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抛下病重老父远走高飞的他,会被孔子尊为“至德”?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啊…

May15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太伯一连做了三件不孝之事,但很少称赞人的孔子,却在《论语》中推崇他为“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至德”是德的最高境界,《史记》更因此把吴太伯放在三十世家的首篇,这又是为什么呢?

01_conew1.jpg

首先,让我们先从吴国的始祖开始谈起。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吴国的始祖名叫吴太伯, 吴太伯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文王姬昌的伯伯。这位吴太伯在《论语》中,被孔子赞赏为“至德”(德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他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周朝始于文王、武王。而文王的父亲名叫季历,古人以伯、仲、叔、季排行,从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老四。而吴太伯正是季历的大哥,仲雍是季历的二哥,他们的父亲叫做周太王。

如果列成世系表,就是这样: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

太伯是长兄、仲雍是次兄,而季历最小,本来按宗法应该是长兄继位。但是问题来了,太王觉得季历最为贤能,因此最喜欢他。更重要的是,季历生了一个更加卓越的儿子,名叫昌。因此,太王希望把周国的君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姬昌。

太王希望传位给季历,这是明显违反宗法的。对于古人来说,宗法的神圣性远超过今日的宪法,那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否则便会大乱。在历史上,已经有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但太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愿,也希望能成全这个心愿,但又不希望引起大乱。假如你是太伯,你知道父亲的心愿,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该怎么办?

第一种 ... ,直接跟父亲说,我愿意让位给弟弟。

各位觉得这个选择怎么样?

坦白说,这个 ... 固然简单,但实在不是一个好 ... 。

姑且不论父亲和弟弟听到后的反应,只要这个想法一说出口,必然引起大批恪守宗法的群臣们的反对,内争立刻开始。因为谁来继位,并不只是你家的家事,这同时也是国事,更影响了无数人的利益和前途。难道你要挨家挨户去说服?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取得共识。

而且你愿意让位,但将来要是你有下一代,难道下一代也甘心让出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权位吗?如果他们不甘心,会引来什么样的祸患?

更何况,就算你说了,人家就会相信你说的是真话吗?假装谦让的事,在历史上还少得了吗?

第二种 ... ,这原本就是我的位子,我不让!

各位觉得这个选择怎么样?

在宗法之下,这个选择可说是顺理成章,谁也不能说什么。但是父亲的心愿就会留下遗憾,“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对孝顺父亲的太伯来说,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太伯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太伯用了第三种 ... ,他做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他带着弟弟仲雍,居然跑了!

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要完成对季历的让位,光是太伯一人愿意还不够,还必须取得仲雍的同意。否则长子走了,而次子留下来,还是没法传给季历。没想到仲雍和哥哥一样孝顺,也希望能完成父亲的心愿,于是他同意和哥哥一起走。

根据东汉著名学者郑玄的考证,兄弟俩是在太王生病的时候托言采药,说要到遥远的南方去采集药材,回来治父亲的病,就跑到了荆蛮之地,也就是后来的吴国。父亲生病而不在身边照顾,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这是不孝。

太伯还不只如此,等到太王病故了之后,准备举行丧礼。按照古礼,必须由下一任的继承人,也就是嫡长子来主持。但太伯不在,这下该怎么办?于是为了父亲的丧礼,季历便派使者请哥哥们回来奔丧。

接下来,太伯做了第二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他和仲雍拒绝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

不肯参加父亲的丧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这还是不孝。

等父亲下葬之后,季历又派使者来请哥哥。太伯和仲雍为了表现不愿回去的决心,于是他们两个“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什么叫做文身断发呢?文身,是在身上刺青;断发,是把头发剪断。

在古人来看,随意毁坏父母给你的身体发肤,这更是不孝。

所以《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断发文身便是不孝之人,不孝之人当然不能担当继承人。

太伯一连做了三件不孝之事,但很少称赞人的孔子,却在《论语》中推崇他为“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至德”是德的最高境界,《史记》更因此把吴太伯放在三十世家的首篇,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一般人的观点来看,不侍亲疾、不奔父丧、断发文身,太伯和仲雍不正是不孝之人吗?当然不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愿。

