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儒家弟子的盗墓笔记

Apr29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两千多年前儒家弟子的盗墓笔记

  《庄子·外物》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日出)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曰:“《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bei,坡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hui,下巴的胡须,连带指下巴),儒以金椎挖其颐(面颊),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唐 孙位 《高逸图》

  (局部)

  在《庄子》这本书里头,儒家人物的形象实在不怎么样,孔子要看心理医生,而他的学生和传人,居然还去干盗墓的勾当,还留下一本微博版“盗墓笔记”,生动翔实而又简洁地记录了儒家弟子盗墓的前后过程和情状。

  盗墓时引经据典

  且说某天凌晨,一对儒家子弟潜入某位富豪的陵墓,实施发掘和 ... ,姑且将这两位同学的身份界定为大师兄和师弟,当然这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且说师弟挖开坟,进入了坟墓,大师兄在上头探风,过了好一会,大师兄憋不住了,从上往下传话,胪传者,即从上往下传话的意思。这大师兄问:“东方日头出来了,师弟,你的工作开展得如何啦?”正在下面开展作业的小师弟回答:“墓主的短上衣和裙子还没解开呢,告诉大师兄一个好消息,墓主的嘴巴里含着一颗宝珠,我们这回可有收获了。”

  大师兄一听,他首先引经据典感叹一番,用《诗经》里的文句责备墓主生前的品德:“青青麦苗长在坡地上,你生前不从事慈善福利业,却把财产含在嘴巴里,这又何苦呢?”

  然后,大师兄具体指导盗墓工作:“你先揪住尸体的发鬓,压住他的下巴,然后用铁锥敲开他的脸颊,接下来慢慢地分开他的腮帮,记住,千万不要弄坏嘴巴里面的珠子,不然我们这一趟就白干了。”

  真闹不清是文化人盗墓,还是盗墓人有文化,手法老辣且不说,而且极具有文化含量,什么“东方作矣”,“青青之麦”,据说都是《诗经》里的句子,当然,翻现在的《诗经》,根本找不到这几句,可能是散章逸句。所以,《庄子》讽刺说:儒家的人用“诗”“礼”文化经典,去干盗墓勾当。

  这则“盗墓笔记”肯定是虚构的,但透露出作者愤慨不平的心理,战国时代可能有这么一种现象:一方面老辣熟练地干着不为人齿的勾当,另一方面却用文质彬彬,道貌岸然的姿态来修饰掩盖前者的作为,诗书礼仪落在盗墓贼之流的手里,是盗墓贼的幸运呢?还是诗书礼仪的不幸呢?

  诸葛亮:可失败但不可下流

  来源:广州日报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三国 诸葛亮 《诫外生书》

  注:外生即外甥

  诸葛亮认为一个人应该有高尚远大的志向,而且必须树立一位先贤作为榜样,后者决定前者。你以居里夫人、钱学森和比尔·盖茨这样的先贤为榜样,你的人生成就有可能向科学家和创业家靠拢;你以隔壁那个喜欢打架的大哥为榜样,那么你的人生成就很可能就停留在街上打架而已。诸葛亮年轻时就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而诸葛亮后来的成就不比这两位先贤差。可见榜样的高度决定志向的高度。

  在通往高尚志向的路上,有两个障碍:一是私欲,一是不应该的阻碍——疑滞。人不是感情欲望的绝缘体,不可能没有欲望和疑滞,问题在于怎么处理,如果一味被杂念所束缚,那么,你的志向很可能只是披着志向外衣的私欲而已,与其说是为理想奋斗,不如说是为私欲奋斗。将干扰排除了,先贤的精神力量才能明显地(揭然)存在你的身上,感性地(恻然)地存在你身上,与先贤的心才能相通。

  诸葛亮本人就是个私欲很低的人,他死后财产不过成都一片桑树园和一些薄田,仅仅让子孙不挨饿而已。

  立志稳固了,就能经受考验:能屈能伸,屈伸的是个人遭遇,不屈伸的是心中志向。因为胸存大志,为人就坦荡,就不会琐碎,不会斤斤计较,就会虚心地广泛地咨询意见。而且能够去除那些所谓吝啬和爱猜疑的毛病。猜疑、吝啬和琐碎这些毛病,其实都是立志不稳导致人品不稳,乃至心胸不开阔而造成的。

  如此立志,方能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就算目标一时达不到——“虽有淹留”,但丝毫不妨碍你的美好志趣——“美趣”,只要立志稳,何愁事业不成功——“何患于不济”。

  假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一天到晚沉湎于流俗,碌碌无为,被私欲所束缚,不敢担当,因此就默默无闻,永远自甘于凡庸,人生境界不免沦为下流的层次。

 

  总之,不要担心事业成不成,而是担心人品成不成。成就不一定上流,但人品不能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