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没看懂的十件事

Dec02

三国演义里没看懂的十件事

时间:2017/12/02 00:12 | 分类:历史小说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演义里没看懂的十件事

  《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了。今年7月我重新读,感觉读出了一些以前没有关注到的东西。

  我本来只关注诸葛亮,现在也能欣赏到小说里的其他人物,本来只是对 ... 谋略感到不明觉厉,现在也能看出其中一些小说笔法。

  另外,我也觉悟到,绝对不能站在历史角度去评价小说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因为小说绝对不是历史。

  一、逻辑和策略

  看书的时候,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一个 ... 谋略在这个地方管用,在另一个地方就不管用了?或者说在这个时间管用,在另一个时间就不管用了?

  小说中能看到很多谋臣献计,如果从事后结果去倒推的话,我们当然觉得这个人讲得太对了,或者那个人是胡扯。

  我们大 ... 主公怎么不听他的!为什么要听他的!是不是傻啊!

  但是如果设想一下把我们自己放到主公的立场上去,我们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是采纳这个计谋好,还是采纳那个计谋好呢?这其中的利弊曲直真的不那么简单了,决策判断真的不那么好说了。

  我想这是因为现实条件总是复杂多变的。

  比如“背水一战”这个计谋,在刘邦对付项羽时管用,但放在马谡对待司马懿时就不管用了。

  还有空城计,诸葛亮也许只敢用此计对付司马懿。

  因为第一、司马懿非常熟悉诸葛亮,知道他谨慎的性格和稳健的用兵习惯;

  第二、就当时的形势来说,司马懿大胜诸葛亮的局面已定。如果一战能取了诸葛亮当然是好,但对当时的司马懿来说,功高盖主显然对他的前途和命运也不一定是好事。

  而万一稍有不慎中了诸葛亮的计谋,那代价可就太大了!所以司马懿那样谨慎,然后会在诸葛亮弦断之时吓得仓皇退兵。

  二、领导力

  早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刘备能成为他们的领袖?

  其实,刘备一直颠沛流离不得志,直到五十几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有了一副像样的牌。但为什么他还是有那么多人追随,成为领袖呢?

  另外,小说中经常出现两军对垒时将军单挑的场景,结果一个将军被另一个一刀砍了,很快,被砍的那位的手下士兵作鸟兽散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猜想这大概是因为古时候百姓都是为了有一口饭吃来应征打仗,没有什么信仰,如果训练不到位,更是一盘散沙,所以没有带头的在,就没有了约束,自然军心涣散、不战而败了。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发动一场战争的时候,总要师出有名。要调动“炮灰”的士气,替人卖命就必须给一个说法,造一个梦把大家团结凝聚起来。

  从信仰再联想到刘备。我想刘备的手下能紧紧跟随他,崇拜他,接受他的领导,大概是因为信仰。刘备一直讲他仁德的治国理念和匡扶汉室的梦想,这样的信仰或者说梦想,感召和聚集起一批有着相同抱负和追求的人。

  三、作战计划

  小说中各路枭雄以及他们的谋士智囊团靠收集的情报和对敌军心理的猜测,精心制定出作战计划,但这样的作战计划有致命缺陷。

  如果这个作战计划是一个单一计划,没有后招、变招,那么一旦中间做事不密,作战计划泄漏,就可能被敌方将领将计就计,让自己死得很惨。

  在这方面,诸葛亮做得非常好,不仅计划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而且还有适应各种变化的后招供主将使用。但这很少见,大多数计划如果中间环节生变,基本上要再更改就很难了。

  另一个缺陷是命令传达难。古代通讯方式实在落后,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耗时很长,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局,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

  四、粮食很重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攻守战中,断人粮道,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等策略就经常能让战争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反转,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军粮问题。