太王的心愿是什么?是要传位给小儿子。太王会不会说?他不会说。因为只要他一开口,马上这个家就要大乱,这个国也要大乱。这是明显违反宗法的,一旦说出口,儿子们会怎么想?臣子们会怎么想?国人会怎么想?这都不是他能事前意料的,所以他不会说。

但太王没有说,并不代表别人就看不出来,至少长子太伯就看出来了。太伯看出了父亲的心愿,也希望成全父亲的心愿,而仲雍也是如此。他们两兄弟下定决心要让给弟弟,却一个字也没有说,他们用做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做的永远比说的有力量。

他们先托言采药,跑到遥远的地方不回来,哥哥既然都不在,继承者理所当然应该是弟弟。结果没想到,弟弟季历居然千方百计找到了他们,要哥哥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根据郑玄的考证,他们坚持不回来奔丧。因为只要他们回来,必然会是长兄主持丧礼。古代以家治国治天下,主持丧礼者必然是国君继承人。如果他愿意回来主持丧礼,当年又何必跑掉?如果弟弟一劝就回来,岂不代表当年跑掉是假的吗?

但这时问题来了,就算你明白地说不回来,但弟弟季历该怎么办?他难道能因为哥哥一次说不回,就不再请吗?当然不能,他还得再派使者来请。他如果再请了,你是回来还是不回来?如果你要回来,前面何必推让?如果你不回来,万一对方还要再请,那岂不是徒生纷扰?

因为太伯和仲雍是真心要让,他们索性一次就把事情做到绝。他们两人“文身断发,示不可用”,这样就再也不可能回去继承。让季历明白、让所有周的臣子都明白,他们两人要让国的决心。

这就是太伯和仲雍了不起的地方,表面上做的行为都是不孝,但目的是成全父亲的心愿,这是大孝。如果拘泥俗礼而不做,父亲的心愿就不能完成,国家徒增纷扰,那反而是大不孝!这就是“通权达变”,在古代把这叫做“不孝之孝”。

在《论语》中,孔子对太伯这样的行为非常赞赏,称赞他“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郑玄的注疏中,解释“三以天下让”为“太王疾,太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殁而不返,季历为丧主,一让也。季历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三让之美皆隐蔽不着,故人无得而称焉”。

为何“三让之美皆隐蔽不着”?因为太伯和仲雍,在嘴上一个让字也没有说,他们不用说的用做的,所以是“至德”。我们一般人所以为德不卒,就是因为说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近代学者针对太伯奔吴,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他们提出太伯、仲雍都是因为和季历政治斗争失败,因此才跑到吴国去的。所以采药云云,皆是捏造。

这样的说法,到底可不可信呢?这需要历史文献或考古发现上的证据,但这样的证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斗争失败不过是后人推测。因此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太史公并不相信这个说法。

我曾在前面一本书《帝国崛起》中提过,相对于古人常犯“迷信”的毛病,今人则常犯“迷不信”的毛病。今人常常一读古人的道德故事,就倾向这些全是假的,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人?人彼此相争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相让?因为在他心中,这个世界上岂有真圣贤,全是伪君子!

其实这样的想法,确实有失偏颇,你没碰到不代表世上没有。我们都是凡人,但在凡人之中,确实也有某些人能作出不平凡的生命选择,所以才能成为君子、贤人和圣人。读书之前,不妨先了解再批评,先进入作者的世界,了解他到底要说什么,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读书态度。

那么太伯身为嫡长子,却作出了一般人认为愚不可及的让国决定,他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两个哥哥坚决不肯回来,大家只好立季历为国君,他就是后来的王季,他的儿子昌便是周文王,太王的心愿确实完成了。

而太伯到了荆蛮之地,也就是吴地后,自己起了“句吴”的称号。《说文》:“句,曲也”,太伯本不是吴人,却甘心曲而从之,从此成为吴人,“句吴”二字正是他心迹之表露。周人在当时的文化程度高于吴人,太伯更是出身贵族阶层。像这样的人,却愿意长居蛮荒之吴地,因此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有一千多家的人愿意追随他,立他为吴国的君长,所以他从此便被称为吴太伯。

太伯让掉一国,最后又自开一国。他做的是好事,最后也得到了好结果。

好人有了好报,固然令人欣喜,但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有好报。因此,这里还是要问:“为什么”?

