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禁忌

Aug29

印度教禁忌

时间:2018/08/29 17:32 | 分类:宗教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印度教禁忌

  印度教「禁忌」的概念主要源自于「不纯净」的想法。和其他宗教不一样的是,印度教认为越为纯净的人,越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会被要求远离更多不纯净的东西;反之,倘若是已经受到染污的人们,便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也因此在印度,诸如宰 ... 动物、 ... 皮革等行业都由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所从事。关于印度教禁忌的描述,最值得参考的资料之一便是《摩奴法论》(Manu ... ṛti约公元前2-公元2世纪),作为古印度法律的基础,关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等都有极为详细的描述。

  举例来说,《摩奴法论》对于食物的禁忌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不同种姓也有不同规矩需要遵守,比如再生人(四种姓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不可食用蒜头、青葱、洋葱和菇类等从不净之物所生的食物;不是为了宗教目的而准备的芝麻饭等也不可以食用等。这其中的宗教精神在于:饮食不仅是提供身体活动的力量泉源,更是喂养灵魂的主要方式;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我有一部分会被吃下的食物所决定。事实上《摩奴法论》也提到,需要注意的不仅是食物本身的染污与否,食物提供者的纯洁也是饮食的重点,比如婆罗门不应接受喝醉或生病的人所提供的食物。不过饮食毕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因此摩奴法典也提到,在紧急或逼不得已的时候,人们是可以无视一些食物禁忌的。

  在当今的印度,最为大众所熟悉的禁忌便是「不可伤害牛」。(www.lishixinzhi.com)早在《梨俱吠陀》(Ṛg Veda约公元前16-11世纪)的记载中,牛便已被视为纯洁而神圣之物,是能够献给诸神的祭品之一,这或许是因为当时印度人对于草食性动物的牛拥有如此强韧的体魄感到不可思议而以生出来的崇拜。但是牛也因此是可以被猎 ... ,祭祀结束后可以食用的。牛从可以宰 ... 到对其生命的保护这样的转变主要是酪农业的发产:当人们发现牛除了可供祭祀的牛肉,还有可以维持家计的牛奶等副产品之后,牛的生命便逐渐受到重视。对于这个转变,《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约公元4世纪)有个神话性的描述:古时有位国王普利都(Pṛthu)拿着弓箭强迫大地女神给予国民粮食;大地女神于是化身为牛的样子,以牛奶作为代价,请求国王饶过她的性命。

  由于大多数人是右撇子的缘故,重要的工作诸如祭祀等都是由右手完成,「右」因而被视为纯净的象征、值得尊敬的概念。古代印度的服装有时会露出右膀臂,这一方面表示出「自己随时都可以工作」的态度,一方面也是向人表示尊敬之意。《摩奴法论》也提到:「经过土推、母牛、神像、婆罗门、酥油、蜜、十字路口和著名的树,他必须让它们靠自己的右边(以示敬意)。」反之,「左」则被视为不纯净的概念,故而有「握手不可用左手」一说。

  和多数文化相同的,妇女的经血也被印度教视为不洁之物。在经期来临时,妇女不得煮饭和泡澡,也被要求不得进入寺庙等神圣的地方,唯恐染污扩散出去。尽管如此,少女们第一次的经期反而被认为是值得庆祝的大事;也只有这一次,女性在经期时不需要遵守关于经血的禁忌。

  印度教自古便有「不伤害(ahiṃsā)」的概念,其基本精神便是相信众生都为生主所造,即使在微弱,都具有一丝丝的神圣性质。在早期吠陀(约公元前15世纪)已经可隐约看到「不伤害」的雏型,但一直要到晚期吠陀才被清楚地陈述。但即使是晚期吠陀,「不伤害」的意思比较接近「不对祭品与牺牲多做伤害」,一直要到初期奥义书的时代(约公元前7-5世纪),「不伤害」的意思才比较接近现今的「不 ... 生」,并由此衍生出许多相关的禁忌,这也是为什么屠夫等与 ... 生有关的职业在印度受到贬抑。到了近现代,「不伤害」的思想为诸如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等灵魂人物所宣扬,至今几乎所有的婆罗门都是不食肉的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