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一隅三反是什么意思?

May13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成語簡解
  • 編號: 1890
  • 成語: 一隅三反<>
  • 注音: | ㄩˊ ㄙㄢ ㄈㄢˇ
  • 漢語拼音: yī yú sān fǎn
  • 參考詞語: 舉一反三<>
  • 釋義: 義參「舉一反三」。見「舉一反三」條。<>
  • Emoji符號: 1️⃣隅3️⃣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一隅三反”對應Emoji表情符號“1️⃣3️⃣”,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1️⃣3️⃣、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1️⃣3️⃣"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舉一反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 ... ,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啟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 典源: 此處所列為「舉一反三」之典源,提供參考。《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注解〕 (1)<>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隅:音ㄩˊ,角、角落。 (4)<>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 書證: 01.<>清.黃宗羲〈陳乾初先生墓誌銘〉:「先師深痛末學之支離,見於辭色,乾初括磨舊習,一隅三反。」<>
  • 成語接龍
  • “反”字開頭的成語

    1. 反覆無常
    2. 反脣相稽
    3. 反求諸己
    4. 反脣相譏
    5. 反老還童
    6. 反掌之易
    7. 反正撥亂
    8. 反死回生
    9. 反老為少
    10. 反邪就正
    11. 反脣相攻
    12. 反老成童
    13. 反求諸身
    14. 反邪歸正
    15. 反覆不常
  • “一”字結尾的成語

    1. 參差不一
    2. 良莠不一
  • “一”字開頭的成語

    1. 一毛不拔
    2. 一丘之貉
    3. 一敗塗地
    4. 一暴十寒
    5. 一鼓作氣
    6. 一鳴驚人
    7. 一竅不通
    8. 一日千里
    9. 一諾千金
    10. 一言九鼎
    11. 一視同仁
    12. 一籌莫展
    13. 一網打盡
    14. 一絲不苟
    15. 一揮而就
    16. 一意孤行
    17. 一見如故
    18. 一塵不染
    19. 一知半解
    20. 一落千丈
  • “反”字結尾的成語

    1. 物極必反
    2. 一隅三反
    3. 物極則反
    4. 物至而反
    5. 勢極必反
    6. 物至則反
    7. 流連忘反
    8. 積重難反
    9. 觀隅三反
  •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一隅三反。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一隅三反”分成的單字詳解:

    一, 隅, 三,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