太伯让国能有好结果,主要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最大的不同,在于看待事物永远有阴阳两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须阴阳并存。如果以做事来说,除了有道德,还得有智慧。太伯不但有让心,而且有让术;让心真诚,而且让术高超。步步都做到绝,令人没有防止或改变的余地,所以才能成功。

第二,而所以每步都能做到如此干净漂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太伯是真心要让,没有半点虚假或犹豫。道家说:“平直做去,自然水到渠成”,关键便在于此。

但在这件事上,其实除了太伯,还有一个人功劳最大,那就是仲雍。如果他不愿让国,不愿玉成此事,而是把大哥走了当成是自己的机会,那么一样不会有圆满结局。

太伯让出一国,又自开一国,那么仲雍让国,又得到了什么呢?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太伯后来没有儿子,因此他死后,就把国君位子传给了弟弟,仲雍和他的子孙从此成为吴国的国君。

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

四代之后,就在周章的时代,发生一件改变天下命运的大事。统治天下数百年的商朝灭亡了,周取代了商成为天子。

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

周武王代商之后,想起当年因为太伯和仲雍愿意让国,自己才有今日为天子的成就,他深深觉得感激。那时正是周初大封天下诸侯的时代,因此武王四处找寻两人的后代,希望回报他们的恩德,最后终于找到已在吴国为君的周章。

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章已是吴国的国君,于是周武王“因而封之”,就地承认他的统治权。但这毕竟原本就是人家的国家,实在算不上报恩。所以武王再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为君,把他封在黄河北边,也是过去夏王朝京畿之地的虞国,列为周朝的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如果各位看过我前面一本书《帝国崛起》,相信对虞国还有记忆。没错,就是那个虞国!那个出卖了多年盟友虢国,那个唇亡齿寒被晋国一起灭亡,那个最后成为千古笑柄的虞国。

从太伯开始,五代之后分为吴国和虞国。十二代之后,虞国就被晋国灭了。《史记》在〈吴太伯世家〉中特别强调“以开晋伐虢也”,正如在〈秦本纪〉中强调“以璧马赂于虞故也”,都是说明虞国乃因见利忘义而亡。

再过两代,吴国传到了寿梦,国势开始强大起来,于是称王。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

一个位在黄河北岸的虞国,居然会和千里之外位在长江南岸的吴国,原来是兄弟之亲。如果不是文献的清楚记载,谁能相信?其实从字形上来看,“虞”的下半部正是一个“吴”字;从字音上来说,吴、虞二字在《集韵》都是元俱切,读音基本相同(在今日的闽南语中,两音仍然相近),可见吴虞源出一国,并非虚构。

也有的学者怀疑(现代学者对古书记载有各式各样的怀疑,族繁不及备载),吴国其实是蛮族,所谓太伯奔吴是他们虚构的传说,用来拉抬自己的祖先,提高国家的地位。

虚构祖先的事情在历史上固然有之,但不能因此说人人的祖先都是虚构。至少从周武王“求太伯、仲雍之后”,并分封虞仲的事迹来看,至少吴国人相信太伯是吴国的始祖,周武王相信太伯是吴国的始祖,而虞国也相信太伯是吴国的始祖。不管各位相不相信,至少当事人自己通通相信。除非要说所有人一起造假,否则在没有更坚强证据的情况下,也只能相信这很有可能是真的。

仲雍跟着哥哥一起让国,他让掉一国,最后子孙还得了两国。

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这是针对前文的总述,因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而这位开创吴国新时代的人物,就是寿梦。虽然这个新时代,未必是吴国人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