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御膳」究竟是怎样的,真的好吃么?

Aug2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传说中的「御膳」究竟是怎样的,真的好吃么?

  一想起御膳,臣民就会想到山珍海味、金樽美酒,穷极天下美味,将饮食艺术表现得登峰造极,等等。这些都没错,但皇帝搜集山珍海味,更多的是检验自己对天下的控制;御膳陈列金樽美酒,更多是为了体现皇家的富裕、威严和荣耀。所有对美好的追求,都是有政治目的的。味道是次要的,权威是主要的。御膳的味道,并不好。

  在这一点上,末代皇帝溥仪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我的前半生》专门提到了御膳:「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

  到了吃饭的时间——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

  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那里继承下来的排场,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种上下。(作者注:这只是便餐,大餐的菜品数量要乘以十倍。)

  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它之所以能够在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根在火上等候着的。他们也知道,反正从光绪起,皇帝并不靠这些早已过了火候的东西充饥。我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因为太后或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味美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

  溥仪用四句话鉴定自己吃的御膳: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这种吃饭,要浪费多少食材,糟蹋多少银子?具体金额没人统计过,不过,《清会典》记载,皇帝每天用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二只,鸭三只,当年鸡三只,还有六十头乳牛的乳茶,玉泉山泉水(皇上只喝西郊玉泉山的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十包。这仅仅是常规的供应,不包括定期不定期从各地缴来的数量可观的鹿、野猪、狍、野鸡等野味,鲍鱼、鱼翅、鲑鱼、大贝等水产,以及燕窝、百合、鲜笋等特产。溥仪回忆,他五岁的时候,一个月要「吃」掉810斤肉和240只鸡鸭。他和隆裕太后、四个太妃「一家」六口人,一个月共吃猪肉14642斤,合银2342两7钱2分。除此之外,每日还要「添菜」——添的菜比正常供应还要多得多。溥仪一家一个月的御膳用银14794两1钱9分。

  溥仪直言:「这些银子除了 ... 中饱之外,差不多全为了表示帝王之尊而糟蹋了。」

  其实,清朝后期的财政非常窘迫,拆东墙补西墙还拆不过来,甚至一度动起了变卖宫廷藏品的念头。同治皇帝为了修颐和园,和叔叔恭亲王奕忻闹翻了天,根子是钱的问题;光绪皇帝要支付的赔款特别多,天天想的就是怎么筹钱;宣统皇帝的三年,朝廷要办的「新政」办得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缺钱。但是,光绪皇帝大婚,御膳等开支就耗费了白银550多万两!

  光绪皇帝一次听说师傅翁同和早餐吃鸡蛋,很羡慕,说翁师傅真有钱,鸡蛋太贵了,我只有遇到大喜事才吃一两个。因为,御膳的鸡蛋「成本」就是五两银子一个,相当于一家养鸡场的价格。这话说得翁同和目瞪口呆,不敢戳破。光绪至死都不知道,鸡蛋是寻常百姓的食材,才几个铜板一个。

  总之,御膳洋溢着君主特权,味道并不好。皇帝和大臣们都吃不好,但他们却不得不品尝这种滋味。这就是权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