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名句:401句(下)

Oct20

佛典名句:401句(下)

时间:2018/10/20 06:07 | 分类:佛教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不一生故,而行精。但一切故,而行精;但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但除一切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界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心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境界故,而行精;但知一切生根劣故,而行精。--

  《大方佛》

  202.菩摩诃,了自身,及以生,本寂,不不怖,而勤修福智,有足。

  (世品第三十八)《大方佛》

  203.菩摩诃亦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五欲,心不著。

  《大般涅》

  204.人身得,如昙,我今已得;如值,昙,我令已值;清法得,我今已,如盲值浮木孔。人命不停,於山水,今日存,明亦保,何心,令住法。色不停,如奔,何恃怙,而生懈慢!

  《大般涅》

  205.身心精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密。--《摩诃般若波密》

  206.何修行?所於善事心不懈退。--《大乘起信》

  207.是故勇猛精勤,夜六,拜佛,心忏悔,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得免障,善根增故。--《大乘起信》

  208.若心者,心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生法相。--《佛教》

  209.常寂,五。心思,生死。常修善法,至心不。具足正念,放逸。省於言,亦眠食。心身,不友。……世法,身心不。(禅波蜜品第二十七)--《婆塞戒》

  210.所得心平等、行平等,即一切法普皆平等,是名法性三昧。--《大乘理趣六波密多》

  211.在於,修其心。安住不,如山。一切法,皆所有。如空,有固。不生不出,不不退,常住一相。(安行品第十四)--《妙法》

  212.若在厄,生,意自在,所行。--《大方佛》

  213.剃除,生,永,究竟寂。--《大方佛》

  214.正身端坐,生,坐菩座,心所著。--《大方佛》

  215.跏趺坐,生,善根固,得不地。--《大方佛》

  216.以息,生,身得安,心。--《大方佛》

  217.佛子:何等菩摩诃行?此菩成就正念,心散。固不,最上清。大量,有迷惑。--《大方佛》

  218.佛子:譬如空,能容一切物,而有。菩摩诃亦如是,普入一切世,而世想。勤度一切生,而生想。深知一切法,而法想。一切佛,而佛想。善入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所染著。--《大方佛》

  219.其心所畏,益群生,魔,一切悉摧。--《大方佛》

  220.不不昧故,具足禅波密。--《摩诃般波密》

  221.若修止者,住於外,端坐正意,不依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乃至不依知,一切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相,念念不生,念念不。亦不得心外念境界,以心除心。心若散,即,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知唯心,外境界。即此心,亦自相,念念不可得。--《大乘起信》

  222.若坐起,去止,有所施作,於一切,常念方便。察,久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猛利,得入真如三昧,深伏,信心增,速成不退。--《大乘起信》

  223.菩身生,心常不,求定,得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身息,力平健,修如故。菩宴寂亦如是。--《大智度》

  224.菩心修禅故,一切家外皆,不惜身命,寂然居,所悭吝,是名大。--《禅波密次第法》

  225.菩修禅故,忍能忍,一切辱,皆能安忍,加,恐障三昧,不生,名忍辱。--《禅波密次第法》

  226.菩修禅故,一心精,身疲苦,不退息,如火之喻,常坐不,意,未放逸,年,亦不退,是行之事,即是大精也。--《禅波密次第法》

  227.因修禅定,具足般若波密者,菩修禅,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生法相,智慧,如石中泉。--《禅波密次第法》

  228.智慧者,是度老病死海,牢船也。亦是明 ... 大明也。一切病者之良也。伐之利斧也。--《佛教》

  229.第一悟,世常,土危脆,四大苦空,五我,生,生,心是源,形罪薮。如是察,生死。--《八大人》

  230.第五悟,愚生死。菩常念,多,增智慧,成就才,教化一切,悉以大。--《八大人》

  231.若菩修行布施波密多,乃至波密多,皆般若波密多本母所生,而根本。--《大乘理趣六波密多》

  232.有十法,便能悟入上菩提:一者精勤,禅定。二者近善友,正法。三者睡眠,自悟。四者於大乘法所不忘。五者世事,常如幻,所著故。六者所藏,疑故。七者不已身,勤修行故。八者常法施,大故。九者自下,不诳生故。十者不自心,深入佛慧故。菩以此十事,具足六波密多,成就法身清解。--《大乘理趣六波密多》

