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一统天下――秦制度开封建政治新篇章

Jun29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000多年来,对于 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众说纷纭,其著述文章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总归起来,无非毁誉两种。誉之者说,秦始皇乃“千古一帝”;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 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毁之者说,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 智”,“以暴虐为天下始”;“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 ... 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诸如此类,嚣嚣不已。公平而论,无论是毁者誉者,大家对秦 始皇完成统一及巩固统一的诸多举措,却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历史已经证明,秦始皇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学者们一致认为,秦始皇最为杰出的历史功绩,首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在 思想和制度建设层面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封建社会的政治框架。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王子今在发表于《光明日报》的长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论 秦始皇 嬴政的统一功业》中说,战国之时,以“天下”作为管理的对象,管理统一的“天下”,已经是许多政治家的最高追求。儒、法、道、墨诸子都对“一统天 下”有过诸多议论,谋求统一,谋求对“天下”的统治,已经成为十分明确的政治目的,成为战国社会十分急切的政治要求。而秦的统一,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 景下实现的,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同。 > >   事实确如当代史学家何兹全所说,“秦始皇统一大帝国的建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符合人民利益 的。”应该看到,秦始皇个人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过程中所做的历史贡献,还是非常显著的。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 而斗诸侯”,“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成为战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担当起了统一天下的重任。从22岁亲自主持国政开始,秦王嬴政坚持秦国既定的以武力兼并 诸国的策略,坚定果敢,夙兴夜寐,“以天下为事”,期望“得志于天下”,亲自谋划并且指挥了逐一翦灭六国的战争。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几乎 是以一年一国的速度消灭了山东六国,其速度之快,战事之顺利,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大的攻伐战争,充分体现了秦始皇完成统一的气魄和胆识。在统一战争过程中, 秦始皇曾经不顾个人安危,三次出行前方,激励士气。《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十三年(前234),秦军大破赵军,斩首10万,嬴政亲临河南(今河 南省洛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军俘获赵王,又欲进击燕,嬴政亲临邯郸,后从太原、上郡返回咸阳;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秦军大举攻楚, 俘获楚王,秦王又亲临郢陈(今河南省淮阳)。嬴政的出行除了耀武扬威之外,更有着特意移置最高指挥中心临近统一战争前线的意义。 > >   除此 而外,秦王嬴政对统一作出的贡献,还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秦始皇虽然没有亲自指挥统一战争的具体战役,但是,他在选将用人、采言纳谏方面为战争的胜利 进行提供了人才保证。如除逐客令,任用 李斯、尉缭,求 韩非,以郑国主持水利工程等都是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平定韩、赵、魏、燕、楚、齐战事,多有秦王嬴 政亲自决策的记录。比如商议攻取楚国战略时,李信说“不过用二十万人”, 王翦以为“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 言是也。”李信受命攻楚,楚人大破之。嬴政亲自“见谢王翦”,决意“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王翦,“使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后世有学者评 价,嬴政“怀并吞之志”,虽“遇人寡恩”,依然能够令“王翦空秦国之士以专征”。嬴政作为秦政最高主宰和秦军最高统帅选将用兵时处心积虑,甚至克己违心的 历史表现,确实非同寻常。 > >   秦始皇对于 ... 历史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除上节所列的开拓疆域,为后来 ... 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基 本格局之外,就是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权组织的基本架构。秦帝国初创之期,随着版图的扩大,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管理国家,就成为最棘手,而且急需要解决的 问题。秦始皇采取中央集权、设立郡县的政权组织形式,分天下以为四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诸官职,分别负行政、 ... 、监察。 > >   秦始皇 “改诸侯置郡县”,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的重大变化。秦制度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表现出积极意义。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四 《后秦纪》中曾经称李斯倡行郡县之议是“千古创论”,又就“置郡县”之举赞誉道:“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王夫之说:“郡县 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秦始皇能够清醒而坚定地以“制”顺“势”,其历史判断力和行政意志都值得赞 许。 > >   其三,秦始皇创新土地政策,“上农除末”,统一货币和计量单位,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秦国自 商鞅变法起,就承认并保护封建土地私 有制,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让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如实上报占有的田数,这就意味着秦王朝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权。为了使国 家强盛,人民富足,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上农除末”政策,打击非生产性活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琅邪刻石上有“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 除末,黔首是富”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的碣石刻石上又称:“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这一鼓励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的政策,无 疑为发展封建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   现在,我们再看看秦始皇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历史贡献吧!秦统一前,六国的货币形制非常复杂。为 了维护统一,便于经济流通和发展,秦始皇确定以“半两”钱为全国通行货币。这种代替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布币、刀币、圆穿圜钱、铜贝和金钣的统一货币,流 通地域空前辽阔。“半两”钱的形制,由于铸造、流通和储藏的方便,对以后历代钱币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除了统一货币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即 秦始皇琅邪刻石所谓的“器械一量”。现存秦代文物多见铭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诏的统一的衡器和量具。诏文强调“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还规定,县和工室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工律》中又有这样的内容:“为器同物者,其 小、大、短、长、广亦必等。”要求 ... 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