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Apr03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时间:2021/04/03 10:54 | 分类:文史百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是觉的论语是记载当时的一些重要对话而成书的

中间师生常常相处不可能巨细靡遗地抄下来

所以曾子上了孔师多少课是无所考据

但位列72得意门生应该有得到一些真传吧

所以我倒不认为曾子的认知不对

反而像达摩传二祖时,因二祖啥都没说,却得到真传

所以曾子自然也会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方式来传达孔子的意思

孔子中心思想是仁我想没人反对

但请问如何行仁之道

这就好像有人问佛是什么,你若回答得涅盘境即成佛时---请问不是很抽像吗

于是孔子强调程度到那我就教到那

曾子面对尚无法窥知孔道的其他人,他自然用大家都懂的话说阿

佛境界为无境界

孔道为仁道

但如何成佛跟如何行仁这二问题就须要用明确的行为来说明

所以仁发于心中

忠恕行于外在

尽忠之道即为行仁

宽恕之心也为行仁

所以曾子大哥说的很好

的确简单把孔子奉行的方向表达出来

大家不觉得孔子的行为(我是说行为喔)真的是忠与恕的表现吗

因此对认为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的道体会是错的这点我是不太赞成

我认为跟成佛之道可以说的很玄,也可以简单地说存善念即以成佛

这些情形都是看对方程度来决定的

所以曾子大哥您说的好我投您一票

以为现在已经没人再讲曾参的「而已矣」了,看来还是...唉。什么叫而已矣?就是「不过是...罢了」。孔子思想的核心竟然给这样糟塌,而且历代还给拼命解释,真是够了。要看曾参的话也别看他在不到而立的年纪嘛,怎么不看他临终的时后说的话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没有把「仁」的概念接上人生最后的死亡,怎可说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

《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超过一百次,可见此概念对孔子及其学生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当学生回忆老师时,却说了「子罕言:利、命与仁。」﹝9-1﹞这种话呢?

这是因为所谓「罕言」,是指「很少主动谈起」,而不是像「子不语怪力乱神」﹝7-21﹞那样不谈论。为什么不主动谈起,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与背景不同,

随便说一个成为标准,未必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樊迟,这位资质没那么好的学生先后问了三次,而次次答案不同﹝6-22、12-22、13-19﹞。这就表

示了,「仁」并不是一个单纯、固定的概念,他会随着每一个学生的现实处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方向是不变的,否则不可能前后连贯。

因此,当《论语》出现某学生问「仁」的时候,学生不是在问「老师,请问『仁』的定义是什么?」,而是在问「请问老师,以我现在的状况,我该如何『行仁』?」。

「仁」是一个动态开展的观念,可分做三个步骤: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来彰显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也就是如何从潜能走向实现,再抵达完美。

人之性这里,必须在「真诚」中才能自觉,自觉到人性并非本来就是善,而是趋向于善、喜欢善的。人若无真诚的心意,一辈子都在扮演应对别人的角色,则根本不足以成为一个人。

也就是说,人之性是由真诚引发的向善力量,以此才开始走向「行仁」的路。

仁的第二个层次为「人之道」,即「人生正途」。所以加上一个「正」字,就表示并非所有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都是人「应该」去做的事。如何走,需要的是

「择善」。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都不同,因此他人适合的 ... 自己未必适用。在选择如何与人相处时,积极方面有三点要注意:1.内心感受要真诚;2.对方期许要沟

通;3.社会规范要遵守。消极的则需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的第三个层次为「人之成」,人之完成在于「止于至善」。既是最终目标,就绝不可能在人生在世的时候完成,因为人只要活着,就一定还有犯错的可能。但是这

没有关系,理想不是订来非实现不可的,而是订来确立人生方向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一个人知道他为了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行仁」的最简单解释,即「走在人生正路上」。孔子的「仁」,从人之性为向善,到人之道为择善固执,最后人之成为止于至善。这就是他的一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