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Nov1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话题:休闲阅读寓言故事 十二卷 中国传统文化 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其实道家与道教是两回事:道家是个学术流派,产生于百家争 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是先秦诸子之一的老子和庄 子,其主要学术著作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周的《庄子》, 思想主张主要是“道”和“无为”,所谓“大道无形”(老子),所 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万物齐一”(庄子)。 道教则是一种中国传统宗教,形成于东汉,创始人物是张陵 (后人称为张道陵)。其思想是把中国古代神仙思想、道家 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图谶、符箓、禁咒等巫术综合到 一起,形成一个很庞杂的体系。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 济世救人。它不同于道家,主要靠学术思想传承。他有自己 的法嗣传承,神仙崇拜、宗教仪轨、组织体系和固定场所—— 道观或洞府。张陵的孙子张鲁建立“天师道”,以自己的祖父 张陵为“天师”,其后子孙相传,一直延续到今。但道家与道 教之间也有联系和沟通。道教的思想核心也是“冲渊虚静”, 将道家创始人老子尊奉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 典;将庄子尊为南华真人,《庄子》尊为《南华经》,视为道 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有的道教徒如东晋南朝的葛洪、陶弘景 及其弟子陆修静道家学派都有精深的研究,并糅合儒家和佛 典,形成自己独特的道教思想体系。

一、道教的源流与影响 道教由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 有1800 余年的历史。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 因而又叫“天师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 君”。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全真派和正 一派两大教派。道教奉老子为祖师,尊称为“太上老君”,以 《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尊“道”为最高信仰,而道的尊 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 时也“贵德”,道教的“道”与“德”一起,共同构成其教理的核 心内容。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 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 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门酝酿形成、发展 壮大和三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几乎与华夏文明同步:(一) 酝酿萌发期中国道教思想的萌发最早可追溯于上古时期原 始人类对自然与鬼神的敬畏。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上古先民 们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都缺少科学的认识。对外部世界, 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 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对人类自身,则认为人 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敬仰。

各种丧葬礼仪 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在远古部落社会,政祭合 一,大巫是担任上帝与下帝之间媒介任务的人,掌国家祭祀。 国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请求解疑答惑。中华 民族始祖、古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即为率先第一人,据《史 书纪年》中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敬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天命实际上是指对 自然的规律、法则的敬畏信仰。《荀子天论》言:“从天而颂 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时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 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原始的 鬼神崇敬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 崇敬,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 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 有一套专业驱鬼的巫术这在屈原的《九歌》就是描述这些职 业悦神者的歌舞表演;“祝”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 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施展神通等。他们一 则手握神权,二则是帝王的老师和谋士,当时国家和社会均 受巫祝支配,是神权统治的代表时期。从上古乃至商代,巫 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轩辕黄帝出战之时,都要请巫咸作筮。 国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们的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即 使其它统治者同意了,事情还是不行。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 神教,即源于上古甚至洪荒时代之鬼神信仰;后世道教做斋 醮法事,亦与古人千年流传下的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信仰的鬼神已形 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完整的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 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法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敬天信仰出自儒教圣经《诗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 到春秋战国时期,上古宗教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与社会文化知识的分化相结合。诸子百家 尤以道、儒、墨为显学,阴阳家、神仙家亦大兴,对后世历 史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其中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公元前580? ——前500?),传说中姓李名耳,一说姓老名聃,世称老聃 或老子,也有的学者认为他即是老莱子或太史儋。楚国苦县 (今安徽涡阳县,一说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据《史 记》等史料记载,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后见周室衰微,出函谷关,不知所终。《道德经》传说即是 老子出关时,关尹喜将其留下所著。多数学者认为先秦典籍 很少有个人执笔撰写,多由该学派的后学记录并加工补充, 《道德经》的成书过程亦应如此。

今本《道德经》共81 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前者为宇宙论、本体论,后者论人生和政治。《道德经》中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 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之母,它“先天地生”,“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二十五章);一切皆由“道” 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它“无名”、“无形”,这是“无”; 它又是构成一切有形有像东西的基础,这是“有”(四十章)。 老子被道教尊奉为教主,他所著的《道德经》五千言被道教 尊奉为开山经典。道教的最高信仰就是“道”,道教徒即是以 信道、学道、修道、得道为目的。《道德经》所主张的自然 清虚、无为自化、无欲自正,所以道教也要求清静无为、恬 淡寡欲。先秦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一说河南 商丘市东北),楚庄王的后裔。据《史记》记载,他曾在家 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便归隐。庄子的一生充满传奇 担任楚相;他穿着补丁衣服和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回答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生不 逢时,因为“今处昏上乱相之间”。

