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是凌迟处死的吗?

Aug21

石达开是凌迟处死的吗?

时间:2018/08/21 22:37 | 分类:清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石达开是凌迟处死的吗?

  说到太平天国,除去洪秀全这个名字以外,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石达开了,尽管他在天国的权力与地位并不是排在第二位。然而他却凭借着自己的战功以及后来的诸多争议,使得他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名气,当然也有着很高的争议度。从史书记载来看,他从一开始就跟着洪秀全,特别是在洪秀全发起的金田起义之所以能够成功,他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在起兵举事以后,他也是凭借着汗马功劳,成为了义军中的一面旗帜。

  这位每次打仗总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的战将,也受到了洪秀全的重视,并把他封为了冀王。然而在到达人生的巅峰以后,他却不幸被卷入了权力争斗的漩涡并成为其中的牺牲品,一怒之下他率领部下出走。此事不管孰是孰非,但他的出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被后人看作是阵营出现瓦解的一个征兆。在起义初期,由于南方各省的清军势力较为薄弱,使得他打下了不少胜仗,然而被清廷重视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清军调集过来,以及曾国藩等人训练的湘军、淮军日益壮大,石达开在辗转作战中,也吃到了不少败仗。

  此后的历程我们也看到了,他带领大军来到大渡河南岸,看着对岸并没有清兵的势力,就想要渡过北岸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然而由于河流湍急,他们并没有及时地想办法渡过河去,想要等待河水退去的时候再过河。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他们的消极等待过程中,清兵迅速集结完毕,从大渡河的南北两个方向展开攻击,使得石达开的大军完全地被包了饺子。

  万没有想到清军行动如此神速的石达开,只得率领部队仓促应战,然而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所能倚仗的天险,竟然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绝境。在多次突围不利的情况下,后勤失去保障,又没有援军可以接应,他们只好把战马 ... 了吃肉。后来马匹也 ... 完了,只好摘树叶充饥,义军的士气十分低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石达开与清军将领骆秉章展开了谈判,决意牺牲一己之命,来换取将士们的一条生路。然而清兵先是假意答应了他的要求,在他被捕下狱以后,却把原本应该遣返回乡的义军全部 ... 害了。

  石达开知道这一消息后十分气愤,就向着清朝派来审讯他的刘蓉、杨重雅说:"你们的将军不是说过,大清朝从来不 ... 降兵吗?按你们这样的做法,天下还会有人来推翻你们的。并不一定非得是我石达开!"然而他这样的话,除了表达自己的愤慨,并无其它的实际效果。很快他就被施以凌迟处死的极刑。对于他的儿子石定忠如何处置之时,骆秉章认为,应该按照清朝的律法,把这个只有五岁的孩子关押起来,等他长到十一岁的时候,发配到关外为奴。

  然而他的这一命令也没有得到执行,那个五岁的孩子却被人用石灰给害死了。究竟是谁不执行命令,想出了这一 ... 人办法的呢?当时的情况是,石达开被处死以后,他的儿子石定忠年幼无知,见不到父亲就终日啼哭。时任四川按察使的杨重雅,此前参与了石达开案件的审判,他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命令狱卒找来一包石灰,用棉布包好,堵在这个年仅五岁孩子的口鼻处,最后使得这个孩子惨遭 ... 害。

  这件事后来被清朝官员孙古春知道了,他认为杨重雅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于是当即就修书一封,质问他为何要用如此残忍的办法,对待一个无辜的幼童。他的措辞严厉,认为杨重雅根本不配是一个读过圣贤书的官员,完全与屠夫无异。杨重雅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公愤,慌忙辩解这不是自己做的事情,并把所犯的罪行栽赃给了唐友耕,这个人当时任着重庆镇的总兵之职。他说是这个总兵建议骆秉章这么做的。

  没想到俩人在信中争论的事情,最后竟然传到了唐友耕的耳朵里,他无故被人栽赃,自然是不乐意了,当即就找到杨重雅,两个人就在官衙里吵了起来,甚至还厮打成了一团。其实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件事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认为杨重雅不光害死了无辜小孩,居然还要让同僚背锅,真的是既残忍暴戾,又阴险奸诈。后来在广西担任巡抚的杨重雅,也因治理不力,而被免去了职务。

  太平军名将石达开的确是被清廷凌迟处死的,那么他是如何被清朝俘获的?他在受刑时的表现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洪秀全领导下的太平军以骁勇精悍闻名,军中能征善战的名将很多,这也是太平天国得以存续13年时间、迟迟不倒的重要原因。太平军将士多是穷苦人出身,忍耐力、意志力惊人,即使在被俘受刑的情况下,也鲜有变节求生之人。在这些铁骨铮铮的硬汉当中,最令人敬佩的还是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客家人,虽然出生于富裕之家,但对百姓的疾苦却颇为同情,在洪秀全、冯云山的劝说下,毅然毁家纾难,加入拜上帝会,并迅速跻身高层行列。洪秀全在金田起事后,大封杨秀清等五人为王,其中石达开被封为翼王、左军主将,在西王萧朝贵阵亡后,率主力与湘军作战,为太平军定鼎金陵立下奇功。