  233.一切相,即一切法。--《大佛首楞》

  234.因和合,妄有生。因。妄名。--《大佛首楞》

  235.世知,惑因,及自然性。皆是心分度,但有言,都。--《大佛首楞》

  236.凡所有相,皆是妄。若相非相,即如。--《金般若波密》

  237.有定法,名阿耨多三貌三菩提。亦有定法,如可。何以故?如所法,皆不可取,不可,非法,非非法。--《金般若波密》

  238.所住而生其心。--《金般若波密》

  239.一切相,即名佛。--《金般若波密》

  240.若菩通我法者,如名真是菩。--《金般若波密》

  241.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金般若波密》

  242.一切有法,如幻泡影,如露亦如,作如是。--《金般若波密》

  243.照五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密多心》

  244.菩提依般若波蜜多故,心。故,有恐怖,倒想,究竟涅。三世佛,依般若波蜜多故,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般若波密多心》

  245.不生亦不,不常不,不一亦不,不亦不去。--《梵》

  246.菩摩诃一切法空如相,不倒,不,不退,不,如空所有性。一切言道,不生,不出,不起,名相,所有,量,

  障。但以因有,倒生故。--《妙法》

  247.了知境界,如幻如,如影如,亦如化。--《大方佛》

  248.初心,即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大方佛》

  249.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佛》

  250.善法,慧根增。--《大方佛》

  251.一切法生,一切法,若能如是解,佛常前。--《大方佛》

  252.若知一切法,性皆如是,斯人不,所染著。--《大方佛》

  253.凡夫法,但於相,不了法相,以是不佛。--《大方佛》

  254.迷惑知者,妄取五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佛。--《大方佛》

  255.不法空,受生死苦。--《大方佛》

  256.不能了自性,何知正道。--《大方佛》

  257.若得於佛,其心所取,此人能,如佛所知法。--《大方佛》

  258.所得者名空。世物,名空。--《大般涅》

  259.菩得是空三昧,所故,是故菩名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大般涅》

  260.一切凡夫,回生死,故有所。菩永一切生死,是故菩名所得。--《大般涅》

  261.菩摩诃所得者,名常我。菩摩诃佛性故,得常我,是故菩名所得。--《大般涅》

  262.善男子:道菩提及以涅,悉名常。一切生常量所覆,慧眼故,不能得;而生欲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道、菩提及以涅。--《大般涅》

  263.知五於此,善之,不亡。有,不得作者。有至,有去者。有系,受者。有涅,亦者,是名甚深秘密之。--《大般涅》

  264.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涅。乃至我者,即是生死,我者,大涅。--《大般涅》

  265.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蜜。--《摩诃般若波密》

  266.有法法合者,其性空故。色空中有色,受想行空中有。色空故,相。受空故,受相。想空故,知相。行空故,作相。空故,相。何以故?非色空,非空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法空相。何以故?但有名字故,空。所以者何?法性,生,垢故。菩摩诃如是行,亦不生,亦不。……何以故?名字是因和合作法,但分想假名。是故菩摩诃行般若波蜜,不一切名字,不故不著。--《摩诃般若波密》

  267.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自由,心,即是般若。--《六祖》

  268.一切所,一切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六祖》

  269.解生,著境生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此岸。境生,如水常通流,即名彼岸,故波蜜。--《六祖》

  270.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六祖》

  271.凡夫即佛,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後念境即菩提。--《六祖》

  272.於一切法,不取不,即是性成佛道。--《六祖》

  273.修者,一切世有之法,得久停,臾。一切心行,念念生,以是故苦。--《大乘起信》

  274.不生亦不,不常亦不,不一亦不,不亦不出。

  法不自生,亦不他生,不共不因,是故知生。--《中》

  275.定有著常,定著,是故有智者,不著有。--《中》

  276.空亦不,有亦不常,果不失,是名佛所。--《中》

  277.因生法,我即是空,亦是假名,亦是中道。--《中》

  278.若能生一念正思惟者,久劫,悉皆自。--《佛性》

  279.佛如是法界身,入一切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量佛》

  280.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佛名、二菩名,除量劫生死之罪,何念。若念佛者,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世音菩、大至菩其友,坐道,生佛家。--《量佛》

