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东条英机,你还认识哪些侵华时期的日本首相?

Aug1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战时期(中国抗战时期)的日本虽然和德国、意大利同为法西斯国家,但其国家体制没有建立起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样的个人独裁体制,在表面上还维持着君主立宪的内阁体制,但实质上军部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换而言之, ... 无力管束军人,中下层军人为所欲为。直到二战爆发,日本军部完全掌控国家政权,把整个日本拉上战争轨道。

  这里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计算:

  1.若槻礼次郎

  这是若槻礼次郎第二次组阁,时间为1931年4月14日—12月13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这位日本首相并不知情。9月19日上午,陆军大臣南次郎给日本首相若槻礼次郎打来 ... ,若槻礼才得知事变。当天上午10点,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质疑关东军的“中国军队主动开枪一说”,并通过外务省系统文件认为这次事变关东军才是真凶;随后若槻礼次郎诘问斥南次郎,并要求事件“要朝着不扩大方向而努力”。下午1点半,若槻礼次郎晋见天皇,向天皇告状,提出在没有内阁决议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军队不得擅自出动。

  此后虽然若槻礼次郎一再开会企图管束军队,但陆军大臣南次郎根本不当回事,对关东军他这个首相更是鞭长莫及。由于根本无法控制军队,加上内阁内部矛盾分歧重重,12月13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职。

  二战后期,若槻礼次郎是日本和平派的重要成员,企图反对东条英机,曾规劝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与美英议和。

  2.犬养毅

  犬养毅和蒋介石(左三为犬养毅)

  若槻礼次郎下台后,日本政坛元老犬养毅上台。他是日本护宪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曾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亲密战友。由于当时日本政坛纷乱不已,昭和天皇便有意推出77岁的政坛元老来稳定局势。犬养毅上台后,想和国民 ... 谈判,以承认国民 ... 对东北的形式 ... ,换去日本在东北的既得利益。也就是把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成果合法化。即使这样,犬养毅依然遭到了国内极右翼势力的抨击,终于在1932年5月5日爆发了“五一五事变”。5月5日,一群基层海军官兵发动政变,政变者袭击了首相官邸,犬养毅被枪 ... 。此后,政变者向警方自首。

  此后11个参与政变的凶手遭到军法 ... 。然而,在审判前,一份由三十五万人以鲜血署名的 ... 书被送到法庭, ... 书是由全日本各地的同情凶手的民众发起签署,请求法庭从宽发落。在审判过程中,凶手们反而利用法庭作为宣传舞台,大肆宣扬他们对天皇的一片赤诚与耿耿忠心,激起大众更多的同情心。除了 ... 书之外,法庭还收到另一份求情书,是由十一位新潟县的年轻人寄来的。他们请求代替十一位军官一死,并同时附上十一根手指表示他们的衷意。

  可以讲,犬养毅的上台没能阻止日本军国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反而军国主义的气焰更加嚣张。犬养毅的死也宣告了日本政党内阁的结束。

  3.斋藤实(1932年5月26日—1934年7月8日)

  犬养毅被 ... 的第二天,1932年5月15日,日本海军大将斋藤实担任首相。斋藤实虽然是军人,但由于属于海军,没有与陆军牵扯上太多的利益,而且斋藤实本人不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因而被日本政坛元老所推荐。斋藤实上台后,于1932年承认伪满洲国,此后日本在国际上日益孤立,1933年退出国联。1934年7月8日,因帝国人造丝公司贿赂事件,大藏省的高级官员被揭发,斋藤实内阁宣布总辞职。

  4.冈田启介(1934年7月8日—1936年3月9日)

  斋藤实下台后,海相冈田启介被西园寺公望推荐继任为首相。冈田启介上台后,日本政治进一步右转,冈田启介向关东军妥协,在中国东北开始实施所谓的“满洲一体化”,即由关东军司令兼任驻满特命全权大使,形成两位一体体制,同时在内阁设立对满事务局,由陆相兼任总裁。中国东北进一步殖民化。同时在对中国政策上采用外相广田弘毅的对华三原则,宣扬“中日亲善”论。

