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家为什么要将贾元春送进宫?

Aug0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贾元春入宫是贾家主动送她进宫还是 ... 入宫?这文本中就有答案,贾元春是贾家主动送她入宫,目的就是为家族博一个有利的政治位置,说白了政治投机。

  先说题外话:按照清朝规定,满汉八旗女儿到了年纪只要符合条件都要造册登记参加选秀不假,但并不是所有人会参加选秀。首先,选秀不是皇帝每一个人都要看,而是层层筛选,选好最终人选才会给皇帝过目。这与现在的选秀一样,否则皇帝什么也不用干了。这里暗箱操作非常容易,贾家这样的人家不想参选也不过就是私下一句话而已。其次,皇帝只参与选妃,其他充实后宫人员的选秀皇帝是不看的,选妃显然不是经常的。薛宝钗后面那个选秀就不可能见皇帝,只是给公主郡主选跟班而已。薛家根本不在意。最后元春参加的选秀是皇帝给自己充实后宫的选秀。属于大秀!这既需要操作,也是政治需求,往往是皇帝平衡各方势力才做出的选择。不是长得好看就有资格作为皇帝的枕边人,起码薛宝钗就完全没资格!甚至元春当时进宫都仅仅只是女史,而不是直接就成了妃子人选!这里同样需要一定的政治妥协!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元春说这话的时候一肚子委屈,可知这些年她过的有多艰难。对于家族将她送去宫中也透露一丝抱怨。贾家之所以将元春送入宫中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政治投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贾家作为几世老臣,面对的问题是无恩无功于当今皇帝。这样会让贾家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毕竟新皇帝必然要扶持自己的势力甚至打压敌对势力。忠顺亲王忠字当头是皇帝的势力,他们的富贵是皇帝给的,自然忠于皇帝。而义忠亲王甚至四王八公都是老牌势力,义字当头,他们的富贵老皇帝给的,对新皇帝必然充满了戒备和审视。这让贾家即便想向皇帝效忠表决心也不可能。当你的团队集体防备,你只能从众,不可能特立独行,贾家就是如此。而义忠亲王老千岁犯事更让这些势力杯弓蛇影,采取防范措施,抱团取暖。

  贾家显然不甘心处于不利的情形被政治边缘。在不能明目张胆效忠,甚至不愿意那么奴颜婢膝的效忠,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外戚,这是政治破局的好 ... 。我女儿成了皇帝的妃子,是皇帝的选择,不是我求来的。而且也有试探皇帝对他们家是否投来橄榄枝的意思。皇帝宠信元春,自然表示皇帝愿意拉拢贾家势力,贾家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皇帝要是不愿意拉拢,就根本不会搭理元春,那么贾家可能再想别的办法,或者与其他老牌家族抱的更紧,元春等于白白牺牲了,谁让她是家族的女儿。

  元春进宫六七年一直没有动静,我认为贾家应该已经放弃了。所以他们四王八公来往的异常亲密。这又极大的助长了贾家的气焰,尤其贾珍,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竟然给儿媳妇办了一个超大型葬礼,引动四王八公集体出席。这都是僭越不法的行为。可他们似乎不在乎。(很多人拿秦可卿的身份说事,秦可卿既然不表明身份,哪怕身份再高,贾家也不可以办那样规格的葬礼。既然办了只能表示贾家心中不把皇权放在眼里)。无巧不巧,秦可卿葬礼一结束,宫里突然出来消息了,贾家怎么表现得?紧张,惶恐。这边是他们心中没底,既担心元春,有担心自家。心底无私天地宽,真的效忠皇帝,还怕皇帝召见?越召见越重视不是吗?

  贾元春竟然升了,五六年一直不声不响,甚至都被放弃的棋子却突然晋升了贤德妃!这里边的猫腻我是不敢想象。只要政治敏感的人都会察觉其中有问题。可贾家显然不那么想。他们认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你看所有人的表现: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这是很明显的达成夙愿,小人得志的样子。曹雪芹故意如此写,显然就是皇帝封妃正中贾家下怀!

  元春对于这一切并不清楚。她一定不知道她家和四王八公的抱团取暖(结党?),她也不知道一个重孙媳妇的葬礼竟然办的那么嚣张,如果她知道,她一定不敢回家省亲!她以为她的努力感动了上天,让她得偿夙愿,获得圣宠,所以她的曲子第一句说:喜荣华正好……而她省亲时点的折子戏属于她的是《乞巧》,这是她对未来人生的向往。希望自己可以获得皇帝恩爱,白头偕老。只是可惜,皇帝显然不做此想。元春至始至终都是棋子!是皇帝麻痹贾家背后结党势力的筹码。不是不能收拾贾家,而是贾家牵一发动全身,时机不成熟而已!

  综上,贾家送元春进宫是他们不通过自身努力效忠皇帝而妄图走捷径获取政治利益的政治投机。贾家自以为聪明,但算人者人恒算之。封建时代,僭越也好,结党也好,都是大罪。只可怜元春懵懂无知,直到最后才幡然醒悟。

  写在最后:《红楼梦》是有政治隐喻的,但也仅此而已。政治斗争不是《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我们还要回到《红楼梦》故事本身探求红楼儿女们的真和美。偶尔闲笔写一点贾家以外的政治氛围。如此而已,毕竟贾家最后败落与此息息相关。但都是旁枝末节,无关紧要!

