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男子发髻:月代头布丁髻等发髻的简单介绍

Nov27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日本男子发髻:月代头布丁髻等发髻的简单介绍

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款日本古代比较典型的男式发髻,其实大家也应该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以及书籍看到过这几款发髻,其实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其实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都有那么几款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型。  

日本古代发髻:明治维新后  

明治维新后(鹿鸣馆时代1871),太政官发布剪发令。日本男子不再结发。只有日本女子仍保留着古时的发式,发型有岛田型、银杏返、割桃、丸髻等。其中的岛田发型是日本姑娘结婚时梳的发型。  

日本古代发髻:唐轮头  

唐轮头:唐轮是日本镰仓、室町时期年轻的武士及幼儿梳的一种发行。从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曾在社会上大为流行。唐轮也是年轻的歌舞伎表演者的发型。由于这种发型最初十分简单、朴素。后来逐渐向复杂型发展,称“兵发髻”。这种发型很不牢靠,容易散落。后来被月代头代替。现在只有相扑运动员还留有类似的发髻。  

虽然具体的发髻样式在这几个世纪中没有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室町时代之后,武家有了专属的一类发型——月代头。  

据说月代头最早在镰仓时代就出现了,不过现在公认普遍流行还是在室町时代之后。在武士政权建立后,武士们时常要在战场上作战。然而直接在头上套乌帽以后戴上兜(日本古代头盔),在战场上搏 ... 时头顶的头发常常会散落遮挡视线,而且有事还会引起瘙痒和闷热,所以出于实用性考虑,武士们决定除掉前面的那块头发,这样以来便解决了这个烦人的问题。  

起初武士们剃头的方式是一根一根用镊子揪下去,这样比较彻底。然而一根一根揪实在太麻烦了,而且还经常容易感染,所以后来就改用剃刀剃头了,当然,这样的缺点就是剃头比较频繁,需要打理,这样以来在头发上就要有一笔开销。所以很多浪人都是不剃月代的,留着完好的头发,这样相对于月代的一类发型,叫做”总发“。  

冈本胜四郎发型同样属于月代头,不过有一些别致,他前面的头发并没有剃光,而只是剃光了顶部的头发。这种发型叫做”若众发“,也叫”若众髻“,本来是在男子元服前才留的,在元服礼上直接剃掉前发,便是一个标准的月代头。  

后面的发髻常见于安土桃山时代之后,根据弯折形状称作”二折髻“。  

类似的还有”角前发“,与若众发类似,但是前面保留的头发有些不同。  

此外在江户时代之前的日本男子中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发髻发型,不过相对并不常见,在此不做介绍。  

到了江户时代,战乱已过,社会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应运而生的江户市民文化也达到了鼎盛。在这一阶段,“元服”这一原本是公家武家这些上流社会的专利,也在这时走入了庶民之间。  

到了这个时候,战乱已经平定,月代头原有的实用性在此时也已经被抹去,它反而被赋予了一种武士的象征性。因此,武家男子都统统剃了月代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与规定。在室町之后,庶民中也有剃月代的情况,但是在江户时代,月代头在平民之间达到了空前的流行。  

而月代头最初的起源就是为了作战,所以公家最初就没有剃月代头。到了后来公家依然是只留着一髻,从来没有效仿过武家的发式。  

除了公卿与浪人之外,在市民阶级中,医生,学者,占卜者这些职业的人大多不剃月代。  

在商人阶级等普通市民中较为流行的发式叫做“本多髻”。是这个样子的:  

可以看到,这种发式的特点是,耳根处以及脑后的头发蓬松而隆起,发髻上留出来的头发压在头顶,正面看呈一字形,大多侧面看发髻方向平直或朝上。  

在当时还有一种发髻叫做“丁髻”,是老人理的发型。它与上述发型的区别在于发髻引出来的头发较少,正面看在头顶上盘得较细。  

福泽谕吉在江户时代的照片,他梳的就是丁髻。  

 

后来到了幕末动荡期,尊王志士们开始盛行留总发,在与外国的往来过程中,为了维持国际形象,越来越多的人同样也留起了总发。直到断发令颁布之后,月代头便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