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歌" 修订间的差异简介

Aug30

"群仙歌" 修订间的差异简介

时间:2020/08/30 11:21 | 分类:道教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于 2016年1月5日 (二) 11:02 的修订 (检视原始码) Chishing.lee (对话 | 贡献) (创建页面,内容为“'''《群仙歌》''',是有关道教内丹修炼歌诀经书的汇编,包括〈破迷正道歌〉、〈醉思仙歌〉、〈瑶头坯歌〉、〈敲爻歌...”)   于 2017年6月4日 (日) 14:17 的最新修订 (检视原始码) Chishing.lee (对话 | 贡献)   行 1: 行 1: − '''《群仙歌》''',是有关道教[[内丹]]修炼歌诀经书的汇编,包括〈破迷正道歌〉、〈醉思仙歌〉、〈瑶头坯歌〉、〈敲爻歌〉、〈谷神歌〉、〈还丹破迷歌〉、〈灵源大道歌〉、〈太空歌〉、〈石桥歌〉、〈青天歌〉、〈还丹口诀歌〉、〈罗浮翠虚吟〉、〈前快活歌〉、 〈后快活歌〉、〈大道歌〉、〈道阃元枢歌〉、〈金丹歌〉、〈得道歌〉、〈判惑歌〉等歌诀,收入《[[藏外道书]]》第六册。如其中的〈还丹破迷歌〉,题海蟾祖师[[刘操]]著,是道教内丹学歌诀,以诗化的语言阐述金丹修炼的要诀。〈破迷正道歌〉一卷,旧题正阳真人[[钟离权]]述。钟离权相传为汉代将军,后跟随东华帝君[[王玄甫]]学道,并以丹法传[[吕洞宾]],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此书的部份作品在北宋时已经开始流传,以七言歌诀体颂扬内丹之道,认为内丹以先天一气为本,如能采得先天气,日月擒来两手中,「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宋元内丹学多受其影响,常有引证发挥,其歌诀形式也为后人仿效,为研究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文献。〈敲爻歌〉以诗歌的形式,讲内丹养生的原理及 ... 。〈灵源大道歌〉是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东京女道士[[曹文逸]]真人所撰,该经以诗歌形式谈丹道修炼,被誉为深得大道旨要之作。 + '''《群仙歌》''',是有关道教[[内丹]]修炼歌诀经书的汇编,包括〈破迷正道歌〉、〈醉思仙歌〉、〈瑶头坯歌〉、〈 [[ 敲爻歌 ]] 〉、〈谷神歌〉、〈还丹破迷歌〉、〈灵源大道歌〉、〈太空歌〉、〈石桥歌〉、〈青天歌〉、〈还丹口诀歌〉、〈罗浮翠虚吟〉、〈前快活歌〉、 〈后快活歌〉、〈大道歌〉、〈道阃元枢歌〉、〈金丹歌〉、〈得道歌〉、〈判惑歌〉等歌诀,收入《[[藏外道书]]》第六册。如其中的〈还丹破迷歌〉,题海蟾祖师[[刘操]]著,是道教内丹学歌诀,以诗化的语言阐述金丹修炼的要诀。〈破迷正道歌〉一卷,旧题正阳真人[[钟离权]]述。钟离权相传为汉代将军,后跟随东华帝君[[王玄甫]]学道,并以丹法传[[吕洞宾]],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此书的部份作品在北宋时已经开始流传,以七言歌诀体颂扬内丹之道,认为内丹以先天一气为本,如能采得先天气,日月擒来两手中,「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宋元内丹学多受其影响,常有引证发挥,其歌诀形式也为后人仿效,为研究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文献。〈敲爻歌〉以诗歌的形式,讲内丹养生的原理及 ... 。〈灵源大道歌〉是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东京女道士[[曹文逸]]真人所撰,该经以诗歌形式谈丹道修炼,被誉为深得大道旨要之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群仙歌》,《藏外道书》本。   #《群仙歌》,《藏外道书》本。   [[Category: 内丹]]   [[Category: 内丹]]

于 2017年6月4日 (日) 14:17 的最新修订

《群仙歌》,是有关道教内丹修炼歌诀经书的汇编,包括〈破迷正道歌〉、〈醉思仙歌〉、〈瑶头坯歌〉、〈敲爻歌〉、〈谷神歌〉、〈还丹破迷歌〉、〈灵源大道歌〉、〈太空歌〉、〈石桥歌〉、〈青天歌〉、〈还丹口诀歌〉、〈罗浮翠虚吟〉、〈前快活歌〉、 〈后快活歌〉、〈大道歌〉、〈道阃元枢歌〉、〈金丹歌〉、〈得道歌〉、〈判惑歌〉等歌诀,收入《藏外道书》第六册。如其中的〈还丹破迷歌〉,题海蟾祖师刘操著,是道教内丹学歌诀,以诗化的语言阐述金丹修炼的要诀。〈破迷正道歌〉一卷,旧题正阳真人钟离权述。钟离权相传为汉代将军,后跟随东华帝君王玄甫学道,并以丹法传吕洞宾,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此书的部份作品在北宋时已经开始流传,以七言歌诀体颂扬内丹之道,认为内丹以先天一气为本,如能采得先天气,日月擒来两手中,「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宋元内丹学多受其影响,常有引证发挥,其歌诀形式也为后人仿效,为研究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文献。〈敲爻歌〉以诗歌的形式,讲内丹养生的原理及 ... 。〈灵源大道歌〉是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东京女道士曹文逸真人所撰,该经以诗歌形式谈丹道修炼,被誉为深得大道旨要之作。

《群仙歌》,《藏外道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