  281.我作佛,十方生,我名,至心信,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欲生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唯除五逆,正法。--《大乘量》

  282.我作佛,十方生,我名,善提心,修功德,奉行六波密,固不退。以善根回向,生我,一心念我,夜不,,我菩,迎其前。臾,即生我,作阿惟越致菩,不得是,不取正。(第十九名心。第二十接引。)--《大乘量》

  283.若天人,持大悲章句者,命,十方佛,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皆得往生。……持大悲神咒,於生中,一切所求不果遂者,不得大悲心陀尼也。--《大悲心陀尼》

  284.善男子:此菩不可思威神之力,去量劫中,已作佛竟,正法明如。大悲力,欲起一切菩,安成熟生故,作菩。……一切人天,常供,名,得量福,量罪,命往生阿陀佛。--《大悲心陀尼》

  285.欲入一行三昧,空,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名字,佛方所,端心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即是念中,能去、未、在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量,亦量佛功德二。--《文殊般若》

  286.末法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

  287.若人欲生他方在者,彼世界佛之名字,意念,一心不,如上察者(察法身,妄。)定得生彼佛,善根增,速不退。--《占察善》

  288.若有得量如名者,一心信,持念,此人得量之福,永三途。命之後,得生彼。--《土功德》

  289.善男子:菩若有外不因,是人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得外不因,增悲慧。(息品第十六)--《婆塞戒》

  290.世尊:如是浮提男子女人,命,神昧,不辨善,乃至眼耳更。是眷,大供,尊,念佛菩名。如是善能令亡者道,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生,命,若得一佛名,一菩名,或大乘典一句一偈,我如是人,除五害之罪,小小,合趣者,即解。(王品第八)--《地藏菩本》

  291.世尊:在未一切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功德量,何多名。是生等,生死,自得大利,不道。(佛名品第九)--《地藏菩本》

  292.世音菩:若未世,有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或多疾病,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分散,或事,多忤身,睡之,多有怖,如是人等,地藏名,地藏形,至心恭敬,念遍,是不如意事,消,即得安,衣食溢,乃至於睡中,悉皆安。(利益品第十二)--《地藏菩本》

  293.有能受持八分戒,或一年,或三月,受持,以此善根,生西方世界量佛所,正法,而未定者,若世尊琉璃光如名,命,有八大菩,其名曰文殊利菩、世音菩、得大菩、意菩、檀菩、王菩、上菩、勒菩,是八大菩乘空而,示其道路,即於彼界色中,自然化生。--《琉璃光如本功德》

  294.若世尊琉璃光如名,至心受持,不生疑惑,趣者,有是。--《琉璃光如本功德》

  295.若如後,後五百中,若有女人,是典,如修行,於此命,即往安世界,阿陀佛,大菩住,生中,座之上,不欲所,亦不嗔恚愚所,亦不慢嫉垢所,得菩神通,生法忍。(王菩本事品第二十三)--《妙法》

  296.佛告意菩:善男子,若有量百千生,受苦,是世音菩,一心名,世音菩即其音,皆得解。是世音菩摩诃,於怖畏急之中,能施畏。--《妙法》

  297.我欲命,除一切障。

  面彼佛阿陀,即得往生安。

  我既往生彼已,前成就此大。

  一切馀,利一切生界。--《大方佛》

  298.我此普殊行,福皆回向。普沈溺生,速往量光佛。--《大方佛》

  299.十方如念生,如母子,若子逃逝,何。子若母,如母,母子生不相。若生心,佛念佛,,必定佛,去佛不,不假方便,自得心。如染香人,身有香。此名曰香光。……佛通,我,都六根,念相,得三摩地,斯第一。(卷五)--《大佛首楞》

  300.若菩欲得土,其心,其心,佛土。--《摩诘所》

  301.若人念西方世界阿陀佛,所有善根,回向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佛故,有退。--《大乘起信》

  302.佛法有量,如世道,有有易,道步行苦,水道乘船。菩道也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地者,以恭敬心,持名。--《十住毗婆沙》

  303.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行成就,竟得生安土,彼阿陀佛。何等五念:一者拜。二者。三者作。四者察。五者回向。--《往生》

  304.如唯一大事因出於世,一代教其大意,唯欲生示悟入佛之知。--《佛阿陀疏》

  305.心本念,念起即乖,而生始以妄想,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病愈寇平,病更自身,即寇原吾赤子。(卷一)--《佛阿陀疏》

