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诗人牵手伴游、同床共枕,杜甫却遭李白负心狠甩!揭国文课没教的“唐朝世间情”

Jan08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白与杜甫,是中学国文课必读的两位作者,这两位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诗圣”,被后世誉为撑起盛唐文坛的两大巨擘,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两人的关系也十分耐人寻味。其实他们私底下也颇有交情,曾经牵手伴游、同床共枕,也曾互相写诗给对方。尤其是杜甫对李白的倾慕之心更是表露无遗,写了十几首诗向他表达浓浓情意,但李白回给杜甫的诗却寥寥无几。究竟诗仙与诗圣之间,有怎样的爱恨纠葛呢?这要从他们“怦然心动”的相遇开始说起…

李白杜甫

李白、杜甫虽然相差11岁,却可以牵手共枕眠

唐玄宗天宝三年(西元744)的春天,44岁的李白已经名满天下,离开长安展开漫游,在洛阳遇见了33岁仍默默无闻的杜甫,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喝酒聊天,杜甫自此对李白一见倾心。

隔年秋天两人相约在兖州(今山东、河南省交界)同游,他们一起去找了隐居在附近的范隐士,杜甫将这段旅程写成了诗,里面提到自己和李白手牵手走在一起,晚上还盖同一条被子睡觉(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感情不是普通的好。但奇怪的是,李白也将“兖州行”写成了诗,但里面却没有一句都没提到与他同游的杜甫。

可是这趟旅程似乎也是他们人生最后一次见面,此后杜甫写了非常多首诗怀念李白。他的作品中提及李白的多达40余首,可考证确定为写给李白的就有15首,《赠李白》和《梦李白》就各有两首,还有《春日忆李白》、 《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春天想他、冬天也想;白天想他、夜晚降临也想。还不只如此,从这些诗句也能看见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到底有多深:

像是《春日忆李白》中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如今已成为代表思念友人的经典,看着高耸入天云的树时,想他,望着缓缓下沉的夕阳时,想他。《冬日有怀李白》也写到“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一个人在寂寞的书房里,整天思念着李白。起风了想他,作梦时想他,甚至连送个朋友都能顺便想到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甚至连李白参加了皇位争夺的行动失败后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落井下石,只有杜甫站了出来写了《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 ... ,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就算全世界与你为敌,我也还是要爱你,我在你少时读书的地方,等你归来,就算你头发斑白,我也依然等你。这真是何等的痴情啊!

杜甫写了十几首的情诗,却被已读不回

虽然杜甫深情款款写了这么多情诗,但李白的回应却让人很心寒。照以前的规矩来说,凡是写赠与诗的受赠者都要回诗给赠与人,但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公认的却只有两首,一是天宝四年(西元745)秋末两人分别之际,李白写了一首送别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分别之后不久,李白在南下江东之前,又写了一首怀念杜甫的诗《沙丘城下寄杜甫》。

笔者认为,相对于杜甫诗中的满满爱慕、对李白才华的赞叹,李白的这两首诗就显得平淡的多,送别诗就是送别诗,思念就是思念,好像赠诗的对象换了个人也毫无违和,要是先前的旅行中还有其他人,或许赠诗的对象就不一定是杜甫了。

李白真的这么无情吗?

其实李白不一定真的是薄情寡义的人,而是他与杜甫之间有着悬殊的身分差距。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杜甫却没没无闻,甚至他的诗是在死后才广为流传;李白身为诗坛大前辈,其实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回覆杜甫。如果唐朝真的有“后辈写给前辈诗句,前辈不一定要回覆”的潜规则,的确是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像是李白也曾经告白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但就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孟浩然也很少对李白的回赠诗句。一个有潜力的新秀,怎么能和大文豪相提并论呢?或许杜甫也是明白这个事实的,所以才无怨无悔地、单纯地写诗抒发自己的倾慕,并不奢求得到回覆吧!

但笔者认为,性格上的差异可能也是间隔两人的原因之一。李白如仙般的气势,和狂放的自我,都在在显示了一些唯我独尊的样貌,这样的人看自己多一些,重视自己的情感,明明同样是去找范隐士,因为个性使然,李白就不会提到与他同去的杜甫;而杜甫一直汲汲营营地创作,胸怀天下,在出仕与隐居间摆荡,自己重视的事物会下意识地反覆出现在诗句当中,李白就是他所重视的人,所以写什么都会写到一点李白。

而李白心中对杜甫到底有多少情谊,其实也很难说,古时候的信件能够安然送达的是少数,也有很多诗并未真正寄出,只是写下来抒发心情的,对方不一定看得到,更何况杜甫和李白皆有许多亡佚的作品,说不定里面也有李白写给杜甫的深情诗作。不管如何,杜甫对李白一往情深,无怨无悔的真心,实在太令人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