他与惠施经常来往,两人 的争论,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佳话。庄子在唐玄宗天宝元 年(742)诏封为南华真人。他的哲学著作《庄子》也被道 教尊奉为经典之一,称为《南华真经》。(二)创立形成期道 教形成于东汉末年。连年战乱与汉朝统治的崩溃导致对宗教 产生急迫的需求,于是原本儒学逐渐宗教化,源于印度的佛 教也于此时传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需要一种适应国情的 宗教出世为百姓解除战祸的伤痛,化解痛苦的根源。于是, 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敬、神仙追慕、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 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的道教应运而生。其创始人即是张 陵。张陵,字辅汉,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 正一真人。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生卒年不详。《汉天 师世家》说他生于东汉建武十年(34),卒于永寿二年(156), 七岁即学道。但《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二引《上元宝经》 称其“汉延光四年(125)始学道”,与《汉天师世家》所载相 差八十四年。根据《蜀记》,张陵大约卒于东汉熹平(172~ 178)末。道教典籍中关于张陵的生平传说很多,如果剥去 其中浪漫神话部分,大体的经历是:他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 汉王朝建立后张良功成身退,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 术。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 所以将儿子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 登陵成仙。张陵自幼聪慧,七岁时,开始学习儒家“五经”, 以后,不断学习到社会上流传的天文、地理一类的书。他学 习刻苦,立志高远,想辅佐汉室,荣宗耀祖。汉明帝永平二 年(公元59 年),张道陵二十五岁,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 朝廷,到洛阳经过考核,中“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被朝廷 授予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在江州令任上,他看透了地 方强权的横行,为官的贪赃枉法,百姓怨声载道。想到自己 为一介书生、小小县令,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世道,倒不 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世,善保自身,以图延年益寿罢了。 于是,张陵约在明帝末年,辞去江州令职,便北上洛阳,隐 居北邙山中,潜心修习黄老长生之道。他研读了《道德经》、 《河图》、《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 法》,相传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其所,其道术日益完善。汉光 武帝由谶纬之说登上皇帝宝座,晚年,深信不疑,遂“宣布图 谶于天下”。汉明帝继位后,秉承先帝遗旨,继续宣扬图谶, 又派人西天求法,引佛教于中国。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 年),在京城举行了白虎观会议,章帝主持以图谶证五经, 也就是以神学来讲五经,听说北邙山有个张道陵,便征召他 为经学博士,张道陵无心辅佐汉室,便避而不见。

和帝永元 四年(公元92 年),朝廷又下诏征张道陵为太傅,封兾县侯, 但张道陵却视禄为粪土,所以三诏而不就。张道陵对来使说: “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 不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 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志 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 心离开京郊的北邙山,去云游名山大川、访求仙术。张道陵 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南 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清 幽,传说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 筑坛炼丹,据传经过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而龙虎出现,所 以,此山又称龙虎山。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体 健如青壮年,后又得秘书以及驱鬼之术。为了广传道术,他 离开龙虎山,又到了今四川大足县境内的鹤鸣山。张道陵在 鹤鸣山修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 (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道教的最高主神, 实际上是“道”的一体三位。要人们尊道、学道、修道,最后 得道——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张陵在创立道教学说时,还 注意与当地的民俗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吸收当地氐、羌等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内容,造作符书,以符水和中草药为人 治病,因此在汉末动乱,百姓无法承受之际将其视为救星, 广受欢迎。张陵规定: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 斗米道(也有研究称,乃因其崇信北斗南斗等五斗星,加之 与蜀地弥教结合,故称五斗弥教,后讹为五斗米教)。“五斗 米道”规定:天师为全教区最高领导;初入道的称为鬼卒;能 为道徒和病人作祈祷仪式的称为鬼吏和奸令;信仰确立并能 讲授《道德经》的称为祭酒。祭酒负责主持一治教区的各项 教务工作,直属天师领导,对天师负责。每年三会日(上会: 正月初七;中会:七月七日;下会:十月十五日。三会又叫 三元),教民齐集治所,听侯祭酒训导检查,聆听教区科律。 由于五斗米道传道纪律严密,教风正派,所以很快得到普及。 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发展为道教正 宗天师道。张道陵在鹤鸣山创教传教,也为道教奠定理论基 础:作道书二十四卷,阐明“道”的微言奥义,成为教众的行 动纲领。其中 《老子想尔注》(又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 为现存五斗米道重要经典,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道德经》。