  306.法界融,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是法界。

  若人,能不失正念,或光,已受池生。--《土生生》

  307.清珠投於水,水不得不清;佛投於心,心不得不佛也。--《佛阿陀要解》

  308.持名即始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一念佛,念念相念念佛也。知前一念量光之心,何有阿陀佛名?而阿陀佛名,何由前一念量光之心?深思之,深思之!--《佛阿陀要解》

  309.若信固,十念一念,亦得生。若信,名持至吹不入,雨打不,如壁相似,亦得生之理。--《佛阿陀要解》

  310.恩合,必有。--《去在因果》

  311.行常,是生法,生已,寂。--《去在因果》

  312.在家之人菩提心,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婆塞戒》

  313.善男子:二事故,菩提心。……一者自量世中受大苦,不得利益。二者有量沙佛,悉皆不能度我身,我自度。……有二事:一者求菩提之道,受大苦。二者得量大利益事。……有二事:一者去未沙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菩提是可得法。有二事:一者不一切生。二者一切。--《婆塞戒》

  314.汝照明,器世可作之法,皆。--《大佛首楞》

  315.一切生,未解者,性定,,善果,善,逐境而生,五道,休息,劫,迷惑障。(浮生感品第四)--《地藏菩本》

  316.世尊:我是浮生心念,非是罪。善利,多退初心,若遇,念念增益。(地名品第五)--《地藏菩本》

  317.所言“一境界”者,生心,本以,不生不,自性清,障,如空,分故。平等普遍,所不至,十方,究竟一相,二,不不,增。--《占察善》

  318.若如是生中,法身熏而有力者,薄,能世,求涅道,信一,修六波密等一切菩提分法,名菩。若如是菩中,修行一切善法足,究竟得明睡者,名佛。--《占察善》

  319.人在欲之中,生死,去,苦自,有代者。--《大乘量》

  320.有生,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情深重,求出回,不能得。若以相智慧,植德本,身心清,分,求生,趣佛菩提,生佛,永得解。--《大乘量》

  321.是日已,命,如少水,斯有何。--《法句》

  322.人得,行怨得怨,人得,施怒得怒。--《法句》

  323.莫小,以殃,水滴微,盈大器。--《法句》

  324.自利利人,益而不,敬法,念佛教。--《法句》

  325.佛身者,即法身也。量功德智慧生;慈悲喜生;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禅定解三昧、多智慧波密生。--《摩诘所》

  326.何?有法;何不?法。--《摩诘所》

  327.何不有?不大慈,不大悲。深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生,不倦。於四法,常念行。持正法,不惜命。善根,有疲。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法吝。勤供佛。故入生死而所畏,於辱心喜。不未,敬如佛。……荷生,永使解。以大精,摧伏魔。常求念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世法。不威,而能俗。……是名菩不有。--《摩诘所》

  328.何菩不住?修空,不以空;修相、作,不以相、作。……於生,而以生法荷一切。於漏,而不漏。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生。於空,而不大悲。……是名菩不住。--《摩诘所》

  329.依於,不依;依於智,不依;依了,不依不了;依於法,不依人。(菩行品第十一)--《摩诘所》

  330.汝等凡夫,不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佛菩能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大乘本生心地》

  331.若人言如有所法,即佛,不能解我所故。菩提:法者,法可,是名法。--若人言如有所法,即佛,不能解我所故。菩提:法者,法可,是名法。

  332.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故,出於世。……佛世尊欲令生佛知,使得清故,出於世;欲示生佛之知故,出於世;欲令生佛之知故,出於世;欲令生佛知道故,出於世。--《妙法花》

  333.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二亦三,除佛方便。--《妙法花》

  334.是法住法位,世相常住。--《妙法花》

  335.利弗知,我以佛眼,六道生,福慧。

  入生死道,相苦不,深著於五欲,如牦牛尾。

  以自蔽,盲瞑所,不求大佛,及苦法。

  深入邪,以苦欲苦,是生故,而起大悲心。--《妙法花》

  336.於一乘道,宜三。--《妙法花》

  337.若人此,入如室,著於如衣,而坐如座。

  所畏,分,大慈悲室,柔和忍辱衣,

  法空座,此法。若此,有人口,

  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忍。(法品第十)--《妙法花》

  338.於一切生起大悲想,於如起慈父想,於菩起大想,於十方大菩常深心恭敬拜。--《妙法花》

  339.一切生始,由有恩欲,故有回。--《修多了》

  340.若世界一切性,卵生、胎生、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知回,根本。--《修多了》

