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简介 沈葆桢是怎样的人?

Jan1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沈葆桢是怎样的人?

沈葆桢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沈葆桢有什么贡献?

沈葆桢1820~1879

生平:倡议台湾省建省并设台北府之钦差大臣-沈葆祯,字幼丹,福建省侯官人,生于嘉庆二十五年,卒于光绪五年。出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十九岁中举,二十九岁中进士,他的才华与人品被其舅林则徐看中,招为女婿。而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成功守住江西省重镇广信镇,使其成为全国性知名人物。沈葆桢在军旅生涯中得到曾国藩赏识推荐,升任江西巡抚,然而在服完母丧后,出人意料的接受船政大臣之位。

在台建设:  

日本藉由牡丹社事件进犯台湾省后,西元1874年清廷派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来台处理的加强台湾省防务,在短短一年任期内,推展各项建设:

 一、 ... 建设

聘请法国工程师在安平设计建造了一座安放西洋巨炮的堡垒。完工后,他亲自在城门内外分别题字「万流砥柱」与「亿载金城」,也就是今日的亿载金城。也在台湾省南端修筑城池,建为恒春城,至今为台湾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二、开山抚番

开山通道,建设联络台湾省东部重要道路,各为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南回公路前身、八通关古道。抚绥生番,设立学堂,把政教建设扩展到东部后山,也就是台东。

三、废止渡台禁令

西元1875年二月,渡台禁令渡台禁令,中国人可以自由 ... 台湾省,开垦土地,促进台湾省发展。

沈葆桢分别在厦门、汕头、香港设立招垦局,渡台之人可得到船票,种子、房屋搭盖费及一年半的口粮,并可分到水田、旱地各一甲,每十人分的耕牛四头、农具四副,三年后才开始征收租赋,来鼓励 ... 。

四、增设府县

沈葆桢刚到台湾省时,军政文教重心都在南部,当时的行政区域为台湾省一府,管辖台湾省(台南)、凤山、嘉义、彰化、四县和淡水、噶玛兰(宜兰)两厅。为了更方便治理台湾省各地,沈葆桢扩散行政辖区,改淡水厅为新竹县,噶玛兰厅为宜兰县,在艋舺增设淡水县,都归新设立的台北府管辖,从此台湾省的发展重心开始逐渐北移。

五、开矿减税

旧制度规定,台湾省煤矿的出口和进口,都征同样的税率,这不利于矿产的开发。沈葆桢治理台湾省时,请求清廷准予台湾省煤矿减轻出口税收,从而鼓励了台湾省煤矿的开采,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六、励正风俗民心

为郑成功追谥建祠,基于民间对郑成功的景仰及提倡鼓励忠君思想,沈葆桢力表「郑氏明之孤臣,非国朝之乱贼」,奏请朝廷改建,以追念这位明朝孤忠。于是清廷将开山王庙扩建成一栋福州式的建筑,改称为「明延平郡王祠」,追谥「忠节」,并编入祀典,成为台湾省唯一纪念民族英雄的专祠。

