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简介她的代表作有哪些?

Jan0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艾米丽·伊丽莎白·迪金森。艾米丽·伊丽莎白·迪金森。

女。出生于1830年12月10日。是一名美国诗人。

中文名,艾米丽·伊丽莎白·迪金森。出生日期,1830年12月10日。职业,美国诗人。

人物简介。埃米莉·伊丽莎白·狄更生。美国诗人。

诗风凝炼。比喻尖新。常置格律以至语法于不顾。生前只发表过10首诗。默默无闻。死后近70年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真关注。被现代派诗人追认为先驱。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同被奉为美国最伟大诗人。后世对她的诗艺。恋爱生活。性取向多有揣测。狄更生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显赫家族性格内向。不爱露面。年轻时。她曾在安默斯特学院学习了七年。此后。又在曼荷莲女子学院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时光。

最终返回到位于安默斯特的家中。当地人认为她似乎格格不入。大家都知道她偏爱白色衣着。不愿见客。晚年时甚至不愿迈出自己房间一步。因此她与大多数朋友的友情都靠通信维系。作为一位高产却孤僻的诗人。狄更生的1800多首诗歌作品仅有十几首在她在世时得到出版。这些在她生前出版的作品常常会被出版商大肆修改。以符合当时传统的诗歌规则。在狄更生所处的时代里。她的诗歌是独特的。她的诗歌包含短句。略去标题。韵脚不齐。并且还有反常规的大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她的许多诗歌探讨死亡和永生。这两个主题也反复出现在她寄给朋友的信里。尽管大多数狄更生的朋友可能都意识到她的写作异于常人。但是直到1886年她去世这年。她的妹妹拉维尼亚发现了她藏匿的作品。狄更生大量的作品才为人所知。她的第一本诗歌作品集在1890年由私人好友托马斯·温特沃斯·希金森和梅布尔·托特出版。他们二人都对作品内容进行了重大修改。直至1955年。学者托马斯·H·约翰逊出版了《埃米莉·狄更生诗集》。

祖父塞缪尔狄更生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办了安默斯特学院。在1813年。他建造了自己的宅第。位于市中心主干道的大宅第。这也成为狄更生家族在那个世纪最好阶段的象征。塞缪尔狄更生的大儿子。埃米莉的父亲爱德华父亲为有名望的律师。担任安默斯特学院的司库接近40年。也曾供职麻州普通法院。以及担任许多届麻州参议院。美国众议院议员。并且代表汉普郡区出席了美国代表议会。1828年5月6日。爱德华迎娶了来在蒙森的埃米莉诺克罗斯。

他们有3个孩子:被称为奥斯丁的威廉奥斯丁;埃米莉伊丽莎白和被称为拉维尼亚或温妮的拉维尼亚诺克罗斯。埃米莉有一兄一妹。年轻时跟兄长奥斯汀的感情尤笃。二人都特立独行。爱好文学。奥斯汀后来继承父业。当上律师。这是一张埃米莉·狄更生年轻时的画像。当时她九岁。这幅肖像画出自一张对孩童时的埃米莉。奥斯丁和拉维尼亚的特写。狄更生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据大家所说。年轻的埃米莉是一个行为端庄的女孩。在她两岁去蒙森走亲戚时。

埃米莉的舅母对艾米莉的评价是非常满意的。她是一个很乖的小孩。一点也不乱动。埃米莉的舅母也指出这个女孩对音乐的喜爱。尤其在钢琴方面极具天赋。她将此称之为“驼鹿般的”狄更生在位于普莱森特街的一座两层小楼里读完了小学。她接受的教育“对于一个维多利亚女孩来说过分的传统”。他的父亲希望他的孩子们能接受好的教育。即使是在出差的时候。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在埃米莉七岁时。他的父亲写信回家提醒他们兄弟姐妹“继续读书。

学习。当我回家时。告诉我。你们都学了哪些新知识”。埃米莉一直以一种温和的手法描绘他的父亲。而从她的信件里可以看出她的母亲是冷漠的。在一封给知己的信中。埃米莉写到“在孩提时代。当发生事情时。我经常跑回家找奥斯丁。尽管他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但是我喜欢他胜过任何一个。”1840年9月7日。狄更生和她的妹妹拉维尼亚一起进入安默斯特学院读书。这所学院仅在两年前才开始招收女性学生。在此之前只招收男性学生。

