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高考 ... "不好当,不仅非法还引起土客冲突

Jun2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在上映的话题电影《天才 ... 》,讲的是考场上作弊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的科举时期,各种作弊手段也是令人眼花缭乱。

乾隆时期的冒籍问题最为典型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已经历经了1100余年的历史,各项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与之相伴随达到巅峰的,却是士子们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科举作弊手法。在这些作弊手段中,尤以枪替、夹带、冒籍等为突出,而冒籍又是这里面最为“软性”的一种。

说它软性,并非冒籍值得同情,而是相比找人替代考试,或者打小抄而言,这种舞弊行为,对其他考生相对“公平”,毕竟人家还是凭着真才实学参加考试。但在软性的另一面,冒籍却又比其他科场舞弊行为,增添了一分社会冲突的危机。

冒籍在我国唐、宋、元三朝历史上,有着许多别称,如寄应、附贯、冒贯等,直到明清时期才统称为冒籍,而尤其以清代乾隆时期的冒籍问题为典型。

这倒并不是因为乾隆时期冒籍问题真的比后来嘉、道、咸、同、光时代发生的数量多,更严重,而是因为清代在乾隆时期国力最为强盛,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朝廷有决心、有能力解决这一考场的弊端,故而留下来的资料也最为全面,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到了后期国势日衰,与那些更具威胁的其他社会问题相比,科场舞弊问题成为无人问津的“累赘”。

那么,什么是冒籍?简单来说,冒籍相当于今天社会中的“高考 ... ”。例如,本来是浙江的同学却跑到贵州参加高考,江苏的同学跑到天津参加高考等等。在清代,冒籍就大趋势而言以三种地域性流动最为常见:南方士子冒籍北方科考;富庶地区士子冒籍贫困地区科考;人口大省士子冒籍人口小省参加科考。

大闹考场。晚清安徽安庆府考时,怀宁县士子陈浚考试成绩名列第五,但是遭到其他士子不满,有人撰写揭帖称陈浚是江苏金陵人,乃冒籍怀宁县参加考试,应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并最终引发了一场地方土童对冒籍士子的攻讦。出自《点石斋画报》土集

顺天府、天津、贵州、广西、台湾省等地区是冒籍的“重灾区”

那么,为什么会有以上三种地域上的冒籍趋势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家乡的竞争太激烈!在清代,科举考试实行分省定额制。在乡试中,每个省份有多少人能考中举人是有名额限制的。

打个比方,北大、清华今年在浙江各专业招生一共给了100个名额,但是浙江的竞争太过激烈,即使考生再有能力,终究会有一些人因为名额的限制无法考上自己的“Dream School”。那么,怎么办呢?出国留学吗?别开玩笑了!在清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就是全世界,去哪里留学!因此,办法就剩下一个,去别的地方考试,以“高考 ... ”的方式,占用其他省的名额完成梦想。

因此,在清代学风相对兴盛、经济相对富裕、人口相对密集的江浙地区成为冒籍的“人才输出省”,而当时的顺天府、天津、贵州、广西、台湾省等地区就成了“重灾区”。

在这里应多说一句的是,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顺天府之所以成为冒籍的重灾区,与分数线的高低没有多大关系。原因在于作为首善之区的京师,国家给这里一处的科举中额,也就是招考名额几乎是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总和,但是这里的人口相对于江浙两省而言又少了许多,因此无形中提升了考生完成梦想的几率。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顺天府,尤其是大兴、宛平成为当时冒考最为集中的地方。

不过,因为这些冒籍者对其他省份的考生形成了威胁,导致了考试中的另一种不公平现象,所以冒籍行为往往容易引发当地考生对这些外来冒籍者的敌视,甚至冲突。

学使怜才。士子唐继生本籍为江苏无锡县,但是后来却在吴县参加科考,被人告发。当时主管江苏科举考试的学政在监考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但由于学政爱惜唐继生的才学,没有追究他冒籍之事。 出自《点石斋画报》子集

条文法规严格,仍有不少考生钻空子

清代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出台了《钦定科场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冒籍问题,给予本地考生公正的考试环境,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防止、打击这种“高考 ... ”行为。

其中主要的手段有:以5个考生为单位相互间画押作保,找有功名的考生担保,派官员审查考生口音,最后尽量做到考试日期一致。而一旦考生在考场被发现是冒籍参考,那么,他将会面临取消考试资格,被杖打80,以及未来6-12年无法考试的处罚,而这最后一点对于一个以科举功名作为唯一入仕途径,实现考生理想的清代社会而言,无疑对考生的打击最为沉重。

不过,虽然条文法规俱在,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利用了科举考试上的漏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例如,晚清的状元张謇和“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都是通过冒籍而科举中式的。

在众多以冒籍实现梦想的考生中,最具代表和传奇色彩的应当首推乾隆朝的著名学者——赵翼。赵翼,字耕松,是江苏阳湖人。他本应该按照籍贯在家乡江苏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按照资料显示,他利用冒籍的方式在天津参加了1750年的科举考试,从而开始了自己的科举——仕宦生涯。那么,是否真的没有人发现他的冒籍身份呢?非也!故事还得从考试前一年他从江苏来到京城说起。

