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打虎记

Sep16

雍正打虎记

时间:2018/09/16 16:35 | 分类:清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雍正打虎记

  雍正从老爹康熙手上接过龙袍时,大清朝吏治松弛, ... ,税收短缺、国库空虚,储银仅八百万两,堂堂大清帝国成了一个空架子。雍正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充实钱袋子,为挽救统治危机,在康熙皇帝去世一个月之后,不顾乃父“尸骨未寒”便下令全面清查亏空钱粮,大张旗鼓进行反腐。

  吏治 ... 是最大的 ... ,所以雍正从吏治下手。雍正元年正月,雍正连续下了十三道谕旨,颁布到所有总督、巡抚、布政司、知府、知州、知县、文官武官,告诫他们不许 ... ,不许受贿,不许克扣﹔武官不许吃空额,违者严重治罪。

  雍正派出直属自己指挥的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去各地查账。还从各地抽调了一大批候补州县人员随钦差到各省一起查账。查出的贪官污吏,就地免职,然后从钦差团队里选一个同级官员接任。雍正皇帝开创了监察者接任罢免者之职的先例。

  借钱借粮来填补亏空这一直是贪官惯用的伎俩。雍正在派出钦差时,也给地方百姓先发告示:任何人不准借钱粮给官府。如果胆敢借钱借粮给官府,那钱粮就成了官府的,再也甭想收回。这一下,没人再敢借钱借粮给贪官们。

  雍正成立“会考府”。会考府是一个独立的核查审计机关,直接听从皇帝的指令。各地方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各部院动用钱粮和报销经费,都要通过会考府会考来稽查核实,谁也做不了手脚。

  贪官往往避重就轻把 ... 说成挪用。雍正先查挪用,后查 ... 。在追补赔偿时,先赔挪用部分,后赔 ... 部分,一分一厘都不能少。更重要的是,无论 ... 还是挪用,每一笔账都要查清楚,不能混淆。

  清朝延续明朝旧制,官员俸禄不高。正一品官员年俸纹银一百五十两,七品县令则只有四十五两。这点俸银,只能勉强养家糊口,更不要说打点上司,迎来送往了。为此,雍正设立了养廉银。养廉银是官员年薪的一百倍,叫官员们明白,与其像惊弓之鸟般 ... 受贿,还不如正大光明的等着拿那笔养廉银。

  雍正对贪腐分子采取罢官、索赔、抄家的惩处方式。先罢官:一个被罢免的官员无法再鱼肉百姓,只能自己掏腰包补上亏空。再索赔: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绝不宽待。在追索亏空时,雍正的十二弟允祹还不出钱,只好将家中器物当街变卖。就连死了的 ... 分子也不放过,广东道员李滨、福建道员陶范,均因 ... 被参而 ... ,想人死账烂。可是雍正不吃这一套,追穷寇一直追到阎王爷那里,要其家人承担赔偿,照样抄家。官员亏空一经查出,一面严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员,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其罪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登基后的第一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其中有很多是三品以上大员。

  雍正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他用创新的制度去根治 ... ,社会风气改变了。反腐倡廉仅仅五年,国库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清朝十二帝中能说鲜有 ... 官员的只有雍正时期。《清史稿·食货志》载:“雍正初,整理财政,收入颇增”史学家评论说雍正:“澄清吏治,裁割陋规,整饬官方,严惩贪墨,实为千载一时,彼时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风俗,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 。重典之下,有谁不畏惧?雍正皇朝只有短短的十三年 (1723-1735) ,但据载,在这期间,至少有二千多名官员因 ... 而被革职、抄家。如雍正的十弟、十二弟皆因任上亏空而变卖家产补亏。《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庭和他的姑父苏州织造李煦也是因任上亏空而被抄了家,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宠臣年羹尧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加太保。他自恃位高权重、皇上宠信,贪贜纳贿,雍正断然将年羹尧革职抄家,赐其自尽。( 注:年羹尧被削的原因当然不只是贪腐那么简单 )

  。

  又,雍正继位不久就发生山西亏空和科场舞弊两大案件。经审理,山西巡抚诺敏与下属官僚“上下其手,内外勾结”,致使山西库银亏空四百多万两;恩科主考官张廷璐泄漏考题、收受贿赂、营私舞弊。雍正原本是要把诺敏“腰斩”、把张廷璐“凌迟”,经大臣谏劝,改为诺敏“赐死”、张廷璐“腰斩”。雍正还下令:“传旨给顺天府和京师各大衙门,让那里四品以上的官吏,在诺敏、张廷璐行刑时,不论是否沾亲带故,也不论是不是门生好友,统统都到西市去观刑。让所有的人都去给这两个墨吏送行,大有好处!” -- 这就是 ... 贪官给官看。“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后代也做个穷人,方符合朕的本意” ,雍正如是说。

  雍正九岁随父巡行,十九岁随父征战,廿一岁封贝勒,廿二岁建府参与政事,但直到四十五岁方登帝位。用他的话说:“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所深知灼见” ,所以,“朕欲澄清吏治,又安民生,故于公私毁誉之间,分别极其明晰,晓谕不惮烦劳,务期振数百年之颓风,以端治化之本”。

  登基第一个月,雍正即果断地下达了全面清查亏空的谕令。谕令要求,各省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三年之内务必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掩饰。如逾限期,从重治罪。三年补完之后,若再有亏空决不宽贷。

  雍正登基前及登基初,地方官须按规定向上司馈送礼金。山东巡抚黄炳奏曰:“规礼不除,吏治难清。”雍正元年发出上谕,禁止钦差接受地方官馈赠,督抚也不得以此向州县摊派。对于贪恋规礼的官员,一经发觉,严加处理。同时,雍正还清理和取缔“部费”相当于中央官员的回扣。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政声并不好,刻薄寡恩,对待亲兄弟心狠手辣,而且野史中有篡改诏书以阴谋登基的传说。但雍正的勤政,雍正对 ... 的毫不留情,却是没人否认得了的。上面提过,雍正在位仅十三年,于公元 1735 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因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雍正留下的朱批奏折达三万五千多件,其总字数以十三年的总天数相除,平均每天批示八千多字。撇开雍正皇帝的功过是非不谈,光说这每天批写八千多字,就不是现在一般的公仆们所能望其项背。雍正的勤于政事于此可见一斑。“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如是评价雍正皇帝。看来,这话也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