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 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注文教人 信守道诫,按“道意”行事,“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 指出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 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 为最高目标。《老子想尔注》为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重要资 卷,已亡佚。20世纪初于敦煌发现六朝残抄本一 件,内容相当于原书上卷第 37章。今人饶宗颐根据敦 煌抄本,撰有《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四川大邑县境内鹤 鸣山,张陵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据传,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 真正得其传的只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 衡。据《蜀记》记载: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 155 道陵己届一百二十二岁,他自知大限将至,便于下会这一天,召集各治祭酒和要职人员,于鹿堂治(今四川绵阳县)开会, 嘱咐身后之事。天师当众宣布,其天师之位,由弟子张衡承 继,特别强调说明:“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就 这样正式规定了历代天师之位,一定要有张家宗亲来继承的 传承关系。其后子孙世代相传,绵延至今。张陵死后,其子 张衡及其孙张鲁在汉中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称其道 为“天师道”,自己号位“师君”。

为了巩固天师道地盘,把已 经控制的教区,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以鹤鸣山为中心传 教点,依次向四面八方扩延。历史上称为“二十四治”(治就 是传教点)。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 往张陵原先的得道处:江西省龙虎山。所以龙虎山被视为天 师道祖庭,一直延至今日。张陵像(三)发展完备期 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 完备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对道教理论体系作出较大贡献的当 推东晋的葛洪、北魏的寇谦之、南朝南朝刘宋的陶弘景及其 弟子陆探微。下面简单做一介绍: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丹阳句容(今属镇江人),生卒不详,出身江南士族。其祖 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 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 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 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但攻读如昨:“伐薪卖之,以 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 反复有字,人尠能读也。”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 《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自称:少好方术, 负步请问,不惮险远。

每以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 以为戚。后从郑隐学炼丹秘术,颇受器重。谓“弟子五十余人, 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 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西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其师 郑隐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药之朴,携入室 弟子,东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阳。太安二年,张昌、石冰 于扬州起义,大都督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由于镇压起义军 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之后,洪即“投戈释甲,径诣洛阳, 欲广寻异书,了不论战功。”但因时值“八王之乱”道路不通, 恰逢其故友嵇含为广州刺史,表请他为参军,并担任先遣。 葛洪以为可藉此避中原之乱,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为其仇 人郭励所 ... ,于是滞留广州多年。深感世事无常,荣枯咫尺 之间。于是乃绝弃世务,师事鲍靓,继修道术,深得鲍靓器 重。葛洪后并拜 ... 太守鲍玄为师,学习炼丹术,受《石室 三皇文》。又娶鲍玄之女,擅长灸法的鲍姑为妻。建兴四年 (316),葛洪还归桑梓。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 食句容二百邑。晋成帝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 领大著作,洪皆固辞不就。及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遂率子侄同行。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 山炼丹。

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遂于东晋哀帝兴 宁元年(363)卒于罗浮山中,享年81 建元元年(343),享年61 岁。葛洪对道教理论的最大贡献 就是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对战国以来的神仙 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将战国以来的神仙家和儒家理 论融入道论之中,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也是道教理论的 第一次系统化。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葛洪著《抱朴子》。 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 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 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 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 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 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葛洪还是位流行病预防专家 和化学家。他著的《肘后方》,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 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其中“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 花的记载。《抱朴子内篇》还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 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 化。西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继葛洪之后对道教理论进一步丰 富完备的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 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白先生。

齐梁间 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 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 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 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 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 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 便有养生之志”。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 岁以才学闻名,与江斅、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齐高帝 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 诸王侍读,除奉朝请,征左卫殿中将军。由于官场的倾轧, 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 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 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从孙岳游学,受上清 经法、符图;后又广搜道经,遂为上清经之重要传人。梁武 帝萧衍即位(502)后礼聘不至,却每每就谘朝廷大事,时 人称为“山中宰相”。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 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陶弘景的思想源于 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