清代禁止冒籍的规定 出自《钦定科场条例》

“高考 ... ”幸运儿赵翼,被发现了也侥幸过关

1749年当时来到京城的赵翼以卖文为生,凭借私人关系临时借住在当时的一位官员尹继善的家中。当时处境窘迫的赵翼,只希望科场能够成功以改变时下的处境。但是,作为江苏籍贯的他显然回到家乡很难保证一考而中,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考试成功几率,他就想到了冒籍应考的办法。事有凑巧,正好赵翼家乡中,有位族人在天津经商做盐业生意,这为赵翼提供了冒籍入考的机会。于是,赵翼决定伪造商籍身份应考。他谎称陪同这位亲属一同从江苏赶赴北方进行盐业生意,从而获取在北方临时居住地参加考试的机会。

其实,当赵翼刚一参加考试时,就已经有人识破他的冒籍身份。只不过,当时管理考试的官员叶公煜一方面很赏识赵翼的才华,另一方面碍于尹继善的面子,便没有认真纠察他的冒籍身份,而且让他顺利过关,榜上有名,从而开启了赵翼的官宦生涯。赵翼这个“高考 ... ”的幸运儿,在《赴天津》这首长诗中也还原了此事,虽然诗中记述了冒籍的事情,并颇有得意之情,但是赵翼也知道冒籍一事毕竟是科场所不允许的,这就是诗中提及的“南庠试北闱,令甲所不受”的主旨。从诗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遭遇看,赵翼颇有些狼狈不堪之感。其实,赵翼自己也觉得脸面不光彩,甚至认为大节有亏,所以最后也只能聊以解嘲,自己大节无愧也就心安了。

诗道:

西笑到长安,求官拟唾手。

岂知一青衿,易地成弃帚。

南庠试北闱,令甲所不受。

闻有牢盆籍,游客借已久。

入作黉舍生,可列乡射耦。

爰乘薄笨车,路指丁沽口。

潞堤直于弦,津河绿于酒。

将为假途行,先防扞关守。

诘者严谁何,未敢告以某。

譬如投秦客,变易姓名走。

孟尝出函谷,夜半作吠狗。

曹公诳追兵,黄马者在后。

居然春絮飘,着地又生柳。

虽贪奋飞便,终愧诡遇丑。

古人重始进。出处戒其苟。

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

伊余独何为,自赴藏疾薮。

盗泉不暇择,渴来饮一斗。

迹如鸠占巢,情类雉求牡。

旅枕梦醒时,何地谢怩忸。

一笑聊解嘲,比例得八九。

徐凝江右士,赴杭觅举首。

名臣范履霜,亦以朱说取。

士穷则躁进,此事古来有。

要当期大节,微眚岂足垢。

阴差阳错,冒籍应试的赵翼差点成了状元

凭借冒籍过了乡试的赵翼,还需要继续参加会试和殿试以获得最高级别的科举功名——进士。所以虽然侥幸冒籍得中乡试,可是在会试、殿试的过程中他同样需要顾虑自己的身份问题。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赵翼太幸运了!赵翼先是获得汪由敦的庇护以冒籍身份参加了会试、殿试,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字体,瞒过了主考的刘统勋和刘纶,被列为前十名。此时又恰逢兆惠将军奏凯,一同派入批阅考卷,赵翼竟被内推为状元。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更加有意思的事,阴差阳错之下,才让这位官员们内推的第一名,变为了第三名。

当乾隆帝最后拿到被官员们推荐的前三名考卷后,他发现被内推为第一名的赵翼是江苏人,第二名胡高望是浙江人,而第三名王杰是陕西人。随后乾隆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我们清朝现在有陕西籍的状元吗?”旁边的大臣们回答说:“原来明朝的时候有过一个康海,但我们清朝至今还没有!”就这样,乾隆帝决定将第一名与第三名的位次互换,并解释道:“虽然第一名赵翼文采不错,但是江苏、浙江这些地方文采好的人很多,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陕西不但至今没有出现过状元,而且西征的军队刚刚凯旋,在这样一个时机,把已经第三位的王杰调到第一位,毫不为过啊!”这样,以冒籍应试的赵翼一举成为探花,而王杰则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陕西籍状元。

虽然赵翼的冒籍故事成了今天提及这一科场弊端的佳话,但是我们却不能因为他的传奇性,而掩盖了他的非正当性和有失公平的原则。如果说,赵翼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凭借了自己的才智获得探花之位的话,但至少正因为冒籍这种舞弊行为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不过,在更多的材料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赵翼这样的冒籍者一帆风顺的应试,而是因为冒籍考生所酿成的“土客冲突”,甚至形成数十年相互攻讦的事例。

虽然以乾隆朝为代表,朝廷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整顿科场,且起到一定效果,使得天下士子对于冒籍应试有所畏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国力的衰微,冒籍之势已无法遏制,士子冒籍应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也体现出了科举制度走到末世的悲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对于清代科场舞弊行为的解读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段历史,又可以知古鉴今,为我们防止和解决今天各项考试中的舞弊手段提供借鉴与参考,我想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