  1936年2月26日,日本军人皇道派发动二二六兵变。冈田启介本人虽然躲过一劫,但再也无力维持 ... ,3月9日宣布下台。二战末期,冈田还曾帮助铃木贯太郎进行“倒阁终战”,反对东条英机的统治。

  5.广田弘毅(1936年3月9日—1937年2月2日)

  广田弘毅是二战甲级战犯中最早当首相的,也是唯一一个文官,其他都是军人。虽然广田是文官,但广田内阁的成立,促进了日本国家建立起军国主义体制。前面就说了,广田在担任外相期间就提出了对华三原则:即(1)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2)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借以促进华北与“满洲”的经济文化关系;(3)中国应与日本合作,共同“防俄”、“防共”。企图一方面继续侵略中国,另一方面对中国进行政治诱降,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内方面,广田担任首相期间,颁布多条法律,加强对国内民主运动的镇压,限制国内民众的思想。 ... 上,广田弘毅提出了“广义国防”的口号,将扩充军需工业、发展军国主义教育,发展对外贸易等各方面都纳入“国防”体系,积极进行备战工作。

  外交上,与德国签订《 ... 产国际协定》,成为日本迈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重要一步。这也是广田在战后受审的罪责之一。

  6.林铣十郎(1937年2月2日—1937年6月4日)

  1937年2月林铣十郎内阁成立。林铣十郎公开排斥政党进入内阁,其内阁中只有一名以脱离政党为条件入阁的阁僚。林内阁的政策纲领是“充实国防军备,增进生产”,反映出军部的意志。林铣十郎本人在九一八事变时担任 ... 军司令官,但为了配合关东军擅自出动军队越过边境,被称为“越境将军”。林铣十郎内阁是个短命内阁,存在仅四个月就在大选中落败,6月4日林铣十郎内阁宣布总辞职。林铣十郎本人没能活到战后,在1943年去世。

  7.近卫文麿(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1940年7月22日—1941年7月18日)(1941年7月18日—1941年10月18日)

  近卫文麿在侵华战争中三次组阁,其担任首相的总时间仅次于东条英机。

  近卫文麿在日本投降后, ... 。如果不 ... ,也铁定是甲级战犯了。本来在“二二六”兵变后,日本元老西园寺公望就推荐近卫文麿担任首相,但近卫本人思想跟发动起义的皇道派接近,不愿意就任。后来广田弘毅和林铣十郎当首相一年都没有,都未能稳住局势。林铣十郎下台后,西园寺再次推荐近卫,1937年6月4日,近卫受命组阁,近卫这一年才46岁,被称为“青年首相”。

  近卫上台仅一个月,卢沟桥事变就爆发了,近卫内阁在7月9日内阁会议上确定了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但是在陆相杉山元的要求下,内阁于11日再次召开会议,决定向华北增派遣关东军两个师团,驻 ... 陆军一个师团,从日本再派两个师团,实质上是扩大了战争。8月7日,近卫内阁召开四相会议,决定“大陆主要使用武力的地区应为河北-察哈尔区和上海”。

  1938年3月31日,近卫内阁公布战时法律“国家总动员法”,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为法西斯的总体战效劳。1938年5月徐州会战一结束,日本 ... 就决定于当年秋季进行“汉口作战”,所有在中国大陆作战的部队停止回国调动,国内继续动员增兵40万人,并拿出32.5亿日元的作战费用预算。

  1938年1月,近卫文麿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帝国 ... 今后不再以国民 ... 为对手”。同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战转入相持阶段,日军速战的美梦破产。近卫在11月3日发表第二次对华声明,把对 ... ... 打击为主的策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 ... 打击为辅,以“共同防共”,“建设东亚新秩序”等口号向 ... 诱降。12月,汪精卫叛逃,22日近卫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提出著名的“近卫三原则”,即“亲善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1939年1月4日,近卫文麿辞职。

  1940年七月,近卫再次上台。9月27日,日德意三国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定日苏中立条约。日本一度想把苏联拉入三国同盟,发展成为四国同盟,但未能成功。但由于近卫与外相松冈洋右在对美外交上有重大分歧,近卫主张修复美日关系,而松冈太过激烈,反而激化了美日矛盾,近卫决定共归于尽,1941年7月宣布内阁总辞职。