主张儒、佛、 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他对道教理 论的贡献,主要是整理和弘扬上清经法。他在茅山撰写了大 量重要的道教著作,今尚存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 东晋末年以来,杨羲及许谧,许翙等人造作的上清经诀,在江东已广泛流传,但在传播过程中,多有散 失伪谬。南朝宋齐时道士顾欢,曾对杨、许旧籍进行过搜集 和整理,但仍有不少漏失和谬误。陶弘景隐居隐茅山后,以 顾欢《真迹经》为蓝本,参考自己搜访所得之上清经诀及有 关见闻,加以增删改写,注解诠次,遂成《真诰》一书。该 书详细记载了东晋以来《上清经》出世之源及传布过程,杨 羲与二许之家世生平等,引用众多道经,提及大量道教历史 人物、神话故事、仙宫鬼神名称,具体修行方术等等,实为 早期道教上清派教义和历史之集大成者。《登真隐诀》一书, 是一部抄撮诸《上清经》中有关方术秘诀,专论上清派养生 登仙之术的重要著作。该书继承和总结了东晋以来上清派思 神内视及导引、 ... 等内修养生之术,并保存了部分天师道 的请神上章、符咒驱鬼的方术。《真灵位业图》乃系陶弘景 构造道教神仙谱系之著作。该书将道教信奉之天神、地祗、 人鬼及诸仙真排定座次,构成了一个等级有序,统属分明的 庞大完整的道教神仙谱系。

陶弘景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 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 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肘后百一方》、《本 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 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 集要》等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 服饵炼丹是道教的重要修炼方术。陶弘景对此非常重视,积 极从事炼丹活动。史载,他从梁天监四年(505)至普通六 年(525),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炼丹实践,在梁武帝天监年 间(502——519)中曾献丹于武帝。在获得丰富炼丹经验的 基础上,他撰写了《太清诸丹集要》、《合丹药诸法式节度》、 《服饵方》《服云母诸石药消化三十六水法》、《炼化杂术》《集 金丹黄白方》等炼丹服饵著作。其炼丹成就,为充实和丰富 我国后世本草学,推动原始化学的进展具有积极作用,是继 魏伯阳、葛洪之后又一著名炼丹家。他十分重视道教养生学 的研究,主张道士的修炼应从养神、炼形入手。为总结道教 在养神、炼形方面的修炼经验,撰写了《养性延命录》一书。 强调养神当“少思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调节喜怒 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则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寇谦之简介,辅以导引、行气之术,方能延年 益寿,长生久视。

陶弘景精通医药学,主张治病应因人之虚 实、男女老幼、苦乐荣瘁而异。他的诸种医学著作中,尤以 《本草集注》最为著名。陶弘景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 果菜、米实等分类 ... 。书中并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 性状、主治疾病、配制保存 ... 等等皆一一注明,内容丰富, 条理分明,对隋唐以后本草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 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葛洪之后对道教理论进一步丰富完 备的陶弘景南北朝时期,道教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备,其组织 队伍也在扩大发展,出现了北方和南方两派天师道,代表人 物分别是寇谦之和陆修静。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 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阎良 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 前后达三十年。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 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 光元年(424),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制订乐 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箓,并建新 天师道道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寇谦之卒, 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礼。寇谦之是南北朝时代道教的改革 者,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创立了“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 道”)。

为适应历史潮流,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支持下,对 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强调道教“专以礼 度为首”,也就是符合儒家的礼的规范。他吸取儒家五常(父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其中主要有以下四条:坚决反对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废除以前天师道 征收租米钱税的制度;加强戒律,整顿组织,废除了原来祭 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废除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 度,要求“唯贤是授”,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 治名称,规 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 修订戒律、科仪,并且撰写《老君音诵诫经》20 卷,用忠孝 等儒家思想作为道士的行为准则。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 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 础。寇谦之的改革,使道教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浅薄的风 貌,从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认,从民间进入殿堂,寇谦之成 为一代宗师。此后,道教不断得到历代道教大师的丰富、发 展,完善了道教的思想体系和斋醮仪式,使道教成为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他改革后的天师道为 了和以前的相区别,被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寇谦之的 道教著作有托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该书 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道教经韵音乐最早的文字记载,原书 已佚失,即《云中音诵新科之戒》的残本。

