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中央与汴河

May10

晚唐中央与汴河

时间:2014/05/10 17:39 | 分类:传统文化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晚唐中央与汴河

  唐朝中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兵连祸接,关中沃野一片荒芜,唐朝 ... 财政开支几乎完全依赖东南地区的供给,运河——汴河成为唐王朝得以苟延残喘的命脉。而叛乱的藩镇为了卡住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围绕汴河一带的控制权与中央 ... 进行了反复争夺。对此唐中央采取系列政治措施保障汴河的畅通。

  [关键词]晚唐 汴河 藩镇 命脉 战争

  一、政治 ... 现实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为求得暂时的苟安,唐代宗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降将摇身一变,成了由地方任命的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势力,在平叛的过程,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使多加节度使的称号,造成了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的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

  其中的魏博镇、淄青镇、淮西镇等地(河南东南部地区)。这三者可以河朔型藩镇为代表,公开与唐中央对抗,被称为叛镇,各拥强兵,表面上遵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不供中央。节度使的职位父死子继,或部下拥立,唐中央只能事后追认,不能更改。他们成了中央的心腹大患,中央与他们的斗争很激烈。

  除了叛镇外,其他藩镇可分为三种类型:中原型藩镇、边疆型藩镇和东南型藩镇。以上三种藩镇大体上还服从中央政令,割据性较弱,但有时也与中央兵戎相见,发生叛乱。

  中原型藩镇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控扼河朔,屏障关中,对河朔叛镇起到防范作用,所以在这里驻扎重兵。河朔叛乱,唐中央 ... 主要从中原藩镇征调兵马进行讨伐。唐 ... 从东南地区征调的财富,须经过武宁、汴宋、陕、虢境内的漕运线运达关中,所以中原型藩镇还负有保障唐中央财源的作用,唐 ... 的生死存亡正在于此一地区的稳定。

  二、汴河与经济地理格局

  《元和郡县志》云:隋代开通汴河后“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闵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大运河沟通南北,沿线商业繁荣,交通繁忙,沿线城市因而变得日益重要:汴河沿岸的汴州、宋州、汴水与泗水交汇的徐州,汴水与淮水交汇的泗州。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地区成为藩镇割据的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迁徙到江南,增添了劳动力。因此,在唐朝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仍保持着迅速发展的趋势,其总体水平超过了北方,东南地区养兵少,军费低,地方税收大部分上缴中央,是唐王朝重要的财富来源地区。

  关中平原虽说富饶,“但土地狭,所出不足以供京师背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 ... “赋取所资,漕挽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韩愈《送陆歙州诗序》:“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据十九。”关中的政局非常不稳定,少数民族政权不断侵扰,如吐蕃于大历年间侵入长安。关中藩镇反叛中央,如德宗时相继发生了泾源士卒叛乱,朱泚之乱,李怀光之叛,这些严重干扰了关中地区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不能有效维持关中的政治。

  河北地区藩镇割据,赋税不入中央。“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至德之后,天下兵起…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这时 ... 开支全仰赖江淮以及东南地区。

  三、政治保障措施

  汴河成为唐王朝的生命线,联系着关中和江南,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自身的安全与稳定,唐中央采取诸多措施保障汴河的畅通,比如政治和 ... 行动可以讨论。

  1。加强管理,派遣官员进行巡查。《唐会要》卷八十七漕运条记述:“贞元三年五月敕,漕运通流,国之大计,其河水每至春夏之时,多被两岸旧菜盗开斗门,舟船停滞。职此之由,委汴宋州观察使,选请强官专知分界勾当,其郑州、徐州、泗州界,各仰刺史准此处分,仍令知汴州支遣院勾当。”“同时每逢春夏遣官监汴水,察盗灌溉者”。

  2。调整行政区划,如元和四年在汴河甬桥边建置宿州。据《元和郡县志》言:“宿州,本徐州符离县也,元和四年,以其地南临汴河,有埇桥为舳舻之会,运艚所历,防虞是资。又以蕲县北属徐州,疆界阔远,有诏割符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也。”用意非常明确。而宿州确为战略要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指出:宿州“西翼梁宋,北控邳徐,南襟濠寿,东限淮泗,舟车要会,战守所资也。”可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3。建立巡院。《旧唐书·食货志》:“自淮北列置巡院,搜择能吏以主之…凡所制置,皆自晏始。”刘晏初置的巡院有十三个,在汴河上的有汴州,埇桥、宋州、泗州。设立留后制度,汴河上的有河阴留后。《唐会要·盐铁》:“太和二年七月敕潼关以东度支分巡院,宜并入盐铁江淮河阴留后院。”

  4。派遣亲近重臣到汴河沿岸重要地区当节度使。或者给节度使高官厚禄,笼络人心。汴宋节度使田神功,《颜鲁公集·<八关斋会报德记>》谈到:“广德元年,上幸陕,公首末扈从;二年,拜汴宋节度使。大历二年,加右仆射,兼判左仆射,加太子太师;。”韩弘官拜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宋、濠、颍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汴州刺史,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三千户,守司徒、兼中书令等。

  5。战争。776年,大历十一年,八月,汴宋留后李灵曜阴谋反叛,北结田承嗣,不服从中央调令。朝廷命淮西、永平、河阳等镇节度使出兵讨伐,淄青,淮南等节度使主动出兵。汴河附近的汴州、郑州、荥阳成为反复争夺的地方。最后李灵曜败死,田承嗣表示服从朝廷。

  781年,淄青镇节度使李正己叛乱,派兵万人屯驻曹州,分兵控扼徐州埇桥,涡口,切断南北漕运,朝廷深为震恐。李正己死后,李纳派兵进攻徐州。唐中央派宣武节度使,神册军都知兵马使,滑州刺史前去解围。大破包围徐州的淄青军,江淮漕运于是畅通。

  800年,贞元十六年,唐平定淮西吴少诚的叛乱。从侧翼保卫汴河的安全。

  817年,元和九年,淮西吴元济叛乱,密通成德、淄青两镇,发病四处,焚掠舞阳、叶、鲁山,襄城等地,致使关东震骇。唐中央调集大军讨伐。唐将李诉亲率士兵乘风雪天气连夜进军袭取蔡州,生擒元济。汴河西部威胁解除了。

  淄博镇李师道出兵帮助吴元济,袭攻供给讨伐淮西的 ... 物资的河阴转运院,欲迫使朝廷罢兵。李师道趁唐军与吴元济激战的时机,突然进攻徐州,被武宁节度使逐回平阴。淮西平定后,唐军集中兵力讨平李师道,最后汴河东北的威胁解除。

  综上所述,汴河的经济、政治,以及 ... 地位十分关键。政治的稳定与巩固,必然免不了 ... 斗争,运河则是调遣兵力和运输物资给养的最为便捷的通道;再者政治的稳定与巩固,必然以经济作为强大的后盾,运河成为连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纽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唐朝中央 ... 为了确保汴河这条生命线必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新唐书。藩镇·魏博传序。

  [2]新唐书。兵志。

  [3]唐权德舆。论江淮水灾上书。权载之文集。

  [4]韩昌黎文集。

  [5]资治通鉴。

 

  [6]新唐书。食货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