沈葆祯(1820年—1879年),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闽侯县人,他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儿。沈葆祯是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 ... 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1874年牡丹社事件时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台湾省督办军务。在其任内曾修筑今台南市内的亿载金城,废除限制 ... 渡台禁令。出身至船政大臣沈葆祯1847年(清道光廿七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1854年改任御史,1856年改派到江西,任九江知府,追随曾国藩与太平天国作战。1861年任江西巡抚。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失陷,幼天王逃江西,为沈葆祯所擒,因功授轻车都尉,加头品顶戴。1866年左宗棠于福建设立马尾船厂,仍在筹备中旋即被调任陕甘。左宗棠荐沈葆祯代其事,沉于次年(1867年)被任为船政 ... 大臣。沈葆祯为船政大臣时,对中国的现代航海事业及洋务运动皆贡献甚大。沈葆祯除了在马尾兴建船坞,制造现代船舰以装备福建水师(同时更供应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其他舰队);更非常着重人材培养,建立了中国首家海军学校福建船政学堂,训练之人材中不少成为日后北洋水师的中坚。牡丹社事件1874年5月,日本派兵攻 ... 省,清廷闻讯后派遣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紧急前往台湾省筹办防务。不久之后,清廷获知日军已 ... 省,且与原住民发生激战,因此改授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省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将福建所有镇、道归其节制,江苏、广东沿海各口轮船准其调遣,以便与日本及各国按约交涉。沈葆桢受命后,便与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李鹤年联合上奏,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等四项要求,清廷均予以嘉许,并命迅速办理。6月,沈葆桢与福建布政使潘霨一同来台。沈葆桢以军备刻不容缓,府城为根本之地,遂于安平兴建炮台,置放西洋巨炮以为防御(即「亿载金城」),同时派兵分驻枋寮、东港等地,并请调淮军最精锐的武毅铭军(刘铭传部)唐定奎部队六千余人,及总兵张其光、吴光亮等洋枪队及粤勇共八千余人先后抵台,积极备战。虽然此时台湾省情势一触即发,但清廷本身海 防空虚,新疆回乱未平,不希望与日本发生正面冲突;日本也因饱受台湾省南部瘴疠之气所苦,同时并未具备大规模对外征战能力,双方遂签订北京专约,日军撤离台湾省。在台湾省的建设行政区划的调整牡丹社事件后,沈葆桢决定在日军登陆的琅峤地区设置恒春县,同时奏请在台湾省北部设立台北府,将淡水厅及噶玛兰厅分别改为淡水县及宜兰县。另将淡水厅头前溪以南地区单独划设为新竹县,鸡笼地区单独设厅,并改名为基隆。于是大甲溪以北地区新设台北府,下设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及基隆厅,以淡水县为附郭县,使北部在行政组织上的比重大为增强,以配合其在台湾省开港以后的迅速发展。除北部外,沈葆桢为 ... 省行政组织与移垦开发速度脱节的问题,也对中南部的行政区划加以调整。由于当时嘉义县南部的曾文溪以南地区距离县治过远,且为加强台湾省府之附郭县台湾省县的辖境,因此将此一地区划入台湾省县。此外又将彰化县埔里地区单独设立埔里社厅,改「北路抚民理蕃同知」为「中路抚民理蕃同知」,移驻埔里。另在后山地区设置卑南厅,移「南路抚民理蕃同知」驻守。于是大甲溪以南的中南部地区仍设台湾省府,下辖彰化、嘉义、台湾省、凤山、恒春五县及埔里社、澎湖、卑南三厅。开山「抚蕃」沈葆桢除奏请增设台北府,以平衡南北地位的失调外,也亟思改善台湾省前山、后山的地形阻隔、交通困难的问题。他认为开山、「抚蕃」必须同时进行,且必须积极开发后山地区,以免为外人所占,因此他急于打通前后山的通道,分北路、中路、南路同时进行。北路由噶玛兰厅苏澳至花莲奇莱,共计205里、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莲璞石阁,共计265里,以及南路由屏东射寮至台东卑南,共计214里,其中中路即是三路中硕果仅存,现今为国家一级古迹的八通关古道。沈葆桢所谓的「抚蕃」,乃是有计画的使「蕃」民汉化,其所拟定的计画包括选土目、查蕃户、定蕃业、通语言、禁仇 ... 、设「蕃学」、修道路、易冠服等。他在开山深入山地之时,道路所经之处,随时随地招抚当地「蕃社」,使其承诺愿意接受汉化,不再以武力狙 ... ... ,若有不服招抚或仍以武力抵抗者,便以兵力展开讨伐。此外,沈葆桢认为若要彻 底落实「抚蕃」工作,则必须将过去限制 ... 携眷入台、禁止 ... 偷渡、禁止 ... 进入山地、禁止 ... 娶原住民女子为妻等禁令加以解除,否则 ... 对山地的开垦仍将裹足不前。因此沈葆桢于1875年2月奏准解除对台湾省的一切禁令。表彰忠节振励民心沈葆桢抵台之时,清廷领有台湾省已达190年,当时清廷对郑成功的抗清运动也已由贬抑转向包容,早在康熙皇帝就已有「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之语。台湾省民间也有建祠祭祀之风,且名以「开山庙」,以掩官吏耳目。沈葆桢抵台之后,台湾省府进士杨士芳等禀称,可否奏请追谥郑成功,并准予建祠;台湾省道、台湾省知府等官员亦表赞同,沈葆桢也认为有其必要,据以上奏,清廷准其奏请,在台湾省府城建专祠,并追谥「忠节」。之后建祠于府城,以南明诸臣114人配享,春秋两季加以祭祀。沈葆桢并亲手书写对联云:「开万古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南洋大臣1875年,沈葆桢回大陆,上京后被任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负责督办南洋水师。沈葆桢以朝庭经费有限,分散建南、北洋水师感到不足,主动提议先集中力量建北洋水师。1879年,沈葆桢病逝,谥文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