近人汤用彤先生 等则认为,现存《太上老君戒经》《太上老君经律》《太上经 戒》《三洞法服科戒文》《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女鬼青 律》等书,亦为《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中的内容。一般认为 《正统道藏》所收《老君音诵戒经》一卷,是后人对原书二 十卷的节抄。另有托名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 北天师道创立者:北魏道士寇谦之“南天师道”的创立者则是 南朝刘宋时代的陆修静。陆修静(406——),亦称陆静修, 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三国吴丞相陆凯之 后裔。少宗儒学,博通坟典,旁究经纬图谶之说。又性喜道 术,精研玉书。及长,好方外游,遗弃妻子,入山修道。初 隐云梦,继栖仙都。为搜求道书,寻访仙踪,乃遍游名山, 声名远播。宋元嘉(424~453)末,陆修静卖药至京师,宋 文帝刘义隆钦其道风,召入内宫,讲理说法。时太后王氏雅 信黄老,以 ... 身份执门徒之礼。后因避太初之乱南游。于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庐山营造精庐,隐居修道。宋 明帝刘彧即位,思弘道教,泰始三年(467)召见陆静修于 华林园延贤馆,陆静修为宋明帝“标阐玄门,敷释流统,莫非 此期间,他“大敞法门,深弘典奥,朝野注意,道俗归心。

道教之兴,于斯为盛”。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卒,时年七十 二岁。弟子奉其灵柩还庐山。诏谥简寂先生,以庐山旧居为 简寂馆。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封为丹元真人。其 弟子最著者为孙游岳、李果之等。陆修静对道教的最大功绩 就是为了适应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需要,对江南天师道组织 进行整顿并与神仙道教融合,成为奉持三洞经典为特征的新 道教的大师,被称为“南天师道”的创始人。具体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第一,对道教经典进行整理和分类。他早年便注 意采访搜集道教经典,曾“南诣衡湘、九嶷,访南真(魏夫人) 之遗迹;西至峨眉、西城,寻清虚(王褒)之高躅”。他针对 当时《灵宝经》错乱糅杂,使后来学者难辨真伪,于是对之 整理考证,编成了《灵宝经目》一书,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灵 宝派的发展。他首创了在道教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道教典籍的 分类 ... ,即将道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 (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类。三洞四辅不仅是一 种道书分类法,同时也包含着区分道经品级高低和排列道士 阶级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仅能成仙,修灵宝者可以成真, 修上清者可以成圣。据云,陆修静一生共著录道家经书并药 方、符图一千二百二十八卷;第二,整顿道教组织,以适应 当时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

东晋南朝时期,道教在组织形式 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祭酒制的衰落和道官制度 的兴起。祭酒制度为早期五斗米道之旧制,其基本特征是“立 治置职”,道官祭酒“领户化民”,实行政教合一之统治。为实 现道官祭酒与道民的统属关系,天师道制定了三会日、宅录 和缴纳命信等制度。自魏初“天师道”北迁,至晋宋之际,出 现组织混乱,科律废弛的严重局面。当时许多道民在三会之 日不赴师治参加 ... ,不报户籍,不交租米命信。一些道官 争先竞胜,更相高下”。在这种情况下,陆修静乃提出一套整顿和改革的措施。首先,陆修静禁止道官自行署职,实行按 级晋升的制度。普通民众须有功德,才能受箓为道民;道民 受箓之后,有功者才能升迁。从受十将军箓依次升至受五十 将军箓,再从箓吏依次晋升散气道士、别治道官、下治道官、 配治道官,以及下、中、上八治道官。其最高者,即“能明炼 道气,救济一切,消灭鬼气,使万姓归伏”的道师,才能拜署 上八治中的阳平、鹿堂、鹤鸣三治道职。强调“采求道官,勿 以人负官,勿以官负人”的组织措施。为健全三会日制度,他 重申在三会之日,道民必须到本师治所参加宗教活动,登记 检查“宅录命籍”(近似封建国家编户齐民的户籍簿)寇谦之简介,听道官 宣布科禁,考校功过。

