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历史两端的细节

Mar06

马六甲:历史两端的细节

时间:2014/03/06 20:02 | 分类:世界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六甲:历史两端的细节

  蜿蜒而过的马六甲河将城市南北分隔开来,河流往西的尽头就是大海。《星洲日报》驻马六甲高级记者赖碧清面海而立,几乎可以称作“民间郑和研究专家”的她指着不远处的海面,“好好感受一下这个河口的海风,600年前,它把郑和吹到了这里”。

  1396年,这是马六甲官方史书记录的建国时间,那么600年前,1405——1433年间率领庞大船队扬帆海上数次经过此地的郑和,见证过、经历过,或者还可能影响过的,都是马六甲历史最源头的那个部分。追溯郑和,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追溯马六甲的故事。英文、马来文以及中文等多种版本关于这片土地的历史记述,由此变得各有玄机。

  左岸的“官厂”

  “600年前,郑和的船队应该就是从这个河口进入马六甲”,站在城市中心广场的陈金声桥上,赖碧清如是说。蜿蜒的马六甲河与这座不过20米长的水泥桥,如今都成为衔接历史与现实的坐标。

  “有一大溪河,水下流,从王居前过,入海,其王于溪上建立木桥”,按照随行者马欢在《瀛涯胜览》里的记录,郑和所见的,应当就是马六甲这种被地形所注定的特殊政治经济区划——马六甲苏丹历史博物馆中根据各个时期史料记载描绘成的诸多图画也证明了这一点——背海而立,右岸多山,扼守住河流入海口,易守难攻,沿袭下来的历代皇宫和防守工事都依山傍海而建。左岸原是树木丛生的荆棘之地,逐渐被开辟为平民居所,并随着马六甲港口贸易的发展形成商旅集市之地。桥是两岸的衔接,也是最好的防守。

  那时郑和见到的,应该只是这种格局最原始的雏形,港口贸易场所并没有被完整地开辟出来,不过“桥上造桥亭20余间,诸物买卖俱在其上”,加上“谷薄田瘦,人少耕种”,左岸的荒凉可以想见。

  看着脚下如今不到20米宽的马六甲河,很难想象当年马欢记录的情形,“中国宝船到此,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后来的史料称之为“官厂”。返航时,各支船队“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停泊候风,一旦“南风正顺,于5月中旬开洋回还”。庞大的宝船如何才能从这样的河道鱼贯而入,继而建立起一个下西洋的中途根据地?和所有的研究者一样,赖碧清同样也只能猜测,“或许那个时候的河道非常开阔”。

  郑和所建立的这个“官厂”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马欢关于郑和船队在马六甲垦荒者般的记录,如今其实找不到最确凿的印证。“官厂应该是在河的左岸”,赖碧清指着博物馆中的沙盘比划,“为了方便起见,郑和选择的应当是靠近河口的地方,想象一下,官厂的占地那么大,河流右岸地势起伏,又是王宫所在的地方,不太可能同时再设立一个官厂吧?”如果猜测成立,郑和当年或许也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左岸平坦广袤的荆棘之地。

  踏上马六甲的土地,才发现寻找河右岸的王者历史其实非常容易,被保留下来的有荷兰时代的红屋——如今这里被用做马六甲的历史博物馆、葡萄牙人的城门、维多利亚时代的钟楼,甚至还有仿制的一座苏丹皇宫,据说是马来人史书上记载的最豪华皇宫,耗时多年,竣工后仅10天就付之一炬,原因不详。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沿着城市中心广场的红砖路紧邻着,记录下马六甲历经的统治者和他们的时代,也包括那些殖民者——1511年的葡萄牙人、1641年的荷兰人和1824年的英国人。

  在这里寻找郑和官厂更像是一厢情愿的努力,所以甲板街上华人陈达生打造的民间郑和纪念馆就显得“恰和时宜”,纪念馆从去年开始准备,门口挂出了纪念馆的牌子,但目前尚未完工。这里据说是第二任华人甲必丹李为经的故居,后来成为眉县刘姓一族的居住地。刘卓义老先生充当了讲解者,执意强调这里就是官厂旧址,只是他列举出的诸多证据都经不住推敲——