  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就是这样反转的经典案例。

  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开始的大部分时间里,袁绍都占据优势。虽然袁绍外强中干,兵也不强但胜在兵多,所以袁绍运用拖延战术的时候几乎已经让曹操粮绝崩溃,然而这时,曹操却夜袭乌巢将战局反转。

  在这一战中,粮食起着关键作用。因为袁绍粮多的优势一旦被打破,曹操兵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复盘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整个过程,袁绍的决策也不是完全像小说演义里面评价的那样是必败无疑的。实际上站在当事人所在历史条件下去看待的话,袁绍的很多策略还是很得当的。

  第一、官渡之战前群雄割据时袁绍的决策并不是一无是处。袁绍认为一定要先平定北边的危险,也就是灭了公孙瓒再去群战抢地盘,这样做虽然让曹操做大,但也算稳扎稳打,也算得当。

  第二、袁绍在跟曹操决战的时候,也不完全是刚愎自用。田丰的话袁绍固然没有全听,然而袁绍从4月开始和曹操相持直到8月才进攻曹营,可以说也已经在充分使用田丰的持久计了,并且此计也发挥了效果:当时曹操因为军粮问题已经在讨论是否要退还许都。然而不幸的是,曹操的兵实在是很坚固,难以动摇,以至于袁绍功败垂成。

  第三、袁绍得知曹操夜袭乌巢后决定先攻打曹营的原因。曹操攻打乌巢时只有5000人,袁绍兵多,离乌巢也只相隔40里,何至于还不能打过曹操呢?就算一时打不过,袁绍继续派大兵前往增援就是,何至于让淳于琼等被 ... 呢?但袁绍没有这么做,而是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去攻打曹营。我相信袁绍不是傻子,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曹操当时的夜袭实在是迅雷不及掩耳,等到袁绍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根本来不及救了,所以才想到去劫一下曹营。

  很多事情,不是纸上谈谈那么容易的,要放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去考虑。

  很多事情,真的是有一定的随机性。只能说成王败寇,失败了,所以你前面的一切都是错的。但是真的都错了吗?

  五、反间计

  皇权对相权的害怕和忌惮可以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找到很多教训。比如曹操、董卓对汉献帝,司马氏对曹氏等,宰相或者武将取得威胁君权的权力后常会发生一场政变。不是皇帝 ... 死大臣,就是大臣顶替皇帝或者把皇帝捏在手上当傀儡。

  反间计就是利用敌方主将之间类似这样的互相猜疑的一招很有破坏力的计谋。

  当然也有例外:诸葛亮对刘禅。抛却人品、道德观念不谈,诸葛亮的权力实际上是极大的,影响了蜀汉三代政权,但他没有夺权,甚至有一点诚惶诚恐。

  诸葛亮六出祁山之中有两次都是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退兵的,原因就是刘禅猜疑了,所以诸葛亮就强行收兵了。诸葛亮非常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明白凝聚起军心的不容易。

  《未来简史》里说人类的力量之源就是大规模合作。

  军队的力量当然也来源于团结合作,如果不团结,矛盾就会被敌人利用,战斗力就会大幅下降。诸葛亮为了实现北伐的目标,自然非常重视军队战斗力的建设。

  如何凝聚军心,搞出战斗力呢?

  第一、军纪严明,形成战斗力。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这么多人在将领指挥下像一个人一样力往一处使,是形成战斗力的保障;

  第二、军纪涣散,不得人心。如果纪律涣散,军人不受约束,肆意抢掠百姓财物,那么,这样的军队是不得人心的,最终是要失败的。

  在这方面,三国的主公都做得很不错。

  就算是被《三国演义》狂黑的曹操也非常重视军纪。

  曹操经常颁布军令要求手下对百姓秋毫无犯。小说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秋收时节,曹操颁军令说谁也不准踩踏农田,违令者斩,结果在一次行军中,他自己的马受惊奔入粮田。当时场面很尴尬,按照曹操自己的规则,自己按律就要斩了, ... 当然不行,但不 ... 又如何能服众呢?