同时,他还针对“宅录”制度严重混乱 的状况,规定每年三会日之最后一日,作为登记、审核宅录 的最后期限。“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每个道 民都须赍信至本师治所,由本师给以注籍,以便道官“领户化 民”。第三,建立完善了道教斋醮仪式。陆修静十分重视道教 斋仪的作用,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他在总结前代斋仪的基础 上,制定了“九斋十二法”的斋醮体系。并撰述一系列斋戒仪 范之书。他汲取儒家的封建礼法、道德规范以及佛教的“三业 清净”的思想,从而使道教斋法不仅有了系统的仪式戒科,而 且使斋戒仪范的理论更加完备。陆修静一生著作甚丰,有关 斋戒仪范者尤多。刘大彬《茅山志》谓其“著斋戒仪范百余卷”, 今《正统道藏》存有《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 感文》《陆先生道门科略》《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 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各一卷。另有《灵宝经目序》《古 法宿启建斋仪》《道德经杂说》《三洞经书目录》《陆先生答 问道义》《陆先生黄顺之问答》,均佚。《灵宝道士自修盟真 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在唐法琳《辩正论》中,尚见其著有《必然论》《荣隐论》《遂通论》《归根论》《明法论》 《自然因缘论》《五符论》《三门论》等,《破邪论》中又见 其著有《对沙门记》。

今浙江德清县神驾潭存有“陆仙楼”,为 纪念南朝著名道学家陆修静所建。全楼建筑面积300 平方米 左右,正中匾额“寂真观”,由北宋徽宗皇帝所书,上世纪五 十年代初遗失,楼内立有陆修静彩塑,高2 米左右,傍有清 代顺治四体书法碑《简寂陆真人碑》,由明季沈谷撰文,刘 允明书丹,世所鲜见,为德清县保护文物。(四)兴盛多样 期唐宋元明时代,道教今进一步发展兴盛。道教创始人张陵 和始祖李耳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尊奉,道教典籍成为士庶必读 的经典,最高统治者甚至成为“道君皇帝”或“北极真武大帝” 的化身,或亲受道箓。随着道教的发展和流传地域的扩大、 信众的增多。“天师道”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各种流派异彩 纷呈或是新创新的道教派别,如唐初成玄英的“妙真道”,南 宋以后兴起的“净明忠孝道”,金代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 金初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金初萧抱真创立的“太一道”等。 “天师道”本身也与灵宝、上清等流派融合形成“正一道”。这 个历史时期涌现了不少具有社会影响和有学问的道士,如成 伯端、刘德仁、王重阳、萧抱真、张三丰等,他们或是开宗立派,或是整理道教典籍、阐释发展道教理论,或是在治病 救人、内丹外道等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在道教史上都有重要 的贡献和影响。

此阶段不仅中国内部道教有所发展,更借由 迁徙与文化交流发扬至亚洲其他各处。如东晋末,五斗米道 在中国南方发动起义失败后,卢循率部逃至越南(交州)。 越南人李脱帮助卢循进攻交州府城,失败后自尽。这是道教 传入越南最早的记载。下面分朝代加以简述:唐代唐代帝王 与道教始祖李耳攀亲,借此笼络人心,加固统治的合法性。 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唐高宗尊李耳为“太上玄元皇 帝”;唐玄宗亲自为道教原始典籍《道德经》作注疏,令士庶 家藏《老子》。开元二十九年(741)又下诏两京(长安、洛 阳)及各州建玄元皇帝著庙,于长安设崇玄馆,于诸州置生 徒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并选送课试, 称为“道举”。天宝元年(742)又诏封庄子、列子、文子、亢 仓子为真人,其书尊为“真经”。唐僖宗时张陵被封为“三天扶 教辅元大法师”。其间涌现了不少具有社会影响和有学问的道 谭峭等,他们在道教史上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两宋时期宋代统治者继承唐代儒道佛并用和对道教的崇奉、扶持政 策。真宗和徽宗时期道教的两个 ... 期。然而这一政策的奠 基者,则是开国君主太祖和太宗两兄弟。宋太祖赵匡胤称帝 前,便与道士有所交往。