大约在同一时间。她父亲在被愉快街道购买了一座房子。艾米莉的哥哥奥斯丁后来描述他们大的新家如同公寓。当他们的父母不在时。他和艾米莉就是这儿的君主和夫人。从房子中可以看到安默斯特公墓。当地的一位行政长官认为这儿既没有树木又让人毛骨悚然。狄更生年轻时曾随家人到费城。华盛顿等地探亲。17岁进入女子大学。她在学院求学七年。课程包括英语和古典文学。拉丁语。植物学。地质学。历史。“精神哲学”及算术。有几个学期她因病辍学:其中最长的时间段是从1845年到1846年。

那段时间里她总共才上了11周的课。2000年发现的一张照片。据说埃米莉为人所知仅有两张照片的其中之一。购买者在eBay购得。据推测摄于1848─53年。假如照片为真。就可看到狄更生健康时的样子。狄更生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受到来自死亡“不断加深的威胁”。特别是那些与她最亲近的人之死。当她表姐妹兼密友索菲娅·霍兰德患斑疹伤寒症并最终死于1844年四月时。埃米莉崩溃了。两年后。当她回忆起密友之死。埃米莉写到“似乎当时我也应该随她而去。

因为我不能照顾她。甚至就这么看着她。”随后她患了忧郁症。她父母只将她送回波士顿的家中疗养。当埃米莉身心恢复后。她立刻回到了安默斯特学院继续她的学业。这段时期里她首次结交了终生挚友及通信往来的朋友。如亚比亚·鲁特。艾比·伍德。简·汉弗莱以及苏珊·亨廷顿·吉尔伯特。苏珊是埃米莉年轻时的密友。后来更嫁给了埃米莉的哥哥奥斯丁。成了狄更生的嫂子。婚后。苏珊跟狄更生为邻。但二人常以便条通信。狄更生许多诗作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苏珊。

而且常因苏珊的意见而修改诗作。狄更生现存的书信。致苏珊的也占最多。曾说:“成为苏珊就是想像”。狄更生对苏珊的强烈感情是否为同性恋倾慕。成了不少学者争论的题目。1845年。在安默斯特兴起了宗教复兴。狄更生的46位同僚都做了信仰宣言。来年。狄更生给她朋友写到:“我从未如此享受完美的祥和与快乐。好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找到了我的救世主。”她接着写到。她“非常高兴独自与上帝交谈。似乎上帝正在聆听我的祷告”。

这一景象并没持续太久:狄更生从未做过正式的信仰宣言。做礼拜也只坚持了几年时间。大约1852年。也就是她不再做礼拜之后。埃米莉写了一首诗。开头是:“有人坚持。在安息日去教堂做礼拜─/但是我却坚持。安息日在家中度过”。埃米莉在学院最后一年间与广受欢迎的年轻校长伦纳德·汉弗莱成为好友。1847年8月10日。埃米莉结束了自己在安默斯特学院的学习。并进入位于 ... 德利的曼荷莲女子神学院求学。距离安默斯特大约16公里。

她只在神学院上了10个月的课。虽然她喜欢曼荷莲学院的女孩子们。但是狄更生在学校从未结交永远的朋友。至于埃米莉在曼荷莲学院求学经历如此之短的原因。现在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她身体欠佳的。有说她父亲想留她在家中的。也有说人说。是因为埃米莉对学校的宗教氛围非常反感。或者是她不喜欢严于纪律的老师。也有人认为是埃米莉的思乡之情在作怪。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埃米莉离开了女子学院。她的兄弟奥斯丁在1848年3月25日突然出现。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埃米莉带回了家”。回到安默斯特。狄更生就做些日常活动打发时间。她会为家里做些糕点。也会经常在她家乡──发展中的大学城参加一些当地举办的活动。1860-65这几年。是狄更生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同时开始隐居。有时甚至拒见来客。对时事坦白地缺乏兴趣。包括美国内战。后世猜测。狄更生因恋爱失败而离群索居。但并无有力证据支持这一点。其实狄更生隐居后。依然跟许多人通信。在写诗。管家之余。精神上并不孤单。

她与希金生最终合力让狄更生的诗歌面世。后来。狄更生的侄女玛撒。即苏珊的女儿。也出版了狄更生的部分诗歌与书信。1955年。首部未经窜改的狄更生诗全集出版。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开始对其人其诗作全新的评估。

