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下大将都是怎么死的?

May0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朱元璋手下大将都是怎么死的?

  最近看到一些博客谈朱元璋,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峰位置了。心里有一种强迫症得到满足的快乐。

  其实最想说明一点,历史观决定于价值观。一个人读历史时,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人生定位来理解历史,同情自己的“那一类人”。因此,中国数千年来,有歌颂帝王将相的史,有歌颂才子佳人的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唯独没有歌颂“蚁民”的史,也极少有倾诉民生的史——尽管大家本来都是农民,却最作践农民。

  于是,那些 ... 官员的就是坏皇帝, ... 老百姓的反倒可以成为好皇帝。

  康熙爷 ... 了几个识字的书生,并不影响他是圣君,因为这几个呆书生不识时务。而朱元璋 ... 官(其实也就是刚得势的流氓无产者或老地主)的“文盲皇帝”,(尽管他极少 ... 百姓,尽管他恢复了汉民族的尊严,将中国推向了经济和文化的一个新高度,)自然要鞭尸,务必将其搞臭,搞得后来者要充分尊重文人和官员。不只这些臭老九,连稍认几个字,听过历史评书的臭小九们也恨不得和那个土皇帝划清界限。那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早已自绝于人民,毅然决然的站在了特权阶级的一边,这是中国自清以来亡国灭族的根源。

  我始终认为,为老百姓着想的人,就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不论他生在先秦还是当代,不论他是皇帝还是掏粪工人;反对这些共产主义者的人,就是人民的敌人,该 ... 。谁鱼肉百姓,作威作福就要 ... ;谁麻木不仁,官僚作风就该 ... ;谁 ... 、腐化堕落就要 ... ;谁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就该 ... ;谁投机取巧,不务正业就该 ... ——不管你是 ... ,还是太子太保,

  难道等到这些当权的流氓无产者与老地主结成了利益群体再 ... ?难道等到这些0。5%的当权者占有了全国70%的财富的时候再 ... ?难道等他们以人民为筹码,要挟中央的时候再 ... ?

  民作万物与官,官无一物与民, ... ... ... ... ... ... ... ! ... 得好!

  有人评论,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明之一相,张居正也。颇多人评论明太祖嗜 ... ,竟然有人引用“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样的“典故”来,令我哑然失笑。

  现在凭我读《明史》的记忆,把朱元璋手下一些比较知名的功臣的死因盘点一下。

  首先提几点:

  1、我觉得朱元璋不管 ... 了多少功臣,有一点,他是较少 ... 百姓的(造反的另说),即使在战争时期,朱的军队纪律极严,绝不许扰民,绝不亚于解放前的 ... 。现在的人一提起君主 ... 功臣咬牙切齿,却对令百姓布衣惨死的电视剧明星君主推崇有加。可能是这些网友无知吧,抑或是他们太没有人性了。

  2、所谓功臣,是建国年代有功的人,却未必是好人、善人。古往今来,开国功臣, ... 变质、鱼肉百姓的人不在少数。我想不但该 ... ,也必须 ... 。朱元璋 ... 了一些功臣,有保护皇权的原因,是更主要原因,作为一个从最底层走出来的皇帝,对漠视百姓的官僚体制,对祸国殃民的 ... 一定是无法容忍的。

  3、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明史》。听过评书,但没太当真。

  徐达:明代开国第一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用谋略,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对朱元璋极为恭谨,在外交战,每策必报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谋深,命其便宜行事。病死,后代公侯颇多,贯穿有明一代。对他的死有两种传言,一为达背部脓肿,朱元璋送去烧鹅,达明朱元璋赐其死之心, ... 而亡;一为达西征王保保,大败而归,损失数万,朱自此疏远达,并寻机 ... 死。前者颇感荒谬,后者亦不合情理。有机会再谈吧。

  常遇春:明代开国第二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克北京后不久暴亡;对朱元璋极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员大将闻名天下: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资格老,功劳多,可数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发现后,本欲革职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称臣子当忠心不二,邵荣这样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则自己与邵荣不能并存于世。朱元璋听了之后“下了狠心”,含泪斩了邵荣。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袭国公位。

  徐达、常遇春有领袖众将的能力和功劳,是朱元璋在 ... 的左膀右臂,徐达在政治上也是牵制李善长、胡惟庸的重要人物,可惜一人早死,一人长期在外领兵打仗,从而放任了胡惟庸党的发展。

  朱元璋建国之初仅封6名国公,徐达、常遇春是当之无愧的,声名上也算善始善终。可惜另外四个国公就不这么顺利了。待续。

  上面说到了朱元璋最初封的6个王中的徐达、常遇春。另外四个是:李文忠、冯胜、李善长、邓愈。而咱老百姓通过评书所熟知的刘基(伯温)、汤和、胡大海等,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入这个行列,但主要还是功绩和资历的问题。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跟随太祖东征西讨。朱元璋因为早年邵荣的反叛,对大臣的疑心渐重,派了颇多外甥、侄子、义子进入各路大军的领导层,李文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其“气量深宏,人莫能测其际”。常遇春死后,李文忠成了军队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后,朱元璋更委以重任,逐渐接替徐达与李善长共同主政中书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给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死时只有40岁出头。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对自己忠心的人能够牵制李善长、胡维庸等人了。朱元璋怀疑李文忠的死是由于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将医治李文忠的医生全 ... 了。李文忠卫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邓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从其卫列六公看,他的地位应该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曾作为征南、征西将军评定云南、打到昆仑山,出甘肃西北数千里。但他比李文忠死得还早,享年也仅40岁出头。

