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叶藏莺,朱帘隔燕。原文_翻译及赏析

Sep25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宋代·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婉约 春天 写景 抒情怅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濛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英译

YAN Shu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Walking on Grass

Along the path flowers are thinning the countryside is fields of green
Next to raised buildings being thick is the foliage dense with leaves.
Vernal breezes know not how to catkins restrain
Allowing them to scatter on faces of passers-by like misty mizzle.

赏析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著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著“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菸,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菸,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著一“静”字,境界顿出。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