创作历程。

埃米莉·狄更生年轻时的社交生活跟一般少女无异且好作谐诗。未能确定狄更生何时开始认真做诗。她十八岁时。狄更生一家结识了一位叫本杰明·富兰克林·牛顿的年轻律师在一封牛顿死后狄更生所写的书信中。狄更生写道。他曾经“在去伍斯特求学之前和我的父亲一起工作过两年并且是我们的家庭中重要的朋友”。尽管他们之间可能并不是恋人关系。牛顿对狄更生的影响却很重大。在狄更生所提到过的一系列年长男士中。就像是她的老师。

导师。或者师傅一般。牛顿排在第二位。牛顿极有可能给她介绍过威廉.渥兹华斯的作品。他将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的第一部诗集作为礼物送给狄更生。对她以后的创作起到了良好的开头。狄更生之后写道。“他是以我父亲的法学学生的名义教授我。碰触到了文思泉涌的秘密”。牛顿很重视她。深信她。甚至已经将她看做一位诗人。在他深受肺结核的病痛困扰时。他写信给她。并且说他想要活着见到狄更生实现他所预言的成就。传记作家们认为狄更生在1862年的声明──“当我还是小女孩时。

我有一位朋友。他教会了我不朽的精神。但是他自己却冒险太近了。以至于他再也没有回来”就是指的是牛顿。狄更生不但熟记圣经。而且也谙熟当代通俗文学。她可能受到莉迪亚·玛丽亚·蔡尔德寄自纽约的信件。这是牛顿给狄更生的另一份礼物。1849年后期。狄更生的兄弟给她偷偷带了一份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的《卡文那》的抄本而且一个朋友借给她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简爱》的影响难以估计。不过狄更生得到她的第一只也是唯一一只狗时。

她将这只纽芬兰犬取名为“卡罗”。这个名字来自于书中角色约翰 李弗斯教士的狗。威廉·莎士比亚对狄更生一生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关于他的戏剧。她给一位朋友写道“为什么紧扣手掌?”。而对另一位朋友写道。“为何需要其他任何一本书?”随着埃米莉越来越远离外面的世界。从1858年夏天开始。她开始回顾。筛选自己之前的作品。并将它们 ... 成副本。小心整理成“诗稿”。这些可能是她最后的遗作1858年到1865年期间。她创作了40部诗稿。

里面最终包括将近800首诗歌。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在她在世的时候注意到这些作品。在19世纪50年代晚期。狄更生与塞缪尔·博尔斯及其妻子玛丽成为朋友。多年来。他们坚持定期看望狄更生。在此期间。艾米莉寄给博尔斯三十几封信件和将近50篇的诗歌。与塞穆尔的友谊更加鼓舞了狄更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塞穆尔在其期刊上也发表了她的几篇诗歌。人们相信在1858年到1861年期间。狄更生创作了被称为“致主人书”三卷本书信。这三组书信都是写给一名不知名的男子。

只是简单的署名为“主人”。而这些也成为学者们一直思考争论的话题。19世纪60年代上半叶艾米莉进一步远离尘世。这一时期也被证明是她的最多产的阶段。与19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狄更生表现出的泉涌似的多产完全相反。1866年她出了相当少的诗篇。情感创伤和帮佣的离开让狄更生囿于内宅。有可能是成日去解决这些麻烦使她无暇维持原来的创作水平。因为这个时候。相伴16年的卡罗去世了。自此狄更生再没有养第二只狗。同年。帮佣9年的家仆结婚并离开了庄园。

作品风格及特色。狄更生的诗作现存一千七百多首。

但很难定出实际数字。因为1860年代起狄更生的书信开始“诗化”有时候很难界定她写的是散文还是诗。狄更生不是个出版的诗人。因此留下的大部分诗作只能看作诗稿。完篇的很少。有句无篇的占大多数。狄更生的诗歌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每一时期的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时期为1861年以前这一时期狄更生的作品风格传统。感情自然流入。在狄更生死后。出版了她的作品的托马斯H.约翰逊。

只能给狄更生创作于1858年以前的作品中的五部鉴定年份。第二时期为1861年—1865年。这是狄更生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她的诗歌在这一时期更具有活力与 ... 。据约翰逊估计。狄更生在1861年创造了86首诗。1862年366首。1863年141首。1864年174首。同时。他认为在这一时期。狄更生充分表达了永生和死亡这一主题。第三时期为1866年之后。据估计。所有的狄更生诗集中有2/3写于该年之前。 狄更生的诗采用一般教会赞美诗的格律:每节四句。

第一。三句八音节。第二。四句六音节。音步是最简单的“轻。重”。第二。四句押韵。例如: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He kindly stopped for me--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and Immortality. 诗的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常省略句子成分。