  曹操是个好演员,他马上拔剑假意要自刎,身边人当然连忙下跪劝阻,曹操就顺杆子往下爬,割掉自己一撮头发,大声说那就先暂时留下头来,割发代替,等完成了中兴汉室的使命再死。

  曹操割发代首

  六、大赦天下有 ... 目的

  大赦天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所谓的“仁政”。其实大赦天下是为了把犯人免罪后,方便征发这些犯人去参军打仗,解决兵员问题。所以当时魏、蜀、吴三国那么频繁地大赦天下实际上是连年交战、粮食歉收、人口锐减的结果。

  七、诡计和战略

  小说是文学,不是历史,小说里面的军谋和外交手段看似离奇变幻,但很多是极其幼稚的。

  诸葛亮被《三国演义》神化得非常过分,让读者产生了近妖的印象,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诸葛亮打仗是全凭诡计的。

  但历史上的诸葛亮却不是这样。诸葛亮用兵非常谨慎,常常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真的不是全靠一些诡计。诸葛亮军队有战斗力主要是因为他非常重视练兵。他能把本来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的蜀兵练出战斗名声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从此,四川在 ... 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另外,诸葛亮治军法度也是非常严明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实际上,小说中描写的诸葛亮的大部分诡异的计谋都是小说笔法虚构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诸葛亮全凭诡计,也说明想全凭诡计获胜也是不可能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击败魏国就是证明。

  要定大胜局就要站得更高才行,要有大战略才行。

  在三国谋士排行榜里面,定战略最强的不是诸葛亮,是郭嘉,所以排行榜之首是郭嘉。郭嘉为曹操 ... 了精确的“地图”,帮助曹操平北方,收辽东,每战必胜。

  郭嘉遗信定辽东

  郭嘉死后,曹操一下子没了方向,在战略上成了瞎子,马上碰上了赤壁之败。

  诸葛亮也是一个定战略的人。刘备没有诸葛亮的时候如丧家之犬没有方向,有了诸葛亮以后如鱼得水,就有了“隆中对”这样的战略指导。

  隆中对:“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势、最后图取中原”

  鲁肃也是定战略的人,但小说里完全看不出来,其实孙权、周瑜为什么要问鲁肃,因为鲁肃就是战略型的高级谋士。鲁肃曾向孙权提出《塌上策》,直接促成了孙刘联盟,通过赤壁之战扭转战局,打破了曹操的统一进程,让战事延后了60多年。

  鲁肃在的时候孙刘维持了联盟,形成了对曹的优势。这些人绝对是能反转局势的。

  八、关羽失荆州

  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是什么?

  是小说标题说的关羽大意吗?是是因为关羽狂傲吗?

  当然。但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诸葛亮的两线北伐的战略本身存在缺陷。

  诸葛亮两线北伐战略

  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刘备进攻汉中时命令关羽出兵北伐牵制曹操。

  关羽认为要实施诸葛亮的两线北伐战略了,所以才会不惜力量地投入,孤军深入,给吴国可乘之机,最终一败涂地。

  关羽水淹七军吓坏曹操

  要问失荆州的主要责任的话,还是应该怪到刘备头上去。刘备进入益州后,不先帮助刘璋去打汉中的张鲁,反先贪图益州,错过了一些难得的时机。

  如果说刘备刚入益州的时候能早一点打下汉中,再和凉州合纵连横的话,对曹操的威胁更大。但是刘备觊觎着刘璋的益州,给曹操机会拿下汉中,解决凉州的马超。等到刘备吞下益州腾出手来再打汉中的时候,时机已经错过,难度变得非常大了。

  所以当时刘备进攻汉中时,为了减轻曹操的兵力压力,命令关羽从另一线北伐拖住曹操的兵力,最终虽然如愿取得了汉中,达到了蜀国军力和版图的鼎盛时期,也埋下了危机,陷入了今后难有发展的困境。

  关羽这个人是很有些本领的,我们不能因为关羽失败了就看轻他。何以见得呢?

