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谥号是什么?感觉有点雷人

Dec0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谥号是什么?感觉有点雷人

  唐太宗即 ... ,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谥号为“文皇帝”唐太宗,堂堂的武皇帝,非得起个文皇帝的谥号,确实有点雷人。名 ... 。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生于599年,病死于649年,死时50岁。18岁,随父李渊起兵反抗暴虐的隋炀帝。19岁,随父攻进隋朝首都长安,灭隋,立唐。李渊即位,就是唐高祖。 ... 封为秦王,其兄李建民立为皇太子,其弟李元吉封为齐王。27岁,发动玄武门之变, ... 兄李建民,弑弟李元吉。李渊退位为太上皇。 ... 即位为皇帝,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为什么唐代之后的皇帝不再用谥号?

  在以往读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我往往都会对一个问题感到特别的疑惑,即我们称呼中国古代的皇帝,刚开始一般都是以“什么帝”(谥号)为代号,比如汉武帝、隋文帝等等,而一到唐代这一叫法却从此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祖”、“什么宗”(庙号)的,比如唐太宗、宋高祖等等,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当然,从明代中后期到整个清代的皇帝,我们更习惯以什么什么皇帝(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但以庙号来称呼皇帝的惯例依然存在。如果将我们对中国古代的皇帝的称呼划一下阶段,从汉代到隋代,可以视作以谥号为皇帝主要代号的阶段;从唐代到明代中前期,可以视作以庙号作为皇帝主要代号的阶段;从明代中后期一直到清代,则是主要以年号作为皇帝主要代号的阶段。

  所谓谥号,就是活着的人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一般是身份地位比较高贵的人)的一生作为和道德操行做一个概括的评价,大体上有“盖棺定论”之义。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只有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帝王的谥号由礼官反复评议,臣子的谥号由朝廷统一赐予。它的应用范围不只限于古代帝王将相,个别文人学士死后也有谥号,比如陶渊明被谥为“靖节征士”、黄庭坚为谥为“文节先生”、张载被谥为“明诚夫子” 等等。在唐代以前的谥号中还可以看出人们对死者的褒贬,褒则称为上谥,贬则称为下谥。

  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中专门设立一室,以供后人祭祀所取的名号。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通常也选择具有美好意义的字,例如太、世、高、神、圣、仁、睿、明、章等等。从唐朝以后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如果王朝帝系发生变化,则其庙号为“世祖”或“世宗”。

  年号也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到了明清时朝,一些帝王为了与以前的朝代有所区别,就注重于用年号来称呼自己的朝代了。我们为了方便,也采用了古人的 ... ,把唐代以前的皇帝用谥号来称呼,唐朝和宋朝的皇帝用庙号来称呼,清朝的皇帝则用年号称呼。

  个人认为,在这三类称呼中,第一种(谥号)作为皇帝代称不仅可以很好地概括出其一生的作为,而且听起来最为威武雄壮,可以显示出一种帝王的雄风和霸气,而第二种(庙号)则不好听了许多,一个个什么祖什么宗的,好像是在认祖归宗一般,最显示不出什么气质;最后一种(年号)则介于两者之间,好歹也是直接叫他是什么什么皇帝,但年号是皇帝一即位就颁布出来的,只能表达出一种对自己当政时期的愿望,对其一生的作为当然无法做出什么概括。但是,原来都一直用谥号称呼得好好的,为什么偏偏一到唐代就改口了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谥号出现的历史谈起。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等等。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可以有谥号。到了秦朝,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恢复使用谥号。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结果只能被后世嘲笑。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而且只要一两个字,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在唐朝初年的时候,由于李渊是开国皇帝,以庙号“高祖”二字称呼还依然很符合惯例,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也是以同样的庙号做称的。但是到了第二个皇帝 ... ,就应该按照以往的做法继续使用谥号了吧。确实,刚开始 ... 的继位者李治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太出格,给他上了一个叫做“文皇帝”的谥号。也就是说,我们后世人得称呼 ... 叫做“唐文帝”。纵观 ... 在位期间,他辛勤治理刚刚统一后的大唐帝国,恢复隋末天下大乱以来被破坏的经济,取得“贞观之治”的不俗政绩,以“文”来称呼他,大体上也是准确的。但是,我们都清楚,这一称呼在后来并没有传播开来,我们都叫 ... 是“唐太宗”,从来没有人知道他还有个什么“唐文帝”的代号。问题就出在唐代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李治死后她执掌了朝廷大权,先是废立了几个傀儡,后来觉得不过瘾,就直接自称皇帝了。但是,以女主身份去做皇帝,还是真是史无前例,后无来者,从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观念上来看,这么做很明显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性,武则天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在自己还在位时就给自己上谥号,初定为“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等,其字数都远远超出了之前谥号不超过两个字的惯例。武则天此例一开,唐代之后的皇帝纷纷效仿,唐玄宗即位后更是给他的前代皇帝一律加成七个字。 ... 的谥号也被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一谥号中,有“文”又有“武”,那到底用哪一个字去概括他比较好呢?还真不好处理。为了方便,人们就干脆不再用谥号做称了,于是转而直接用庙号。

  唐代之后,皇帝的谥号文字更是变得越来越多,称呼起来显得越来越繁琐赘述。像唐朝皇帝的谥号最多不到10个字,宋朝皇帝就到了16个字,明朝皇帝谥号17个字,清朝皇帝谥号令人咋舌地“发展”到24个字。像明太祖谥号是“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到乾隆则叫做“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慈禧太后则是25个字:“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谥号从相对客观的评判,变成了一味的文字溢美。不管现世表现如何,文武仁孝诚信睿智等词毫不吝啬地往上堆砌,用遍了所有歌功颂德的字眼,溢美吹捧程度不断升级。于此,这些也只能在祭祀等特定场合念一念了。

  与之相对应,用年号做称则经历了一个相反的历程。谥号是由简入繁,所以人们不再使用,而年号则是由繁入简,人们对之的使用也开始变得日渐普及。相对于谥号和庙号,年号的出现要晚得多。年号出现于汉朝中期,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有“开元”和“天宝”两个年号),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而南梁武帝萧衍亦使用过三字的年号。

 

  到了明清两代的皇帝,他们则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到了清代,除了开国的两个君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到顺治福临称帝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定一个年号,特殊一点的可能是同治,他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辅政大臣肃顺等人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 ... 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来得及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