  此后,近卫第三次组阁,换掉外相松冈洋右,启用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为外相,继续同美国谈判。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决定,如果到10月上旬外交谈判仍不能取得成果,则立即与美英荷开战。但到了10月,日美谈判仍然陷于僵局,停步不前。陆相东条英机主张停止谈判,立即开战。近卫认为立即同美英开战的条件尚不成熟。东条英机指责近卫:如果不按御前会议的开战决定执行国策,那么参与这项决定的近卫内阁就应该引咎辞职。近卫内阁被迫于10月16日宣布内阁总辞职。

  近卫文麿并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只是在对美外交上尚不如东条英机激进,最终落得个辞职走人的命运。

  8.平沼骐一郎(1939年1月5日—1939年8月30日)

  近卫内阁第一次辞职后,平沼骐一郎上台。平沼上台后颁布了《扩充生产力计划要纲》,决定动员日本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扩大军工生产规模,藉以维持侵华战争。而后修改了《兵役法》,废除短期兵役制,延长国民服兵役的时间,把一批又一批青壮年送上战场。1939年3月,平沼设立“国民精神总动员 ... 会”,实施更残暴的警察、宪兵统治制度,把全国的人、财、物都集中到统治当局的手中,驱使全体国民都必须无条件地为战争效力,建立起 ... 独裁的法西斯战争体制。

  平沼内阁时又发生了诺门坎事件,关东军在中蒙边境与苏联发生武装冲突,结果一败涂地,最终日方同苏联签订了停战协定。而欧洲局势风云突变,德国突然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平沼骐一郎悻悻离去,结束了平沼内阁在政坛上的短暂生命。

  9.阿部信行(1939年8月30日—1940年1月16日)

  阿部信行当上首相的第三天(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阿部发表声明“帝国不介入,专心致力于中国事变”。但此时日本陆军要求与德意缔结三国同盟,对这个声明非常不满。而此时的日本经济出现危机,阿部内阁采取不了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阿部上台没几个月便遇到了强大的倒阁势力。最后在陆军大臣畑俊六和海军大臣吉田善吾共同反对下内阁总辞职。

  战后阿部一度被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逮捕,但后被释放。

  10.米内光政(1940年1月16日—1940年7月22日)

  米内一贯反对与德意缔结同盟,反对与英美开战,被日本陆军认为是亲英美派。因此,倒阁的种种活动从米内开始组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由于陆军的种种阻挠掣肘,1940年7月22日短暂的米内内阁不得不宣布总辞职。

  米内光政在战争末期主张接受《波兹坦公告》,战后负责处理解散日本海军的工作。

  11.东条英机(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

  二战日本的头号战犯,大家都很熟悉了。东条英机为什么成为日本的头号战犯?他上台后一个多月就偷袭了珍珠港,对美英等西方国家开战,自然成为西方国家的头号眼中钉。此后日本不断扩大战争,东条英机妄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投降后,东条英机企图 ... ,但没有成功,最终被远东 ... 法庭裁定绞刑。

  11.小矶国昭(1944年7月22日—1945年4月7日)

  1944年由于前线每况愈下,东条英机辞职,日本陆军大将小矶国昭上台。但小矶国昭是空头首相,无法控制军方,又不甘心日军的失败,企图通过一次 ... 上的胜利迫使美国坐到谈判桌前。最终也没能解决日益僵化的局面,不到一年就匆匆下台。

  战后小矶国昭被定位甲级战犯,判处 ... ,最终死于监狱。

  12.铃木贯太郎(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

  战争接近尾声,日本已经被打得满目疮痍,77岁的政坛元老铃木贯太郎被天皇任命为首相,寻求体面的下台。在美国投下两颗原 ... 后,铃木请示天皇圣断,结束战争。日本投降后,铃木使命完成,宣布总辞职。

  从日本首相的变迁可以发现,日本在30年代以后不断右转,政党内阁逐渐失效,军人干政日趋激烈,首相本身也不断激进。稍微温和就被军队拱下台,根本无法实行自己的政策,国家被一群军人不断带偏,最终绑上了战争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