  341.一切生,不得大解,皆由欲故,落於生死。

  若能憎,及,不因差性,皆得成佛道。--《修多了》

  342.修多教如月指,若月,了知所竟非月。一切如,言,示菩,亦如是。--《修多了》

  343.一生而不具有如智慧,但以妄想倒著而不得,若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智,得前。--《大方佛》

  344.一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大方佛》

  345.欲生彼者,修三福:一者孝父母,奉事。慈心不,修十善。二者受持三,具足戒,不犯威。三者菩提心,深信因果。大乘,行者。如此三事,名。(正分,初明)--《量佛》

  346.若有生生彼者,三心,即便往生。何等三:一者至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心。具此三心,必生彼。--《量佛》

  347.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若人,是人先世罪,道,以今世人故,先世罪,消,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金般若波密》

  348.善男子:菩摩诃具足三事,得名法者。……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取生。三者口言柔不粗。……有三事:一者菩苦行不怖。二者有求者,不言。三者不生念我一切。--《婆塞戒》

  349.苦人,生,根本智,除苦。--《大方佛》

  350.出,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大方佛》

  351.睡眠始寤,生,一切智,周十方。--《大方佛》

  352.菩若能生,供如。若於生尊重承事,尊重承事如。若令生喜者,令一切如喜。--《大方佛》

  353.因於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大方佛》

  354.以垢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治。--《大乘起信》

  355.一、念身不求病。二、世不求。三、究心不求障。四、立行不求魔。五、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於人不求。八、施德不望求。九、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念佛直指》

  356.是故大化人,以病苦良,以患解,以障逍,以群魔法,以事安,以弊交,以逆人林,以施德屣,以疏利富,以受抑行。--《念佛直指》

  357.今,未,以一切生,未曾。所行道,入菩提海所。以自利故,不涅;利他故,不生死。--《佛性》

  358.佛言:人有,而不自悔,息其心,罪赴身,如水海,成深。若人有,自解知非,改行善,罪自消,如病得汗,有痊耳。--《佛四十二章》

  359.佛言:心修志,可至道。譬如磨,垢去明存。欲求,得宿命。(第十三章)--《佛四十二章》

  360.佛言: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我者。我即都,其如幻耳。(第二十章)--《佛四十二章》

  361.善男子:一切生,幻化,皆生如妙心,如空,空而有,幻,空性不。生幻心,幻,幻,心不。--《修多了》

  362.善男子:知幻即,不作方便;幻即,亦次。一切菩及末世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幻。--《修多了》

  363.善男子:彼之生,幻身亦。幻心故,幻亦。幻故,幻亦。幻故,非幻不。譬如磨,垢明。……此菩及末世生,得幻影像故,便得方清,空,所。--《修多了》

  364.善男子:成就故,知菩不法,不求法;不生死,不涅;不敬持戒,不憎禁;不重久,不初。何以故?一切故。譬如眼光,了前境,其光,得憎。何以故,光二,憎故。--《修多了》

  365.善男子:有照有,俱名障。是故菩常不住,照照者,同寂。譬如有人,自其首,首已故,能者。以心,自,己,者。--《修多了》

  366.善男子:但菩及末世生,居一切不起妄念,於妄心亦不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了知不辨真。……是名性。(清慧菩章)--《修多了》

  367.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修多了》

  368.根未成者,常心忏。

  始一切罪,障若消,

  佛境便前。(菩章)--《修多了》

  369.汝劫持如秘密妙,不如一日修漏,世憎二苦。--《大佛首楞》

  370.阿:……得元明生性,因地心,然後成果地修。如澄水,於器,深不,沙土自沈,清水前,名初伏客。去泥水,名永根本明。--《大佛首楞》

  371.想相,情垢。--《大佛首楞》

  372.是故阿:汝心中六根。根若除,相自,妄亡,不真何待!?……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明,成法解,解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三摩地,得生忍。(卷五)--《大佛首楞》

