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为什么28年不上朝?

Sep2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史》神宗的本纪结尾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个明朝享国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实为寓贬于褒,是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万历皇帝为什么28年不上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 ... 谏官”的 ... 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 ... 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
  正因如此,明代言官普遍的作风是,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唯恐不夸张,往往凭借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就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关心的并非所论是否属实,而是能否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通过 ... 皇帝、 ... 重臣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以捞取政治资本。
  看看明朝的名臣,哪一个没有被这些言官“ ... ”过,如海瑞、杨涟、左光斗、张璁、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等,大明帝国如果没有他们,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运转。
  这些言官 ... 别人,同时也不断地被人 ... 。给人“挑刺儿”是最容易的事情,再完美的人,也能挑出个毛病,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事,总能和你联系在一起。你在位时 ... 你,罢官后还要 ... 你,活着 ... 你,死了还要 ... 你,好像不把你搞臭,就显不出这些言官的水平。
  崇祯时期,明朝危机重重,明代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袁崇焕照样被“ ... ”,直至被凌迟处死后, ... 声还在继续。清军入关后,南明小王朝还有几十万军队,还有半壁江山,但那些言官不是专心对付来势汹汹的敌人,还在继续“ ... ”,继续“内讧”,到了这个程度,明朝只有灭亡的份了。
  明亡于万历皇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家之所以有此观点,缘于万历皇帝30年怠政,表现有所谓的六不做,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执政前10年,是明朝一个辉煌的瞬间,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万历为何突然要“六不做”呢?也是被言官 ... 成这样子的。
  敢于 ... 皇上,直接 ... ,毫不留情地 ... ,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皇帝指着鼻子破口大 ... ,把万历皇帝描绘成一个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在我们看来,这不是进谏,简直就是人身攻击、诽谤侵犯名誉。但万历皇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
  这以后,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 ... 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对这种群狼式的围攻、暴风雨式的谩 ... ,皇帝没了脾气,只能装聋子不理睬。雒于仁还有一个革职的处分,后来者,则干脆什么处分都没有。万历皇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选择了“六不做”,任由他们去 ... 吧。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在明朝,这些文官“ ... 声猛于虎”。皇帝尚且如此忍让,何况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将?能干的人都给 ... 下台,大明朝靠什么来支撑?
  勇于进谏、尽人臣之责本是件好事,但无端地放纵,奖罚不明,逐步扭曲了言官进谏的本意,最终反倒严重干扰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这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