  一、贾府现状

  朝廷打天下和天下初定之时,往往重视武将。待天下承平,就需文官治国了,故自有科举,就非常重视这一选拔人才之法。

  贾家二祖贾演、贾源因军功开创宁、荣二府,后世子孙袭爵并非世袭罔替,而是减等继承,并非实职。贾家男儿多年未有自科举入仕者,再无军功。几代之后,将与普通人家一样,且空有爵位。

  贾家贾赦世袭官职,贾政是皇上任命。西府并无科举出身之人。贾家需要通过科举入仕和联姻等策略维系家族势力,家祖上本有爵位承袭。

  二、贾府的策略

  第一条路是通过联姻。林如海这个探花郎,出身列侯之家,与贾家门当户对,虽出身贵胄,却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读书勤敏,后来高中探花。对贾府势力无疑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林如海中进士后,仅两任就至扬州巡盐御史,而且是皇上钦点的,也为贾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第二条路是通过科举考试。贾政大儿子贾珠,十七岁就进了学,可见贾家由军功转入文科举入仕也是成功的。

  第三条路是通过送选入宫。贾元春是贾政的嫡长女,排行老二。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比贾珠小一两岁,比宝玉大十一二岁,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充任女史。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蒙天子降谕特准鸾舆入其私第。

  三、 ... 是家族衰亡的源头

  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贾元春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世代勋臣的“诗书籫缨之家”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

  贾元春用自己的最好的青春为贾府带来了转机,但是贾府的男人们并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贾赦、贾珍、贾琏人仗着元妃这个靠山,在外有恃无恐,胡作非为;贾宝玉这个“衔玉出生”的宝贝儿,无心“仕途经济”,所做事情与他兄弟贾珠的积极进取格格不入,也加速了家族的衰落灭亡。

  林如海死了,贾府损失不很大,因为元春正得势。待元春一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也敲响了贾府败亡的丧钟。

  以前有过读红楼梦漫谈之类的文章,没有分别标上第几期。这次听从好友建议,第一次将这类文字归类并标明期数。

  悟空问答君这个问题,我想分几个部分来回答。尽量谈得轻松一点,免得读的人打瞌睡。如果实在要打瞌睡,就去睡会儿,什么时候醒了再读。

  ㈠先说贾元春进宫的可能性

  因为有人说过,曹雪芹没有姐姐进过宫,更谈不上封贵妃的话。

  说得好!本来该表扬表扬你的,“可惜”!你说的是曹家的家史。《红楼梦》不是家史。《红楼梦》是一部描写清代贵族家庭的兴衰史的小说。持这种观点的是主流。主流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永远向前!

  至于索隐派、影射派、宫斗派这些小支流,要赌气往哪个荒草野地里流,那是他们的事,和我要谈的不相干。

  贾元春进宫有没有可能?连傻子都觉得有可能。何况是不傻的人。

  首先,贾家在祖上有功,皇上封了宁国公和荣国公。贾家虽然是汉族血统,但是入了旗籍,又是钟鸣鼎食的贵族家庭。宫廷选秀,首先要报上户籍。你是满洲八旗或蒙古八旗,好!第一关通过。

  第二,人才相貌是否够条件。谁做皇帝也不想搞个丑八怪到身边晃悠,看了堵心。历史上有个无盐,丑得惊人,但那是个案。看看元春的兄弟姐妹一个赛一个的漂亮,不用说元春也是个美人胚子。

  第三,元春是一个有学养的人。过去,女诗人、女历史学家、女人有文化不稀奇,元春有学养也不稀奇。宝玉小时候就是由她教读的。

  ㈡贾家为什么要把元春送进宫

  女人在那个时代的出路是什么?从小针指女红(gōng),描花绣朵,有条件还读书,学习礼节,具备这些条件,并不是到北上广深去找工作,而是为了嫁人,嫁个好人家。

  除了嫁个好人家,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挤破脑壳参加选秀,各方面条件合格了,进宫,或者晋妃,或者当答应,当陪读,当陪侍。

  那时候老百姓眼中心里,觉得皇宫是个神秘的地方。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再回头看看自家锅里的窝窝头,咸菜稀饭,身上补丁摞补丁的破衣烂衫,不啻天渊之别。

  那时谁不想进宫?有人做梦都想,有人做梦都不敢想。

  别说那个时代的人,就是现代社会,农村人放下锄头犁耙往城市跑,城里人往北上广深跑,富人明星往外国跑,取得外国国籍又跑回我中国来撰我中国人的银子。理是一样的理。如果这些明星生在那个时代,也会屁颠屁颠地往皇宫里跑,不知人家皇宫里要不要“戏子”。

  贾家之所以让元春参加选秀进宫,无非就是让女儿有一个更好的出路,再一个原因是为了巩固贾家的政治地位,能借此得到经济实惠,还可能得到肥差,以应对花钱如流水一样的支出。

  ㈢家族的感受和元春的感受

  虽说《红楼梦》在一开始,元春就已经进宫了。我们不知道她是如何进宫的。但是,《红楼梦》的十六至十八回,却非常完整地写了元妃省亲的过程。

  贾家从上到下,从主人到奴仆,都是把这事当一件天大的喜事来看待的。这也是贾府的富贵到了巅峰的时期。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贾妃是贾府荣光的象征。整个贾府,荣宁两府不惜血本地建造省亲别墅,即大观园。

  可是,在元春的心里,有一种苦痛。她认为自己是进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还说,以后不要这样花费了。在她的判词里,劝家里人要做好早退身的打算。

  整个荣国府的人沉浸在欢乐之中,只有一个元春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题外话了。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