  这里插一句,《明史》上讲,明朝疆土远胜于汉唐,似乎和大家平常的印象不符。我本人对疆土不是很关心,希望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二。

  六公之中的冯胜和李善长是被朱元璋 ... 了的。

  冯胜和其兄国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将,但国用死得早。国用是朱元璋最亲信的人之一。曾经俘虏数万士兵。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从数万人中选出500士卒夜间为自己护卫,其他亲信护卫全部撤离,只留国用一人做伴。冯胜也是个帅才,可惜也贪财。常遇春死后,逢大军出征,一般都是徐达居中,李文忠、冯胜居左右。徐达大败于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军亦败北,唯独冯胜所将大胜,可见其能力。冯胜每逢战胜,往往夺取财物妇女私匿。前文说到,朱元璋治军之严是不亚于 ... 的,因此对冯胜极为不满,切责之,不赏,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并多次罢兵权,又多次复兵权。徐达、李文忠死后, ... 上不得不更多倚仗冯胜。从这个程度上讲,朱元璋手下大将尽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将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国家功勋最著的八名大臣中,冯胜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颇为朱元璋忌讳的。在蓝玉案爆发时,冯胜坐镇西南,当地公侯皆听其调遣。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终于从招回冯胜,不久赐死。

  李善长的死,比较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长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劳不亚于徐达,与徐达同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维庸案爆发后,尽管李善长暂时未被牵连,但胡是李推荐为相的。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许或知而不报胡的反情,这比较合情理。李善长眼看要善终了,结果70多的时候,终因为天上掉下几颗流星,需要 ... 大臣应天象,结果李被 ... ,株连家人几十口。

  六个国公中,徐达善终,常遇春、邓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长直接因胡维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时被 ... ,冯胜间接因蓝玉案在朱元璋老年时被 ... 。

  下次再讲讲胡维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附带把其他大臣的死因提出来。

  再简略的把几个知名的人物写一写,比如最喜欢被电视迷、评书迷谈的刘伯温。

  刘基(伯温)是浙江人,从而始终无法成为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并非朱不信任刘,而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的排挤。这一点,朱元璋心里是明明白白的,但是君主的智慧是平衡,而不能以善恶曲直来办事。在淮西派掌握大权的时代,把刘伯温抬到李善长、胡惟庸的上面,其实是在害他。然后,朱对刘的器重是明显的,所以当刘伯温在年纪不是特别大的时候死去时,死因是值得怀疑的。史书载,最大的可能性是胡惟庸的毒害,这也是胡惟庸的一个罪状。从权利斗争的角度分析及刘伯温的势力看,朱是不可能 ... 刘的。

  关于刘伯温,有两点要说一下:第一点,他是个很正经的儒生。后世把他描绘成诸葛亮式的人物,是对他的赞扬,也是中国老百姓仰慕仙风道骨的心灵情节,真是可爱又可笑。第二点,很多人都以讹传讹,说刘是被朱元璋 ... 的,或是刘看出朱元璋嗜 ... ,遂云游四海去了。很多中国人是喜欢以自己的结论反推事实的,以此证明朱的嗜 ... ,这是可悲又可笑。

  汤和,小说中难得活下来的功臣,原因是“他很知趣,天下安定后及时告老还乡,在凤阳享福去了”。事实却不完全如此。汤和一直是朱元璋最信得过的大臣,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忠心。太祖初起之时,能力未能完全施展,众将基本不服,唯独汤和言听计从,这无疑是一个刚刚升官的领导最需要得到的支持,朱元璋是不会忘记的。可惜汤和的能力在众将中是中等,难达上游,因此一直未封公。平定天下之后,汤和确实告老还乡了一阵,但后来因为沿海倭寇常有骚扰,遂被派到东南沿海驻军、抗日。汤和对付蒙古人不行,但对付日本人绰绰有余。他修建的边防工事,在100多年后倭寇猖獗时仍然异常有效,保一方军民安全,因此当地人曾为汤和立庙纪念。

  胡大海,不记得评书里是怎么说的了。他是个礼贤下士的人,我记得他是个粗人,但却非常尊敬儒生。可惜战争中被叛徒所害,被大棒击中后脑而死,甚是可惜。

 

  廖永中,他的兄长廖永安是国公,战功颇著。永安被张士诚所擒 ... 害,永中袭爵。“明教教主”韩林儿就是被他弄到江里淹死的。他和宰相杨宪关系不错,杨宪被 ... 的时候,他因为功大免死。但不久,因为发现逾制用龙凤物事,被朱元璋 ... 了。这是胡惟庸案、蓝玉案之前。这让我想到一些官场、商界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