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大礼议事件始末 再论嘉靖大礼议

Jan05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1年2月,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既有研究不同的观点。笔者以大量一手史料为基础,指出武宗猝崩后,威名素著的张太后奉武宗遗命干预朝政。在空位期间,她选立世宗、收捕江彬、革除弊政,成功地避免了由空位危机导致的政治动乱。笔者在颠覆了既有观点的立论基础(按:即杨廷和在空位危机中总揽朝政)之后,指出“世宗与张太后的矛盾才是解读议礼之争的关键所在”,“议礼之争的核心问题是象征正统的身份符号——皇考、圣母的归属问题”。2012年9月,田澍重申旧论:“世宗在张璁等人的坚定支持下,顺利地摧毁了杨廷和集团”,“奠定了嘉隆万改革的良好基础”;2012年12月,解扬在其撰写的明史研究综述中对笔者的研究只字不提,似乎以此表明他不同意笔者的观点。鉴于学术界对大礼议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笔者选择以张延龄案为线索再次讨论嘉靖大礼议。

其主角为张太后胞弟的张延龄案与大礼议关联紧密,因此在世宗与议礼新贵张孚敬(按:即张璁,为与所引史料保持一致,本文一律使用张孚敬)眼中此案“所关至大至重”。本文以此案为切入点,以记录世宗与张孚敬等人的相关话语、行动的文本《谕对录》、详述此案经过并记录涉案人员供词的《刘东山招由》等史料为中心,剖析世宗、张孚敬等议礼新贵以及刘东山等涉案人员对大礼议的认知。

一、骄横的外戚:张延龄案之缘起

自西汉吕后临朝称制以来,女主干政现象屡见不鲜,随之而来的外戚擅权事例亦史不绝书。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代教训,命工部铸造刻有戒谕之辞的红牌悬挂宫中。严厉申明,即使贵为皇后亦只能处理宫闱之事,宫外事务丝毫不得干预。此后朱元璋又将相关训诫写入《祖训》,进一步强化对后宫干政的限制。客观地说,除了在武宗暴卒后张太后曾短期干政外,朱元璋亲手制定的《祖训》基本得到了贯彻。与此相应,明代外戚在政治、 ... 方面的发展亦遭到了遏制。王世贞言:“夫以张寿宁兄弟(按:即张太后之弟张鹤龄、张延龄)之宠,方安平后父之重,李武清外祖之尊皆不得预(兵政)。”然而,明代外戚毕竟仍是具有特权身份的群体,他们有可能凭借皇帝的恩宠获得巨额资产,并利用攫取的财富结交当朝权贵,从而成为在社会生活中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张太后之弟张鹤龄、张延龄就是这样的典型。

弘治年间,张鹤龄、张延龄的权势源自孝宗对其姊张氏的恩宠。《名山藏》云:“孝宗即位,立(张氏)为后,至爱矣。宫中同起居、无别宠,如民间伉俪然。”所谓爱屋及乌,孝宗对张家兄弟的恩宠亦非同寻常,时人有“明兴外戚之宠无过张氏”之论。二张恃宠而骄,不但通过奏讨庄田、残盐买补、开设私店等手段攫取暴利,而且横行无忌,强夺民产,甚至派奴仆至吏部殴打朝廷命官。不止如此,其“族子舍人,下上运河,阻扰贸易,拷掠无辜,谤怨载途”。科道官多次上疏弹劾二张,孝宗命司礼监予以制止,并写下亲笔手谕:“朕只有这门亲,再不必来说”。对敢于直言极谏的李梦阳,一向温和的孝宗竟将其投入诏狱。罗玘上疏营救李梦阳,曰:“鹤龄在肺腑,陛下固将玉成之。若梦阳万一处死或自裁,乃滋为鹤龄累。”孝宗这才将李梦阳从轻发落 。

武宗即位后,张氏的身份由皇后变成了皇太后。她的影响力依然强大,在铲除刘瑾的政治事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与此相应,武宗登极之初即分别赐予张鹤龄、张延龄太傅、太保的荣衔。此后,又不顾户部尚书韩文“此辈名为买补残盐,实侵夺正课”的进谏,批准张鹤龄等人买补。因此,武宗对二张的恩宠虽远逊于孝宗,但二张“富贵益盈,骄恣、怙终不悛。奢侈、僭拟无度” 。

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小人物不但使二张在正德十年险遭灭顶之灾,而且埋下了二张最终覆灭的祸根。这个人叫做曹祖,本是一个江湖术士。其子曹鼎是二张的家仆,曹祖亦透过这一层关系获得了张延龄的赏识。其后,曹氏父子关系恶化,张延龄借故将曹祖驱逐。曹祖愤恨不已,迁怒于张鹤龄兄弟,击登闻鼓谎称二张“阴图不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阴图不轨”与蓄意谋反同义,乃“十恶不赦”之罪。因此,武宗闻言暴怒,命令刑部尚书张子麟等进行会审,并派遣司礼监、东厂予以监督。恰在此时,曹祖突然服毒身亡,武宗更加疑心“谋反”属实,严令追查到底。张太后见事态紧急,多次居间调停,二张亦献上大批珍宝寻求转机。由于查无实证,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

在武宗暴卒后的空位期及嘉靖初年,张太后的个人权势达到顶峰,但随着议礼之争的展开,她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二张也经历了同样的转折。世宗即位之初,以张鹤龄亲赴安陆迎驾有功,封其为昌国公、太师,张延龄亦获得了太傅的荣衔。此时,二张依然横行无忌。张鹤龄在迎世宗赴京即位的途中公然“鞭驭者至死”。张延龄更是胆大妄为。嘉靖二年,张延龄强夺宛平县居民孙铭的土地,孙铭赴县衙申诉,县令不敢受理。张延龄闻讯后公然派人在县衙前将孙铭捉到张府,“锁拘马房内者五日”,“又将(孙)铭责打二十”,这才放过受害人。给事中张原据实弹劾,而世宗此时正忙于尊崇本生父母,不愿节外生枝,故置之不问。嘉靖三年,世宗诏告天下改孝宗为“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张氏家族的威势从此一落千丈。嘉靖八年,世宗下令裁革外戚,二张亦在被裁之列。那些长期被张家欺压的人以及曾为张家卖命的豪奴、无赖,突然发现了复仇或敲诈的机会,孔飞力描述的那种社会权力开始在空中飘浮了 。

二、从谋 ... 到“谋反”:张延龄案之真相

试图对张氏家族采取行动的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的先行者曹祖以暴死告终。但他们相信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完全可以采取与曹祖相似的手段达到曹祖无法达到的目的。嘉靖十二年,指挥司聪“拾曹祖所首事为疏”敲诈张延龄,令他所料不及的是,今不如昔的张延龄仍然敢于使用非法暴力将其迫害致死,并胁迫其子司昇焚尸灭迹。司聪的同谋董至本“系无藉奸徒,惯写本词”,“在京挟诈人财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