的骨灰),包括“王牌旅”旅长达尔维,无条件地全部交还印度。这在国际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43年过去了,中印两国恢复了友好关系,正在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中印边境争端问题。

  援越抗美:第五次跨出国境

  援越抗美是中国人民 ... 第五次跨出国境线作战,这次出国作战的特点是:只派高炮部队、工程部队、铁道兵部队、扫雷部队,没有与美军地面部队短兵相接;另一特点是:中、越、美三方对中国出兵都心照不宣。

  日本侵略者和法国殖民主义者被赶出越南后,美国取而代之,在越南南方扶植了南越傀儡 ... 。1961年美国在越南南方发动了由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南越出人的“特种战争”。1962年2月,美国在南越成立了驻越南 ... 援助司令部,统一指挥南越伪军和美军“特种部队”。截至1963年底在南越的美军人数已达1。6万人,美国 ... 顾问也由1960年684人猛增到1964年的1700余人。美国空军在越南几乎无孔不入。

  1964年8月2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在北部湾越南领海活动时,遭到越 ... 军的驱赶。8月3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命令美国军舰继续在北部湾巡逻,并调集大批舰艇侵略越 ... 面。8月4日,美国军舰又遭到越南鱼雷艇第二次袭击。8月5日,美国以此为借口,派飞机连续轰炸越南北方的义安、鸿基和清化等地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随后,扩大侵越规模,并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南部沿海。

  1965年8月1日,中国人民 ... 开始跨过中越边境,进行援越抗美,至1968年3月,中国人民 ...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先后派高炮部队分5批开赴越南轮战,连同配属援越工程支队的高炮支队,共有16个支队(师),辖63个大队(团)及部分独立营、高机连和勤务分队,共计15万余人。

  在越南与美军作战的3年多时间里,共对空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海军还首次驶入越 ... 域,由12艘扫雷艇、4艘保障艇,组成扫雷工作队,自1972年5月28日起,陆续进入越南,担负海防港至东北群岛海区航道的扫雷任务。1973年5月17日,扫雷工作全部结束,8月27日,中国扫雷部队全部胜利回国。在1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海军扫雷部队共出海586次,航程2。78万余海里,航程近1。75万海里,疏通了越南北方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至东北群岛的各条航道,清扫面积201平方公里,为越南人民打破美军的海上封锁做出了贡献。

  此外,中国人民 ... 派出铁道兵、工程兵部队10万余人,帮助越南抢修被美军炸毁的桥梁、铁路、公路、涵洞等。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中国人民 ... 付出了巨大代价,4200多人负伤,1100名官兵壮烈牺牲,长眠在越南国土上。

  完成援越抗美任务后,中国人民 ... 分期分批返回祖国。

  援老抗美:第六次跨出国境

  中国人民 ... 第六次出国是援老抗美。这次我军出国的任务主要是掩护中国工程兵部队帮助老挝筑路。1969年至1973年,中国人民 ... 高炮部队在老挝孟赛、孟夸、孟本、孟洪等地区对入侵老挝的美军飞机进行的防空作战。

  为支援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老挝人民党(1972年改称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王国 ... 的请求,中国人民 ... 先后派出第705大队和第302、第303、第304支队等共2。1万人,担任援老筑路中的防空作战任务。

  1969年3月7日,第705大队进入老挝,部署在中国筑路部队施工沿线地区。至年底,第705大队在孟赛、孟夸地区共作战8次,击落美军飞机3架、击伤5架。

  1970年1月,第302支队率第707、第710大队进入老挝,接替第705大队的防空任务。该支队与先期进入老挝的两个高炮营和筑路指挥部高射机枪分队统一部署,将中、小高炮和高射机枪混合配置,组成严密的防空火力体系。至年底,第302支队共作战26次,击落美机9架,击伤12架。

  1971年1月,第303支队接替第302支队防空任务。同年5月,第304支队进入老挝,担负孟本、孟洪筑路地区防空任务。在援老高炮部队打击下,美机逐渐减少对筑路部队的攻击。第303、第304支队分别于1971年12月和1973年11月回国。

  在4年多时间内,中国援老高炮部队共作战95次,击落美机35架,击伤24架。

  与此同时,派出约11万工程、后勤地面警卫部队,帮助老挝完成筑路任务。

  在援老抗美战争中,中国人民 ... 有269人献出了生命,其中210人安葬在老挝孟赛和班南舍烈士陵园中。

  中越之战:第七次跨出国境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 ... 跨过国境线,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这次跨境作战中国 ... 的原则是:一是有限的;二是不长期化;三是不扩大。这次出国作战也是我军出国作战时间最短的一次。

  在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中,中国对越南给予了巨大的、无私的援助。但越南恩将仇报。据不完全统计,1974年至1978年8月,越军在中国边境地区制造了挑衅事件达3398起;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侵占中国领土竟达162处;1979年2月8日至12日,越军连续5天侵犯中国广西、云南9个县,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和边防战士34人。正如 ... 在美国答复参议院关于中越紧张局势的谈话中所指出的:“为了世界和平的稳定,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可能不得不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被迫进行对越自卫还击战。

  1979年2月17日6时25分,中越边境万炮齐鸣,火光冲天,中国人民 ... 的步兵、装甲兵、炮兵部队等12个师对越中边境全线发起了进攻,打响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枪声,对向中国武装挑衅的越军进行了严厉惩罚。

  中国人民 ... 向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向高平方向投入6个师;向谅山方向投入3个师;向老街方向投入3个师。经过16天的进攻,中国人民 ... 在同登、高平、七溪、老街、柑糖地区,给越南武装力量歼灭性的打击。在攻破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的重镇谅山后,中国人民 ... 停止攻击。

  3月5日,中国 ... 就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国内发表声明,并重申中国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中国领土。此后,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中越边境线中国一方。

  对越自卫还击战,越军精锐部队“英雄团”——步兵第3师12团、“决战决胜师”——316A师、“战胜师”——312师先后遭到中国人民 ... 的沉重打击。同登一战,越军“英雄团”几乎全团覆灭。在世界享有盛名的越军“战胜师”也有较大损失。16天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共歼灭越军1。7万余人,俘虏1000余人。

  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中越两军在中越边境地区又进行了近10年的胶着战。

  如今,中越两国恢复了友谊,中国主动排除了中越边境地区的地雷。中越两国边境地区出现了两国边民友好往来和经济繁荣的景象。

  在7次出境作战后,人民 ... 从1992年4月以来,又应联合国邀请,先后向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3次派出维和部队1568人,执行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但没有参加与外军的作战。

 

  文章摘自《文史精华》作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