陈桥驿兵变后,就曾利用符命为他 夺取后周政权制造合法依据,特别是利用华山道士陈抟为他 制造舆论。称帝后,不仅召见道士苏澄、王昭素等,并亲自 登门请教“治世养生之术。还召集京师道士对其学业进行考 核,将品行不端者逐出道门,并下令取缔“寄褐”制度(即住 在道观,着道士袍服,却不奉道教)太宗赵光义对道教的尊 奉更超过太祖。他频繁召见陈抟、丁少微、王怀隐等道士, 对黄白术、养生术极感兴趣。不断兴建宫观,从他即位到死 前都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规模之大,耗资之巨,都属空前。 宋真宗时代是宋代崇道的第一个 ... 。宋真宗用更多的精力 和财力来扶植道教:一是宋真宗仿效唐代认老子为先祖,采 取前蜀王衍的方式,从道教中另创一个姓赵的神祗作为圣 祖,重演唐皇室崇道的情形。大中祥符五年(1012),下诏 将玉清昭应观的玉皇后殿定为赵氏圣祖的正殿,并下令天下 州、府、军、监兴建的天庆观都要设立供奉赵氏圣祖的“圣祖 殿”。同时制造大量天神降临、赐语和天书下降等符瑞,将大 宋王朝装饰成天命所膺,天神所护持;二是兴修道观、塑造 神像,比太宗时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由于天书下降,真宗 将年号改为“大中祥符”,并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兴 建玉清昭应观以供奉“天书”。

每天役使军民数万之众。该观 历时七年而成,总 2610 区,特设置玉清昭应观使,由宰相 王旦充任;大中祥符二年,又下诏令天下并建天庆观;五年, 又在京城兴建景灵宫,以宰相向敏中为为景灵宫使;天禧二 年(1018)又在京城兴建祥源宫。在大力营造宫观同时,又 于大中祥符五年下令铸造玉皇、圣祖等神像;三是制定天庆 节、天贶节、天祯节、先天节等道教节日,还亲自 ... 请神、 敬神用的表章、青词、步虚词、乐章等。还 ... 道书,如令 宰相王钦若定的《罗天大醮仪》十卷等。龙虎山天师世系的 受封,以始自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宋真宗赐龙 24代天师张正随为贞静先生。宋徽宗是宋代第二个 崇道 ... 。此时道教备受尊崇,成为国教。首先,他也同真 宗一样,制造大量天神降临、赐语和天书下降等符瑞。与真 宗不同的是,他是亲自制造:还在藩邸时,他就自称梦见老 子,告诉他“汝以宿命,当兴吾教)(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 2354 页),政和三年(1113)又宣称亲见天神降临玉津园, 并亲撰《天真降临示现记》昭告天下。政和七年,又授意道 士林灵素制造青华帝君夜降宣和殿,并要道士们上表,尊他 为“教主道君皇帝”(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2386 二改佛为道并大兴宫观土木。

宣和元年(1119)正月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 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女冠为女道,尼为 女德。在国家财用匮乏情况下,从建中靖国元年到政和六年 十六年间,不行耗费巨资,陆续在京师兴建景灵西宫、长生 宫、显烈宫、玉清和阳宫、上清宝箓宫等大型宫观,如建中 靖国元年兴建景灵西宫,仅到江南采太湖石就达 4600 这些巨大的的采制和运到京师,不知耗费的多少民力、财力,这就是《水浒》中民怨沸腾的“花石纲”。政和六年(1116) 九月,下令全国的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要修建 宫观或以寺院充任,塑造圣像。政和七年,又下令将全国的 天宁万寿观改建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并严惩地方上改建“不 虔”或执行不力者;第三为玉皇、地祗、庄子、列子、关羽、 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以及岳渎、城隍、山神、龙神、 江河神等神祗和道教人物加赐封号。并在真宗之后又制定一 批道教节日;第四。仿照才朝廷官吏品秩,设立道阶、道职; 第五,提倡学习道经,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许多道士 不仅有道官、道职,而且享有俸禄,并得到朝廷施舍的大量 财物和土地。据《续资治通鉴》记载:重和元年(1118)十 道士有俸,每一斋施,动获数十万;每一观,给田亦不下数百千顷”(中华书局《续资治通鉴》2404 页)。

