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高手原本稳拿状元,为何倒在了门口?

Jun2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清朝二百多年中,才子层出不穷,比如袁枚、纪晓岚、郑板桥等等,都是足以名传千古的大高手,不过在科举考试中,这些人却称不上高手,郑板桥更是四十多岁才考中了进士。

今天要说的这位高手,不光在文学史上足有留名,在科举考试中更是横扫天下,牛得不得了。

这位堪称清朝科举第一高手的人,就是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的那位大名士——赵翼。

赵翼的水平高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好比一次比武大赛,有一个高手众望所归,但评委们不想让他拿冠军,就宣布把他的右手和右脚都绑起来,只能用不熟练的左手和左脚,结果怎么样?人家照样打遍天下无敌手!

赵翼同学就是这样一位高手。然而,水平再高,这次也没用。

早在考试前,江湖上就有传言,说怎么好名次都是你们军机处的呀?是不是有什么内幕呀?

其实也怪不得老百姓说闲话,任何传言的产生都是因为你本身有问题,像上一科的状元、榜眼都是军机处的,而考官也大都是军机处的,就像儿子考试老爸当考官,老百姓不可能没意见。所以,军机处为了平息传言,就决定这科决不让军机处的考生当状元。

展开剩余78%

巧的是,这科最大的热门赵翼同学恰恰就是军机处的。其实这也正常,能被选进军机处的,本来就是各省的尖子,他们不当状元谁当?赵翼同学一看,我招谁惹谁了?干吗不让我当状元啊?哼,不让我当我偏要当!

小赵同学向来心高气傲,要不然也写不出来“各领 ... 数百年”那样的狂话,可是怎么考呢?我的文风和字体考官们早都熟悉了,不用拆封也知道是不是我的,干脆,我直接改文风、改字体吧!

这就像武林高手被绑住了最擅长的右手和右脚一样,小赵同学硬是靠着临时改变的文风和字体,照样拿了个第一名!就是这么牛!

当时,考官们并不知道第一是谁,都在那儿议论:“你看见赵翼的卷子了吗?”

“没有啊,他的字体很有特点,烧成灰我也认得。”

“不会是改字体了吧,这小子能耐大着呢!”

“有这个可能,不过文风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得了的,这些卷子我都看了,都不是他的风格。”

“那就怪了,难道这小子根本就没考?”

考官们正在议论着,这时,兆惠将军进来了,说你们定好了吗,皇上要我来拿卷子。

考官们又仔细看了看第一名的卷子,确定不是赵翼的,这才把前十名的卷子排好,交给了兆惠。

赵翼心里暗叫一声:好险!总算把这帮老家伙蒙过去了!

卷子送到乾隆那里,乾隆一份一份地看,觉得没什么问题,就让人拆开封填榜,第一名,赵翼,江苏阳湖人(赵翼暗喜,耶!)。

刚写到这儿,“等会儿!”乾隆叫了一声,“这个赵翼是哪里人?”

小太监回答:“回皇上,是江苏阳湖人。”

乾隆揪了揪胡子,说:“南方文风鼎盛,确实名不虚传,不过,状元也不能老是南方人啊,你再往下看看。”

小太监又拆开第二名的卷子,胡高望,浙江仁和人。

乾隆撇了撇嘴,小太监又拆开了第三名,王杰,陕西韩城人。

乾隆这才抬起头来,问:“我朝以前出过陕西的状元吗?”

小太监想了想,说:“前朝出过一个叫康海的,老有名了。”

乾隆不耐烦地说:“我问你我朝有没有,你扯前朝干吗?”

小太监忙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说:“回皇上,还没有。”

乾隆点了点头,说:“那就定他吧,陕西向来王气重,也该出个状元了。”

就这样,陕西人王杰幸运地成了状元。

【王状元花絮】

因为电视剧的关系,刘墉和纪晓岚成了智斗和珅的最佳代言人,其实,这两个人的很多故事都出自王杰状元身上。

有一次,和珅笑嘻嘻地握着王状元的手,说:“果然是状元公的手啊,手感真不错。”

王状元赶紧把手抽回来,说:“和大人请自重,我这双手只会写几个字,又不会大把捞钱,哪能比得上和大人的手?”

还有一次,和珅正在欣赏别人送给他的一幅水墨画,王状元凑了过来,称赞道:“这幅画跟和大人真是很配啊!”

和珅没想到王状元会奉承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就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问:“哪里配?”

王状元吐出来两个字:“贪墨。”

乾隆去世后,嘉庆皇帝想查办和珅,却没有人敢去,这时,已74岁高龄的王状元站了出来,清算了这个清朝最大的贪官。

王状元在个人操守上也很让人敬佩。他共有四个儿子,个个都才华横溢,而且还都很有骨气,不想靠着老爸的关系进官场,而是想通过科举,凭自己的实力考个正规公务员。然而,对这么有出息的孩子,王状元竟然不让他们考,至于原因,自然是为了避嫌。

有一个儿子很不服气,心想,在京城里考你怕人说闲话,那我回老家考总行了吧?于是偷偷收拾行李,回了陕西老家,准备参加陕西省的乡试。

结果还没等进场呢,老爸就派人来了,生拉硬拽把他抓了回来。儿子气不过,说:“我在老家考,关你什么事啊?”王状元吐出来一句:“陕西乡试的主考官也是我的门生。”

就这样,王状元家的四个孩子终其一生也没参加过科举考试。

至于那位倒霉的赵翼同学,在官场上不是很得志,但在学问上却绝对是一位大家,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写的《二十二史札记》也跟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看来,赵翼同学很喜欢搞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