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

Jun20

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

时间:2018/06/20 12:29 | 分类:清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保定巷位于开封城内西部,片街,包括前保定巷和后保定巷,从清末至今变化不大。保定巷约占半个街区,其中数条很窄的小巷又弯曲不直,如果一个人初次穿行其间,可能会迷路,多少会有些神秘感。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明初还作为陪都,称北京,保定巷的名称来历源于开封曾为陪都。

前保定巷,主街呈“┣”状,南起省府西街,北部3个街口均通后保定巷,东口通大坑沿街。南北主街长220米,东西主街长150米、宽3米至5米,所含自然街合计总长约700米。宋代该街一带为御史衙署,元代为汴梁路官署,明代为布政司署。相传名称来历有二:其一,明初朱元璋曾住此,并商议将国都“定鼎”于开封,故人将此街呼为宝鼎街,后讹为“保定街”“保定巷”。其二,该街清代有保定人居住,建祠堂,故名保定巷,为居民区。后保定巷,主街呈“L”形,东口通大坑沿街,南口接前保定巷,西北部通大厅门街。南北主街长130米,东西主街长170米、宽4米至5米,所含自然街合计总长490米。因该街在前保定巷之北,故名。该街布局大致为“两横三竖”,南、北、东五个街口(现为四个街口)通相邻的三条街。街东北部地势较高,开封人称“高高山”。该街原53号(今6号)许氏宅院保存基本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 ... 地下党活动点,2012年被确定为开封市不可移动文物,为居民区。

清乾隆四年(1739年)《祥符县志》街镇表中记载有“保定巷”,属“第七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祥符县志》城图标注的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在抚院东侧、大坑沿街西侧。该志街镇表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南保定巷、北保定巷属“第七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河南省城地舆全图》标注有前保定巷、后保定巷、保定巷、北保定巷,在前保定巷东侧还有一片水域。1912年《河南省城街道图》、1914年《开封府城之图》和1935年《开封市图》标注为保定巷,为片街。1935年《河南省会公安局分区新旧街道对照表》、1937年《开封市新旧街道名称表》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西区。1948年《开封市城关区全图》标注为“前保定巷、后保定巷”。1952年《开封市区街镇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第三区省府镇。1958年《开封市区街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大坑沿街道办事处省府前街居委会和大坑沿居委会。1965年《开封市区街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办事处省府前街居委会和大坑沿居委会。1981年《开封市地名表》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办事处。1983年至1985年《开封市区街名录》记载,“前保定巷、后保定巷”属鼓楼区西司门街道办事处省府西街居委会和大坑沿居委会。

北宋时期东京城内的御史台地址是现今的保定巷。《东京梦华录》“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一节记载:“大内西去右掖门、袄庙,直南浚仪桥,街西尚书省东门,至省前横街南,即御史台,西即郊社。省南门正对开封府后墙,省西门谓之西车子曲。”在御史台和郊社之间有一条通道,正对开封府后墙。这条通道的大致位置即前、后保定巷南北走向的主街,南起省府西街,北至大厅门街。御史台旧址位于保定巷南北主街的东侧。

明代开封城内的布政司署及其北侧,是现今的保定巷。《如梦录》“官署纪”记载,“布政司署,在钟楼西路北……署前街西,是守道署。街东口,折向北,略东是守道住宅。北首都事厅,往北经历司,再北左布政住宅;堂后口往西路北,右布政住宅。折向南,路西是架阁库,俗传狄青得宝之处。(清代人常茂徕注释:按:即今抚署东,保定巷。据此应作宝定巷)”明代,布政司与按察司之间有一小块地域,是守道署(今眼病医院位置)。守道署门前街的东口即前保定巷南口。守道署隶属于布政司,是监察考核机构。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 ... 体制。道处于府之上,布、按二司之下是省级 ... 的派出机构。道又分为守道和巡道,分别隶属于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主官称道员。清代,驻开封的守道署有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开封府署”中记载,“承宣布政使司旧在按察司东。明末,河水没,驻于杞县。国朝康熙二年(1663年)左布政使徐化成改建今署(今汴京饭店地址)。经历司、理问所、照磨所、司狱司、巨盈库旧俱在本司内,今移署。织染局,在钟楼南”。保定巷地处明代布政使司大院旧址,其南北主街以东的街道形成在康熙二年(1663年)之后。布政使司未迁走前,其大院内有办公机构,也有住宅,可能还有向西、东或北方向另开的旁门。 《如梦录》的记载中有守道住宅、都事厅、经历司、左布政住宅、右布政住宅、架阁库等。这些机关单位和大小住宅在布政使司迁址后就逐渐形成了居民区,被称为保定巷。

现今保定巷南北走向的主街在明代位于布政使司大院的西侧,西临守道署。而保定巷内东西走向的两条横街则应是明代布政使司大院内的主要通道,还应是区分该大院前、中、后院的重要地标。其一,前保定巷横街以南区域应是原布政使司大院的前院,地势低洼。清道光年间又一次黄河水患,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河南省城地舆全图》标注:积水都未消失,导致南北不通畅。加之后来省府西街路北临街处建房,又造成从前保定巷的横街中部向南不能直通,折向西通至南北主街。其二,前保定巷横街与后保定巷横街之间区域为原布政使司大院的中院,现今在两街中部有一小巷相通。其三,后保定巷横街以北区域应是原布政使司大院的后院,原来有一南北街在横街中部偏东,向北通至大厅门街东部,其北口应是原布政使司大院的北门(偏东)。1948年《开封市城关区全图》还显示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北部不通,现在向西还能通至后保定巷西部的南北主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