徽宗时代,以 朝廷名义大规模访求道经,编修《道藏》和道教史,这对中 国道教典籍的保存和道史研究,为功甚巨。作为道教兴盛发 展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新的道派开始涌现。主要有林灵素和 王文卿代表的神霄派和以饶洞天为代表的天心派。二者都是 符箓道派的不同流派。前者重五雷符,后者重三光符、黑煞 符、天罡大圣符。到了南宋,符箓派成为道教统领,其中门 派众多,主要的则是龙虎山的正一派,茅山的上清派和阁皂 山的灵宝派。其后正一派又衍生出天心正法派;上清派又衍 化出清微派,以女道士祖舒为祖师。清微派在南宋又分出南 北两支:北支以武当山为中心,张道贵为代表。南支以福建 建宁为中心,以熊道晖为首;灵宝派在南宋又衍化出净明派, 以南昌为中心,奉徐逊为教主。在道教修炼术方面,汉晋以 来兴起到唐代发展到极盛的外丹派,在宋代逐渐衰落,内丹 派成为主要流派。所谓外丹,是指用鼎炉烧炼铅汞等药物制 成一种称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道教的创始人张陵、 东晋的葛洪、陆探微等都是著名的炼丹家。到了唐代趋于极 盛,许多著名道士孙思邈、陈少微、楚泽等都以炼丹著名。 唐代许多皇帝如德宗、武宗以及名士李白等也都热衷此道。 内丹是与外丹相对的一种修炼 ... ,源于行气、导引、胎息 等术。

他不是借助于外界的鼎炉铅汞,而是以人的身体为鼎 炉,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通过一定的 ... 使体内结丹, 从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始于隋代道士苏元朗, 他最早将魏伯阳《参同契》发掘出来,用以指导内丹实践。 经过唐代的崔希范、刘知古、施肩吾、彭晓等,内丹派已成 为一个重要的道教修炼流派。崔希范的《入药镜》对后世产 生了较大影响。到了宋代外丹派逐渐衰落,内丹派则成为主 要流派。陈抟、张伯端等著名道士皆是内丹派,他们所阐述 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功法才成为道教内 丹派主要的修炼 ... 。林灵素和王文卿等符箓派代表人物也 将符箓与内丹修炼结合起来形成金丹派,内丹也成为道教主 要修炼术的道教理论阐发的核心。两宋著名的道长有陈抟、 张伯端、林灵素、王文卿、饶洞天等。他们著书立说,或开 宗立派,或在修炼术上有所创新,他们当中有的人介入国家 政治,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面貌乃至历史进程重大影响。 金代道教仍处于兴盛发展期。作为兴盛发展期的一个重要特 征,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大道派创立。尤其是全真道, 后来风靡中国北方,其创始人丘处机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 天下道教的权力。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 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 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两 大派别的格局。

全真道创始人为金代初年的王重阳(1112~ 1170)。王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 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 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 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 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 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留王处一、郝大通二徒在昆 崳修炼,自己携丘处机等西归。一行到达开封第二年。王重 阳即辞世。此后大弟子马钰掌教,其余六真便各自在山东、 河北、陕西、河南一带修炼传教,王处一曾应金世宗的邀请 进宫讲授道学。全真教的教祖、骨干多出身于知识阶层,其 文化素养在金初三大教派中最高,留下的著述也最多。现存 全真教道士的著作约有二十多种。其中有关教义、教制的重 要著作有:王重阳《立教十五论》、《金关玉锁诀》、《授丹阳 二十四诀》,马钰《丹阳真人直言》、《丹阳真语录》,刘处玄 《至真语录》,丘处机《大丹直指》,侯善渊《上清太玄鉴戒 论》、《晋真人语录》。这批全真教教祖和骨干,还有很高的 文学修养,善于用诗文表达和传授全真教义,这方面重要的 有王重阳《全真集》、《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马钰《渐 悟集》、《洞玄金玉集》、《神光灿》,刘处玄《仙乐集》,谭处 端《水云集》,丘处机《磻溪集》,郝大通《太古集》,王处 全真道的教义,总体上仍是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但又富有创新和时代特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主张 “合一三教”认为儒释道三教的核心都是“道”,并无差别。王 重阳说自己所创的全真道是“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孔)夫 子为科牌”,“三教者,不离真道也,犹一树之三枝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