  比如房屋修整时从墙角泥土深处挖掘出来的明代瓷器碎片——此前刚巧被一批从台湾省过来的瓷器专家考证过,分门别类标好年代装袋,赖碧清打开全部二十多个袋子,挨个拍摄留做资料,碎片大都是明后期至清初的,明初的极少,最关键的是“里面没有一片官窑”,赖碧清说这是刚刚跟专家学到的知识,这也是专家们的疑惑——“作为明成祖的特使,怎么可能不携带任何官窑”?没人能很好地解答这个疑惑,或许是当时官窑数量极少,全部作为礼品馈赠给各国皇族,或者是埋藏得更深没有被发现,再或者,郑和官厂只是马六甲的传说?

  再比如内屋大门上镂刻的两幅图案,郑和的官服官印以及船队出海拜妈祖的仪式——赖碧清偷偷说,“刚刚请工人雕刻上去的”,不过,“大家都不戳穿”,原因很简单,“这里呈现出来的,其实是现代人对于郑和的态度,这就够了”。

  “明朝的天空”

  狭小的木梯通往二楼顶上的阁楼,推开两侧墙上相对而设的两扇一尺来宽的木窗,马六甲的阳光就漫了进来。“有人说,从这里望出去,就好像看到了600年前的明朝天空”,华人店主何国荣指着视野里那些排成行的人字形屋顶,或橙黄或砖红的砖瓦铺顶,一个挨着一个,间或高低错落着。

  何国荣强调着檐顶的细小差别——“它们几乎完整地延续了明朝的风格”,这种说法源自他研究建筑的朋友,据说檐顶的差异“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不同象征”。从何国荣的阁楼上眺望到的差不多就是左岸荷兰街的全貌。其实这条老街保存下来的建筑,最久远的也不过200年左右的历史,这点何国荣也很清楚,他捡起自家屋顶上一片橙黄的砖瓦说,“最远也就100多年,现在的人已经不再使用这种瓦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和他的朋友们站在这里,感受“明朝的气息”,一个郑和故事开始流传的年代。

  回到那个朝代,史书上官厂的存在不容置疑,研究者杨亚非在《郑和航海时代明朝与满剌加国的关系》中论述说,“郑和船队每次出使,人数均有近3万,历时一年半以上,需装带大量物资,以粮食为例,每人一天一升口粮计之,整个航行需要消费15万石以上的粮食,仅此一项就需要用几十条大船”。因此,“需要在航程中途设立一个固定的物资转运站,存放不急需的物品,缓和船队的运输压力,也为使团的往来船队不断补充应用物资”。帆船时代中国前往印度洋的航海,“皆凭借海洋季风,往返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船舶去以11月、12月,就北风,来以5月、6月,就南风’,船队在返航时需要建立一个候风停泊站”,也需要“设立一个回归集中地点,等待沿途分出的一些小船队,统一回国”。

  “满剌加地处东西海上交通要冲,是能够满足上述郑和使团需要的最理想之地”,杨亚非分析,“而且满剌加已表示愿同中国属郡”。根据《明史》记载,1403年(永乐元年)10月,朱棣派遣宦官尹庆往谕满剌加,赠送其国王礼物,“拜里迷苏拉大喜,遣使随庆入朝贡方物”,朱棣下诏册封其国,予以正式承认,当时,满剌加使者向明朝 ... 表示:其王慕义,愿同中国属郡,岁效职贡,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大加赞赏,欣然应允,谕礼部臣曰:“先王封山川奠疆域,分宝玉赐藩镇,所以宠异远人,示无外也。可封其国之西山为镇国之山,立碑其地”,亲笔写碑文和赐以铭诗,开了永乐朝御笔题赐的先例。”永乐时期,受到朱棣御书题赠的国家,只有满剌加、日本、渤泥、柯枝四国。

