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 ... ... 鬼混官员从不手软!朱元璋残酷形象的背后,他心中最软的那块始终是“人民”

Jul01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明王朝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缔造者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 伐果决无情的朱元璋,在民生问题上,始终是柔情温馨的一面:只要得知百姓的贫穷境况,哪怕当着群臣,也常忍不住唏嘘垂泪。草民的艰辛,一生感同身受。

20180904-053216_U5965_M449385_a877.jpg

动完感情,朱元璋就行动。其中一大成果,便是全民福利。以学者敖英的总结,有三大成就:收容孤老和残障人士的养济院,提供医疗服的惠民药局,免费公墓漏泽园。套今天的俗话,是让中国人老得起,病得起,死得起。放在古代社会,更是了不起的创举。

为了监督执行,朱元璋还祭出传统法宝:全国撒网似的暗访,但凡有困难户没得到救助,地方官什么都别说,先六十大板招呼。砸钱更生猛。现存于各地的明代养济院遗址,都有秀丽的绿化与清澈的井水,堪称高档舒适“楼盘”。经济补贴也大方:成年人每月三斗米、三十斤柴,还有冬夏布匹三丈,管保够吃够穿。这个标准写入了《大明律》,历代皇帝都认真执行。

而堪与这三大福利比肩的另一个贡献,便是养老。洪武二十年,大明颁布终身养老令: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给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更加给一匹帛和十斤絮。全民养老,大明开创。

就连朱元璋一向最严格的领域——法律,对老人也特别宽容。名臣韩宜可记录,安徽官学有老汉“碰瓷”诈骗,本该杖责流放。但念其年过七十,还是放回交家属看管。江南的年轻人殴伤他人,本该充军服刑,可老母年过七十无人照料,于是也法外开恩,改在家乡劳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放在明代,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朱元璋这几样大刀阔斧的福利,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堪称力度空前。可跟他另一样福利举措比,却又清一色的“小儿科”:救灾。这事在明初,是官员绝不能犯错的“高压线”。湖北水灾时,户部主事赵干拖沓半年才跑到灾区。朱元璋二话不说,将这货立刻判斩。这位 ... 的庸官,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因救灾不力被 ... 头的倒霉鬼。

... 官这种血腥事,对一生强硬铁血的朱元璋来说,只是小意思。他一直努力解决的,却是一个大挑战:古代讯息交通科技严重落后,想要救灾提速,就该大胆创新,建立高效预警体制。

所以朱元璋的另一个举措,竟是放权。在官员战战兢兢恨不得什么事都早请示的朱元璋时代,有一件事却可以自作主张:救灾。倘若灾情紧急,地方官可以不经请示,先期开仓赈济。戏台上的“先斩后奏”,多是历史票友瞎掰。但“先赈后奏”,却是朱元璋拍板的特殊规矩。

而朱元璋敢这么做,关键还是底气足,大明每年税粮收入高达三千二百万石,堪称自唐朝两税法实行以来,中国历史的新高。无论搞福利还是发赈济,大明都办得起!

尤其撑起他底气的,便是新生的救灾预警仓库:预备仓。

预备仓,是明朝专用于救灾放粮的专用仓库。具体运作是,由国家先期投入二百万纸钞购粮,在全国各县兴建。而后这些仓库由官府监督,士绅具体负责维护。有了这好创举,快速救灾就变得方便容易。

更加方便容易的是,养济院等福利机构,也就有了最可靠的依托。手里有了粮的大明王朝,运转起这个优厚完备的福利体制,从此心里不慌。

而亲手造就这个福利体制的朱元璋,即使到临终时刻,依然对民生念念不忘。遗嘱里反覆叮咛的,就是自己的丧事要从简,更不要影响民间的婚丧嫁娶。但牵挂民生的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苦心营造的福利体制,有些还是灌水的。就以养济院来说,他过世没一年,许多地方就奏报,好些都塌了。

这倒不是官员故意的,而是他心情急迫,在考核严格下,逼得地方官们为求自保,玩命赶速度,只求先糊弄了事。当时在位的新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也很无奈,只能下诏不追究。

一心励精图治的朱元璋,固然拼尽全力。但好些真实业绩,对比他伟大的理想,却只还是起步价。全民福利?后续的皇帝依然在路上。