  洪秀全、杨秀清进驻南京后,石达开奉命主持西征事宜,屡次重创湘军,不仅在庐州迫使名将江忠源自尽,还在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曾国藩,令后者窘迫之际投水自尽,所幸被部将救起,不然中国的历史极可能被改写。西征战役的一系列大胜利,让石达开的威名远震,成为太平军最可倚赖的“擎天柱”。然而就在石达开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太平军内部酝酿已久的变乱逐渐“萌芽而出”。

  1856年8月,就在太平军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三年被围之苦后不久,太平军内部便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内讧,结果导致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被 ... ,史称“天京事变”。事变后不久,平乱有功的翼王石达开执政,但随即遭到洪仁发、洪仁达兄弟(两人皆是洪秀全的兄长)的威逼,最终也负气出走,导致太平军元气大伤。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起初驻军安庆,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太平军作战。但出于开辟新局面的考虑,石达开在随后数年时间里,在江西、浙江、湖南、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流动作战,最终决定进军成都,占据“天府之国”。

  1863年5月,石达开率部抵达大渡河,在率部渡江时遭遇暴雨袭击,在数度强渡失败的情况下,陷入弹尽粮绝的险境。为救助三军健儿的性命,石达开在得到清廷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毅然做出投降的决定。然而令石达开没想到的是,他前脚降清,后脚便被清廷耍弄,所部三千余人除少数被遣散、收编外,其余的将士全部遭到屠 ... 。

  石达开投降后,接受成都将军完颜崇实、四川总督骆秉章的审讯,完颜、骆二人在审问时疾言厉色,要求石达开坦诚悔过、改过自新,尽情揭露洪秀全及太平军的罪恶。不过石达开并没有被对方的气势所吓倒,反而在公堂上慷慨陈词、一一辩驳,竟然使完颜崇实等人理屈词穷,无言反击。然而石达开即使辩论能力再强,依然难以逃脱命中注定的结局,在会审结束后,立刻被判处凌迟极刑。

  凌迟又称剐刑,作为中国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刑罚,在明清两朝最为常见,其实施的对象是被帝王列为“十恶不赦”的罪犯。凌迟在明朝有极为严格的执行标准,按照大明律法,凌迟要进行3天时间,受刑人须被剐3357刀后才能咽气,这标准在清朝时被照搬过来,如今用在了石达开的身上。

  清廷为起到震慑百姓的作用,特地将行刑地点选在闹市街头,一时间观者如堵。行刑开始前,监刑官照例要求石达开忏悔,但遭到后者的拒绝。行刑开始后,与石达开一同受刑的部下曾仕和痛楚难忍,不断哀嚎扭动,石达开见状,便责备他没有骨气,要他忍一忍便会解脱。曾仕和听后大感惭愧,此后受刑过程中,尽管紧咬牙关、紧皱眉头,但再没有发出一声哀嚎。

  曾仕和的表现足够坚强,反观石达开的表现,却更令观刑者钦佩。在受刑全过程中,石达开始终默然无声,无论如何痛楚,都没有做出咬牙、皱眉的表情,神色怡然令观者动容。石达开直到咽气,都没有一毫一分的畏缩,不求情、不哀嚎、不怨叹,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

  石达开的表现让清朝官僚震惊,连四川布政使刘蓉都不禁感慨,说他在受审时正气凛然,受刑时意志坚强,实在是太平军中骨头最硬的好汉(“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见刘蓉所著《养晦堂文集》)。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就义,遇难时年仅32岁。不论石达开从事的事业是否具有正义性,单就他舍一身而保全部众(虽然没有成功)、勇对清廷审讯及坦然接受凌迟极刑的表现来看,完全称得上“大丈夫”的称号,值得后人钦佩。据晚清文人陈澹然所著的《江表忠略》记载,石达开就义近40年后,江淮之间的百姓仍然怀念他,看见其人格魅力。

  石达开是被凌迟处死的。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大军出走,他一路西行,在四川境内的大渡河畔陷入绝境。他原本有机会跳出清军的包围圈,但因其小妾为他生了个儿子,他令大军就地休整三天。岂料三天之后,大渡河水暴涨,他再也无法渡河。

  为了挽救部下生命,他主动向清军投降,企图以牺牲自我来保全部下。但是,在石达开投降后,他的部下仍然没能避免被大量屠 ... 的命运。

  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当时,对是否将其送往北京献俘,曾有过不同意见。最终,清廷下令,将其在成都处以凌迟之刑。

  凌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其过程十分残忍血腥,主要用于处罚那些犯有所谓十恶不赦大罪的人。

  与石一同被凌迟的,还有他的几个部下。受刑时,石达开一声不吭,而一个部下却因受不了而大声惨叫,石达开叹息说,你就不能忍一下吗?你想想要是我们抓住了他们,还不是一样的处理。说完,闭上眼睛,至死再死一语。

  石达开受刑之地,就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附近,那地方名叫科甲巷。昔年的行刑地,今天已是人声鼎沸的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