  明朝与马六甲关系的迅速升温,即使隔了600年再来审视,在中国的外交历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郑和在这段外交史中出现的重要时间,首先是1409年,奉永乐皇帝之命对满剌加国进行再次册封,接下来是1411年(永乐九年)6月,拜里迷苏拉率其妻子及陪臣540余人,随郑和宝船前来中国访问,这是明朝时期来访的最庞大外国使团。这次访问,受到明朝 ... 的特殊礼遇。节录明史中记录下的盛况,当年的七月二十五日、二十八日、八月初一、九月初一、九月十五,分别有明成祖对使团的宴请或赏赐,九月十八日使团离开南京回国,明成祖又命在龙江驿设宴饯行,接着“又宴于龙潭驿”。杨亚非说,这样的规格,“在明朝接待其他国家来访的国王中是仅见的”。

  公主的传说

  马六甲的路旁生长着一种叫满剌加的绿色植物,树干粗大,叶如含羞草,果实如青枣,味酸涩——在马来文历史里是国名的由来。赖碧清说,当地的老人从树下走过,还会习惯性地捡起几颗掉在地上的果实,放在衣兜里,作为解渴的上品,这种酸涩的味道外乡人并不见得喜欢。

  在这种可以随着酸涩味觉渗入身体的马来文本土历史里,他们的开国君主拜里迷苏拉似乎并不需要来自明朝的庇护。这个从苏门答腊三佛齐(今巨港)逃往到淡马锡(今新加坡)的贵族,因为 ... 了暹罗在淡马锡扶植的统治者,被追 ... 逃到还是个小渔村的马六甲,在这里发现一只母鹿面对猎犬的攻击毫不示弱,认为是天降祥兆,停留此处建立国家。他的智慧与英明使得周边的马来人纷纷归附,马六甲便日益发展壮大起来。

  马来文的官方历史里,强调的是同一时期,明朝汉丽波公主远嫁拜里迷苏拉的故事。他们的叙述中没有镇国石碑、官印赏赐,而是拜里迷苏拉的540余人使团到中国后,明成祖大喜,迅速决定将汉丽波公主嫁给苏丹,同时派了500名宫女随从一同漂洋过海。“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历史对应”,马六甲华人陈瑞燕说。陈瑞燕是马六甲华社最高组织中华大会堂的重要成员,也是郑和研究的热衷者,58岁还坚持修完了南京大学开办的硕士班,她的毕业论文,就是郑和与马六甲的关系。“在这样的记录里,并不否认郑和与明朝,但是它要强调的是马六甲苏丹和明朝皇帝对等的地位。”陈瑞燕说,“其实马六甲的官方史书中,郑和是被忽略的,能查到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但是几乎找不到郑和。鲜有提到明朝的记录,也是要给苏丹一个地位的印证。”

  马六甲历史博物馆里悬挂着许多幅记录公主故事的油画,只是图画呈现的明朝宫廷和百官上朝的方式并非中国传统样式,赖碧清说,“是马六甲王国的样子”。这个明朝历史中查证不到的汉丽波公主,被马来人熟知。在马来西亚驻华使馆申请签证的时候,那位来自马六甲的签证官听到郑和的第一反应,就是汉丽波公主的远嫁。不仅如此,这个公主在马六甲还可以找到对应的遗迹——王井(King’s well)。不过这口水井同时有另一个更被广大华人所熟悉的名字,三宝井。水井的位置在三宝山下的宝山亭内,华文的故事版本,无论三宝山、宝山亭还是三宝井都是郑和到过马六甲的纪念。

  三宝山是马六甲市内最高的山,它实际上是一个华人公墓,山上有一万余座坟墓,据说是除中国之外,迄今最大最古老的一座华人坟场。山上至少有两座属于明朝的墓石,年代最早的一个是1622年,距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1433年依旧相差了189年。也有人认为此山就是当年郑和官厂所在,甚至认为那块镇国山碑就在此山,只是目前找不到而已。纵然马来古文献的记述,这座山只是叫“中国山”(Bukit China),不曾言及与郑和有关。1683年,马六甲第二任华人甲必丹李为经出巨资向荷兰当局买下整座三宝山,供华人深守“慎终追远”之古训。但华人至今都一直俗称它为三宝山,相信它与三宝太监郑和有关联,也相信三宝井是郑和当年所挖掘。

