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人的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曾荫权爵士,大紫荆勋贤,KBE(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政治人物,自2005年起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曾荫权常在公开场合戴上蝶形领结(bowtie,香港粤语音译为“煲呔”),所以他常被坊间称为“煲呔曾”。
早于1967年成为公务员的曾荫权,曾在政府不同部门出任有关财政和贸易的职位,并在1995年于香港政府出任首位华人财政司。
香港主权移交以后,曾荫权继续担任财政司司长一职,并在2001年接替陈方安生出任政务司司长。
2005年3月,时任特首董建华以“健康理由”辞职,曾荫权遂在行政长官补选中自动当选,并于6月24日正式宣誓成为第二任行政长官。
在2007年3月25日,曾荫权第二次当选特首,任期将延至2012年届满。
2008年后,因香港先后面对高通胀、油价急升、副局长委任风波、拟就生果金引入资产审查风波,及全球金融海啸等问题曾荫权备受批评而民望下跌。
曾荫权在1944年10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南海九江镇上西乡龙回新基村,传媒报道其自称为曾子后人。
[4]其父亲曾云是警务人员,服务警队30年,拥有五子一女,而曾荫权为家中长子。
曾荫权的胞弟曾荫培亦为警务人员,曾自2001年至2003年担任香港警务处处长。
1964年,曾荫权于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此后曾短暂任职辉瑞药厂推销员,并在1967年1月加入当时的港英政府。
作为一位天主教徒,曾荫权每朝早也会到教堂参与弥撒。
但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亦常对曾荫权的施政有所抨击.
曾荫权于1967年1月加入港府,成为二级行政主任。
期后于1971年考获政务主任,并在政府不同部门仕职,除了主理财政和贸易政策外,他亦曾经负责处理些有关香港主权移交的事务。
在1977年,他曾被派往马尼拉的亚洲发展银行工作一年,专理菲律宾和孟加拉的供水和铁路发展项目。
自1981年至1982年,曾荫权曾到美国深造,并在哈佛大学的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取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此外,他又曾获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
在1985年至1989年任职副常务司期间,曾荫权曾统筹落实《中英联合声明》的事宜;后在1989年至1991年出任行政署长任内,他亦曾负责向英方及香港市民推广居英权计划。
在1991年,曾荫权改任贸易署署长,主理贸易谈判以及有关贸易的行政事宜。
到1993年5月,他获擢升为库务司,任内负责政府之资源调配、税务系统的运作和控制政府的成本效益。
1995年9月,曾荫权获时任港督彭定康委任为财政司,接替麦高乐爵士,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财政司。
在任期间,香港的公共开支一直稳步增长,公共收入雄厚稳健,而政府亦出现充裕的盈余。
当时香港的公共开支上升至占GDP的23%,但这个比率以已发展地区而言,却仍然是十分低的。
在香港主权移交前夕,曾荫权又在当时的港督府获查理斯王子颁授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以志他对香港多年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