有时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狄更生的诗富于睿智。新奇的比喻随手抛掷。顺心驱使各个领域的词汇。旧字新用。自铸伟词。喜欢在诗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新娘。有时是小男孩。尤其喜欢用已死者的身分说话。狄更生描写大自然的诗篇在美国家喻户晓。常被选入童蒙课本。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永生。都是狄更生诗歌的重要主题。狄更生诗作的音乐性和图象性。成了近年批评家关注的题目。其诗用的破折号。

时长时短。有时向上翘。有时向下弯。有批评家指这些是音乐记号。代表吟咏或歌唱那首诗时的高低抑扬;其诗的诗行往往不是一写到尾。有时一句诗行会分开两。三行写。有学者认为这是刻意的安排。跟诗意大有关系。因此。有人主张要研究狄更生的诗。必须以她的手稿为文本。才不致扭曲诗意。参见:维基文库有埃米莉·狄更生完整的诗作。狄更生诗作"Wild Nights – Wild Nights!"手稿狄更生在“狂风雨夜—狂风雨夜”的手稿中。

运用了大量的破折号。不规范的大写。以及独特的文字和意象。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她的行文结构在文体和形式上。比传统规范更多样化。在韵律方面。她从不采用韵律格五音步。她甚至不用五音步的诗句。她运用的诗句长度不一。从四音节两音步通常到八音节四音步。自作品自出版以来。她在文中经常使用的 “半韵”或邻韵。就倍受争议。作品的开头很有特色。第一行往往是一个声明或说明。第二行则对第一行的内容提出了质疑。由于大量的押韵和自由的诗体。

狄更生的诗歌很容易配乐。而诗句主要采用普通格律或民谣格律。相同的韵律格四音步和三音步相间的诗词。也可把她的诗谱成歌。学者安东尼·海克特发现。这种行文特点不仅存在于歌曲中。也存在于圣歌和谜语中。下面引用了一个例子: “谁是东方?/金黄之人/他也许是紫红之人/携日而出 谁是西方?/紫红之人/他也许是金黄之人/带日而落”20世纪晚期的学者对狄更生所使用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标点符号和诗词句法深感兴趣。在她生前出版的屈指可数的几首诗中。

“一个瘦长的家伙在草地”。共和报刊登时又名“蛇”— 对于共和报版本。狄更生抱怨道修改后的标点符号改变了整篇诗歌的意思。

is notice sudden is. 正如法尔所指出的

“君”被视作狄更生永久的爱人。这些忏悔诗经常“灼烧于自我质问”并“令读者通心”。其隐喻体来自狄更生所处年代的文章和绘画。狄更生的家人认为这些诗是写给实实在在的人。但学者们却不这样认为。比如说。法尔认为君是平常人无法达到的一种混合形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但却像上帝一样神圣”。他还猜测君可能是“一种基督教的意象”。病态 狄更生的诗反映了她年轻时便受到疾病。垂死和死亡的困扰。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她的诗中提到过很多死亡的 ... :“钉死。

淹死。绞死。憋死。冻死。因早产而死。枪击。刀割。以及砍头”。这会令新英格兰的传统妇女大吃一惊。她保持着对“依上帝旨意的死亡”和对“头脑的葬礼”的犀利见解。并用干渴和饥饿的意象来加强效果。研究狄更生的学者维维安 波拉克把这些引用视作狄更生映射自己的潦倒生活的一种自传方式。一种对她矮小。贫困的形象的外在表达。狄更生的一首在心理活动上最复杂的诗揭露了这样一个主题:失去了对生活的渴望会导致自我的死亡。她也视之为谋 ... 与 ... 的结合。

福音诗 狄更生一生写的很多诗是关于全心领悟基督耶稣的教诲的。实际上。很多是写给基督的。她强调了福音书的当代内容并进行了重造。通常是用“风趣的语言和美国的口语”。学者多罗西奥博发现“贯穿于基督诗歌的主要特点是对耶稣生活的敬仰。他还认为狄更生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她与霍普金斯。埃利奥特。奥登相提并论。排入“奉献于基督教的传统诗人”行列。在一首讲述诞生的诗中。她结合了愉快和风趣。重现了一个古老的主题“上帝定是/一位易被驯服的绅士/在这么冷的天气。

