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立储君时,为何都立长不立贤?不怕长子昏庸亡国吗?

Jun27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帝王选择继承人有个共识:立长不立贤,由此也引出一个百年不变的疑惑:皇帝愿意立嫡长子,却不愿意立贤人,可若是长子不贤,害了整个朝政,那不就遗臭万年了吗?

古代皇帝立储君时,为何都立长不立贤?不怕长子昏庸亡国吗?剧照

事实上,之所以古代立长不立贤,道理很简单。贤明是主观可以改变的,而长子的身份却是客观已经定下的。

从长子的角度上看,长子的身份是客观的。只有长子当政,才能更好地维持中央长久统治,才能保住同一个姓氏坐稳皇位。众所周知,古代皇帝娶妻,能当上正妻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撑。唯有正妻深厚背景辅助君王,与君主强强联合,一代国君的社稷才能保证长长久久。

在古时,很多王朝就是因为不愿立长,导致朝内纷乱不断。举个例子,周幽王曾废掉嫡长子,立庶为王,废除了王后和太子,以至于惹恼了申国国王。毕竟,周幽王的王后是申国国王的女儿,太子又是申国国王的外孙,两家联姻,原本双方互利互惠,结果中途申王的女儿却被周幽王给废了,相当于把另一方的利益给破坏掉了,这换是哪个当爹都不愿意接受女儿被废啊。很快,申国国君大怒,联合他人一同进攻西周,很快就灭掉了周幽王,建立了东周。

古代皇帝立储君时,为何都立长不立贤?不怕长子昏庸亡国吗?图片来源网络

从贤人的角度上看,一个人贤不贤德的判定是主观的。一旦皇帝立贤不立长,各路大臣和有心之人都会钻贤德的空子,拥护哪个皇子就称谁贤德,因此引得朝政内部混乱不已。而从实际上看,一个皇子到底贤德不贤德,是真贤德还是假贤德,确实很不好说。有些皇子为了皇帝之位,不贤德却想要表现得贤德,又有何不可呢?

换句话说,一旦要立贤人为王,贤人则更容易被大臣们挟持。举个例子,在选太子一事上,康熙一直在为传位给八阿哥还是四阿哥感到苦恼。八阿哥名扬朝内外,人人拥护爱戴,而雍正人气不高,也没有人人传颂的贤德,门前清冷。两相对比之下,康熙却将位子传给了雍正,而不是八阿哥。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康熙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八阿哥人缘好,擅长笼络人心,贤明是装出来的,为了得到江山,也为了保护官僚的利益,因而备受大臣的拥护。一旦自己将皇位传给他,那整个天下就不是他爱新觉罗家的,而是朝中的官臣们的了。因此不是皇帝不想立贤,而是不敢立!

古代皇帝立储君时,为何都立长不立贤?不怕长子昏庸亡国吗?剧照

总而言之,为了国家社稷能长长久久,立嫡长子必定能强强联合,继续维持国家的运转,保住同个姓氏宗族坐稳帝王之位。假若皇帝立贤不立长,那随便找个刚出世的婴儿就好了,自小培养孩子的治国能力,让先生教授各种礼仪文化,将来也必定能成一个优秀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