  373.彼佛教我思修入三摩地。初於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二相,了然不生。如是增,所。不住,所空。空,空所空。生既,寂前。忽然超越世出世,十方明,二殊:一者上合佛本妙心,佛如,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生,生同一悲仰。(世音菩耳根通)--《大佛首楞》

  374.由我初妙妙心,心精,知,不能分隔,成一融清。--《大佛首楞》

  375.元性二,方便有多。--《大佛首楞》

  376.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大佛首楞》

  377.佛告阿:汝常我毗奈耶中,宣修行三定,所心戒,因戒生定,因定慧。是名三漏。--《大佛首楞》

  378.阿:……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三惑,得神通,皆是世有功用,不,落於魔道,欲除妄,倍加。--《大佛首楞》

  379.又以此心,研究深,忽於中夜,方市井街巷、族眷,或其。此名迫心逼出,故多隔,非。不作心,名善境界,若作解,即受群邪。(色魔障之一)--《大佛首楞》

  380.於精明中,悟精理,得大,其心忽生量安,已言成,得大自在。此名因慧清。悟咎,非。若作解,有一分好清魔,入其心腑,自足,更不求。……疑生,阿鼻。失於正受,。(受魔障之一)--《大佛首楞》

  381.三摩地中,心神通,化,研究化元,取神力。天魔候得其便,精附人,口法。……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禅律,詈徒。……鬼力惑人,非有真。(想魔障之一)--《大佛首楞》

  382.於先除色受想中,生度者,是人入死後相,心倒。……此或涅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由此度生死故,落外道,惑菩提性。--《大佛首楞》

  383.在生中,早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安住沈迷,生解者,是人常非常,自在天,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魔障之一)--《大佛首楞》

  384.阿:如是十禅那,中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足,皆是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生迷,不自忖量,逢此前,各以所先迷心,而自休息,竟所地,自言足上菩提,大妄成,外道邪魔所惑,。不成增。(通)--《大佛首楞》

  385.若,汝前根互用。互用中,能入菩金干慧,明精心,於中化,如琉璃,含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所行金十地,等明,入於如妙海,菩提,所得。(魔)--《大佛首楞》

  386.理悟,乘悟。事非除,因次第。(五)(卷十)--《大佛首楞》

  387.菩提:若菩有我相、人相、生相、者相,即非菩。--《金般若波蜜》

  388.如常,汝等比丘,知我法,如筏喻者,法尚,何非法。--《金般若波蜜》

  389.如者,所,亦所去,故名如。--《金般若波蜜》

  390.是法空相,不生不,不垢不,不增不。--《般若波蜜多心》

  391.佛告山海慧菩,汝今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阿陀佛,阿陀佛。……阿陀佛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身。山海慧菩等,即阿陀佛所有妙好之事。--《十往生》

  392.若欲依“一境界”修信解者,二道。何等二?一者唯心,二者真如。唯心者,所於一切、一切,身口意所有作,悉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察知。……知己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也。所心自生短、好、是非、得失、衰利、有等,量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常如是守心,知唯妄念,境界,勿令休,是名修唯心。若於坐,心所,念念知唯心生,譬如者,思惟心性生,不住知,永一切分之想,能空、、少(或名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想、受、行粗分相,不在前。此修,善知大慈悲者守,是故障,勤修不,展能入心寂三昧。--《占察善》

  393.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境界,唯心所作,诳不,如如幻等,定有疑,微,散心少,如是等人,即真如。其根者,未能知一切外境界,悉唯是心,诳不故,染著情厚,障起,心起,先唯心。--《占察善》

  394.法生皆是假,凡愚妄以我;即此法非真,

  妄想分有;若能除於二,上大菩提……

  若能修深妙,惑苦果由起;唯相真性如,

  能所俱忘。(品第三)--《大乘本生心地》

  395.或菩,而作比丘,,典。--《妙法》

  396.又欲,常空,深修禅定,得五通。--《妙法》

  397.又佛子,定慧具足,以量喻,法。--《妙法》

  398.又佛子,未睡眠,行林中,勤求佛道。--《妙法》

  399.又具戒,威缺,如珠,以求佛道。--《妙法》

  400.又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妙法》

  401.佛所成就第一希有解之法,唯佛佛,乃能究法相。所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如是果,如是,如是本末究竟等。--《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