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解读与教学提示

Apr15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必修2第二单元解读与教学提示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1。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就是东起中国西到地中海东岸的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这两条丝绸之路被意大利和 ... 商人控制,开辟新航路是在两条丝绸之路之外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2。葡萄牙向东开辟航路,西班牙向西开辟航路,目的都是为了到达东方。西班牙向西开辟航路的原因有两点:葡萄牙开辟新航路在前;葡萄牙的地理知识和航海知识发达,知道向东到达东方是最近的,所以拒绝给哥伦布资助。西班牙远洋航行在后,又要避免与葡萄牙在航路上产生冲突,所以只能向西;另外西班牙地理知识落后,误信哥伦布向西航行能够更快到达东方的推论,结果误打误撞,虽然没有到达东方,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后来到麦哲伦时,终于到达了东方。

  3。商业革命有五点内涵: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业地位日益重要、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其中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是最有创新意义的,它表现为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出现,两者都出现于荷兰,可以说荷兰在商业革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1601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向全社会融资的股份有限公司,1609年建立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同一年所建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荷兰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价格革命就是一场由于货币增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价格革命的起因是早期殖民扩张使大量金银流入欧洲,这些金银大部分是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金银,还有一部分是欧洲人从事商贸活动所赚取的金银。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英国得到了海上霸主地位,在此后的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才是海上霸主,英国直到17世纪中后期打败荷兰才取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2。荷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英国的《航海条例》等都是当时西欧重商主义的一种体现。简单来说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获得荷兰 ... 授予的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 ... 持有部分股份,有铸造货币,组建军队,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 ... 分红18%,直到1800年公司才正式解散。这种重商主义恰恰与同时期中国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形成鲜明对比。

  3。殖民扩张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5世纪到工业革命开始是早期殖民扩张;此时殖民扩张的特点是抢掠、欺诈与贸易手段并存,对被殖民地区只是带去了灾难和破坏,此时在世界市场上,西欧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并没有形成对于亚洲的优势。在西方学术界15——18世纪往往是作为一个时段来论述的,大致上就是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之间的历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众多原因中最直接的原因同时也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广阔的海外市场使英国商品供不应求,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出现工业革命。英国在18世纪中期称为“日不落帝国”,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然后紧接着英国就开始了工业革命,这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存在着因果关系。

  2。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最主要的纺织业是毛纺织业并不是棉纺织业,毛纺织业发展对于羊毛的需求是圈地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圈地运动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使靠以固定地租为主的封建地主处境恶化,于是很多封建地主被迫废除原来的收“固定地租”的庄园式的经营方式,改为圈地,圈地的目的就是实现土地的确权,完全的私有,然后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经营(与庄园制下农奴的最大不同是:双方不存在超经济强制下的权利、义务关系,彼此完全自由,不附带任何经济之外的关系)。这就是 ... 性质的经营方式。这些人就是新贵族。或者圈占后的土地给农业资本家以坐收地租,此种情况下,地租很灵活,可以每年调整一次。

  3。工业革命使 ... 势力极大增长,从而推动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发生变化,重商主义开始向自由 ... 转化,自由贸易取代关税保护,自由 ... 就是亚当。斯密所倡导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各国国内市场自由主义奉行非常彻底。但是就国际市场而言,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盛行等,即使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比较彻底地奉行自由主义的几乎只有英国,其他国家仍然采取保护性的关税措施。即使是英国的自由贸易也并非完全彻底。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4。工业革命改变了殖民扩张,首先加快了殖民扩张步伐,其次把亚洲地区纳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是世界市场最大的突破,再次殖民扩张对于被殖民地区而言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带去灾难和破坏,又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战争之于中国就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特点的典型表现。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影响,人教版称之为: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 ... 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 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 ... 列强瓜分完毕。这里可以联系必修1中国近代史的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联系八国联军侵华后,清 ... 沦为“洋人的朝廷”进行学习。它在一战后随着西欧实力的削弱、 ... 苏联的建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而解体。这从反面证明它在20世纪初最终建立。最终就意味着开始瓦解。

  2。两次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与17世纪科学革命没有太多联系,发明多是来自生产经验的积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受益于科技进步。可以说从这时起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才真正到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3。电报问题。学生提出:“36页‘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有线电报。1869年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城市卡利卡特的电缆铺设完成。’但是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才问世。这两个现象之间是不是解释不通?”电报的产生与铁路的发展有关。19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比火车跑得更快的通信工具来实现火车的有效调度。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可见电报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因为它不需要强大的持续电流,只需要电池。而强大的持续电流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随着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的问世才出现的。

  4。两种动力:电力和石油,电力来自发电机,发电机主要还是靠烧煤,甚至早期的发电机都是蒸汽机带动的。内燃机所需要的煤气、汽油、柴油则推动了化工的发展,使石油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5。西方工业化的一般顺序,先轻纺工业后重化工业,由此联想到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不完全是西方侵略所致。而本课之后要学 ... “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国家计划的结果,并非经济发展的自然现象。

  6。应该结合37页学习延伸,挖掘两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如雾霾等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历史教师应对身边的问题时刻保持一种关切,对于历史上的相关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介:范英军,历史学硕士,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教师,曾在《世界历史》《历史教学问题》上发表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