走了这么久的路/仅为几个人/通向伯利恒的路上/我和他都只是孩子/得到了提升/崎岖的一亿里程。未发现的大陆 学者苏珊尤霍死认为狄更生把头脑和精神看作实实在在的领域。她大部分之前都居住于此。这个极其私人的地方通常被称为“为发现的大陆”以及“精神的家园”。并被自然景观所美化。其他时候。这一景观变得 ... 且令人生畏—城堡和监狱。到处充斥着走廊与房间──构造了一个“我”和“不同的我”共同居住的地方。一个把这些思想融为一体的例子为:我内心的自己—被放逐/经过装饰/我的堡垒已无法攻破/直到所有的心──/可我──攻击了自己/这怎么办/除了放弃──/我—属于我?1880年。

一些批评家热情洋溢的称颂狄更生的诗歌。但却对其不同寻常的非传统风格提出批评意见。英国作家安德鲁·朗对狄更生的作品嗤之以鼻。他说道“诗歌存在之根本在于。它应该遵守一定的形式和语法。并且在该押韵的时候就得押韵。岁月的智慧和人类的天性也坚持该如此”。诗人兼小说家托马斯·贝利·奥德尔里奇同样对狄更生的是个提出了技术性批评。他在1892年1月的亚特兰大月刊上写道:“很明显。狄更生女士拥有一种非传统的怪诞的幻想。

他在1973年一篇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文章中写道:“……她是一个小我的作家。她不知疲倦的创作着。正如一些妇女不知疲倦的编织和烹调。她的语言天赋和他所处的时代都驱使着她进行诗歌创作和不是反屠 ... ……正如泰特先生所说。她处在那种先锋的。古怪的诗歌创作的当年。”第二轮妇女权运动使得作为女性诗人的狄更生受到了更多的文学方面的支持。从女性视角来看第一部收集了狄更生主要作品的文集的话。狄更生被认为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

以往的传记作家和理论家们倾向于将狄更生女性的角色和其实人的角色分开。例如。1952年。乔治·惠彻在其《这是位诗人:埃米莉·狄更生的批判传记》中写道。“也许作为一位诗人【狄更生】可以弥补作为一个女人所不能得到的缺憾。”另一方面。女权主义的批评者认为狄更生作在为一个诗人和作为一个女人之间。存在着必要以及强有力的联系。阿德里安·瑞奇在“美国的维苏威:埃米莉·狄更生的力量”一文中表示。狄更生女性诗人的身分带给她力量。

使得她“既不古怪。也不离奇;她注定会生存下来。运用她的力量。书写她自己的“经济学原理”。”同样的。一些学者质疑狄更生的性取向。他们引证埃米莉·狄更生写给苏珊·吉尔伯特·狄更生大量的诗歌和书信。暗示诗人有一段同性恋的感情。并且推论这段感情会对她的诗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诸如约翰·科迪。丽莲·费得曼。薇薇安·R·波拉克。保拉·本内特。朱迪·法尔。艾伦·路易斯·哈特以及玛莎·内尔·史密斯认为。苏珊是狄金一生中情爱的中心。

评价。狄更生的诗集在1890年代面世时。

普遍受到读者的欢迎。批评家大都承认狄更生的天才。但只把她看成“怪才”。“鬼才”。“偏才”。而非大诗人。狄更生的诗常常不押韵。格律不齐。被多数论者看作是“无能为力”。都觉得她才气有余。但诗艺还未到家。对于狄更生其人。只看作一个恋爱失败。自我封闭的脆弱女子。往后数十年。狄更生都保有读者。但文学地位并没有提高。到了现代派掘起。狄更生那种声调不谐。句法支离的诗歌开始被看重。

认为能够代表现代人的感受。1950年代。首部未经窜改的狄更生诗全集出版。使人看到其诗的全貌。真貌。从此狄更生的文学地位被重新评估。已进入所谓“西方正典”。传记作者也开始强调狄更生独立。坚强的个性。甚至有人称狄更生为“阿默斯特的萨德侯爵”。强调她个性中乖僻的一面。曾在阿默斯特学院任教的诗人佛罗斯特谈到狄更生的诗风:“她一落笔就是‘我来了!’然后一头跳进去。往往无暇照顾格律。韵脚。”钱钟书谈到一个狄更生诗中常见的主题:“……如愿偿欲必致失望生憎……美国女诗人埃米莉‧狄更生所谓‘缺乏中生出丰裕来’者是……眼馋滋慕。

