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空府库 简论“渭水之盟”

Jan15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 要: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东突厥兵临渭水,刚即位的唐太宗亲率六骑与之隔桥交涉,最终刑白马设盟。此即“渭水之盟”。“渭水之盟”在唐与东突厥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唐太宗;东突厥;颉利可汗

一、“渭水之盟”的签订

东突厥是一个游牧性质的国家,其生产方式是逐水草而居,不同于农耕民族稳定的生活,所以南下掠夺农耕民族的物质是他们寻找生活物质的其中一种方式。每年六月份到九月份是突厥南下掠夺的时候,“武德二年八月,处罗可汗遣数千骑与梁师都寇延州。武德四年四月,颉利可汗自率万骑攻雁门。武德五年六月,颉利侵至汾州,八月,寇雁门,朔州。武德六年七月,突厥颉利寇朔州。”①所以武德九年八月的这次入侵其实是延续其一贯的做法,和以往不同的是唐朝刚刚经过政变,唐太宗政权不稳,边境不能建立有效的防御,才会导致东突厥在十天内就直抵渭水北岸,直接威胁京城。

唐朝对东突厥政策的改变也是促使东突厥入侵的背景之一。隋末,东突厥势力逐渐盛,在群雄并立的北方,为了争夺天下,各个割据势力不得不与之建立盟约关系。当然李渊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国内割据势力的逐渐平定,唐朝政权逐渐稳定后,对待东突厥的政策也逐渐开始改变。唐在对待东突厥的礼仪规格有所降低,这正是唐朝对待东突厥政策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此外,唐高祖又将废置两年的十二军重新布置,用以对付东突厥的入侵。“初,上以天下大定,罢十二军,继而突厥为寇不已,辛亥,复置十二军,议大举击突厥。”②由此唐朝一改对突厥称臣纳贡的政策,开始反击东突厥的南下入侵。那么东突厥必定会对这种态度不满,愈发的南下入侵唐朝边境以表达这种不满。

关于盟约的内容,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述;“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③从相关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渭水之盟的内容双方在二十八日约和,三十日正式签订盟约,期间两天时间也可解释为双方在讨论和约的具体内容以及唐朝在筹措金帛。东突厥在得到唐朝倾府库的金帛以及议定互不侵犯条约后是否就此满足了呢?“贞观初……时颉利可汗自势强盛,每有所求,辄遣书称敕,缘边诸州,递相承禀。”④“敕”是上级对下级的称呼,可见经过此次事件,唐朝又回到称臣于突厥的局面了,充分说明了这次盟约应该也有恢复唐朝称臣于突厥的内容。

二、盟约顺利签订原因

在探究东突厥侵唐的原因和渭水之盟的内容后,其实对于这个盟约能够在不动武的情况下签订的原因已经很明显了。我们从东突厥和唐朝各自的方面去分析探究。

首先,东突厥此次入侵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掠夺财物,二是迫使唐朝恢复对东突厥称臣的政策。这两个目的可以说都达到了,没有了动力,东突厥开战的欲望就小了很多。此外,突厥内部并不团结,突厥是由多个部落民族组成,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首领,颉利可汗也是靠其强大的实力来统治的,内部并不稳定。再次,在颉利可汗的高压政策下,其他部落早已有了反叛之心。“武德九年,(薛)延陀、回纥等诸部皆叛,攻破欲谷设,(阿史那)社尔击之,复为延陀所败。”⑤这些原突厥部落趁颉利南侵唐朝之际发动了叛乱,也迫使颉利可汗急欲签订盟约,回兵平叛。

其次,此次盟约对唐朝来说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但唐朝却因此换来了整顿军务、反击突厥的时间。可以说是唐朝战略性的忍辱退让。从唐朝来说和东突厥开战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如何促使东突厥退兵是当时最急迫的事。唐太宗先是以倾府库的金帛来满足东突厥入侵掠夺财物的目的,而且集结军队做出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就开战的准备,迫使颉利可汗认为开战并不能讨得更大的便宜,进而趋向于签订盟约后退兵的想法。当然,唐朝还与西突厥结成了同盟关系,这给东突厥一定的压力,并且唐太宗与图利可汗结有盟约,使颉利可汗有了后顾之忧。最后还有唐太宗个人本身的英雄气概,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后来唐太宗成为天可汗是实至名归,毕竟亲帅六骑与敌酋隔桥对峙,还敢责以负约的勇气不是每个帝王都有的。

三、 影响

渭水之盟的签订避免了唐朝在不利的条件下作战,为唐朝和东突厥边境的和平提供了可能性,边境的和平也给平民带来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中原与边境地区的交流提供了和平环境。同时也为唐朝积蓄力量发动反击赢得了时间,在渭水之盟后唐朝开始了反击东突厥的准备工作。首先修葺了边境防御工事,防止东突厥再次轻易入侵。其次太宗亲自在显德殿亲自训练士兵,“(武德九年九月)丁未,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于显德殿庭”⑥。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大唐逐渐强盛起来。

反观东突厥,却是由盛转衰。贞观二年唐太宗册封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建立薛延陀汗国,逐渐形成了以薛延陀为中心的联合其他部落的反东突厥 ... 联盟,使颉利可汗腹背受敌。其次图利可汗受命讨伐叛乱的薛延陀等部落失败后,其所管辖的奚,契丹等部也相继叛乱,颉利可汗以此归罪于图利,将其囚禁,还鞭打他,二人之间的矛盾表面化。东突厥内部已是分崩离析的状况,与之同时,东突厥天灾频仍,“贞观元年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贞观三年频年大雪,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颉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多叛之。”⑦巨大的天灾对于脆弱的游牧民族来说是致命的。自此东突厥汗国内忧外患不断,已是强弩之末,最终在贞观四年亡于唐朝之手。

渭水之盟后,唐朝积极备战,为反击东突厥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东突厥却是天灾不断,内部统治集团也是矛盾重重,各部落相继叛乱。二者强弱之势逐渐转变。唐太宗在贞观四年出击东突厥,生擒了颉利可汗,东突厥汗国遂灭忙。渭水之盟对唐朝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条约,但唐太宗能够忍辱负重,不计较于一时的得失,积蓄力量,谋定而后动。

注释: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7、189、190,第5847―5971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1,武德八年四月条,第5995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八月条,第6020页。

④ 后晋・刘�d,《旧唐书》卷83《张俭传》,第2775页。

⑤ 后晋・刘�d,《旧唐书》卷109《阿史那社尔传》,第3289页。

⑥ 后晋・刘�d,《旧唐书》卷2《太宗纪》,第30-31页。

⑦ 后晋・刘�d,《旧唐书》卷194,第5155、5159页。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 刘�d.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 薛宗正.突厥史[M],北京: ... 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