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个“敬”字

May04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个“敬”字

  时下,全社会在重新大力提倡孝道,有些教育机构,别出心裁地创设一些活动,诸如要小学生去给父母洗一次脚等等。仿佛如此一回,便可称得上孝了,就能做中华道德文明的合格传人了。殊不知,这是个巨大的误区,说得严重点,此类举动只会助长花架子式的虚荣和官样文章。

  儒家伦理重在内心修养而形成的高尚品德,而这个品德的核心是“敬”,包括对父母、对师长、对兄弟姊妹和朋友。

  “敬”是根本,是源动力,由之驱使下,才能产生“孝”、“悌”、“亲”、“仁”等行为方式。心有所想,行有所至。

  “敬”不是与生俱来的,——面对长辈(父母),晚辈(儿女)天然表现出的可能是“畏”,“敬”是后天逐步养成的,是心性修炼的理想境界,是一切“礼貌”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部的文明儒雅高尚的言行,皆出自于心灵之中那个蓄积的“敬意”。

  详查儒家典籍,先贤圣人对此早有明确的论述和教导。

  《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夫子这里一语道出了孝的源头、孝的本质出发点,亦即人伦之最最基础的精神要素,那就是“敬”。真正的孝,并非供给父母衣食钱财,养活父母,而是子女内心对生身父母怀抱的那一颗真诚敬重和感恩的心,是真挚的无法替代的那份亲情。孝,绝非是纯物质的奉送,否则猪马牛羊那里,悉心将其喂饱养肥,也可以称之为“孝”了?心中无“敬”,谈不上孝,人伦的本质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和情感的投入,即心存敬意。

  当今之儿女,多舍本而逐末,求表而忘里,以为给父母提供些生活的需要,逢年过节打个 ... 发个短信,就算是做到孝顺了。岂不知,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和温暖热乎的心意。

  有了“敬”,儿女的一切孝顺之举,质地完全不同,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那才是发自肺腑的,不应景、不敷衍,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了。

  正因此,孔夫子强调,为人子者尽孝,真正难的不在于帮父母做多少事情,不在于给父母寄去十万八千块,不在于好酒好肉让老人吃饱喝足,而在于心底,在于心底能够始终对父母和尊长保持永远的亲热、惦念、牵挂和关爱。《论语。为政篇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尊敬和爱戴父母,最难的在于,每天从心底发出的对他们的愉悦的容色,也就是一张笑脸,哪怕他们因为老迈而常年卧病在床。

  态度决定行动,不敬无以为孝。

  再看《礼记。檀弓上》:“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父母去世,儿女奔丧,不是来比谁的哭嚎声大的,缺乏切身失亲之痛的苍白哭嚎,远比不上透入骨髓的悲伤哀痛。这里再次强调,所谓礼,不过是一种仪式,真正的悲悼在于内心的情感,在于因“敬”而生的失落、诀别之痛,而非华而不实、取悦邻里的哭天抢地,更非表演。

  孔夫子在《论语。八佾》中赞同道:“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节仪式,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逢长辈之丧,与其哭鼻子抹泪装相,不如默默哀悼。只要心存敬意,情感所系,内心的感受是第一位的。而内心难以释怀宛然天塌地陷的伤悲,其情感之源,自然发端于圣人所反复强调的那个“敬”字,敬爱、敬仰、敬慕。

  另者,之所以说“敬”是儒家伦理的本质与核心,从古人先贤专门指出“孝”并非一味地“顺”,也可以得到证明。今人习惯望文生义地将孝顺解释成驯服与无条件地听话;事实上,先哲们早就告诫我们,面对父母长辈们的不当言行,盲目服从,不仅难称其孝,相反,是一种大不孝。

  《孝经》转述孔子的话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父亲身边有了一个敢于规劝的儿子,就会杜绝身陷不义;父有过失,做儿子的不能眼看着不去劝阻;一味盲从父亲的话,那压根就不是孝子。

  不仅如此,《晏子春秋》里,晏子还主张晚辈必要时也要提醒长辈,他讲:“为子之道,导父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善良孝顺的儿子,应适时引导父亲爱护其他兄弟,跟叔伯们处好关系,慈爱播洒到每个兄弟姐妹身上,诚信地对待朋友。

  于是乎《弟子规》才有“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之说。

  总之,作为晚辈,只要你心怀敬意,孝顺是必然,谏诤是责任,一切均出自爱心爱意。

  基于上述,我们不妨列出一个公式出来,形象地展示一下儒家伦理以“敬”为源头的结构:

  敬——孝、悌、仁、爱、恭、谨——礼

 

  对于下一代的道德培养,我们是更有必要重视他们的心灵塑造呢,还是在乎让他们学几招应付场面的礼仪把戏?相信明白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