  第一,如果你留心拿《三国志》比照《三国演义》来看,就会发现,自刘备用兵以来,不分兵则已,倘若分兵,总是自己带一支队伍,让关羽带一支队伍,可见关羽在刘备的心目中是有独当一面的才略的;

  第二,刘备从樊城逃向江陵时,是命令关羽另带一支水军到江陵去的。北方人是不善于水战的,这个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的亏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是关羽一到荆州就能带水军,也可以看出关羽确实有本领。

  第三,他在荆州的六年守土是卓有成效的。

  丧失荆州对于蜀国的伤害非常非常大,直接让诸葛亮的战略废掉,是战略失败。因为失去荆州,蜀国进攻魏国的通道就只剩从益州攻打关中的一条路,没有了从荆州向南阳攻打洛阳的另一条路。从汉中向关中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从后来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不能成功就可以知道了。

  关羽失荆州后也发酵了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刘封被赐死、张飞被手下 ... 死,以及刘备执意伐吴,对“隆重对”战略的再次破坏。

  其实当时赵云、诸葛亮都劝刘备,说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说伐吴之后,兵连祸结,并非一时能解,那么就没有余力再图北方了,但这句话实际上没有打动刘备。

  刘备当然想统一天下了,当然也不愿意和吴国旷日持久地打仗,但是就是因为刘备太想得到天下才丢不起荆州。

  刘备错在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飘飘然了,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吴国,自以为厚集举国的兵力,一定能一举夺回荆州。刘备殊不知两国的兵力本来就在伯仲之间,荆州既然已失,断无如此容易恢复的道理。

  九、刘璋为什么要迎刘备入蜀

  刘璋请刘备来抵抗张鲁,因为汉中的张鲁本来就不听刘璋的命令,所以刘璋的意思是大概以为把汉中送给刘备,自己是不吃亏的。而因为刘备是不会投降曹操的,那么如果自己能得到刘备把守自己的北门,就可以不怕曹操了,所以刘璋迎刘备入蜀,也不是没有打算的。

  然而天下没有好人,刘备进益州之后是不是真能听自己的命令呢?这一层刘璋没有考虑过。

  十、蜀后主如果不投降会怎样?

  蜀后主如果不投降,邓艾冒险偷渡阴平实际上是孤军深入。

  邓艾偷渡阴平路线图

  蜀国完全有可能将邓艾瓮中捉鳖的,因为成都还是有兵力的,翻盘还是有机会的。但是刘禅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没有信心。蜀国想统一天下是极难的,诸葛亮在世时都没有做到,等到了蜀中无才的时期确实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信心了。连主公都投降了,姜维也只好降了钟会,但是姜维是有他的目的的,实际上他还是想复国的,也成功策动钟会反叛,但最终也没有成功。

  当然客观条件已经决定了蜀后主就算不投降,也只不过延长残存时间,不可能让蜀国统一三国的。

  结束

  我这篇读后感也可以说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写的《三国史话》的读后感。

  《三国史话》这本书对历史上真实的三国人物的分析和辨析,我认为非常有见地。

  从《三国史话》这本书中,我学到了:

  第一、小说不是历史,不追求还原真实,是不在乎历史真相的。

  小说追求的是故事的新奇有趣、自圆其说、冲击心灵。所以像《三国演义》里面罗列的军谋,其是非曲直,是不可以当真的。

  《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里说故事是希望引起情感的力量的,至于是否能让读者学到什么东西,是其次的。如果我们要把故事作为真理去看待,这就很不明智了。

  第二、读故事是人的需要和本能,享受就好。

 

  如果说非要有什么功利目的,那就是多读故事可以锻炼形成一个人讲故事的能力、阅读的能力、想象的能力等等,但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读故事就享受其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