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传位之谜

May13

康熙传位之谜

时间:2014/05/13 13:23 | 分类:清朝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康熙传位之谜

  胤稹夺嫡

  既然说康熙已经秘密立储,选定了皇嫡孙弘皙为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会出现胤稹继位这一事实呢?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老皇帝康熙为大清江山精心培育的继位人,在康熙临终之时,却不在身边,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实施传位。

  按清史记载,康熙临终,召众皇子进见,都说明四阿哥进见了康熙。还有物证一说:康熙将先皇顺治帝所带念珠亲授胤稹。据载,肖夷记载,康熙帝弥留之际,“以所带念珠授雍亲王”。 ... 史书也对此有记载,迎接大清国告讣使官员金演,听翻译讲,康熙临死前,解脱头项所带念珠与胤稹,讲:“此乃顺治皇帝临终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有人将这传念珠理解为传江山,其实不然。试思,皇帝临终,最关键便是传大位。而传大位,就应该宣读传位诏书。康熙晚年用毕生心血培养继承人,到了此时应是传位诏书用武之地,为何不宣诏请新皇继位,反要现摘什么念珠呢?原因只有一个,选定的继位人不在现场。老皇帝无奈之举,嘱托皇四子雍亲王胤稹代为传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前面讲过,弘皙在胤礽被废储太子后,便在胤稹处视养。作为“继父”身份的胤稹,当然看得出康熙选定了弘皙为接班人。面对皇权,谁不动心呢?于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这继父身份的雍亲王胤稹,派弘皙去东北老家先皇陵祭祖。回来后,胤稹已经登上皇位。这便是雍正继位却没有传位诏书的原由。  再看诸位皇子的表现,便更说明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人人都以为新皇不应是四阿哥胤稹。清史记载,作为大将军王的十四弟,在回京奔丧路上即扬言:“如今我之兄为皇帝,指望我叩头耶?我回京不过一觐梓宫,得见太后,我之事即毕矣!”抵京后径自“行文礼部”,故意问如何晋见新皇的礼仪,及见雍正之时,又“远跪不前”,表示不能承认雍正继承大统的事实。还对左右亲信说:“不料事情竟至如此,我辈生不如死。”据雍正日后忆述,九阿哥得知四阿哥继承皇位,即“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理,其意大不可测,若非朕镇定隐忍,必至激成事端”。八阿哥亦于深夜时与三阿哥私去庭院,秘语多时,急筹对策。十七阿哥当晚在大内皇宫值班,得悉父亲康熙去世,立即奔往畅春园,行至两直门大街时,恰与警跸御道的步军统领隆科多相遇,隆科多告诉他四阿哥已经登大位,只见胤礼“神色乖张,有类疯狂”,掉转马头回自己邸第,并不到宫门迎驾伺候。

  由这些皇子们对雍正登位的态度,便可见诸王对康熙选定弘皙为继位人应该都有所认知。不然的话,诸皇子不可能在根本不知细情的时候,对胤稹继位便表现出惊异之态。因此说,康熙帝临终之时,因弘皙不在京城,只好将传位弘皙的大计托付给四阿哥胤稹。只不过平时一副“富贵闲人”姿态的修行者,见到皇位便爱不释手了。  上述情节,在《红楼梦》“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写道:宝玉……随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地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文中所谓“绛珠生魂”,隐指弘皙;宝玉隐指胤稹;大失所望的众仙子隐指诸皇子。

  书中为了说明康熙死时弘皙不在京城,特在“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文章开头,先记述“黛玉往扬州去后”,而后便写隐指多人的“秦可卿”死。又在“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回中,先写秦可卿之父“秦业”,因儿子“秦钟”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的光景呜呼死了”。说明康熙帝已死。然后,交待“黛玉回来”,见面时“彼此悲喜交接,未免又大哭一阵,后又致喜庆之词”。这便说明康熙死后雍正继承了皇位,弘皙方自外地赶回来。悲的是康熙驾崩,喜的是新君继位。书中还特写一笔:“宝玉只问得黛玉‘平安’二字,余者也就不在意了。”说明什么呢?应该是雍正帝关心弘皙对皇位被夺的反应。弘皙临行前康熙尚无大碍,回来时便换了天地,心中自然明白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雍正急于了解其态度,是想当然的。  对应康熙将顺治死前传下的念珠交雍正一说,写“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具体到雍正帝交此念珠给弘皙怎样表白就不得而知了。书中写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只能说明雍正都已经继位了,这“继父”刚成为“皇父”,怎么好再让位呢?

  最后,著述人幻笔写秦钟夭逝,实际是映射弘皙继位之事中途破灭:秦钟(康熙遗诏幻身)微开双目,见宝玉(弘皙幻身)在侧,乃勉强叹道:“怎么不肯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著书人在此特批“谁不悔迟”?“全是悔迟之恨”。又有“迟则变”、“挑庶挑正误了事”等说。可见,正是因为康熙临终时弘皙不在身边,无法传位。弘皙回来时,大位已经被胤稹继承,康熙对其“情钟”随之而亡。

  雍正继位之后,因康熙帝根本没有培养其治理国家,仅凭聪明是拿不出治国良策的。在《红楼梦》中用探春持家记述雍正初登大宝朝局,诸王公大臣“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给雍正摆难题。探春作为雍正替身,本是未出阁女儿,怎可当此大家呢?说明雍正继位并非正统。李纨应是胤祥替身;宝钗便是弘皙替身。

  书中先写“时届孟夏”,说明是在雍正初年夏天。李纨与探春在议事厅议事,众执事媳妇来往回话,络绎不绝。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个心中暗算,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好搪塞。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前儿更懈怠了许多。

  针对雍正治理国家尚缺乏经验,讲述执事媳妇们要看新主的笑话儿,这与雍正继位之初的朝局相吻合。后来写“宝姑娘如今在厅上一处吃,叫他们把饭送了这里来”,说明弘皙先时也因大位被占,“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后来“亲姨娘”(弘皙继母李氏与雍正齐妃李氏为亲姊妹)再三嘱托,才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小惠全大体”。

  再见宝钗进入“议事厅”后,众执事媳妇便规矩多了。题为探春“兴利除宿弊”,内容却是宝钗“去小就大”,出谋划策。并通过讲解,使得“三四代的老妈妈”们欢声鼎沸,表示“我们再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由此可见,弘皙为了稳定大局,高风亮节,不仅自己不计较皇位被抢,还劝说诸王大臣以国事为重。

 

  雍正帝得到先皇培养治国大才弘皙辅佐,在执政的十三年中,励精图治,推行新政,为民族兴盛起到关键作用。史学家认为,1840年来五百年明清史上有十四件大事,雍正朝就占三件,一是实行摊丁入亩;二是创立军机处;三是驱逐天主教。所有这些,应该与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弘皙密不可分。当然,雍正与弘皙相互是知己知彼的。从解读《红楼梦》真故事来讲,二人虽为君臣,情同父子,实为知己。雍正后期因身体欠佳,已经有让位于弘皙的念头,被弘皙劝阻。至于后来怎么成了干隆帝,其中真相“石破天惊”,自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