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咋成了历史千古罪人?

Jan1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陈事美  

对待一个历史人物,始终有不同的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嘛,这很正常。人无完人,林则徐同样如此。林则徐,一直是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存在。但任何高大全的人物背后必然有“矮挫丑”的一面,这几乎就是一个规律。有时我们不知道,但不代表没有。人们只知道林则徐敢于反抗英帝,因虎门销烟留英名,但在这所谓光辉的背后,则是有众多不被人称道的一面。有人甚至说林则徐根本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历史罪人,甚至是千古罪人,呜呼,这就有点吓人了。  

林则徐被称为历史的罪人,先不管这种说法有无道理,这种声音的出现首先得益网络的开放,很多历史真相得以被还原,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扇窗打开了,别有洞天,好新奇,原来还有另一片世界。就像笔者小时候只知道豆腐脑是咸的、粽子是甜的。长大才发现,南方的豆腐脑是甜的,南方的粽子是咸的。这也说明,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原来的认知不一定错,但一定不是事实的全部。林则徐这个事情也是如此。  

林则徐的故事都很熟悉,虎门销烟,反击英国侵略者,然后就是 ... 战争,英国侵略中国。两件事情,一前一后,正好成为因果。有些人就认为,正是因为林则徐对英国倾销 ... 的粗暴处理,才导致后来 ... 战争的发生。其实,说林则徐是罪人,不是现代人给定的性,清朝时就有了。  

比如清人“赘漫野叟”的《庚申夷氛纪略》这样说:“初作难者,以林则徐为首……“林则徐……于国家毫无裨益,若论肇开夷衅一节,古人重首祸,是其罪浮于裕与僧也”这话说得很重,将林则徐视为近代挑衅洋人的祸首。清人的笔记可以看做是民间评价的反映,但并不能说明啥,因为这很可能是受了官方的影响。  

清廷对林则徐的评价也有一个正反转变的过程。道光派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禁烟,说明皇帝是大力支持这个事的。虎门销烟后,全国上下对林则徐也是一片赞扬声,林则徐的声名也正是由此鹊起。当时,大赞林则徐的文章也有很多。但英国打响 ... 战争后,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洋人打了进来,清廷便把林则徐推了出去当替罪羊,指责他处理不当,将其发配到新疆。这个事,清廷的做的实在不地道。为朝廷做事,做得多错就多,林则徐在去新疆的路上,一定会有此感慨。  

去广东禁烟,是你朝廷委派的。重要举措都是上报的,也是朝廷批准的。最后,洋人急眼了,动手了,就怪罪我没处理好,这是何道理?谁能保证每一步都能完美无缺,谁能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完全正确?再者,即使是我处理方式不当,也是情有可原的,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每个人有每个人处理方式,不应苛责。  

说白了,英国一动手,是清廷害怕了。为了给洋大人一个交代,就把林则徐摘了出去,还好没说林则徐是临时工。这是官方对林则徐的第一次负面评价,由此,从官方到民间,林则徐的负面评价逐渐多了起来,甚至成了主流。林则徐是罪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 ... ,确实有些做法值得商榷。比如他在计划攻击英国舰船时,竟然相信有人可以在水下憋气达数小时。还比如他怂恿地痞流氓去烧与英国做生意的商贩的船,即所谓以毒攻毒、以奸治奸。又如他下令全部扣下英国销往中国的 ... 等。由此,有些人评价林则徐是无知与蛮干。林则徐幻想的是,我先来横的,吓唬住你。没想到,英国人根本不是吓大的。你来横的,英国人更横。这点可以说林则徐无知无畏,但你说他蛮干就有点过了。非常时期,没有特殊的举措是不行的。再说那个“以毒攻毒”,这个做法真没有啥可挑剔的。国家大难当头,一些旁门左道是可以理解的。  

说林则徐引发了 ... 战争,这个锅有点太大了,林则徐真背不起。只能说,林则徐禁烟正好给了英国人侵略的借口。没有林则徐,英国也一定会侵略。退一万步说,就算林则徐是引发 ... 战争的罪人,那么,后来的第二次的 ... 战争呢,英国又侵略了。事实证明,你对洋人来硬的不行,如果一味妥协、迎合,甚至跪下求饶,也同样遭侵略。  

林则徐不是高大全,但肯定也不能称之为千古罪人。在林则徐的身上,或是虎门销烟这件事,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敢于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高大上的林则徐不可信,任何民族英雄都禁不住历史真相的还原,但千古罪人林则徐的说法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历史证明,评价历史人物,非常容易受当下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每个评价历史人物的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于是乎,历史人物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好听的是小姑娘,说不好听的又有点像夜壶,需要你时拿来用,不需要你是塞到角落里。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不假,但它又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人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也不同。总是批评的人未必是骗子,但一味赞扬的人肯定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