腹果乏味。其诗中长言永叹焉……”。

出版。

短诗《在他们的石膏房安然无恙》被加上《睡眠》这个标题于1862年在《斯普林菲尔德共和日报》上发表1858年至1868年间。狄更生有少量诗歌刊登在由塞缪尔·鲍尔斯创办的《斯普林菲尔德共和日报》上这些作品刊出时并未署名。而且被大量修改。加上符合常规的标点和标题。其中的第一首诗《无人认识这枝小玫瑰》。发表时可能未经狄更生本人同意。《共和日报》还发表了她的另外几首诗。以《蛇》为题发表的《一位瘦长的君子在草地》

以《睡眠》为题发表的《在他们的石膏房安然无恙》。以《日落》为题发表的《在金色中闪耀在紫色中熄灭》。以诗歌《我品尝未酿之酒》的改编版为例。第一节最后两行为了押韵被完全改写了。

t Berries yield the senseSuch a delirious whirl! 1864年

狄更生的几首诗歌被改编后发表在《击鼓》上。用来筹集医疗资金。以支持战争中的联邦军队。另有一首诗于同年四月发表在《布鲁克林联合日报》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希金斯将狄更生的诗歌推荐给海伦·亨特·杰克逊。巧合的是杰克逊年轻时曾与狄更生就读同一所私立学校。当时杰克逊已经是出版界的资深人士。她说服狄更生将其诗歌《成功被认为最甜美》不具名地发表在一个名为《诗人们的假面舞会》的系列作品中。然而。这首诗仍然被编者按照当时的审美观作了修改。

其他专长。狄更生精通园艺。爱培植奇花异卉。

学者朱迪·法尔指出:比起诗人。狄更生生前更多的是以园艺爱好者为人所知。狄更生九岁的时候。开始与妹妹一起学习植物学并照管家中的花园。她曾将压花收集到一本66页的皮制封面的标本集中它包含了她收集。根据林奈体系分类并标记的424种压花标本。狄更生大宅内有她自己的花园。其父甚至特别为她兴建了一个温室。当时。其家庭花园在当地很有名。并得到了人们的赞赏。标本集没有保存下来。

狄更生没有保留任何园艺笔记或是植物名录。但是从其朋友及家人的信件与回忆中。人们可以清楚了解到这一情况。狄更生的侄女。玛莎·狄更生·比安奇回忆道“铃兰。三色堇铺成一条条地毯。一排排的甜豌豆。风信子。还只是三月。但蜜蜂采的蜜到夏天也吃不完。适逢花期。篱笆上缠满的芍药像是缕缕彩带。另有大片黄水仙。大丛金盏菊让人心驰神往。这简直是蝴蝶的乐园。”特别的是。狄更生培育有香味的异国花朵。她写道自己:“可以在餐厅与悬挂着盛放植物的篮子的暖房间种植香料群岛上的香料”。

狄更生常常送花束给朋友。附上诗句。但是“他们珍视花朵胜过诗句”。狄更生也擅长烹饪。常用篮子将焗好的面包。曲奇饼从她房间的窗子吊下。送赠邻居。亲友;1856年。她的面包更在当地农业博览会的比赛中取得二等奖。下面是她存世的姜饼食谱:一夸脱面粉。二分一杯牛油。二分一杯奶油。一汤匙姜。一汤匙苏打。一汤匙盐。另加糖浆。

遗产。迪金森庄园今貌。2003年。它被改建成了艾米莉·迪金森博物馆。

参考资料。

Poems by Emily Dickinson. Ed. Mabel Loomis Todd and T.W. Higginson. .第一本狄更生诗集

经窜改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 Thomas H. Johnson. .首部未经窜改的狄更生诗全集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including variant readings critically compared with all known manuscripts. Ed. Thomas H. Johnson .

三卷本诗全集

连异文 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Ed. Thomas H. Johnson and Theodora Ward. .三卷本的书信集 The Manuscript Books of Emily Dickinson. Ed. R.W. Franklin. .手稿影印本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Variorum Edition.

Ed. R.W. Franklin. .较新的异文版本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Ed. R.W. Franklin. .较新的诗全集

部分诗歌经重新编年 Open Me Carefully: Emily Dickinson's Intimate Letters to Susan Huntington Dickinson. Ed. Ellen Louise Hart and Martha Nell Smith. .致苏珊的书信。

部分书信依照原稿的文字排列来排印M. T. Bingham. This Was a Poet. .早期狄更生传记的代表作 Charles R. Anderson.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Stairway Of Suspense. . Richard B. Sewall. 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 .较详细的传记 Cristanne Mil

ler. Emily Dickinson: A Poet's Grammar. . Judith Farr with a chapter by Louise Carter. The Gardens of Emily Dickinson. .有关狄更生的园艺与其诗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