  景点上的英文和马来文解说里,水井是拜里迷苏拉专程为汉丽波公主所挖,三宝山也是他赏赐给公主和她的500随从居住的地方。这些随从与当地人通婚,繁衍出了一支特殊的种族,被称为人(Baba),族中的女子被称为Nyonya,当地华人翻译成“娘惹”,她们的手艺在马六甲沿袭下来,成为一种特色美食风味。人拥有财富智慧并且延续中国的习俗,但并不会说中文,荷兰街原来据说就是人聚居的地方。也有人认为,人的先祖即使不是公主的随从,也是郑和船队的随行者。

  郑和的面孔

  漫步在城市中心广场蜿蜒的红砖路上,本土马来人蹬踏着揽客的观光小三轮花车常常擦肩而过,伴随着大声“Hello”的,就是车上大音量播放的热闹中文歌。

  弥散在空气中凝结在肌肤上的黏稠感,也许会更快唤起广东一带旅人的记忆。而语言,相信是最能拉近任何中国人和这座城市的距离。衣食住行,旅行中最关键的部分,在马六甲全部可以用中文解决,并不太费周折。“马六甲完整保留了小学到中学12年学制的华校教育”,作为马来西亚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华校校长,93岁高龄的拿督沈慕羽提起来依旧会觉得十分自豪。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马六甲的顽强郑和记忆,其实来自华人群体的坚持。

  华文课本里的郑和故事版本来源于中国的正史,就如同印尼三宝垄正在大兴土木重建的三宝洞,庙宇上的图案全部来自中国一样。至今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居编纂的历史课本,提到马六甲,必定有一个章节是谈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与贡献,如“三宝山三宝井古迹是马中两国友谊的见证,也是我国华族在这土地开荒垦殖的例证”。此外,从1975年开始,董教总主办的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统一考试,郑和下西洋,抑或马六甲王朝与明代中国的关系,一直是本国史考试时常出的热门考题。

  安焕然说,马六甲的郑和热“最初是在中马双方政治人物的互访中牵动的”,而现在的郑和热“更反映在经济市场导向上”,如今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高居古城马六甲外国访客的70%”,是一个“不能拒绝的诱惑”。2004年1月,马六甲州 ... 主办了“马中建交30周年”及“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马六甲历史博物馆设立了“郑和文物纪念廊”,并主动向华社要求借出一尊落难在汽水厂里的郑和石像,用吊车搬运到博物馆的庭院。马六甲州房屋地方 ... 及环境事务 ... 会主席拿督威拉傅润添说得很清楚,“郑和石像能够竖立在郑和文物纪念馆,相信这纪念馆能够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

  这尊郑和石像是1991年5月从泉州定制的,高14尺,重11吨,耗资马币22000元,当年华社欲立此像于三宝山,马六甲州 ... 反对,理由是郑和是 ... 徒, ... 徒不能崇拜偶像不能立像,这像只好被倒卧放置在一个神庙戏台下。后来在三宝山麓旁的一间汽水厂华人经理觉得其处境实在可怜,把它暂时收容在工厂的空地上,石像脸部朝下卧睡了8个年头,1998年2月才被竖立起来。直到被搬入博物馆前,当初石像运输的铁套都没有解除。

 

  马六甲另一尊出名的郑和石像在三宝山下的宝山亭,也就是被华人俗称的三宝庙中,需细心寻找方能发现,这尊石像不过两尺,被放在宝山亭大门右侧的一个角落里,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他的名气。离开宝山亭的时候,刚巧邂逅了一队河北邢台来的游客,领队的是当地导游,特地将游客领到这石像前,说“过来摸摸这个将军的宝剑,必定会带给你们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